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琳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校园掀起了传统文化学习热潮,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积极进行探索,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滋养。江苏省泰州市凤凰小学以国学经典课程为抓手,提供了一条持续、创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路,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近年来,“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践颇具成效,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然而,缺乏文化体验环境、专业师资队伍以及科学的制度保障影响了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持续开展。江苏省泰州市凤凰小学国学经典课程以“三手准备”增强课程生命力,为持续创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国学教育课程资源包含儒家学派的经史子集、传统学术著作,也包括民间文化遗产,如戏剧、琴棋、书画、刺绣等。在内容选择上主要从注重意象和意境营造的古诗文入手,但并不局限于文本类诵读,还包含与国学相关的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内容。在国学校本课程实施方面,学校日益重视培养拥有较高国学素养的教师、构建国学阅读校本课程体系,但由于现代教学技术、教学方法使用不当,导致“形式大于内容”,甚至出现“不求甚解”的读经现象。通过对泰州市小学国学经典教育的调查,我们发现亟须理清小学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实施现状,并剖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首先,学生的传统文化环境体验感较弱。传统文化教育置于传统文化环境中,才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它的魅力。文化环境是隐性的教育资源。小学在实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时会不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博物馆、文化宫等文化氛围浓厚的场所,但频率不高,造成学生对传统文化环境的体验感弱,很難保证传统文化教育持续开展。
其次,传统文化课程实施的专业性较低。从事传统文化教学的教师主要为语文教师,其他活动体验课程由音乐和美术教师担任。由于教师供给不足,课程选修人数较少。担任传统文化教学课程的教师表示,常规教学活动耗费精力多,无法精心准备传统文化校本课程,难以保证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最后,校本选修与必修课程管理失衡。当前,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依然是选修课,如何让它既不给学生增加负担,又不至沦为“摆设”,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困扰。担任五年级某班经典诵读课的教师提道:“经典诵读课内容多为古诗词,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很多传统文化校本课被主科教师占用,背离了课程开设的初衷。”显然,国学课程作为选修课,学生对其缺乏认真的态度,加上课程实施缺乏科学可行的管理制度,影响了其可持续发展。
三招助力实施国学经典课程
凤凰小学秉承“明体达用”思想,坚持“读国学经典,做有民族文化底蕴的世界公民”的特色办学思路,将国学经典诵读、公民教育实践等专题活动课程化、常态化、序列化。
将书院式国学教育资源作为固定“抓手”。泰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安定书院始建于宋代,传播了传统儒学文化、地方文化,国学教育氛围浓厚。学校以其为德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形成半开放式国学特色学习场域。依托安定书院,打造了“儿童国学体验馆”,给国学经典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场地,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文化、学习礼仪,摆脱文本教育的单调乏味。同时,将校园作为国学体验馆,设计“凤凰”文化展板,彰显校园文化特色,建设少年国学堂及立体化诵读国学经典的卓越凤凰校本课程。
将“1+1+X”国学课程立体化模式作为有力“推手”。一是“1+1”诵读课程常态化。推出由必修课“经典特色课”“午间经典诵读”和选修课程“X”构成的“1+1+X”课程模式,让学生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根据各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学校整合了国学经典内容,设置诵读篇目。课程由语文教师兼任,学生每天开展15分钟的经典诵读,每周设置1节国学经典课堂语文教学,增加学生的国学知识,提升国学素养。二是“X”特色选修课程个性化。“X”为国学经典立体化诵读特色课程,是以有人物、有故事、有冲突、适合表演的选文为蓝本,结合表演建构的活动体验课程,凸显游戏精神。学生能够自选课程,打破班级界限,拥有弹性且灵活的学习空间。
将课程管理制度作为稳固“扶手”。基于“凸显学校个性,运用社会资源”的原则,学校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整合学校、社会、家庭教育资源,为课程的持续开展提供制度保障。一方面,国学课程实施分级化,在诵读、课堂教学外,设有体验与表演课程、非文本传统文化课程,帮助学生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另一方面,国学课程评价制度化。评价从以下方面开展:第一,教师记录课程情况放入业务档案,作为常规教学工作纳入年终绩效考评;第二,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进班抽查学生经典诗文诵读情况,将结果纳入教师评价;第三,每学期为一级,学生完成相关内容学习并通过测试,六年完成十二级考核;第四,每学期结束前,学校评选优秀国学经典立体化诵读案例,汇编后交流推广;第五,开展诵读评比,检测和评选校园“诵读之星”“书香班级”。另外,学校整合社会与家庭力量,借助现代教育技术,鼓励家长展示家庭学习国学经典的成果,实现课内外国学课堂的联动。
培养有民族文化底蕴的世界公民
其一,“抓”举固定,将地方文化与国学课程相结合。“立体的国学经典”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地方文化挖掘和校园文化建设两方面,学校利用安定书院资源建设国学特色课程,与主题德育课程融合;挖掘地方文化及文物保护地文化,将其转化为课程内容;自主编制《雏凤雅言》等校本读物,实现地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建构体系化的校本课程,使“传统文化进校园”有依托。
其二,“推”陈出新,将国学课程与课后服务相结合。学校将课后服务作为国学经典教育实践的拓展,课程设置有经典立体化诵读、古筝、活学活用小古文等,增强国学文化的渗透性和国学教育的常态化。丰富多彩的国学教育活动,拓展了学生学习空间,增强了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其三,“扶”稳站立,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公民教育相结合。传统文化教育的难题在于如何将其运用于生活。学校推进以“做有民族文化底蕴的公民”为理念的公民教育,开展了“现代社会是否还需要国学经典”的调查活动和社会展示活动。活动中,学生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结,形成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和公民意识。
以国学经典为主的传统文化教育,其有效开展应有“三手准备”:因利乘便的文化教育场所是“固定的抓手”,因人而异的课程模式是“有力的推手”,因地制宜的课程管理制度是“稳固的扶手”。做好这些准备,才能让传统文化入耳、入脑、入心、入行。
(本文为江苏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国学经典‘立体化’诵读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B-b/2018/02/139)
责任编辑:张妍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