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强
(南昌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西南昌 330032)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载体,传统文化则是古代文学的基石和精髓所在。要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就离不开古代文学的弘扬和传播;而要传授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和美学体验,也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阐释。目前学界对于古代文学教学与传统文化的研究较多,如胡新勇《高中历史课堂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以统编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为例》,但以文化自信为视域的研究却不多见。就此,将文化自信融入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就显得尤为迫切。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主要以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演变以及文学作品的赏析为主。在如今的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中,因课时有限,教师要同时教授文学史和文学作品两个方面的内容,会出现教学中重讲解文学史和轻解读文学作品,重传授治学方法而轻学生的基本功训练的问题[1],所采用的考核方式多是与讲授型教学方式相关联的一卷定成绩。在这种教学方式之下,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接受是以朝代为中心的碎片化知识和以历史为线索的单线化知识,而对于文学发展的整体把握以及对作品的审美分析则相对薄弱。以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于古代文学的教学之中,打通文学史和文学作品之间的关联,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古代文学的内容起自上古文学,断自清末民国,而这一时期,也是中华文化生发、成长、成熟的时期。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是同生并长的关系,比其他课程更接近传统文化,也没有哪一种内涵比传统文化更能影响古代文学。
就创作主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契合于古代文学的意蕴内涵。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主体是皇权时代的士大夫,他们普遍有着良好的文化素养和独特的个人体验,其文学作品蕴含着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生命体验,这份体验与感情沉淀到今天,便是深厚的文化意蕴。如《诗经》中关心民生的现实主义、《离骚》中至死不悔的爱国主义、李白想落天外的浪漫主义、杜甫历经颠沛而不改初心的忧国情怀等,这些文学作品承载着士人的担当与使命,标示着民族的坚韧与奋斗。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一直蕴藏于古代文学作品之中,从未消逝。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唯有如此,才能够在千百年之后,读之令人动容。虽然作品的朝代不同,作者也有变化,但是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基因一直延续,不断书写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和中华文化的坚韧。简而言之,文化不仅成为了文学作品的核心内涵,也凝结成了文学史的主题和线索。
就学术视野来说,从文化的角度来探讨中国古代文学已经成为当前学术研究的增长点和热点。不少学者开始讨论文学作品与经学制度、宗教信仰、术数方技等传统文化的关系。如王德华教授专注于讨论楚辞与术数方技、韩经太教授致力于诗学精神研究、饶龙隼教授的文学制度研究等等,拓宽了古代文学的研究路径,深入探讨了文化的精神意蕴。新时代以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界提出了以坚守中华文化价值立场和弘扬文化自信为中心的新期待和新要求,这要求研究者在汲取学术史经验的基础上,纠正和弥补以往研究中的偏颇、不足,重新回到中华文化立场之上,以崭新昂扬的姿态提升自我学术水平和学术境界。可以说,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解读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意蕴,符合当今的学术观念,有助于学生更新最新的学术理念,形成良好的学术思维。
爱国主义与创新意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也是优秀文学作品的共性。以杜甫的诗歌为例,杜甫是我国爱国主义的典范,他以诗品的尽善尽美臻于人品的善美。在讲述杜甫的诗歌时,教师不能流于理论性、表面化的解释,仅仅以“爱国主义”四字一笔带过。我们更需要了解,杜甫历经磨难而初心不改,颠沛流离而本色不变的坚守,这是十分难得的。“诗豪”白居易,年轻时以新乐府运动叱咤文坛,关心民生疾苦,然而“江州司马青衫湿”后,锐意进取、关注百姓的白居易退缩了,沉浸在自我的小世界中;“诗佛”王维,年轻时亦是以安定天下为己任,但一经困难,就变成一个礼佛自修的居士,本心也就抛诸脑后了。只有跟同时代乃至于历史中的文人相比,我们才能够发现杜甫的伟大,才能体会杜甫对于国家的热爱。在授课时,只有让学生走进杜甫的精神世界,对他抱之以理解的同情,才不会出现嘲讽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不自量力的新闻事件。
考察文学作品的创新意识,则需要将文学作品放到文学史的内部来赏析,观察其对整个文学史发展的影响。很多文学作品,其价值不仅在于文体风格,更在于其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它们背后的创新性内涵,才更值得我们关注,表以崇高的敬意。如苏轼的词,开豪放之一脉、文学史上仅有几个字概括出来。在婉约词占据社会的主流,在词被视为宴会的歌词舞曲之时,苏轼能够顶住世俗的压力,以大无畏的勇气开拓词的意境,变妙龄少女的花间小词为山东大汉的铁打琵琶。此种创造,不可谓不是惊世骇俗。在苏轼之后百年,豪放词少有,仍然是以婉约词为宗。苏轼的创举,可以称得上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种文学史上的创新,是十分值得注意的。作为一个孤独的开创者,其创新性是值得我们铭记的。
今天的我们,依然和传统时代的文学作品共享着同一份文化基因。即是说,文化基因是我们和古人精神相往来,是我们深入古代文学精神世界的良好楔子。时代在变,世界在变,但文化从未变过,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藉由文化,我们可以与中国古代文学达成一致,了解其所思所想,明白其所写所抒,真正将古代文学化为自己的知识,增加自我的精神内蕴。简而言之,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同源共生,有着深切的耦合互嵌关系,二者有着融入的可能。然而,笔者在长期从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工作中发现,当下的古代文学教学方式缺乏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宏远的思想指向,仍停留在“重字词解释,轻文化阐释”的教学模式上;目前的古代文学教学探索也缺少对当下文化走向及精神的把握,主要还停留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这一经典命题的讨论中,这便局囿了古代文学教学视野的开拓和发展的深入。
将文化自信融入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推进和传统文化的发扬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以文化为课程建设的核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的思想世界和审美体验;以文化为课程教学的目标,可以让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具有更深层次的时代价值和更广泛性的现实意义。重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文化传统,探索文学变化背后浓缩的时代风貌,了解文学发展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联互动,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唯物史观素养,而且还可以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建立一个命运与共的文化共同体。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抬头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直是教师教学过程中面对的课题。在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于文学史的讲授,内容庞杂浩瀚,只能蜻蜓点水般一笔带过,这极大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课堂的抬头率难以提高。而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授课关注作品背后的文化传统,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传统文化的内容多样,可以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在讲述李白的诗歌时,结合唐代“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雍容气象,能够让学生进入李白的思想世界与传统文化的优雅殿堂,对李白的诗歌多一份“纯以气象胜”的思索。而苏轼的诗歌,则可以结合宋代的科举制度,理解他的那一份知性美和哲理美。又如,同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充满着激情与自信,他虽然继承着屈原那种浪漫的想象,但屈原的想象有着一种低沉与思索,一种无奈和压印。这些风格不同的背后,原因就在于时代文化的影响。
大学生处于探索真理的阶段,他们对于事物背后的原理、事件所蕴含的规律,有着探知的欲望和思考的渴求。在教学过程中,告诉他们如何去探求表象背后的本相,现实背后的规律,不仅是在教授他们更多的知识,更是在培养他们规范的思考方法和成熟的逻辑思维。凡是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去思考现象背后的道理,这于他们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因此,就文学风格背后的原理,以及文学史发展的内外规律,进行一番深入的讲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掌握知识只是最为基础的事情,学会思考和探索是需要他们更关注的技能。如何透过表象去看本相,如何回到历史现场,明白作者的真实意图,以及如何站在文学史的角度,去考察去剖判具体意象的文化价值,是学生迫切需要掌握的本领。简而言之,要想让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更加具有生活气息与厚度重量,就必须坚持将文化自信融入进来,以满足学生对课堂内容的需求和实现课后自学的意愿。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增加他们的理解力,让学生们对于学习和生活更富有激情。
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培养,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和培养健全的人格。韩愈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传道的重要性是远远高于授业和解惑的。教育是一个塑造灵魂和造就理想的事业,需要培育的是梦想的践行者、奋进者和奉献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发掘古代文学浸润人心的效果。将文化自信融入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可以健全大学生的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大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建立自我认同的阶段,他们的心理并没有完全成熟,很容易出现人格偏差等问题。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底蕴,将其传达给正在完善人格的大学生,在帮助学生树立健全人格方面,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以凄神清骨的笔调,在文中树立了一个伟岸的人格形象——即使处在人生的逆境,也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着自己清高傲岸的精神姿态。又如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人格操守,让其灵魂在后世熠熠发光,陶渊明的诗歌展示着乱世中的高贵灵魂。中华民族的这些优秀人格,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健全的人格,让他们以从容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起落和挫折,平和地对待事物的发展变化。又如讲授屈原的《离骚》,需重点讲述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结合屈原被楚怀王贬谪、被楚顷襄王误解,却仍然眷恋故国,在当时推崇朝秦暮楚的社会环境中,屈原的品格更是难能可贵。此外,还可以和学生谈一谈抗战时期,文化界屈原研究热的出现,就是因为时代对忠贞爱国品格的呼吁和历史对九死不悔精神的回应。
就文化来说,将文化自信融入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文化认同在当今时代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当社会群体认同着同一份文化历史,那么这个社会团体就会众志成城,全力解决一切挡在前进路中的困难;而当社会团体没有文化认同,那么社会就是一盘散沙,就会是无根之萍和无源之水,难以行稳致远。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引领者和建设者,他们只有对中华民族文化有深切的认同,才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出应有的创造力,才能够把社会主义中国建设好发展好。一个对于自己的文化没有认同感的民族,注定是走不远的;一个对于自己的文化没有自豪感的社会,往往是很难创造出巨大的成就。廖可斌指出:“充分认识中国古代文学的繁盛景象和审美内涵,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也能为构建新时代的中华先进文化提供深厚的基础。”[2]
在网络化信息化时代,学生获取信息非常便利,而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对于一些背离主流价值的消息,没有坚定文化信仰的学生容易不加分辨地接受、信以为真地采纳,可能会产生质疑中华文化的心理。曹顺庆曾指出:“中国传统文化自‘五四’以来就遭到了不断被‘边缘化’的命运,当今中国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文化‘失根’与文化自信力缺失的状态,而这在‘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领域内则表现得尤为突出。”[3]《史记·太史公自序》曰:“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4]在大学生还没有被不良信息冲昏头脑之前,以文化自信的战略理念来指导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建设,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文化信仰,抵御外来文化的思想渗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可以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建设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华文化软实力,就需要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就需要将文化自信的感念融入到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去。
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学生有着良好的感染和浸化作用。《孟子》曾说:“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5]优秀的道德品格由人物事迹来展示,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文学作品来传播。这些优秀的道德品格可以吸引学生不自觉地起学习和效仿之心,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引导学生自发地成为优秀中的一员,“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从而提高自己灵魂的高度和增加生命的厚度,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最深沉、最根本的内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和基因支柱。儒释道协调共构、诗词歌赋百家齐放,铸就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不朽的文化丰碑。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以文化自信为核心内涵,有助于建构一个牢靠凝固的文化共同体,有益于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学派、中国话语、中国体系的建立。
将文化自信融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需要从课堂教学、课后作业以及期末考核等多方面出发,才能够取得预定的效果。只有多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才能够让文化自信融入于中国古代文学。首先,就课堂教学来说,教师在课堂上授课时,要适当地讲述中国古代文学背后的传统文化,在各个知识点的讲解中穿插不同的文化脉络,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语文核心素养。而“高校师范生语文核心素养内涵主要包括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学写作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6],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古代文学教学,能够有效实现这一目标。以屈原的《离骚》为例,传统的教学过程以作者生平、创作背景、内容梗概、字词解释四个部分为主。四个部分按顺序依次展开,然而每个步骤都是一个闭环,未能形成协调立体的系统。如作者生平就是简要讲述屈原的一生,创作背景围绕屈原忠而被贬展开,内容梗概则是大致介绍《离骚》的主题思想,字词解释就是讲解其中一些易错难懂的词汇含义。这种教学方法近的来说是对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延伸,初高中的文言文考试题型主要以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特殊词类用法、特殊句式理解为主,因此教师在教学时着重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语法和词汇方面的解析。就其渊源来说,这种教学方法承自科举制度下的教学方法。明清时期,中国的科举制度达到巅峰,成为选拔人才的核心途径。在乡试和会试中,主要考核的就是考生对于经义的理解和阐释。为适应科举考试的要求,传统时代的教学主要以教授经学大义为目的,以字词训诂为手段。然而这并不是说字词解释并不重要,词汇语法是学生进入古代文学殿堂的钥匙,是他们了解和掌握古代文学必须掌握的基础。但是,我们更需要将眼光放在长远之地,就笔者所知,部分学生对于字词解释往往毫无兴致,一听到这些内容就恹恹欲睡。因此,将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也是十分必要的,讲述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课堂内容的感染力度,增强古代文学的授课效果。
其次,就平时作业来说,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考察文学背后的文化意蕴。平时作业的目的在于督促学生去思考问题,在于启发学生探索世界的兴趣。因此在布置作业时,要注重于发散性思维的考察,而不是基础性的背诵和理解。如以司马相如的《难蜀父老》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思考《难蜀父老》中的天下观意涵,探究这种意涵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以及在历史长河中,这种文化意涵带来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变动。又如布置《西厢记》的作业时,可以让学生去探寻红娘的思维逻辑。在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的同时,考察出红娘思索问题的方式,探究为何红娘认为张生对于莺莺的追求是贪慕女色,为何红娘认为老夫人将张生和莺莺放在一起,就一定会发生越轨的行为。学生经过思考,就会发现莺莺思考问题的方式是极其保守和封建的,在她的世界中,人与人之间追求的是美色等物欲,她看到的是人性的欲望,而不是理性的力量。学生只有细细思考这些问题,才会进一步去探索文学史的观点,去考察文学史编撰背后的逻辑所在。再如在授课过程中,以地域文化为媒介,可以让学生思考地方文化对于文学的影响,让大学生思考为何中华文化能够在地域文化中表现出和而不同,周而不比的现象。这样能够使学生包容不同意见,认识不同声音的气度,这是古代文学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在“文化自信”的时代旗帜下,我们要将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从繁琐的字句考证走向深沉厚重的文化沉思,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认可,才能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再次,中国古代文学命题应少考字词解释,当以主观分析题为主。在考试中,要综合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锻炼其逻辑思维能力,而非单一考察他们的死记硬背能力。大学教学面对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是一群有着自己想法的成年人。教师更多的是方法的分享者,而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作为求学之路上的先行者,教师需要时刻警惕自己“好为人师”的癖好,不能够总是以一副教训的姿态来对待学生,这样会引起学生非常大的逆反心理。高高在上的态度,只会拉开与学生的距离,近距离的分享,才能够融入学生的心理之中,和他们打成一片、融为一体。这种课堂共同体的建构,就需要以文化为媒介,师生都是在同一片土地上成长,有着相同的文化认同和价值感知,心可以往一处想,力可以往一处使,可以很好地将彼此联系在一起。
而在此之外,在古代文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课外的自学意识。大学生涯只有短短的四年,很多学生毕业之后走入社会,可以说,大学是其一生中最后的集中学习时光。如果没有能够在大学期间树立起良好的自学意识,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那么其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教师在授课之中,要帮助学生铭记自己的根与魂,帮助其在反躬自省中了解自我,在不断的学习中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庄子说适性则逍遥,史铁生说要找到一条通向幸福的路,这些都是在告诫后人要明白自己的追求。只有明白了自己的追求,才能够持之以恒,才能不顾外界的议论而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当学生有了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后盾,就可以在终身学习的引领下,对社会多一分包容和理解,对他人多一分认可和尊重,也就能够坚强有力地面对社会的挑战,就可以无所畏惧地大踏步前进。
概言之,各种措施多管齐下,学生才能够准确掌握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传统文化,才能用心赏析传统文化的优美动人之处。而不会流于标签式、抽象化的浪漫主义、爱国主义等形式主义学习,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难以进入深邃的民族文化中,也难以理解古代人物的家国情怀。肤浅化的学习,只会让学生盲从社会的不良风气,质疑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嘲讽爱国情怀的现实意义。总之,将文化自信融入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有理论上的意义,而且有着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