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应然要求

2022-02-19 03:28肖永春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琅琊小学266408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规则道德法治

肖永春(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琅琊小学 266408)

在以往的德育课程中,教师大多采用讲授法,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方法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课程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和信心。而新课改要求教师改变“接受学习”的教学方式,强调课程教学的启蒙性、基础性和趣味性,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宗旨,通过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发展学生的道德自主建构能力。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可以更多地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来实现学习目标,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

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课堂上,教师一味向学生灌输知识,是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因为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当中,学生是学习的被动接受者,在知识构建过程中无法发挥主动性。教师要灵活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学生只有通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获得知识,才能体会到学习的趣味,获得愉悦感和成就感。学生学习不能只靠教师教,更重要的是靠自己学。

1.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但随着新课改的到来,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进一步产生自主探索的欲望。课堂上,教师可以围绕教学目标,通过讲故事、猜谜语、角色扮演等形式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方式获取知识。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动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独立思考,针对学生熟悉的生活和社会热点设疑,以问题为导向,唤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3.结合教材内容开展评比活动

卡耐基说:“使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赞美和鼓励。”教师要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引入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团结合作,对于在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习小组和个人提出表扬,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迸发出学习热情。

二、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向学生灌输知识,不如教给学生正确的、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布鲁纳曾说过:“学习不是把学生当作图书馆,而是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远比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知识重要得多。教师要教学生学会看教材的情境图,并从中发现问题。通过阅读文本提出问题,有效开展合作探究,通过体验获得道德认知,然后学以致用,强化道德认知。教师要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提出质疑、查找资料、开展小组讨论,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学会方法、发展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要袖手旁观。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同时也是学习伙伴,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及时提供必要的引导和点拨,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继续进行下去。但教师不能越俎代庖,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否则会重蹈填鸭式教学的覆辙,限制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学习新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预习读懂教材里的情景图和文字,通过情景图和阅读文字进行感悟,指导学生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来挖掘教材深层次的内涵。课程结束并不代表学习的结束,课后还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通过实践去检验和强化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三、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主学习的信心

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心理前提,当学生充满信心时,才有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愿望,才能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克服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一步步走向成功。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主学习的信心,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要充分肯定、鼓励和表扬学生,给学生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使他们充满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进行自主学习。此外,还要搭建平台,开展多样化的班级活动,多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并且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思考。对于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和比较自卑的学生,教师应给他们更多关注,鼓励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不轻易否定学生,同时还要指出他们的不足,使其不断进步,逐渐变得自信。如果班级中有性格特别内向的学生,上课总是低着头,从不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即使被老师提问,回答问题也是慢吞吞的。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需要有耐心,可以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耐心倾听学生的回答,对学生进行鼓励,并当众表扬。鼓励学生逐渐树立自信,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学习的积极性就能有效提升,在自主学习中更有信心。

四、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结果

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不要设置过多的思维框架,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敢于挑战权威。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通过自主学习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多样的,有些是正确的,有些存在不足之处。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对正确的结果加以肯定,对于错误的结果也不要急着否定,而是要循循善诱,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结论错在哪里,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总结,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教学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学期《当冲突发生》一课,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被欺负怎么办”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时,有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跟美欢打一架,帮王玲出出气,理由是王玲的遭遇太窝囊。面对这一观点,教师不应急于否定,可以先表扬他充满正义感,敢于主持公道,但也要仔细分析问题的严重性,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想法是比较极端的,这样做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不利于同学之间的和睦共处,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构建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如果学生提出不正确的想法,教师立刻进行否定和批评,只会打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不能全盘否定学生,而是要鼓励学生,让他们回答问题时不要有顾虑,犯错是正常的。教师要积极引导大家一起讨论,让不同的思想互相碰撞。这种情况下,学生发言才能更加积极大胆。

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道德实践

道德发展是知、情、意、行的整体发展,学生在课堂上思考道德问题,进行独立判断,自主地进行道德决定,获得的道德认知需要经过时间检验,才能不断强化。使学生通过参与各种自己感兴趣的实践活动来深化对道德的认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道德水平。

通过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学期《生活离不开规则》一课,学生对规则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走进社区调查生活中有哪些规则,大家遵守得如何,为什么要遵守规则,怎样遵守规则等。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分析和总结,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生活中有很多规则”“规则很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全部遵守”“因为不守规则出过不少事故,有的人排队时插队引起了矛盾,有的人过马路时闯红灯、不走斑马线而发生了交通事故,有的人携带违禁品坐不了地铁……”“要用规则约束自己,不要心存侥幸”“要劝阻那些不守规则的人”“每个人都是规则的受益者,也应该是规则的维护者”。由此可见,通过调查实践,学生真正认识到了规则的重要性,对道德的认知得到了提升和巩固,并通过生活中的一举一动落实道德认识。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教育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要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包括学习时间的选择、学习方法的选择以及学习内容的选择。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开展实践、探索、创新活动。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眼睛、时间和空间,还儿童自由,从而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六大解放”是陶行知先生创造教育思想和民主教育思想的反映,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原则。

六、结语

人的道德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自身的道德学习和自主建构能力。自主学习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应然要求,让学生自主学习是新教材的核心理念。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富有活力、充满乐趣的,受到学生的欢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创建良好的环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思考,为学生进行点拨和引导,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理解道德、学习道德,通过独立的道德判断,自主性地进行道德决定,并在生活当中践行这些决定,并不断完善和强化。

猜你喜欢
规则道德法治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让规则不规则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