漂洋过海的自主品牌

2022-02-19 13:55:16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22年8期
关键词:疫苗新冠疫情

“全球化”是世界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交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经济全球化为各个国家尤其是中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在中国,即使业内也有很多人对这个牌子闻所未闻。但在非洲,特别是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Tecno(传音)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中国品牌。早在2010年,其在非洲国家品牌地位已位列三甲。到2016年销量达到近8100万台,占非洲市场的40%份额,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非洲手机之王”,更是在埃塞俄比亚建立工厂,解决当地就业9000多人。

除了Tecno,还有哪些令人骄傲的中国品牌在国外名声鹊起呢?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电子产品出口中的份额从2019年的38%上升到2021年的42%,在纺织品出口中的份额从32%上升到34%。

美国《华尔街日报》近日报道称,据跟踪全球贸易情况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数据显示,新冠疫情期间,中国在全球货物出口总额中的占比有所上升,从2019年的13%升至2021年底的15%。

2021年是新冠疫情反复起伏的一年。2021年是新消费赛道大浪淘沙的一年。2021年是中国品牌走向国际的一年。所以,本刊于2021年年底重点盘点了中国品牌的世界力量。

“数据显示,中国是疫情期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TCL、华为、格力、小米等等一大批中国的优秀品牌,无一不是从品牌价值、产品研发、科技创新、社会公益等多个维度,向世界持续输出中国的智慧与力量。在沙漠建高铁,到北极修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中国疫苗也凭借技术成熟、安全有效、储运方便、可及可负担的强大实力,成功赢得越来越多国家的‘信任票’,也向全世界人民展示出中国品牌的力量。”

事实上,近10年来,我国企业逐渐认识到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重要性,随着总体经济实力的增强,产业链、制造科技的不断成熟完善,民族品牌成为新的消费亮点,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也在发力扩大国际影响力。创刊15年来,本刊品牌栏目先后用大量篇幅报道过这些优秀的民族品牌。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品牌在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熟知,更有力量的中国品牌时代正在到来。尽管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但中国品牌仍然在海外市场上赢得了更多消费者的信赖与认可。

在实体经济之外,互联网、消费电子等品牌也打响了国际市场。英国品牌咨询公司BrandZ评选出2021年中国在世界知名的品牌排行。华为、联想、小米、海尔均排在前十位。联想生产的PC、智能手机、平板和智能电视销量持续攀升;小米打入90个国家市场,在其中的12个国家做到市场前五,在印度已经排到第一名;海尔产品卖到世界100多个国家,海外营收占到公司营收的四分之一。本刊在2009年3月、2010年5月报道海尔时,海尔CEO张瑞敏就明确表示,国际化战略、全球化品牌战略是海尔创业以来四大发展战略的两个重要战略阶段。

此外,2021上半年,国产品牌TikTok凭借3.83亿次下载、9.19亿美元用户购买成为全球下载量和应用内购收入最高的非游戏应用。腾讯《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包揽了6月全球游戏营收最高的前两名。同样,有数据显示,2021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12%。全球市场份额排名前三位的智能手机制造商依次为三星、小米和苹果,而OPPO、vivo分别位列第四、第五名,国产手机品牌集体崛起。

中国品牌取得如今的成绩经历了艰难的发展史,一方面,中国品牌集中在印度、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区发力,逐渐建立海外口碑,后继续业务扩大到欧洲、美洲等商业地区;另一方面,中国品牌企业持续在科技研发和创新上加大投入,即使面对国外企业的打压与限制,它们依旧希望突破地域的限制、专业的禁锢以及创新的边界,坚定地展现了推进品牌建设和实现海外业务增长的决心。现在终于将专利、算法等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突破发展瓶颈。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一些企业坚持着全球化品牌造福人类,解决人类生存发展等问题的理念而实现了对新技术更好的应用、宣传与销售,进而增大了各国对中国品牌的认可。近两年是品牌出海建设路上的试金石,也是对中国品牌的一次大考。可喜的是,许多中国全球化品牌都以亮眼的成绩通过了考验。

本刊报道过的中国基建,已在世界版图上留下奇迹。“非洲的‘三峡工程’、孟加拉国的‘武汉长江大桥’、波士顿芝加哥的中国地铁工厂……此外,中国基建也修了不少国外之最。欧洲第一高楼是中国建,非洲最大水电站是中国建,东南亚第一条高铁也是中国建,‘基建狂魔’正走出国门,在共建美好世界这条道路上,从未止步。”

“在莫斯科地铁项目中,我国制造的盾构机取代了来自德国的海瑞克盾构机。除了俄罗斯,中国生产的盾构机还出口到北欧的丹麦、法国(盾构机的发源地)、意大利、新加坡等国,占据全球三分之二的份额。”

一个个惊人的中国速度,一项项“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工程奇迹,让“基建狂魔”的名号越传越响。德国媒体报道称:中国基建正在为世界打造越来越多的“超级工程”。不论多么复杂的工程难题,中国基建专家团队总是能因地制宜提出新的设计标准和解决方案。在高铁、核能、5G等高端制造领域,中国标准正在成为世界标准。

2020年,全球机械工程公司总共出口了价值约1.05万亿欧元的商品。中国机械出口达到1650亿欧元,而此前一直排名第一的德国仅出口机械价值1620亿欧元。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GTAI)最新的研究报告也称,中国制造再获世界第一工业强国认可,机械设备的 28 个领域中,中国在2020年的16个领域中已领先于德国。

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商品、服务和人员跨境流动的壁垒进一步上升,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疫情也催生了各国基于抗疫技术、数字技术、经济发展等更多的探讨和交流。我国在疫情防控表现突出,中国品牌持续在市场上收获良好的口碑。

“抗疫,关乎人类命运。疫苗,堪比致胜之钥。中国积极推动并深度参与疫苗研发国际合作,为加快全球科研进程、助力全球抗击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4款中国疫苗在100多个国家获准使用,2款进入世卫组织紧急使用清单和“新冠疫苗实施计划”采购清单,安全性有效性得到国际权威认可。”

本刊2021年年底在“中国疫苗:开展国际战‘疫’行动”中报道了国产疫苗生产企业的国际责任和担当,“2021年3月21日,第六批中国科兴公司生产的新冠疫苗运抵智利首都圣地亚哥;3月24日,中国援助菲律宾的第二批科兴新冠疫苗运抵菲首都马尼拉;3月30日,中国政府援助埃塞俄比亚的新冠疫苗运抵埃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6月1日,100万剂科兴新冠疫苗运往多米尼加;7月中国发起了“一带一路”疫苗合作伙伴关系倡议……”

作为一家专业生产各种疫苗的企业,北京科兴为国家重大突发性传染病的控制作出了重大贡献。正如公司总经理尹卫东于2009年6月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技术创新才能创造出价值。企业要想冲向世界,应在研发、生产和销售各方面下功夫,完善产业链,引入风险投资或参与并购,增强企业竞争力,使企业朝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疫苗新冠疫情
战疫情
新冠疫苗怎么打?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11-27 19:19:53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03-19 08:35:38
HPV疫苗,打不打,怎么打
抗疫情 显担当
人大建设(2020年5期)2020-09-25 08:56:22
疫情中的我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家教世界(2020年10期)2020-06-01 11:49:26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37°女人(2020年5期)2020-05-11 05:5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