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英杰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各国都提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不仅要倡导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更要重视生态农业的建设,要通过健全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现代化农业体系以及推动农业科学技术创新等措施,促进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经济;协同发展;有效路径
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我国国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业生产的方式更多依靠人工来完成,效率低、产量不高是主要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尤其是近年来,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已经开始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了反作用,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让人们必须停下盲目前进、埋头发展的脚步,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关系。
1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1经济推动不够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加入生态农业的生产和发展,经济驱动是最佳方式。但从生态农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国家层面的经济补偿机制并不到位,经济推动不够,导致生态农业的发展后劲不足。在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任何加入到市场的企业或个人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获得足够的经济收益,对于生态农业的态度也是如此。而且生态农业发展中涉及多方面因素,不仅是农业本身,还有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等多方面,而这些因素的存在,让生态农业发展本身就需要巨大的投入和关注,也给投资人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在没有足够补贴的情况下,投资人并不愿意冒险去尝试[1]。
1.2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不仅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同时也获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部分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中仍面临着一些困境,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无法满足农民需求。通过相关调查可以发现,仍有大多数的农村没有配备完善的物流体系以及网络化服务体系,使得大量农产品难以输送出去,再加上一些农民并不懂得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从而造成产销脱节的现象发生,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进程。
1.3农产品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从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产销衔接受阻,影响整体经济发展状况。而且,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应急处理机制,在抵御外部环境因素时,就很难达到有效的成果,比如应对恶劣气候、虫害以及传染病等等。
1.4发展保障不力
生态农业要想快速推广和发展,除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外,更重要的是先進技术的保障。作为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作为驱动力。但实际情况却是,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农民,似乎并不看好生态农业未来的发展,相对于生态农业,他们更愿意将资金和研发团队投在高新领域,而对于农业这种传统产业,投入大、回收慢,并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对于农民本身来说,有没有足够的资金和能力参与到农业生态发展中,最终形成的局面就是“政府旁观、企业观望、农民无力”。尤其是目前,人们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并不强烈,很容易出现技术剽窃的问题,让政府和企业花大量资金和人力投入研发的成果被轻而易举地盗用,让投资者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2]。
2我国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对策
2.1健全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应当健全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根据生态规律以及农村建设情况进行发展模式的创新与完善,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基于此,在具体的操作中,可以根据农村土地特征,对农作物的生产结构进行创新,改变原有的单一结构,使其变得更加多元化,从而强化生态系统。另外,还可以构架立体养殖模式,将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放在适宜的环境中共同生存,使其成为一个微缩的生态系统,从而减少对周围
环境的破坏,同时也能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使整个生态资源与环境都能得到保障。
2.2完善政策引导,推动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协同发展
政府在农业发展道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促进农业现代化,推 动农业循环经济方面,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对开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的企业或个人提供更加优惠的贷款服务,税收方面可以适当进行减免,建立政府补偿政策和奖励机制,对积极实施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的企业或个人给予适当的奖励、造成的损失给予一定的补偿,从而扩大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补贴范围和额度,以求达到农业经济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3普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宣传
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除了在制度框架、模式选择及生产资源利用上做好相关工作外,还需要对从事农业生产的群体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明确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宣传力度,通过法律法规入村,上墙等方式,对农户的农业生产实践进行引导,加强其环保观念,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3]。
2.4提升生态系统能力
经过多年粗放式的发展,已经深刻认识到了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也明确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持续稳定增长、确保农业和生态效益的全面发展和提升,生态发展是关键的因素。因此,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立起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同发展的局面,将生态环保理念融入农业发展中,从生态环保角度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充分结合自然因素、自然规律、生态规律,让农业发展与生态发展相协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各地要结合当地自然因素和生态环境因素,制定全面可行的实施方案,对现有农业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整合,从而建立起农业生态系统,平衡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共同发展。
2.5推动农业科学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想要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完善。因此,在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积极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首先需要对当前的农业技术手段进行有效的推广,使这些技术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比如节水灌溉、秸秆循环再利用等等,提升农民对这些新技术的认知,从而更好地发挥作用。另外,还需要大力扶持农业科研项目,鼓励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只有始终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与探索,才能更好地发展农业经济。最后,还需要建立专业化的管理队伍,才能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并推动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4]。
结束语:生态农业理念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延伸和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要将农业生产与自然规律、环境、生态相适应、相协调,通过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从而让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理念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实践。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从而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提升环保、生态保护意识,从而实现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形成双赢共建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邵丰产.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路径分析与研究[J].农技服务,2017(10):173.
[2]许兰菊.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改革与战略,2015,31(12):76-78.
[3]白臣.探究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路径[J].中国储运,2020(11):187-188.
[4]刘旭,梅旭荣,杨世琦,等.秦巴山脉区域农业经济绿色发展战略[J].中国工程科学,2020,22(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