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冰宇
“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新闻记者需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开展农业科学家典型报道工作的过程当中,要能够“走出去”,亲自踏入到报道现场,在田间地头与农业科学家交流,感受农业科学家的“农业情怀”;同时在交流的过程当中,要保持足够的“眼力”,及时捕捉到农业科学家的事迹、感情,从他们那里感受到他们的奉献情怀。在整个过程当中,新闻记者心中要能够装下群众,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善于以小见大来突出农业科学家们伟大的奉献、探索精神,更要不断强化自身“笔力”,用好群众的语言,用群众喜欢的、喜闻乐见的语言来阐述农业科学家的精神和情怀,努力让典型报道被写活、写好、写新。只有真正心系群众,真正落实脚力、脑力、眼力、笔力,典型报道的魅力才会真正得以凸显,农业科学家典型报道的创作才会更加成功,群众的声音才能真正得到表达。
记者“四力”源于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脚力”要求新闻记者要能够“走出去”,真正依靠自己的双脚跑出新闻,走街串巷、下农村等去找新闻,到办公室外去亲自实践,发现新闻;“眼力”要求新闻记者能够对新闻事件具有敏锐的眼光,深入到基层一线去挖掘新闻,在群众的生活当中找到新闻主题,发现群众生活当中的真善美,辨别社会当中的假恶丑,用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眼光弘扬社会正能量。“脑力”和“笔力”要求新闻记者心中牢记群众,围绕主题的核心,能够以小见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用专业的写作来表达群众所思所想,让群众的声音真正被听见,用新闻报道为群众办实事、发真声,发挥新闻报道应有的效用。
主流媒体作为主要的信息传播主体,其对于传播正面积极的价值理念、引领先进的精神风貌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创新做好典型报道,对于主流媒体进行正面宣传,有效引导舆论具有重要意义。当代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然而农业的发展对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始终起着重要作用,思想交流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那些默默无闻地为国家、社会、人民奉献自我的农业科学家自身的事迹需要被报道出来。只有将这些具备奉献精神的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迹被社会主体所熟知,才能发挥典型报道的精神引领作用,让这个社会能够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氛围,为这一代、下一代以及后辈思想和精神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开展典型报道当中实行“四力”,是新闻记者在新时代下应对新闻挑战的需要,只有不断深入落实“四力”,典型报道的质量才能真正得到提升。在当今时代,全媒体的发展使得新闻传播改变了单向传播格局,全员媒体正在不断崛起,越来越多的群众成为新闻制作和传播的参与主体。这种变化使得新闻的互动性以及传播形式的多元化成为新闻的主要特点,如果新闻记者不能够及时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有效落实“四力”,让高质量的典型报道得以呈现,则典型报道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用。
因此,在当今时代,新闻记者运用好“四力”,通过双脚走出新闻道路,用真正的实践来挖掘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迹,能够发掘更多优秀的报道内容。同时,只有新闻记者心中始终装着群众,用心去做好典型报道,从群众的角度来阐述新闻报道的事实,以温暖的文字和表达来呈现暖心的典型人物事迹,用强劲的笔力来增强典型报道的“韧性”,让社会大众能够发现典型报道的生命力,感受到典型人物身上美好的品质。唯有在典型报道当中落实“四力”,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新闻市场和环境当中发挥新闻报道应有的作用,让农业科学家典型报道成为一股“暖流”,暖住社会大众的心窝,推动社会不断向前进步。
落实“四力”要求,回归典型报道
在开展农业科学家典型报道创作工作过程当中,新闻记者本身应当要严格落实“四力”要求,紧扣报道主题,以报道对象所呈现出来的优秀品质为核心,回归到新闻现实,让典型报道保持应有的特点,提高典型报道的质量。对于一般新闻来说,不到现场的新闻算不上是好新闻,而对于典型报道而言,如果未到现场则挖掘不了报道的典型,挖掘不了典型则识别不了典型,更写不好典型。典型报道想要获得突破,应当将事件、人物、价值、结构等有效结合起来,在创作“《国之大者——致敬中国种业科学家》大漠育棉人最是红柳魂”这一典型报道过程中,制作者从长绒棉的故事展开,引出故事的主人公陈顺理,再将其身上展现出来的无私、敢于尝试、不断为人民付出自我等高尚品质呈现到大众眼前,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典型报道的价值,也能够将正确价值观融入到社会当中,发挥当代主流媒体应有的价值。
另外,作为新闻记者,应当在获取、参与制作、报道典型新闻的过程当中落实“四力”要求,深入认识到“脚底板下出新闻”这句话的意义,不断回归现实,去到新闻现场,根据自己的努力和实践获得新闻。农业科学家典型报道的核心在于报道农业领域典型人物的故事来呈现正确的价值观,新闻记者要能够以此为切口,深入到实践当中,走出办公室,通过自己的双手、双脚来获取到典型报道的素材,紧扣报道主题将农业科学家的故事写好、写清楚,将其身上美好的品质呈现好、表达好。
新闻记者作为典型报道选材以及制作的重要参与者,同时也是典型报道开展的关键主体,在创作农业科学家典型报道的过程中,更是要深入贯彻“脚力”思想,敢于到田间地头去与报道对象进行深入的对话,通过真实的交流获得新闻内容,紧扣报道主题来开展针对性的实践。新闻记者要能够秉持住新闻主义的初心,在网络新闻大力发展的当代,切忌欲通过信息技术便可以摘抄网络上的新闻内容,再进行简单的剪辑便进行典型报道,这样的认知是极其不利于典型报道的制作和呈现的,更不利于典型报道长期性的发展。另外,新闻记者应当在创作农业科学家典型报道的过程中,要学会回归原创。新型信息传播技术的出现让典型报道有了更多的可能,但是也让“二次创作”“二次传播”这类新闻有了契机,典型报道并非是一个简单的新闻制作和发布过程,而是一个“大制作”,新闻记者应当严格落实“四力”要求,运用“四力”来识别到典型报道的价值,尊重典型人物本身,从报道结构、报道价值等方面入手,原汁原味地展现典型报道内容,真正发挥典型报道的价值和作用。
践行“四力”要求,讲好人物故事
新闻记者作为这个时代的记录者,有责任通过自己的双脚走进平凡中去,在平凡当中发现背后的不平凡,然后再握紧手中的笔,发挥“笔力”的强劲性,写下属于这个时代的责任与担当。新闻记者能否做好典型报道,极大程度上在于其是否发挥“脑力”和“笔力”的作用来讲好典型人物的故事,将典型人物身上散发出来的美好品质通过手中的笔有效呈现出来。典型报道的魅力在于其能够从以小见大的角度来将某一个优秀的群体呈现出来,将这些优秀的群体体现出来的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美好的品质放到社会大众面前,让社会大众能够感受到这些群体平凡故事背后不平凡的价值理念。
在典型报道制作前,新闻记者应当在集体当中做好报道制作规划,从“报道主题的确定—报道对象的选择—采访计划”等几个角度入手,将典型报道的结构有效规划好,创新典型报道的视角,让农业科学家典型报道的创作更加流畅,更加具备价值性。新闻记者在采访农业科学家的过程当中,要学会带着问题去采访,而问题并不是随意准备的,而是要有针对性,能够让采访对象与其产生共鸣,让采访变得有意义。在写报道内容的过程当中,要能够带着思考去写,站在报道对象的角度去创新写作思路,让文风符合报道主题的风格。《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之所以能够引发观众共鸣,是因为袁隆平院士身上所具备的品质是所有社会主体都能够被触动的,同时,在制作该典型报道的过程中,制作者以新颖的视角,与受众群体共同进入深切的缅怀之中,同时在呈现上采用了较多真实的影象,使得典型报道更真实、客观。整个典型报道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是极其符合这个时代的发展的,能够让当代青年在袁隆平院士身上学到更多宝贵的品质,为整个社会的发展营造更好的价值氛围。
按照“四力”要求,坚持正面导向
典型报道的意义在于发挥自身的价值来进行精神引领,在正面积极的角度范围内引导社会舆论往正面的方向发展。作为新闻典型报道工作者,应当对融媒体背景下新闻报道的传播理念、传播方式等进行深入的解读,然后将多元性的媒体进行有效的融合,形成传播合力,促进报道效果最大化,从而发挥典型报道的正面导向作用。然而,新闻记者也必须认识到传播形式和呈现模式的创新是建立在典型报道内容具有优质性的基础上的。因此,新闻记者首先要做的是不断践行“四力”,增强典型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发挥新型信息传播形式的优势来突出典型报道正面导向的作用。典型报道不论传播形式如何新颖,其始终离不开的话题是写人、表现人,通过典型人物来突出正确的价值观念。新闻记者心中要有“人”,既要能够走到基层感受群众的生活,也要能够对报道对象进行深度的采访和分析,从报道对象的角度来讲好故事、表达好故事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带动社会大众进行深入的思考,坚持新闻理念,坚持正面导向。
优秀的典型报道离不开多媒体传播方式的合力,更离不开典型报道背后的精神本质和时代意义的深挖,而这需要新闻记者以典型报道正面导向效用的发挥为基础,在发挥“脚力”作用真正到现场与典型人物进行面对面交流后,通过深入的交流来挖掘到典型人物背后存在的精神品质。为更好地制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这一典型报道,湖南卫视的新闻工作者们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便开始追寻、采访袁隆平院士成功路上的感人瞬间,在整个过程中不断学习他身上求真务实、不断实践等宝贵的品质,也正是如此,在制作过程中,新闻记者能够在遵循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将整个报道的价值理念呈现出来,用朴素的语言来表达对袁隆平院士的敬爱,这能够让报道更加贴近社会大众的生活,引起社会大众的共鸣,从而发挥典型报道应有的作用。除此之外,新闻记者脑中要始终牢记典型新闻报道的初心和使命,始终秉持为群众发声的理念,然后运用好“笔力”,将典型人物的价值观融入到典型报道当中,将典型报道当中的正面理念反映出来,让典型报道发挥应有的作用,为社会营造出积极正面的氛围,提高受众群体对主流媒体的信任感,促使主流媒体不断在工作实践当中提升自我,不断产出高质量典型报道。
典型报道不论是对社会大众本身的观念引领还是对社会的整体进步都具有重要作用,典型报道内部蕴涵的精神实质以及时代意义都能够彰显出时代的特色。但是典型报道的制作并非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大工程,只有新闻记者本身落实新闻“四力”,用自己的双脚跑出新闻、用自己的眼力发掘新闻内涵、用自己的脑力装下群众、用自己的笔力写好典型报道。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典型报道真正具有真实性,具有应有的价值,也会让典型报道更好地发挥应有的效用,为社会营造出正面的、积极的价值氛围,更好地凝聚社会集体力量,为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