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晓丽,冯世平,赵 霞,吕春容,郭 慧,高 英,张 丽,李宁敏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感染科,成都 610066)
《2020年全球艾滋病防治进展报告》显示,全球老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人数逐年增加[1],而我国每年报告的50岁以上年龄组构成比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3]。老年HIV/AIDS患者由于HIV感染及其他机会性感染并存,常合并多种临床疾病,如神经功能紊乱、肌肉萎缩、乏力等,导致老年HIV/AIDS患者躯体功能障碍、各器官及系统功能减退,并对后续的治疗和生存质量产生负面影响[4]。躯体功能状态被认为是反映老年患者健康状态的一个重要标准。老年HIV/AIDS患者躯体功能受限不但严重降低生活质量,削减健康预期寿命,还会消耗大量医疗和照护成本。美国一项研究显示,躯体功能障碍的老年人平均每年的医疗费用为10 755美元,约为普通老年人的3倍[5]。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发展,老年患者的躯体功能障碍将会给家庭、社会和公共卫生系统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改善HIV/AIDS患者的躯体功能,尤其是找到影响躯体功能的因素对改善患者临床结局、提高生活质量及减轻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了解老年HIV/AIDS患者躯体功能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开展对老年HIV/AIDS患者的躯体功能干预提供依据。
选取2020年8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感染科住院的169例老年HIV/AIDS患者,男134例,女35例,平均年龄(61.63±8.77)岁。纳入标准:(1)确诊为HIV/AIDS的患者,诊断标准为《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6];(2)年龄≥50岁;(3)能配合完成本次评估;(4)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患者无法进行交流;(2)严重认知及视、听力功能障碍;(3)严重失能;(4)其他无法配合本次研究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PJ-K2019-011-01)。
1.2.1一般资料调查表
包括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是否独立生活、吸烟及饮酒史、体重指数、病程、CD4+T淋巴细胞数量等一般资料。
1.2.2躯体功能的评估
根据《中国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应用专家共识》中对躯体功能评估的推荐,选择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平衡和步态、跌倒风险等对老年HIV/AIDS患者躯体功能进行全面评估[7]。
1.2.2.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
Barthel指数(BI)[8]是临床用来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最常用的量表之一,它包括上下楼梯、修饰、进食、床椅转移、穿衣、洗澡、平地行走、用厕、小便控制、大便控制10项内容。床椅转移和平地行走2个项目分为4个等级(0、5、10、15分),上下楼梯、进食、穿衣、洗澡、用厕、小便控制和大便控制7项目分为3个等级(0、5、10分),修饰这一项分为2个等级(0、5分)。量表总分为100分,≤40分重度依赖,41~60分中度依赖,61~99分轻度依赖,100分生活无须依赖,评估分值越高说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总量表的Cronbach′s α内部一致性为0.90。
1.2.2.2平衡和步态
Berg平衡量表(BBS)用于测评平衡与移动功能,由14个条目构成。每个条目每项得分为0~4分,其中0表示最低功能水平,4表示最高功能水平。BBS的总分为56分,0~20分代表平衡能力差,需轮椅助行;21~40分代表具有一定平衡能力,可使用助行器、手杖等保证行走安全;41~56分代表平衡能力较好,可独立行走。BBS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量表之一。瓮长水等[9]将BBS在中国人群中的应用进行测试,Cronbach′s α为0.864,折半信度系数为0.915,证明其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2.2.3跌倒风险
Morse跌倒评估量表(MFS)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Morse教授编制的用来预测跌倒发生可能性的量表。量表包括6个条目,总分125分。每一条目评分0~25分,>45分为高风险,25~45分为中风险,<25分为低风险,总分越高表明跌倒风险越大。量表对跌倒事件的预测能力较强,内部一致性较好且区分效度较高,Cronbach′s α为0.99。
169例老年HIV/AIDS患者BI得分为(92.426±6.028)分,BBS得分为(50.006±2.372)分,MFS得分为(21.006±6.627)分。男性患者躯体功能较女性差,年龄越大、病程越长、营养状况越差、合并慢性病数量越多、不独立生活、无规律运动及患有消耗综合征的老年患者躯体功能越差(P<0.05),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老年HIV/AIDS患者的躯体功能情况分)
续表1 不同特征老年HIV/AIDS患者的躯体功能情况分)
续表1 不同特征老年HIV/AIDS患者的躯体功能情况分)
年龄、病程、营养状况、是否规律运动、是否患有消耗综合征及合并慢性病数量是BI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老年HIV/AIDS患者BI得分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年龄、病程、是否独立生活、是否规律运动及是否患有消耗综合征是平衡能力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老年HIV/AIDS患者BBS得分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性别、年龄、是否独立生活、是否规律运动、是否有消耗综合征及合并慢性病数量是跌倒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4。
表4 老年HIV/AIDS患者MFS得分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躯体功能受限作为老年HIV/AIDS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严重影响其预后。BI、平衡能力和跌倒风险是反映患者躯体功能的重要指标。研究显示[10],老年HIV/AIDS患者躯体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可达15.4%,高于普通老年人的10.7%。研究[11]还发现,HIV感染者比非HIV感染者约提前15年发生各种躯体功能障碍,这可能与HIV破坏机体免疫系统及长期抗病毒治疗的毒副作用有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较大的老年HIV/AIDS患者的躯体功能障碍严重程度显著高于年龄较小的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HIV/AIDS患者BI得分降低,而MFS得分升高,考虑其不仅与HIV病理性损害有关,还与增龄的患者各项器官功能生理性减退有关。除开HIV/AIDS患者免疫系统持续被破坏,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抵抗力也会不断下降,导致形态结构及功能发生退行性改变,致使躯体功能严重受损[12];另外,高龄的HIV/AIDS患者多数病情较重,常需遵医嘱卧床休息,从而减少了机体活动时间,影响机体代谢,造成身体机能快速减退,导致灵活度受损及躯体功能下降。相较于无规律锻炼的老年HIV/AIDS患者,保持规律锻炼患者的躯体功能更好。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能有效改善老年HIV/AIDS患者的躯体功能,还可以增加其社交行为,改善心理状况。研究显示[13],规律锻炼能显著延缓老年人躯体功能衰退,故要求医务人员积极唤醒老年HIV/AIDS患者的锻炼意识,促使个体积极调整自己,寻找合适的运动方案,维持活力,形成健康行为,从而改善躯体功能。
老年HIV/AIDS患者合并的慢性病种类越多,其躯体功能障碍程度越严重。合并多种慢性病既是躯体功能障碍的诱发因素,同时又是躯体功能障碍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14]。HIV/AIDS患者因免疫系统被破坏,更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常合并多种慢性病。若机体合并多种慢性病,会造成体内的多个系统生理储备能力迅速下降,促使多系统紊乱的发生,导致内平衡失调,进而出现多种不良结局,从而造成躯体功能下降甚至严重障碍[15]。研究发现,约30%的HIV/AIDS患者常合并3种或3种以上的慢性病,伴随的多重症状如疲乏、呼吸困难、肌肉萎缩和疼痛等直接影响患者躯体功能,致使生活质量下降[16]。不仅如此,合并多种慢性病的老年HIV/AIDS患者常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而部分药物会抑制网状结构对骨髓运动神经元的影响,产生共济失调、跌倒、肌张力减退等神经肌肉系统不良反应,造成躯体功能严重受限,严重影响日常活动能力[17-18]。由于合并症多发,老年HIV/AIDS患者合并用药的现象较为普遍。美国系统性研究显示,50岁及以上的HIV/AIDS患者合并使用≥5种非抗病毒治疗的比例高达46.8%,因此老年HIV/AIDS患者需承担较高的配伍禁忌的风险。另外,合并用药还与老年综合征加剧、躯体功能受损、病死率上升有关,合并用药会损害老年人的健康结局已成为医学共识[19]。为此,EDELMAN等[20]根据Beers、STOPP/STAR等标准,并结合现有研究成果,提出了管理老年HIV/AIDS患者合并用药的构想,建议定期评估老年HIV/AIDS患者服用的所有药物的风险,以及根据风险等级实现级别给药等。本研究结果还提示,随着病程增加,老年HIV/AIDS患者躯体功能的损害明显增高。病程的长短与合并慢性病数量密不可分。国外一项研究[21]揭示,患者病程每增加1年,躯体功能降低20.8%~47%,躯体功能降低导致的长期卧床、并发症增加反过来也会延长病程,二者相互作用。因此,应早期发现并治疗原发病,并防患于未然,积极预防各种机会性感染和并发症,必要时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
营养状况是躯体功能障碍的重要调控因素,亦是其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机制。GOMES等[22]证明HIV/AIDS患者的躯体功能与营养状况存在相关性。CHRISTA等[23]也发现,营养不良是躯体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营养不良和存在营养风险的人群躯体功能障碍的概率会增加4倍。机体感染HIV后对营养素的需求增加,加之患者常因慢性腹泻、消化系统症状等原因导致食欲不振影响营养吸收。研究显示,老年HIV/AIDS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60%,达到标准摄取热量的患者仅有40%,≥45岁HIV/AIDS患者呈现低蛋白摄入趋势[24-25]。研究显示[26],营养素缺乏会进一步增加神经症状的风险,适宜的营养补充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还能有效提升患者的平衡能力及躯体功能,有助于增强患者独立生活能力。患有消耗综合征的老年HIV/AIDS患者的躯体功能较普通老年HIV/AIDS患者差。慢性腹泻是HIV/AIDS患者常见症状,腹泻常伴有营养吸收障碍、体重减轻,称为“消耗综合征”,引起肌力下降、躯体稳定性降低等[27]。加之,受HIV的影响个体小肠绒毛萎缩变短也会造成机体吸收不良[28]。因此,实施必要的营养干预,给予老年HIV/AIDS患者提供足够营养支持,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是维持机体平衡、减少或延缓并发症、保证日常活动能力的重要一环。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老年HIV/AIDS患者的躯体功能关系着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功能,躯体功能下降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可逆的伤害,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本研究中,增龄、病程延长、营养状况差、非独立生活、无规律运动、患有消耗综合征及合并多种慢病是躯体功能的危险因素。亟须加强对老年HIV/AIDS患者的关注,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如进行健康行为引导,加强营养管理,改善其健康行为。同时早期开展躯体功能的综合评估,早期识别老年HIV/AIDS患者的躯体功能障碍,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治疗,处于不同风险期的患者给予分级管理,延缓不良结局,提高老年HIV/AIDS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医疗机构和社会保障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