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峭幽洁”与“高视六代”

2022-02-19 08:47何紫逸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艺术表现

摘 要:鲍照在文学上的成就不唯诗歌、辞赋,他在骈文上的成就也相当斐然,并呈现出独特的个人风格。文章以鲍照骈文作品为研究对象,梳理先贤今哲对他骈文的评价,并联系当时其他作家作品,比较分析他骈文的艺术表现特点和共时特征,展现其骈文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鲍照 骈文 艺术表现 共时特征

鲍照的骈文主要有书、颂、铭、碣文四类,关于其成就,清许梿评选《六朝文》便言道:“明远骈体,高视六代。文通稍后出,差足颉颃,而奇峭幽洁不逮也。”姜书阁《骈文史论》中亦言:“鲍照骈文,实为六朝之冠。”他的骈文,无论是辞藻、情致、气骨、意境,都具有高超的艺术性,与其诗赋一起,为南朝文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鲍照骈文的艺术表现

(一)峭拔俊逸之辞 如果说谢灵运诗文的语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a,那么鲍照为文的语言则像是名山大川,奇险峭拔,气势雄伟。鲍照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很强,与南朝其他作家一样,他对语言的形式美很重视,追求雕琢华美的辞藻,锤炼字句,但是他的雕琢并不是辞藻和典故的堆砌,而是雕琢有度,精练顿挫,显得巧妙自然而又俊逸壮美。

以《登大雷岸与妹书》为例,这篇骈文是鲍文中最为突出的一篇,其高超的语言艺术也历来为人称颂不已,许梿曾赞其“句句锤炼无渣滓,真是精绝”,钱基博也称其“运意深婉,融情于景,无句不锤炼,无句不俊逸,颇喜巧琢”,可见此文词句锤炼的精到。文中第一段写到当时的天气环境,一句“严霜惨节,悲风断肌”便将天气之寒冷写得入骨三分。而其中写到长江水势的汹涌澎湃之状:

其中腾波触天,高浪灌日,吞吐百川,写泄万壑。轻烟不流,华鼎振涾。弱草朱靡,洪涟陇蹙。散涣长惊,电透箭疾。穹溘崩聚,坻飞岭复。回沫冠山,奔涛空谷。碪石为之摧碎,碕岸为之落。仰视大火,俯听波声、愁魄胁息,心惊慓矣!

光是描写长江的波浪他便用了“腾波”“高浪”“洪涟”“回沫”“奔涛”等诸多名词,极为凝练生动地表现出长江水势的惊涛骇浪,上能触天灌日,下能吞吐百川。水势之凶猛,能教轻烟为之不流,又如水沸于华鼎之中。其飞速奔流,波浪如受惊般突然崩碎飞散,有如闪电飞箭。其后的“崩”“聚”“飞”“复”“回”“奔”等动词将波浪的各种形态描写得活灵活现,充满力度感和画面感。“摧碎”“落”又将这种冲击力上升到更高层次,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大江巨浪、恣肆汪洋的狂放气势。从视觉和听觉上给人极大的震撼,让人屏息敛气,心惊胆战。

其他骈文也都处处可见词句的华丽典赡、锤炼俊逸之美,如《药奁铭》中形容药奁“水玉出烟,凌飞生光。龟文电衣,龙采云裳”的美丽,对偶精工,辞采斐然;《石帆铭》中“应风剖流,息石横波,下潀地轴,上猎星罗。吐湘引汉,歙蠡吞沱”,以“剖”“横”“潀”“吐”“引”“歙蠡”等动词勾勒出石帆山惊险的地势,显得奇峭峻拔;又有《飞白书势铭》中对“飞白”的精彩描写,如“沾此瑶波,染彼松烟”中用“瑶波”来比喻清澈的水,用“松烟”来代表极好的墨,既新颖又生动,显得极为雅致。其后形容“飞白”的特点时,又用了很多极为精当的比喻。形容笔法的轻重时云:“轻如游雾,重似崩云”;形容走势的苍坚有力时则曰:“绝锋剑摧,惊势箭飞”;形容下笔速度的迅捷时又说:“差池燕起,振迅鸿归,临危制节,中险腾机”,给人一种剑走急峰的感觉。因此许链评曰:“博奥苍坚,声沉旨郁。”高步瀛亦云:“锤声炼色,字字精研。”可见其遣词造句之精绝,直令人惊叹万分!

(二)雄奇瑰丽之境

鲍照在造境上的艺术技巧之高妙,历来为人称道。他的雄心壮志与愤激不平之气两相激荡之下,注定了他笔下的景物和情境很少是恬淡闲适的,大多都具有开阔雄奇、瑰丽壮美的特色,这一点在他的骈文创作中体现得相当突出。

最有代表性的当推《登大雷岸与妹书》,其文首先便写到大雷岸所处的雄壮险要的地理位置:“東顾五洲之隔,西眺九派之分;窥地门之绝景,望天际之孤云”,造境之初便可见其声势之盛大,气魄之不凡,并且引出作者“长图大念,隐心者久矣”的豪情壮志,构成了全文慷慨激昂、雄壮奔放的基调。无论是南面的“积山万状”、东面的“砥原远隰”,还是北方的“陂池潜演”、西面的“回江永指”,他所描写的高山大川、湖泽鱼虫都给人一种威武雄奇、壮阔奇丽、令人目眩神迷的感觉,其中对西南面的庐山描写更为绚丽神奇,令人向往:

西南望庐山,又特惊异。基压江潮,峰与辰汉相接。上常积云霞,雕锦缛。若华夕曜,岩泽气通,传明散彩,赫似绛天。左右青曜,表里紫霄。从岭而上,气尽金光;半山以下,纯为黛色。信可以神居帝郊,镇控湘汉者也。

傍晚时分,雄武高大的庐山,被夕阳的华光佩以云霞锦缛,青霭紫霄,沐浴在鲜明多变的色彩之中,显得娇艳绮丽,仪态万千。而当暮色笼罩下来,上下则呈现出不同的景致,山顶尚残留最后一缕金光,而半山以下,都“纯为黛色”,明暗对比之下,更见色彩的绚丽鲜明,突出了庐山景色的雄奇壮丽、变化万千。更不用说其后所写的长江水势之浩瀚、鱼虫鸟兽之珍奇……其想象之奇特、造境之雄伟、写物之精妙、感情之激越赋予全文一种瑰丽奇峭、奔放豪壮的浪漫主义色彩,许梿称之“烟云变灭,尽态极妍”,吴汝纶称之“奇崛惊绝”,谭献称之“矫厉奇工”。

《石帆铭》一文也有这样的特点,如写石帆山的景观云:

应风剖流,息石横波。下潀地轴,上猎星罗。吐湘引汉,歙蠡吞沱。西历岷冢,北泻淮河。眇森宏蔼,积广连深。沦天测际,亘海穷阴。云旌未起,风柯不吟。崩涛山坠,郁浪雷沉。

这里从下往上,由西向东,全方位地写出了石帆山高峻奇峭、接天连海的险要地理位置,随后又以“云旌”“风柯”“崩涛”“郁浪”等宏大意象来突出其奇特壮丽的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的气象。

其他如《凌烟楼铭》中盛赞凌烟楼的高峻雄伟,《河清颂》中所描绘的盛世景象,都充分体现出其景其境之雄奇瑰丽。

(三)古朴浑厚之气

鲍照的骈文虽然重视对形式美的追求,雕琢辞藻,呈现出一种华美典赡的特点,由于气韵之慷慨、骨力之劲健,因而避免了南朝时期普遍伤于纤靡的流弊,呈现出一种近似汉魏之古朴浑厚的风格。这一方面是由于宋初只是骈文的形成过渡时期,对辞藻、平仄、用典、声律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另一方面则是鲍照独特的思想个性所决定的,他注定不属于伤感风花雪月、赏玩草木禽鸟的台阁贵族之群,他对时世人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和感悟,即使是如《河清颂》一般歌功颂德之作,他也写得遒健顿挫、气骨昂扬。这篇颂是宋文帝元嘉二十四年(447),河、济俱清,当时以为祥瑞,是政治清明、盛世到来的吉兆,因此鲍照写了这篇颂文以颂扬圣上之功德,其正文和序文皆以骈体写成,辞藻甚为工丽:

士民殷富,繁轶五陵。宫宇宏丽,崇冠三川。闾闬有盈,歌吹无绝。朱轮叠辙,华冕重肩。岂徒世无穷人,民获休息,朝呼韩、罢酤铁而已哉!是以嘉祥累仍,福应尤盛。青丘之狐,丹穴之鸟,栖阿阁,游禁园;金芝九茎,木禾六秀,铜池发,膏亩腴。宜以谒见郊庙,和协律吕,烟霏雾集,不可胜纪。

海无隐飙,山有黄落。牛羊内首,闾户外拓。瑞木朋生,祥禽辈作。薰风荡闺。饴露流閤。器范神妙,剂调象药。匪直也斯,伟庆方臻。注彼四渎,媚此双川。伏灵遥纪,閟贶遐年。澄波海岳,镜流葱山。泉室凝淀,水府清涓。俯瞰夷都,降眡骊渊。朱宫潜耀,紫阁阴鲜。

序文以四字句为主,又间以三言、五言、六言、七言,颂文则以《诗经》中常用的四言形式写就,全文用典多出自《尚书》《诗经》《周易》《周礼》《春秋》《论语》《左传》《战国策》《汉书》《后汉书》等儒家经典或史学要籍,显得庄严典正、朴雅浑厚,正好符合国家盛事隆重典雅的风格。而且文中多用生僻字,如“镠”“儛”“顙”“鬯”“閟”“贶”“赩”“彠”“僰”等,读起来佶屈聱牙,显得古奥凝重,但这在《尚书》和汉赋中是常见的,更加强了文章古雅庄重之气,其对盛世景象的铺排描写也正是从汉赋中来,孙德谦称其“气体恢弘,从汉文出”,盖是谓此。因此虽然雕琢辞藻,追求华美奇崛的语言,但由于其中充满古朴浑厚的气韵,所以并没有华腴害骨之嫌,正如蒋士锉所说:“炼语奇丽,每苦有生涩处不可学,然其俊逸遒迈之气动宕行间,固自雄视百代。”

二、鲍照骈文的共时特征

秦汉以来,传统散文中便时常出现对偶的骈句,且多有骈散杂糅之作,这可以说是骈文的萌芽准备时期。魏晋之时,骈文逐渐发展成形,并不断规范化,尤其是西晋陆机之作,因其大量使用对句和典故,已经有了明显的骈化倾向,可以看作初期的骈文。刘宋时期,骈文初步形成,根据周海霞在其《刘宋骈文研究》一文中所作的研究,刘宋时期的骈文比起西晋来,骈化水平有所提高,对偶的方式也有所发展和创造,虽然尚以单句对为主,但隔句对的使用比以前增加了不少;骈文用典自此而逐渐繁博,用典方式以熔裁为主;辞采上对词句的雕琢锤炼程度逐渐深入,追求语言的奇丽工巧,并且具有了初试声律的特征。b这一时期的骈文发展虽然并未完全成熟,还处在继承、探索和创新的阶段,但骈文创作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学现象,涌现了大量的骈文作家和作品,如傅亮、颜延之、谢灵运、范晔、谢庄、鲍照等在骈文方面做了大量的写作实践,并有了突出的成就,为齐梁时期骈文的发展成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傅亮是刘宋初期比较重要的骈文作家,《宋书·傅亮传》中称他“博涉经史,尤擅文辞”,他的辞赋在宋初辞赋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他的骈文创作也不可忽视。譬如《宋书》所录的《演慎论》和《艺文类聚》收录的《司徒刘穆之碑》以及《文选》所载的《为宋公修张良庙教》《为宋公修楚元王墓教》《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等,都是当时骈文中比较优秀的作品。他的骈文已经初步具有一些四六对句,如《演慎论》中的“文王小心,《大雅》咏其多福;仲由好勇,冯河贻其苦箴”和《司徒刘穆之碑》中的“文明在中,柔顺畅于事业;敬以直内,义让洽于州党”等句子,都是较为典范的四六句,而且句式的变化也比较多,显得流畅新颖,不显板滞。

颜延之和谢灵运在宋初文坛上的地位也十分重要,除了诗歌和辞赋外,他们在骈文创作中也不乏佳作。相对其诗歌而言,谢灵运在骈文上的成就并不突出,因此历来研究者都甚少涉及,不过他的一些骈体文如《庐山慧远法师诔》《昙隆法师诔》《武帝诔》《庐陵王诔》等诔文,《谢封康乐侯表》《自理表》《劝伐河北表》等章表之作都是较为有名的作品。与其诗相通,谢灵运的骈文也有绮丽妍美的特点,其语言多为四言,或间以早期的四六对句,在对偶和辞采上也都颇为工致。相对来说,颜延之在骈文创作上所下的功力要深厚得多,也因而被视为刘宋骈文的大家,他的骈文精工富艳、典雅庄重,长于华美的辞藻和繁博的典事,而且创作数量颇丰,仅在《文选》中就选取了他的五篇骈文:《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阳给事诔》 《陶征士诔》《祭屈原文》以及《宋文元皇后哀策文》。除此之外,他的书、表、序、论等文也都极尽骈词俪语,多用对偶和典故,在刘宋骈文的发展形成中影响甚巨。

范晔是一名史学家,主要著作为《后汉书》,这些史论几乎都是用骈体写成,他的文章特点如其在《狱中与诸甥侄书》中所提到的“常谓情志所托,以意为主,以文传意” ,并且“性别宫商,识清浊” ,所以他的文章所作的四六之句,已经注意到词句平仄声韵的和谐,显得流畅自然。谢庄的骈文如《皇太子妃哀策文》《宋孝武帝宣贵妃诛》《上搜才表》等都是比较有名的作品,其骈文辞采华美,工于用典和对仗,并且由于其精通音律,因此他的词句往往合乎声律。王运熙先生在《谢庄作品简论》中便提到他的文赋体制与后来的律赋以及律体四六文相近,即使是自称别宫商、识清浊的范晔也未必能及,因此他的骈文总体显现出一种典多对密、声韵协调的特点。可以看出范、谢二人的骈文已经初步具备平仄相对、声韵协调的特点,虽然此时他们未必是有意探寻文学创作中的声律规律,也没有提出注重声律的观点,但是他们对声韵铿锵协调的注意和创作实践也为后来永明声律说的提出产生了一定的借鉴和影响。

鲍照作为刘宋时期有名的骈文大家,他的作品也具有当时骈文写作的特点,追求辞藻的雕琢、对偶的工整和用典,并且锤炼词句,力求新奇,甚至不惜割裂字词来达到新奇工巧之目的。譬如《石帆铭》中“君子彼想,只心载惕”一句里的“君子彼想”,正常语序应该是“想彼君子”,这里故意将它颠倒过来,上字下抑,造成一种新奇之感,这正是宋初文咏“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c的表现。但是他的骈文又有不同于其他人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风格的雄健壮丽以及用典的精巧自然上。

鲍照的骈文普遍有着一种雄浑阔大、笔力劲健的特点,这是与同时代的其他人最大的不同。相对于傅亮的古朴庄重、谢灵运的绮丽妍美、颜延之的繁缛典丽、谢庄的华美流转而言,他的骈文极具气势,一气呵成,显得波澜壮阔、气骨斐然,从而展现出一股慷慨勃发之气,这在文风逐渐变得柔靡纤弱的南朝是十分难得的,足以令人精神为之振奋,耳目为之一新。

南朝时期,骈文中的用典现象大量增加,这是当时文人普遍追求文学形式美的审美风尚所致,大量的用典可以增强文章文采,显现个人才学,正如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所言:“故用典所贵在于切意,切意之典,约有三美:一则意婉而尽,二则藻丽而富,三则气畅而凝。”因此用典就成为整个南朝乃至其后历代骈文的特征之一。刘宋时重视用典的首推颜延之,其次则是谢庄,刘师培在《中古文学史讲义》中便指出:“自宋代颜延之以下,侈言用事。” 又鐘嵘《诗品》中谈到用事时提到:“颜延、谢庄,尤为繁密。”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一百四十二句中便有用典一百〇二处,《陶征士诔》一百九十五句中用典一百〇四处d,可见其用典之繁。谢庄被李兆洛收入《骈体文钞》中的《上搜才表》中亦几乎句句用典。因此钟嵘《诗品序》中说“大明、泰始中,文章殆同书钞”,用典过多过繁使得文章满溢堆砌之词,从而显得不够生动自然,影响文章真实地吟咏性情。鲍照的骈文也重视用典,如其《河清颂》一文中的用典就颇多,其中“素狐玄玉,聿彰符命;朴牛大螾,爰定祥历。鱼鸟动色,禾雉兴让”之句,二十四个字,就用了八个典故e,用典不可谓不繁。但《河清颂》乃是一篇应国家盛事而作的颂文,其体裁便要求典雅庄重,而且鲍照为了显示其有足够的才能参与国家重典,为文之时便意图充分展示自己的博学多才,所以大量的用典。而他其他骈文的用典却不像颜延之和谢庄那样繁密,譬如《药奁铭》二十四句中用典仅七处,《石帆铭》五十六句中用典也仅六处。而且鲍照用典精当,巧妙自然,多为熔裁,并非直引古语,而是将典故自然化用在语句之中,在增强文章含蓄凝练的艺术美情况下,抒情写意又不为言辞所累。如《飞白书势铭》中“秋毫精劲,霜素凝鲜。沾此瑶波,染彼松烟”一句中的四处用典,分别化用了成公子安《弃故笔赋》中“乃发虑于书挈,探秋毫之颖芒”、班婕妤《怨歌行》中“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蔡伯喈《篆书势》中“扬波振激”、刘劭《飞白书势》中“蚊脚偃波”以及曹植《乐府诗》中“墨出青松烟,笔书狡兔翰”等典故f,但读起来只觉得典雅而富有诗意,并不觉其生涩难懂,有堆砌之嫌。

a〔唐〕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881页。

be周海霞:《刘宋骈文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c 〔南朝梁〕 刘勰:《文心雕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d 钟涛:《六朝骈文形式及其文化意蕴》,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3页。

f 徐中原:《论南朝骈文用典》,《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

参考文献:

[1] 许梿评选,黎经浩笺注.六朝文絜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

[2]姜书阁.骈文史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3]钱基博.中国文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3.

[4]钱仲联.鲍参军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5]高步瀛.南北朝文举要[M].北京:中华书局,1998.

[6] 王志坚编,蒋士铨评选.忠雅堂评选四六法海[M].光绪乙亥年重刊寄螺斋藏版本,1875.

[7]沈约.宋书 [M].北京:中华书局,1974.

[8]刘永济编著.文心雕龙校释[M].南京:正中书局,1948.

[9] 刘师培.中古文学史讲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0]钟嵘.诗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基金项目: 2020年第一批贵州省职业教育兴黔富民行动计划建设项目“高职省级精品开放课程《大学语文》”(27)

作 者: 何紫逸,硕士,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大学语文教学。

编 辑: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艺术表现
论述《沁园春·雪》的艺术表现及情感的处理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探讨琵琶演奏中的音乐感觉与艺术表现
论艺术设计与绘画的关系
论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艺术表现
浅谈二胡表演艺术
《何苦相逢》——浅析川剧《金子》人物与舞美的艺术表现
不同游戏动画场景风格的艺术表现
谈艺术歌曲的艺术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