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山东省滕州市东沙河街道六合学校 27751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早出现于20世纪末的美国,随着信息的传播以及多方实践最终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并被我国教育工作者所接纳。初中物理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这不是课堂教学加上少量的实验教学能够做到的,教师需要改变学生的身份,将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者、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分析者、探索者。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即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如此,其注重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探索,通过探索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此外,将翻转课堂模式引入到初中物理教学之中,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在自发的探索中梳理自己的知识框架,形成完整的逻辑闭环,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目的。
物理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思维活跃性和思辨精神。传统教学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学生只能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思维的活跃性受到限制,课堂的活跃性也会受到影响。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加入初中物理课程中,可以通过其更灵活的教学模式打破物理课程的时空限制,让学生在课下进行相关的探索和学习。同时,教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自由度,课堂氛围更活跃,学生可以吸纳知识点,提升综合品质。此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占据课堂主体的情况,真正按照学生的想法和思路进行教学。
一个人的能力是由基础能力和潜在能力两个部分构成的,通常情况下,物理教学提升的是学生的基础能力,大部分教师只关注基础能力,导致学生的潜在能力被忽视或得不到充分开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避免这种情况,通过引导学生自发探索,让学生懂得肩负自我学习的责任,让其成为一个勇于挑起学习重担的学习者。同时,学生的潜能被激发可以显著提升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在课堂上的身份应当是引导者和监督者,学生在课堂上的身份应当是学习者和探索者。在教学中,两者身份不会发生任何变化,这会在某种情况下限制学生的成长。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成为学习者,学生可以成为引导者,随着双方身份的互换,双方对现有身份的想法会发生一定的改变。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但并不是让学生随意探索和思考,应引导学生在知识性的原则上进行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具有较高自由度的同时,也让课堂教学的不可控性更高,其核心在于让学生进行自发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无法监督学生,学生也可能受到自身思维逻辑习惯的影响,产生错误的想法。因此,物理教师需要让知识点及时传输到全体学生的大脑之中,引导学生对接收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独立思考理解知识点。
物理课程中的知识点大都晦涩难懂,学生难以理解。针对这种情况,部分教师选择结合物理实验进行教学,以此提高教学效率。实验教学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和动手能力,稍有不慎就需要从头开始,这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是行不通的。因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能引导着学生前进,学生能力不足,实验教学的效率自然会受到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可以将教学重点放到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上,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助推器,让学生能够在助推器的帮助下解决更多的物理问题,保证效率的同时,帮助学生成为一名出色的物理学者。
物理课程的学习应当充斥着探索的欲望和蓬勃的活力,但这并不意味着物理教学可以让学生放飞自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是如此,教师需要尽可能淡化自身对学生的印象,以此来保证学生探索的欲望和充沛的活力,但在学生遇到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或者研究方向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当及时纠正错误,在有序性的原则上进行引导。如上课之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所了解;在上课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调整状态,以较高专注度进行学习;下课之后,学生要主动针对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查缺补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借助互联网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会给予学生更多的实验和探讨时间,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学生需要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因为物理学习是深奥且烦琐的,在其没有明确目标的前提下,学生可以观看学习视频或者进行自发的探索和实践,这对知识点的吸收和理解速度非常有限。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导学视频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状态、性格、习惯的不同,设计出多种教学视频,并将教学视频与导学案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根据导学案梳理知识点,根据教学视频深化理解。这样的预习方式让学生可以快速找到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与此同时,成功带来的喜悦感会让学生喜欢上物理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视频,让学生将自己掌握的知识点运用到生活中。
翻转课堂为物理教学带来了创新,改变了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点的教学模式,变成了让学生在课下进行探索,在课上进行知识点内化的教学模式。同时,全新的教学模式为教师带来更多的便利,教师能够更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的设备创设出更为新奇有趣的物理教学情景。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可以得到充分的培养,同时,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可以改变原有的讲解方式,借助视频和导学案将学生代入物理情境之中,让学生跟随指引独立地解决问题。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与学生进行互动,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在讲解的过程中设置问题,也可以是创设问题情境,目的是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这也是帮助学生深化知识点的过程。随着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方式会慢慢地从“被动”转为“主动”。此外,物理教师还可以将一些需要在实验室完成的教学转变为微课视频,在节省讲解时间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促进其科学品质的提升。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物理课程中包含许多与实验相关的知识点,并且,在学生物理实验能力较差的情况下,学生很难独立完成实验。这也就意味着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互动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分组。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常常按照性格、成绩、身高甚至座位顺序进行分组,忽略了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以及实践探究能力,这并不利于小组之间的学习。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分组模式应更加科学,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单项能力、综合能力、行为习惯等多项数据进行分组,并针对不同小组的学生进行任务设计,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此外,需要展示学生的任务完成成果,由全体学生共同给出评价。这种情况之下,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建议和想法,可以开拓其思维,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升。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进行自由度更高的探索和学习,物理课程的趣味性因此增强。但是,在这种学习模式中,学生学习成果带来的反馈信息会更少,教师很难根据这些信息确定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与科学的评价机制结合,通过评价机制确定学生的具体情况,并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同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情绪变化,倾听学生的发言和意见,便于调整教学策略。小组合作教学模式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价机制,如根据小组共同努力得到的成果进行研究,针对每个学生做出的贡献进行研究,在班级中选出优秀小组,在小组中选出优秀组员。这种情况下,优秀小组或者组员可以成为学生的模范,具有增强班级凝聚力的作用。此外,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对自己的学习状态、学习习惯、知识理解度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教师也需要针对性地建立跟踪教育模式,记录学生的每一次进步,使学生能够时刻具有充足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模式分为接受式学习和构建式学习两种,如传统教学模式便是接受式教学,分层教学便是构建式教学,两种教学模式各有优劣,且在通常情况下很难融合。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没有这种限制,其可以将接受式教学和构建式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为物理学习开辟全新的道路。具体来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为自主学习阶段、问题解决阶段、课后反思阶段。自主学习阶段代表着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的研究,并将自己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这一阶段是构建式学习;问题解决阶段在课上,由学生和教师互相提问,以解决问题和辅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为最终目的,这一阶段是接受式学习;最后的课后反思阶段便是将前两个阶段进行结合,以归纳整理为主。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物理教师应当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不断开发新的教学资源,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完美地融入物理教学中,最终实现两种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
总而言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经历漫长的实践之后,已经非常适合我国教育事业,与初中物理教学更是有着极高的契合度,对初中生物理实验精神、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都有较大的提升。针对不熟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师来说,其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地做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改变,要敢于打破常规,对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合理规划,最终实现翻转课堂与初中物理教学的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