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2022-02-19 05:28李正华
红旗文稿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道路特色

李正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和人民选择的正确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题。寻梦必先寻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找到一条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它立足中国基本国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党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成功开辟的,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新中国成立70多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近代以来180多年的接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道路,是由其现实国情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 古老中国曾“独领风骚”。但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国门被强行打开,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此后的105年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都打过我们”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致使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劫难,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基于民族濒临危亡的国情,寻求一条救亡图存并能走向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成为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告终。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废除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由于没有找到正确的革命理论、救国道路和依靠力量等而最终失败。辛亥革命后,中国政坛上先后出现了数百个政党,他们提出的各种救国方案和主义,都没有能够解决中国的问题,反而导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在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之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它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俄式系诸路皆走不通了新发明的一条路”。早在1921年元旦举行的新民学会长沙会员大会上,毛泽东同志就明确表示,改造中国和世界的方法,“启民主用俄式,我极赞成” 。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的先进分子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那一刻起,就树立了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崇高理想。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明确指出,“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實行社会革命”,“承认无产阶级专政”。中共二大通过的大会宣言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选择了以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指引的中国道路,并为之不懈奋斗。历史证明,以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指引的中国道路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其他诸路不通的情况下被历史和人民选择的,是在社会历史的发展实践中被历史和人民认可的。正如《决议》指出的,“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这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基于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深刻认识,基于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把握,认识到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之前须先进行民主主义革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但对如何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党在幼年时期曾产生过“道路依赖”,以为只要复制俄国革命道路,革命就能成功,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残酷的斗争使党逐渐走向成熟,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被开创出来,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党正是依靠这条正确道路,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带领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提上了历史日程。1953年6月,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主要内容就是“一化三改”。这是一条革命和建设并举的路线,不同于苏联进入社会主义的道路。它的独创性在于,通过实行公私合营等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赎买,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变为现实,通过组织生产合作社等形式实现了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1956年党的八大确定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主要任务,我国由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并逐步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随着苏联模式弊端的暴露,毛泽东同志提出要“以苏为鉴”,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从我国发展新要求出发,一以贯之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特别是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外交工作等方面取得历史性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为走好中国道路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是我们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華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的关键。

从理论维度看:占据真理的制高点。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一条成功的社会发展道路必须要有自己的灵魂,这个灵魂就是作为指导思想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具有自己的科学的灵魂,占据着真理的制高点,那就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继承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但“科学社会主义也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在于,它不仅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还提供了理论依据,指明了依靠力量,明确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道路的奋斗征程中,坚持以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为指导,又根据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有所创造、有所发展,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这从理论维度上体现了中国道路的内在真理性品质。

从价值维度看:占据道义的制高点。一个政党选择了一条道路,能否走向成功,还要看后面是否有人跟随,有多少人跟随。中国道路之所以在今天能取得辉煌的伟大成就,党之所以坚信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自信的底气不但来自党自身的队伍日益壮大,更是来自亿万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革命战争年代是如此,和平建设年代也是如此。根据皮尤研究中心、哈佛大学等国际知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多次独立民意调查显示,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支持率一直高居全球榜首,平均在90%以上。中国道路为什么能够赢得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其密码就在于它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在于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在价值维度上彰显了中国道路为什么好。

从实践维度看:拥有主动发展的内生动力。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中曾预言,历史将终结于西方道路。然而21世纪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风景这边独好”,导致“历史终结论”的终结。中国道路能够焕发出勃勃生机的密码是什么?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拥有主动发展的内生动力。中国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发端、开创走向发展和完善。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直接源于改革开放实践,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探索实践不能割裂和相互否定。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对的就坚持,不足的加把劲,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就抓紧解决。正是这种自我完善的机制使中国道路拥有了强劲的内生动力。在实践维度上,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国道路的内生动力定会奔涌不息。

走好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百年奋斗,党向人民和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同时又开启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如何交上下一份优异的答卷,《决议》总结了“十个坚持”的基本经验。这十条经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之道。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坚持、运用和发扬好这些宝贵经验,继续走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立足基本国情。走好中国道路,必须立足我国基本国情,这是基础性要求。只有“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党和人民才能“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是我们党积累的宝贵经验,同时也有着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有力的现实依据。首先,在中国道路的探索、开创、坚持和发展过程中,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准确把握基本国情,并在此基础上推进中国道路在接续奋斗中向前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发展,关键在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中国道路的基本立足点就是立足中国国情。准确把握基本国情,离不开调查研究这一科学方法。坚持深入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指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为了解中国社会实际,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毛泽东同志始终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调查研究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真正做到了“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新的征程上,要继续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做到调查研究经常化深入化,到群众中、到实践中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寻策问道、解决问题,及时回答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坚持“两个结合”。走好中国道路,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走自己的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实路径。这是党在百年奋斗中总结历史经验感悟到的深刻哲理。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用鲜活的当代中国理论、中国实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创造中国新辉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走好中国道路,最根本的保证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在百年奋斗中总结出来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列宁曾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胜利的唯一保证” 。遗憾的是苏共最后放弃了领导地位,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强调加强党的领导,不断深化拓展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毛泽东同志指出,“党是领导一切的”。邓小平同志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揭示了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内在统一关系,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新的征程上,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就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方面各环节,确保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向前进。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

                                   责任编辑:许华卿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道路特色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中医的特色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完美的特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