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对话·融合:历史人文纪录片《书简阅中国》的创作特点探析

2022-02-19 08:28
视听 2022年6期
关键词:书简信件纪录片

张 颜

新时代下历史人文纪录片不断创新与出圈,涌现出很多高质量作品,得到广泛好评。这一类型的纪录片之所以受到观众喜爱,与其内在的精神和文化传承有关。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创新发展的根基,人文历史纪录片有着厚重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这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①。因此,当观众欣赏历史人文纪录片时,会在无形中增强文化认同与自豪感。

《书简阅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于2021年在CCTV-9首播的历史人文纪录片。该片共6集,每集长度在50分钟左右,以小人物、爱情、友谊、人生智慧、家风、家国六个方面为切入点,讲述了30封古人书信背后的故事,引领观众从书信的角度重温历史,感受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中华文化,使观众在古今“联动”中品味中国情怀。截至2022年3月,该纪录片在豆瓣评分高达9.2分,并得到诸多观众的好评。本文试图探析纪录片《书简阅中国》的创作特点,总结出历史人文纪录片的创作经验,以供借鉴。

一、讲述作为基础

(一)故事为基,叙事结构清晰

纪录片《书简阅中国》虽然以书信为依托,但并非只是单一的读信形式。每一集都有故事和情节为基础,讲述寄信人的生平和人生中的重要事件。纪录片以真人情景再现的故事演绎为基础,配以动画等元素,旁白由文言信件翻译过来的通俗语言构成,画面配上信件原文的字幕,娓娓道来。故事引入易使观众产生观看兴趣,为后续的情节推进打下基础。情景再现追求的不仅是历史场景的简单还原,更多的是一种意向性表达,是一种历史时空、历史氛围、历史心境的营造②。《书简阅中国》中提到如康熙皇帝批阅奏折,在奏折上画一朵小红花这样的故事,让历史讲述更加生动,也让观众了解到每一封信件的背后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与背景,呈现出写信人那个时代的烙印。

《书简阅中国》的叙事结构很清晰,每一集都有一个固定的主题,每个主题下介绍五封信件及其背后的故事。虽然信件是该片的核心,但创作者并未拘泥于信件本身,而是追溯到背后,使这些信件也被赋予了情感与时代气息。信件背后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每一集的开头都以故事情节引入,一方面,提供了信件的背景知识,为之后的内容作铺垫;另一方面,从一开始就吸引观众眼球,为其后续观看行为提供了支撑。

故事如何讲述得生动是创作者在创作时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书简阅中国》在讲述故事时不拘泥于单一的形式,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集动画特效、真人情境演绎于一体,生动形象。然而,真人情境演绎虽然能够形象展示故事发生的情节,但是受布景等因素影响,一些历史场面真实还原的难度较大,而动画特效则可以弥补这一劣势,创作空间大。两者结合,取长补短,使观众在观看时在头脑中形成具体的情节与形象,虚实结合,打破时空距离,仿佛回到了故事中的发生地,感染力强。如在第六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第五个故事中,运用了以灰、黑、白为主色调的动画特效,暗调的运用凸显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战况的惨烈。为不使画面颜色过暗,还在局部运用了鲜艳的红色和黄色,通过颜色的设置增强了画面的冲击力。故事的讲述由真人演绎和动画特效来回穿插,人画交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景观。

(二)影像表达,叙事主题鲜明

《书简阅中国》的真人情景演绎凸显了直观性特点,文献的展示凸显了历史性特点,片头和贯穿全片的信上小人的动画效果凸显了生动性的特点。在该片的影像化诠释上,可以看出创作者的用心、服化道的考究、置景的精心、画面的精美,将观众切切实实带入了当时的场景中。在一些情景的设置中,也能一窥创作上的用心和巧妙。如第二集的第四封信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个雨夜,李商隐幻想着妻子还在世,写下“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当旁白念到“何当共剪西窗烛”时,镜头中出现一只拿着剪刀的手剪去烛火的灯芯。镜头一转,妻子出现在李商隐的身侧,两人含泪相望。这情景本是李商隐心中所想,将这美好的想象寄于诗中,但1000多年后,现在的人们诵读这首诗,节目中还原出诗中情景,寓情于景,令人动容。

导演金铁木表示,“《书简阅中国》选择这些藏于岁月、雕刻了时光的书简,让人们在感叹物华流逝、岁序更易的同时,体会到由文字和词句凝化造设出的种种‘境界’,深刻感受到情感之美。让观众发现,这些故事如此亲切,原来即使跨越千年,人的悲喜依旧是相通的。”③该片在叙事主题设置上独具特色。看似每个主题是不相关联的,但实际上每一集的主题在逻辑上都有递接之意,且每集的主题实则烘托了一个更大的主题。如上文所述,该片每一集都有一个主题,分别是小人物、爱情、友情、人生智慧、亲情、爱国情。既有不知名的小人物,也有为人所熟知的历史名人,为观众展现出一个全面的历史图景。再者,小人物作为该片开章的第一个主题,实则是和最后一个主题遥相呼应的。正是因为有无数个小人物的默默奉献和付出,才有了国,无名英雄同样值得敬佩和铭记。通过对这些主题的阐释,彰显了中华大地背后源远流长的文明,为中华文化中生生不息的人文精神的传承提供了养料。

二、对话作为支点

(一)古今对话,彰显人文传承

历史多依托于史书典籍留存和传承,而文言文的晦涩难懂使其和现代人之间筑起一道无形屏障。很多人虽然听说过一些历史与典故,但并不知其深意,理解起来也有门槛。《书简阅中国》以别出心裁的书信形式,将历史中那些或广为流传,或不为人知的故事挖掘出来,引人思考,在追寻答案中传播知识,传承了人文精神。纪录片中所蕴含的情感和人文关怀以艺术形式展现出来,引起观众共鸣,触动人心。

从标题设置上来说,《书简阅中国》贴合了当代人的语言习惯。该片各集的标题如下:《小人物大历史》《是你告诉我爱情的模样》《再大的风我都去接你》《孤独的路勇敢的心》《千古栋梁有家风》《留取丹心照汗青》。从标题可以看出,前四集的命题方式为一种类型,后两集的命题方式为一种类型。前一种短小精悍,直击人心,后一种则将内容凝结为一句话,第六集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直接引用了片中所讲述的人物之一——文天祥的诗句,引经据典,恰到好处。此外,六集的标题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点明主题,使观众仅仅在看到标题时就能够知晓该集的核心主题。

从具体的内容呈现来讲,《书简阅中国》很好地做到了与现代勾连。在对信件内容进行解读时,用当下的一些事物来解释,通俗易懂,生动性强。如第一集中的第四封信《二娘子家书》,在讲到古时的驿传制度时,节目运用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快递”一词来解释这一制度。第二集的第五封信《乌林答氏致完颜雍诀别信》,在开头引入的过程中并没有直接讲述书信本身,而是列举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泰坦尼克号的爱情故事,讲述什么是真爱。在第四集中,讲到范蠡留下“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一名言,提到莎士比亚这一西方人物在《亨利四世》中也说过的类似的话:“戴王冠的头,是不能安眠于枕席的。”通过这样的设置实现了古与今、中与外的交流对话。

(二)内外对话,视听语言丰富

《书简阅中国》虽然以古代书信为切入点,但内容呈现不会让观众感觉到晦涩,而是集贴近性、真实性、情节性、知识性、通俗性于一体,降低了观看门槛,在无形之中使观众产生了观看兴趣。这与其丰富的视听语言有很大关系。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人的延伸”,媒介扩展了人的感觉能力。随着技术的进步,视听语言的表达更加出新,增强了画面效果,也是现代技术给予新时代创作者的新的表达方式之一。

该片的视听表达实现了造型性和运动性的有机统一。分析造型性和运动性,就需提到假定性,因为前两者是实现后者的手段。假定性是艺术创作中固有的特性。片中大量的真人情境演绎,则是假定性的体现。通过假定性,作品的艺术性被进一步实现。造型性的达成离不开景别、构图、影调等的设计,依据创作主体的意义和审美诉求,由各种视觉要素并通过一定的表现形式构成。运动性则指镜头的速度变化及运动的原则。本文以第五集的第一封书信《刘邦立太子书》部分的真人情景演绎为例,分析该片是如何通过造型性和运动性的有机结合,从而构筑了生动的视听表达的。在开篇的一段背景介绍中,视听语言的运用独具特色。旁白讲到秦帝国后期,百姓因为暴政苦不堪言。片中画面的内容是百姓的生活场景,通过特写镜头(百姓在走路时穿的破旧不堪的草鞋等)表现出了这一点。随即旁白话音一转,讲到陈胜、吴广的起义,画面中的镜头速度也忽然由慢转快,加之慢镜头和特写镜头的运用,艺术化地还原了当时的场景,极大增强了表现力。

书信是以文字为媒介的传播形式,故将其通过视听语言表现出来需要较多的思考与设计。该片并未拘泥于文字或是书信的形式,而是充分利用视听语言,生动地展现出信件里的故事,例如饱含情感的旁白配音、相得益彰的背景音乐以及镜头设置等。创作者通过丰富的视听语言实现了屏幕内的故事与屏幕外的观众的对话。在该片的弹幕以及评论区中,观众的反馈也反映出了这一点。

三、融合作为重点

(一)元素融合,制作凸显生动性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纪录片的素材已不局限在真实情境的拍摄,也会运用多种视觉设计手段使纪录片的可看性增强。《书简阅中国》除运用拍摄真实镜头为主的素材外,还运用了多种元素,并将二者融合。融合的创新手段更加有利于观众对内容的吸收,给观众提供了更好的观看效果。

《书简阅中国》以文化视角切入,直观生动地讲述从书信中挖掘的人物故事和历史细节。如何将难以理解的知识以易于理解的方式表现出来,一直是创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而《书简阅中国》通过制作剪辑等一系列手段让信件背后的故事以一种生动的表现方式展现出来。不管是运用剪辑理论,还是剪辑手法或剪辑节奏,都是为了通过剪辑这一手段增强视听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书简阅中国》中漫画元素的应用可圈可点。例如,第二集中出现了带有漫画元素的科普小课堂,在介绍王献之和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的受欢迎程度时,运用了漫画的讲解方式,通俗有趣,增加了吸引力。第五集中以漫画的形式生动展现了刘邦的生平,使背景的介绍衔接自然,不会过于生硬。再如,和当代的媒介形式创造性结合,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第三集中讲到元稹和白居易的经历时,将二人的行为置于当下的网络空间中,白居易以“乐天·香山居士”的昵称“发微博”,元稹的诗登上“微博热搜”。元稹和白居易的对话用了“聊天框”,并配上了活泼有趣的背景音乐。从逻辑上讲,这样的设置是不合理的,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考虑,如果古代人生活在现代,他们会如何?那么片中出现的场景也就别有一番趣味。同时,也会让受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产生接近感与亲切感,拉近古人与观众的距离,使观众更好地沉浸到节目讲述的故事中,大大增强了纪录片的生动性。

(二)知识联结,引发深度思考

《书简阅中国》的一大特点是集讲述信件背后的故事与传播知识于一体,从纪录片的题目到内容本身,再到立意,都与这一点密不可分。

从内容来看,该片将影像作为知识传播的承载物,涵盖了多个知识领域的内容,极为丰富。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是有特定需求的,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能够使其需求得到满足。在观看纪录片时,观众想要得到满足的是求知需求。观众在观看《书简阅中国》时,能够获得各种类型的知识。该片的每一集都会对该集讲述的信件进行背景介绍,引证文献,普及背后的历史知识。除此之外,片中也有诗词的引用,如第一集中以汉代的乐府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为例,讲述托同乡人带信的故事。当观众在观看纪录片时,看的不仅是书信本身,还看到了书信背后的故事。而又不止于此,该片还将信件、故事背后的知识以趣味科普的方式传递给了观众,将不同的知识联结起来,增加了纪录片的信息量,满足了观众在观看时“获取知识”的需求,娱乐性与科普性并存。

从更深层次来讲,《书简阅中国》注重给观众以人文精神传承的启发,指引观众要用联系的眼光看待历史。较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每一集结尾的设置。前文提到,该片的每一集都有一个固定的主题。依托这一点,在每一集的最后,都会有一个关于该集主题的升华。这一设置不仅点题,对该集的内容做了总结,也引发人们对片中所讲述的内容进行深度思考。如第六集的主题是家国,结尾的解说词这样写道:“有国,才有家。一个强大的国,其人民才会有尊严。中华民族历尽磨难,却生生不息,正是因为这些前仆后继的脊梁,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一路奋战,至死不渝。”每集的结尾虽然只是寥寥几句,却恰到好处,做到了具体讲述(信件、故事)与立意总结(结尾升华)的统一。这样的设置有助于观众更好地接受创作者所想传达的意义。

四、结语

“历史人文纪录片有着深厚的文化精神内涵,更加注重历史的人文性,将对历史书写和文化阐释视为首要创作理念。”④《书简阅中国》是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优秀案例,在讲述、对话、融合上做到了创新。作为一部出色的历史人文纪录片,该片在生动性上处理得当,与此同时,并未忽略对内容的高质量把握。无论在什么时代,内容依然是创作者不容忽视的法宝。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过程中,不仅要与时俱进,也需铭记历史。如何将久远的历史与现代勾连,引起人们的兴趣,触动人们的心弦,是历史人文纪录片不断探索的课题。同时,新颖的创作思路,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也同样重要。《书简阅中国》为历史人文纪录片如何在创作创新中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人文精神提供了借鉴。随着越来越多精品纪录片的出圈,这条路也会更加宽阔。

注释:

①马池珠,刘春晓.虚实、气蕴、鉴今:论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的中华美学与文化精神[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12):121-125.

②李国泉.历史题材纪录片 “情景再现”应用探析——以历史人文纪录片《船政学堂》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06):89-91.

③让今人与古人“接头”并“上头”文化纪录片《书简阅中国》的创新探索[EB/OL].光明网,2021-02-17.https://m.gmw.cn/baijia/2021-02/17/34620993.html.

④叶嵘.我国历史人文纪录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隐性传播[D].长春:吉林大学,2016.

猜你喜欢
书简信件纪录片
My Vacation
书简聚落——福州万科金域国际体验中心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海滨书简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
有奖问答
柏拉图书简的真伪
有奖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