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与城市文化建设探究
——以社会记忆理论为视角

2022-02-19 02:20湖北大学研究生院邓琛
区域治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记忆文化

湖北大学研究生院 邓琛

一、绪论

2019年4月15日下午,巴黎人民不会忘记这一天,由于“可能存在的烟头”或“发生了电路故障”,一场大火将举世闻名的巴黎圣母院烧得遍体鳞伤,塔尖崩塌,木质结构全毁。经评估,修复工程需要1000棵以上150-200年历史的橡树。这场大火让所有人都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历史遗迹遭受破坏、永不再来的心痛,原来城市文化记忆是如此的脆弱。

城市化进程中,难免面临“保留历史建筑”和“加快城市化建设”的两难。不少城市在总体规划中,并未留予遗址遗迹的一席之地,“旧城改造”的旗号一举,城市历史就大规模“建设性消亡”。城市记忆消失,城市特色不再,城市趋同不断凸显,致使千城一面。2002年,青岛市档案馆提出“城市记忆工程”,随后,武汉、北京、上海、广州、大连等十多个城市相继推出“城市记忆工程”项目。据丁华东老师的不完全统计,到2007年,开展“城市记忆工程”的城市已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武汉、广州、沈阳、太原、长沙、福州、大连、青岛、柳州、南通、苏州、威海等50个大中小城市[1]。在初期的发展热潮过后,由于标准规范不一、合作交流不力、记忆内容有待扩展等问题,“城市记忆工程”陷入瓶颈期。在经过数年的探索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字人文理念的不断更新,“城市记忆工程”出现了新的发展方向。

“城市记忆工程”离不开城市档案与城市档案建设工作的记录作用,探求档案工作与城市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定位档案工作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机制,对于推动城市记忆工程的新发展有着毋庸置疑的重要性。

二、社会记忆理论与城市文化

1925年,哈布瓦赫提出“集体记忆”的概念,社会记忆研究虽未马上进入社会研究的主流话语,但也形成了诸多有影响力的重要成果。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后现代思潮的出现和多元文化的兴起,社会记忆理论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在社会学、历史学、文学等各个领域,社会记忆及其相关概念被频繁使用,而且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记忆与民族认同、乡村社会记忆的特点、社会记忆与社会关系的重构等命题进行研究,为社会记忆理论研究提供了理论的、经验的、实证的研究范例。在此背景下,20世纪末,档案学界引入社会记忆理论的核心概念,并逐渐形成档案记忆观[2]。档案记忆观认为档案是社会记忆的载体,是承载和传递社会记忆的媒介,对于社会记忆具有建构作用,能够帮助过去和现在的人们认识历史。档案工作者是社会记忆建构的主体,应在档案建构中发挥积极的作用[3]。城市文化是市民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具有城市特点的文化模式,是人们在城市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城市文化承载着城市发展的历史,承载着人们对于城市的认知和情感,从社会记忆的视角来说,城市文化的建设对于凝聚城市居民情感、加强居民的身份认同感和家乡归属感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城市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建设过程中,涵盖着时间与空间的历史跨度,档案作为公众记忆创造的物质载体,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记录、创造、重塑的角色。

三、档案在城市文化构建中的作用和机制

(一)记录历史,回溯城市发展

档案作为城市记忆的一部分,为城市历史文化的构建提供了大量一手资料,而管理这些城市记忆资料的档案工作是城市历史文化构建的重要基础。城市档案的来源广泛,例如,在城市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勘测、规划产生的测算数据、规划图表、获批文件和城市原貌、遗址遗迹的图像声像档案等。城市的历史发展轨迹都通过城市档案一一记录,以档案为媒介,对城市资源进行挖掘并开发,搜集整理与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紧密联系的档案资料,不但能加深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提升其自豪感,增强其归属感,更能凝聚城市精神力量,进一步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劲动力。

(二)以档案为指导,完善城市发展

除了在城市建设方面的作用颇有建树,城市历史档案还保存记载了城市在不同时期制定的制度文件,对当前城市规划中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丰富规章制度、完善城市制度文化的过程中,可从历史档案着手,获取源泉和灵感,在前人管理城市的经验基础上,存其精华、去其糟粕,制定出适合时代要求和城市发展的制度,完善管理城市的方式方法,为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制度方面的保障。

档案资料中所记载和反映的城市风貌和空间布局形态等,是进行城市建设的重要参考。通过借鉴城市档案中的环境规划信息完善城市外部环境建设,通过具象化城市档案中的文化象征,为城市景观提供新的色彩,丰富城市物质文化内涵。[4]

(三)教育宣传,共谋城市未来

档案作为承载城市文化现象和情感的介质,真实地呈现了城市的地域文化特征。通过对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挖掘,梳理其中所蕴含的城市精神和文化脉络,并以多样的宣传方式展现给公众。例如,档案馆定期向公众开办文化教育和历史教育讲座,举办城市历史主题展、摄影比赛、网上城市记忆知识竞赛等,积极推动档案数字化,以馆藏档案资源为基础,打造开放、共享、服务的资源型档案网站等。

通过档案的收集、整理、宣传、公开,有利于打造属于城市的文化名片,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增强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同时,档案本身具有的教育功能在培育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促进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四、提升档案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价值

(一)做好档案收集管理工作

要让城市记忆永存,城市文化得以发展,首先要做好城市记忆的保存工作。但是资源的收集过程,应该是有选择性的,档案部门要建立丰富的档案资源,多角度、多方面、多主体进行档案资源的收集。

从档案形成主体来说,档案机构在构建城市文化的过程中应将民间、个人的城市文化记忆纳入档案保存范围内。在社会记忆视角下,档案的主体正在逐渐给予基层民众参与构建社会记忆的权利,由官方转向社会群众。不仅如此,档案机构也逐渐私人化、民间化,涌现出许多资本实力雄厚的个人或团体,因此档案收集工作也应逐渐跳脱出国家观念,全方位建构中国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社会记忆,多渠道宣传民间档案收集工作。当然也应对民间记录进行价值评估,而非参差不齐、优劣兼收。最终,在官方记忆和民间记忆之间寻求平衡点,构建真正丰富的城市记忆。

从档案载体上来说,承载城市记忆和城市文化的档案不应局限于传统的文书档案,随着时代的发展,图像、声音、视频、数字网络多媒体等信息载体已经成为档案载体的常见形式,档案部门应与时俱进,收集各种载体形式的档案,丰富档案文献资源,并让其呈现更为现代化、多样化的特征。如图1,湖北省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声像资料借阅服务。

图1 湖北省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声像资料借阅服务

从档案收集形式来看,除了被动地接收城市管理相关部门移交的档案外,档案部门应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城市文化的建构中。在口述档案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热点的趋势下,档案部门应结合口述历史等研究新方法,多角度地汇集和整合城市记忆。

(二)整合城市记忆,构建数字档案馆

将原始的档案资料以数字化的方式进行统一处理和存储,通过对档案信息的提炼、整合和重组,建立起系统化的可被利用和理解的档案资源体系[5]。或依托标准数字化的档案资源,构建“城市记忆工程”专题数字档案馆,建立专题城市记忆网站,实现档案资源的数据化应用、全文检索和文本信息的在线浏览和再利用,以文字内容来进行档案资源的数据化管理。近年来,各地建立起政务、城市规划展览一体的市民之家(行政服务中心)暨城市规划展览馆(如图2、图3),对于规整城市发展史档案资料、展示城市风采有着重要意义。

图2 湖北省武汉市政务中心暨城市规划展览馆

图3 湖北省随州市政务中心暨城市规划展览馆

在数字档案馆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经费不足、设备落后、人手不足导致的数字化效率低下等诸多困难和问题。尤其是人手不足,由于城市档案管理权限都在地方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系统,工作人员人手不足,使得档案资料得不到及时处理,数字化进程缓慢。同时,因为数字化档案分类建设不完善、开发利用不足、公众参与度普及率极低,从而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档案数字化进程任重道远,前路漫漫。

(三)多途径宣传,增强公众档案意识

档案机构应加强在主流媒体上的宣传以及对大众社交媒体平台的应用,应积极进驻诸如微博、论坛等大众交流平台,开设具有特色的微信官方公众号和App作为宣传出口,借助抖音等短视频平台进行日常的传播交流,增强档案机构的影响力,使档案和档案机构更加频繁地进入公众视野,潜移默化地向公众传达城市记忆和城市文化。档案馆也可利用自身优势,在与文化、宣传、文博、旅游、规划、住建等部门合作的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民间团体、出版单位的合作,建立适合本城市特点的合作、互动、共赢的保障机制,推出文化品位高、地域特色浓、品牌效应好的“城市记忆”编研出版物[6]。同时,应重视档案机构历史文化教育基地的功能,加强与当地院校合作,通过开展“城市历史文化”相关主题讲座,深化群众对于城市文化的认知,加强群众的档案意识和市民身份意识,让未来的城市建设者和创造者增强对城市的归属感,以谋求城市文化的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记忆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夏天的记忆
谁远谁近?
端午记忆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