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健
(惠州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广东惠州 51600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进一步推广党的民族政策,使广大师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宗教以及民族观念,不断强化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民族院校如何做好思政教育工作?简而言之就是要用党和国家关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战略思想,加强对民族院校大学生进行思想与行为上的正确引导,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者、传播者及执行者[2]。耗散结构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由比利时物理学家伊利亚·普利高津提出以来,已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科学研究的许多领域,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对此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研究成果不仅仅是化学领域的辉煌成就之一,而且它给我们带来的哲学启迪更为震撼,可能代表了一种媲美达尔文主义的社会科学革命”[3]。该理论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一个有机系统从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转型,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系统必须是开放的。因为开放的系统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孤立系统不可能形成耗散结构状态;(2)系统处于远离平衡态。只有处于远离平衡态时,系统才会从一个不稳定的无序状态通过涨落形成新的有序结构;(3)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4)涨落导致有序[4]。基于此,充分借鉴耗散结构理论所蕴含的系统发展变化机理,创新民族院校思政教育模式,促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沿着良性“输入—输出”循环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这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耗散结构理论特别强调开放性系统从外界获取能量的重要性。奥地利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观》中写道:“生命体作为一个非平衡的有机系统要避免窒息与僵化,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汲取负熵流来抵消熵的增加”[5]。在物理学中,熵是系统无序状态的量变。孤立或封闭的系统存在着持续的熵损耗,只有与外界进行各种形式的“要素流”交换从而获得必要的能量才能维持系统的良性循环。以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开辟了生产生活及学习的新空间,提供了全球发展的新动力[6]。因此,当代民族院校思政教育不可能再沿袭传统方式对学生价值观体系进行构建。从耗散结构理论视阈来看,民族院校思政教育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开放系统,每时每刻都在与外界进行着各种形式的信息交换,其中网络信息是最主要、最常见的形式。尽管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整体上来说思维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但其世界观架构及价值判断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与完善[7]。由于网络媒介推送的海量信息鱼龙混杂,致使一些虚假信息甚至具有反动性的分裂民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言论也包含其中,这极易造成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思想上受到蒙蔽,从而不同程度致使其价值观扭曲及逻辑思维方式异化。此外,以互联网为通讯基础的自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则进一步促使民族价值认同处于复杂多变的舆论环境之中[8]。因此,民族院校思政教育在搭乘互联网快车道的同时,也面临着信息开放的巨大挑战。
对于互联网传播的负面信息,如果简单采用因噎废食式的屏蔽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能的。高校(包括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预定目标,就必须与系统外部进行交流沟通,摄取负熵流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产生,这样才能达到一种新的稳定的有序状态[9]。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民族院校思政教育应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10]。首先,全方位打造思政教育的网络宣传新阵地。从学校层面,应依据民族特色建立由官方主办的思政教育信息平台。在使用汉语的同时,适时选用少数民族语言,向少数民族大学生及时推送、发布最新思政教育信息,强化主流意识形态通过虚拟空间产生的教育、引导作用,牢牢占据意识形态教育的网络阵地。近年来具有推广价值的形式有:中央民族大学的思政教育微信公众号、北方民族大学的“宣传思想工作网”、广西民族大学的“相思湖”网站等[11];从学生层面,应建立思政教育融媒体矩阵群,如思政教育微信群、QQ群,或开发专用APP手机客户端等,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能随时随地接收思政教育信息并快速反馈其思想动态中即时产生的问题、意见及建议。其次,弘扬主旋律,发挥校园网络具有的教育针对性传播优势。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价值结构体系,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通俗的语言、活泼的形式通过校园网络向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传播及推广。推送内容还要体现少数民族的特殊性,针对不同的少数民族种类应提出不同的宣传教育形式,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觉形成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提高识别与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再次,保持高度警惕性,加强对外部网络信息的关注与跟进。一旦发现那些影响本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稳定或民族团结的信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问题客观存在,则要及时处理并把处理结果通过网络进行公开发布,以防出现不良的“潘多拉效应”;如是有人故意煽风点火、造谣生事则及时协同公安、工信等部门,加强对涉及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安全的负面网络舆论的严防严控,澄清谬误以正视听。
普利高津发现,热力学等复杂系统存在着自组织演变的一种单向性发展趋势,即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从对称到对称破缺的进化。客观存在的各类系统都一直在经历着平衡、近平衡以及远离平衡的形态循环但本质永恒演变的不可逆发展过程。普利高津同时发现,非平衡是系统获得有序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封闭状态下,所谓的平衡是孤立系统的平衡,并使系统处于熵极大的混乱无序状态。通过开放,系统就可能形成一种稳定的有序结构。要达到如此稳定态,就必须打破旧的平衡,促使系统远离过去的平衡态。因为如果系统处于离平衡态不远的近平衡区,即使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其自发趋势也还会回到平衡态,而不会产生新的有序结构。通过对民族院校思政教育实践过程的分析,可以得知: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意识现状与既定思政教育目标尚有一定的距离,且存在着一些冲突与矛盾。由于历史的原因,少数民族人口长期处于“大分散、小集聚”的居住格局,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较多受到蕴含本民族文化的家庭意识、民风民俗等因素的深刻熏陶。因此,与汉族大学生相比,其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都存在着某些差异,而且这些差异在全球化背景下又可能会演化出一些具有时代烙印的新特征,使得民族院校思政教育过程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最具典型意义的不平衡现象——文化差异。
就耗散结构远离平衡态的特征而言,生活在现实社会关系中的人乃至其思想观念,不可能与世隔绝而处于孤立的“封闭系统”之中,与他人打交道、与周围有交往,这是人的社会属性使然。那么,任何思想观念不论是处于生成发展阶段,还是处于定型维系的阶段,都不可能以“均匀无差异”的平衡态而存在[12]。按照耗散结构理论,不平衡在一定条件下是系统走向有序的区间位差压强动力。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促使事物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做好民族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其核心是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抓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显然这是一种文化心理结构的变迁历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戴维·奥苏伯尔认为,“一切有意义的文化迁移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文化结构影响的迁移是不可能存在的”[13]。因此,最终决定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文化变迁的因素是其个体本身。民族院校在推进思政教育过程中要凸显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他们从“自在的教育主体”向“自为的教育主体”转变。因此,一方面在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特有民族文化情感的基础上,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导入找到适宜的契合点,通过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并使之发扬光大,促使其更加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在理想信念、道德观念、价值理念上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14]。另一方面,以少数民族大学生广泛认同的民族文化精神为载体,充分发掘和升华各自民族文化所蕴含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价值元素,使先进思想切实转化成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的共识和行为实践上的遵循。此外,当少数民族大学思想态势发生左右飘摆时,应及时对他们的思想意识施加必要的方向性引导或榜样性示范。民族院校思政教育的应然体现在:适时给予驱动不平衡态势的目标牵引,促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价值体系渐次萌生出趋向有序的内在发展动力。经过一系列的角逐与碰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则对民族意识、民族文化产生作用,促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结构发生重组,从而自觉进行文化迁移。
耗散结构理论所指的系统必须具备某些非线性协调功能,即通过内部反应机制加速或减缓系统元素在竞争演化状态下的或消解或融合过程,使系统发生自组织现象,从而由原来无规则紊乱状态转变为一种结构合理、运行协调、灵活高效的新的有序状态。简而言之,系统在建立新的有序状态过程中,系统内部构成要素(或子系统)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可使各种要素之间产生协同作用,形成良性循环,推动系统向有序方向发展;也可能使要素之间产生相悖效应,形成恶性循环,即使有负熵流的引入,也不可能使系统向有序转化。显然,要力图避免各要素之间的互相掣肘,即1+1=0;同样也不能使各要素只是简单相加,即1+1=2,因为这不利于新的有序结构的建立;应使系统具备超过各要素之和的新的溢出功能,即1+1>2,这样就可使系统产生非凡的活力。对于这种演变现象,以普利高津为首的布鲁塞尔学派称之为非线性相变,正如耗散结构理论专家G.尼科利斯指出的那样,“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只有通过非线性的摩擦或磨合,它们才有可能形成围绕基于应然能量相位值上下浮动的实然功效输出”[15]。
在现实中,如何把握民族院校思政教育系统中的非线性协调作用,是一项值得我们关注和深入研究的课题。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层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不断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16]。对民族院校思政教育来说,就要努力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协同育人机制,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方式有机融合,充分发挥育人子系统不同区位的分支功能,以实现思政教育系统的最大化功效输出。首先,多管齐下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循序渐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同时,重视“第二课堂”思政教育的作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宗旨,以民族团结教育、反分裂反渗透教育为重点,正面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五观”,强化“四个认同”。可采取参观民族博物馆、走访知名民族爱国人士、调研民族聚居区以及体验民族风俗文化等多种社会实践活动,调动少数民族大学生共同参与民族团结活动、共同推进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热情,用“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等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其次,重视思政教育中的民族特质及个体差异。对来自不同少数民族或同一少数民族的不同大学生,根据民族文化意识、个性特点,所选择的思政教育方式应做到“因族施教”或“因人施教”,进行“精准滴灌”,切忌搞一刀切。比如,贵州民族大学根据黔东南苗族文化特点,组建了“贵州少数民族节日俱乐部”,将思政教育内容有机渗透进“敬桥节”“鼓藏节”“新水节”“吃新节”等传统民俗活动中,推动传统民族文化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深度融合[17]。再次,正确对待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反馈,及时修正工作方案,尽最大可能减少思政教育系统内有悖协同育人的不利因素,切实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机动性及有效性。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功能—结构—涨落”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理解社会结构及进化的基础。一个由一定数量要素组成的系统,其可测的宏观量是这些要素的统计平均效应的反映。但系统在每一时刻的实际测度并不都精确地处于这些平均值上,而是或多或少有些偏差,这些偏差就叫涨落。涨落是偶然的、杂乱无章的、随机的,反映了系统动力学机制的非线性方程具有多重解的可能性,在实践中表现为瞬间的涨落和扰动所造成的偶然性将会支配不同结果之间的选择方式,所以普利高津提出涨落导致系统趋于有序的论断。可以说涨落是系统创新与发展的建设性因素,在某种结构框架下,涨落一旦触发到牵涉全局联动的贯穿性链条,小的涨落就被几何级数式放大并引起整体剧变从而使系统进入新的状态。涨落发生的作用在通常情况下有两种结果:在平衡或近平衡状态下,由于系统本身结构的相对聚合性,一般小的涨落则会被系统逐渐耗散掉;但在非平衡状态下,各种内部要素处在相量变化临界点(即所谓阈值)附近时,非线性作用则会把微小的涨落放大为“巨涨落”。涨落在民族院校思政教育效应上表现为对全局结果的偶发触动,即由单独节点触发引起的一系列连带性裂变。在现实中,这种裂变会分化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一是趋向正能量的建设。即正面典型事件或优秀榜样示范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如若引导得当就会触发良性连锁反应,进而藉此形成外部输出力量,对民族院校思政教育带来正向的强大推动力;二是趋向负能量的破坏。特别是在当前民族、宗教问题较为敏感的社会背景下,一般性矛盾问题一旦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歪曲、夸大或吹鼓成“民族问题”,就有可能引起大面积的群体效应,从而会给民族院校思政教育阵地造成重大损失。
因此,涨落是一种启动力,可以导致有序,也可能将系统带入到新的混乱状态,它往往直接参与决定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这种强调系统中某个微小变化会带来巨大的结果性偏差,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马鞭效应”。针对民族院校思政教育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涨落现象,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偶发触动发生的关键性节点。一方面,在平常思政教育工作中,切不可忽视那些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微小涨落。相比较而言,民族院校中少数民族大学生通常拥有纯粹且质朴的民族情感。由于学习生活环境的变迁、文化价值观的特殊性差异以及身心尚未完全发展成熟等原因,致使他们更加依赖原生民族意识并视之为精神世界的支柱力量。在此背景下,他们往往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会更加重视本民族或其他少数民族学生被如何看待,对民族问题也极易产生情感共鸣。因此,即使是微小的民族问题也会成为触发起始变化的关键性因素。我们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发展动态,做到“防微杜渐”,避免引起大面积的民族矛盾与群体冲突。另一方面,必须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意见领袖”这一强有力的涨落。“意见领袖”最早是由奥裔美籍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是指两级传播中的重要角色,是人群中首先或较多接触传媒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后的信息传播给其他受众的人[18]。“意见领袖”一般在学生团体中是公认的魅力型权威,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感召力以及范围广泛的人际交往脉络。民族院校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困惑与迷茫时,一般对本民族的“意见领袖”有着程度较高的认同感而下意识地以“意见领袖”为引领。在实际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与培养,打造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为主的“意见领袖”队伍,鼓励他们勇担责任、展示风采、提升自信。把握和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体性特征,构建群体心态的和谐互动[19],将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见领袖”的意识形态塑造作为涨落变化的关键节点,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给“意见领袖”,再由其传播给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则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思政教育整体效果。
耗散结构理论是以揭示复杂系统的自组织运行规律的具有强烈方法论功能的科学。民族院校思政教育是“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为少数民族、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把各民族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实践活动[20],其首要关注的是如何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制机制和条件问题。因而,前者对后者必定具有启迪和借鉴作用。民族院校思政教育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具有耗散结构特征:在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中,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文化的不平衡性,并在利用非线性协同机制产生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及教育形式,以触发正向涨落为抓手,促使民族院校思政教育系统形成良性的持续发展的有序状态。当然,民族院校思政教育是一项复杂而巨大的系统工程,它远非是一种自然科学理论能够穷尽诠释的。然而,从当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汇流的发展趋势来看,这毕竟不失为一次研究方法的尝试,诚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