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对策

2022-02-18 11:36:18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2年5期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

高 峥

(太原市市政公共设施建设管理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2)

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就是为人民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基础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城市建设初期和后续管理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要想做好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应对市政工程的基本特点有所了解,才能在安全管理中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

1 市政工程的特点

市政工程是指城市道路、桥梁、燃气、热力、给水、排水、隧道及照明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市政工程大多数在城市范围内进行施工,施工战线长,对交通和环境影响大,各种施工作业种类较多,有高架桥、立交桥等上跨高空施工与涵洞、地铁等下穿地下施工;有遇水跨河的桥梁施工与逢山穿体的隧道施工;有新建、续改扩建施工与小修碎补的日常养护施工;有市政工程的主体施工与管线配套施工;有郊区空旷场面的施工与市区狭窄区域的施工。由于市政工程的复杂多样,使得在其在安全管理方面有着显著的不同,为了做好市政工程安全管理,应进一步了解市政工程的特点,随之采取相应的对策。

1.1 建设条件具有独特性

我国地域幅员辽阔,地形各异。受地形、地质等不同情况的影响,即使是同一种作业项目,其施工作业方法也可能不同,这也导致了在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上可能存在很大的不同。以太原市为例,其作为山西省的省会,位于山西省中部,地处晋中盆地,东、西、北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0′~113°09′,北纬37°27′~38°25′,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型的气候,其降雨量比西北内陆地区多些,而且又处于季风区,因此具有季风性。太原市三面环山,城市整体呈现出带状发展趋势,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经整个太原市区,“三山环抱,一水中分”所形成的独特地理结构和四季温差明显等都会影响到市政施工的生产安全。

1.2 安全管理具有复杂性

市政工程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受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例如参建单位多、交叉施工多、组织关系复杂、施工战线长、建设规模大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太原市为例,市区中心城为老城区,建筑群、交通密集。随着东南西北4 条快速环线道路的建成使用,环内区域成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地与建筑群集中地,聚集着政府机关、文化、教育、医疗及商业中心等。城市道路桥梁等市政设施错综交织,地下管网更是错综复杂,管线新老不一,在这种建筑群聚集、生活区密集的状况下,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往往可能伤及过往车辆、行人,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大,并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严把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关,同时有相配套的市政施工组织设计与之相适应,如靠近河道附近的地下水丰富,含水量大,需增加防水、排水安全措施;建筑物、各类既有管线周边则需谨防市政施工影响到原有建构筑物的安全,需增加安全保护措施等,既要保证新建设施建设的顺利实施,又需确保既有设施的安全运行,这就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时时刻刻注重安全管理,从而保证社会交通正常运转和市民的出行安全。

1.3 安全管理供需不平衡

市政工程的建设离不开安全管理人员的参与。目前,各单位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不足,不能满足市政工程的建设需求,容易造成安全管理漏洞等;再加上很多工人是农村中的农民直接转化而来,这些工人的流动性非常大,自身安全保护知识贫乏;更有甚者,操作工人属于超龄人员,在无形中增加了安全管理的工作量。在这样的条件下容易形成供小于求的不平衡状态。上述的特点对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2 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现状

2.1 施工队伍安全管理水平不一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市政工程建设项目,市政工程承包商多,安全管理观念重视程度不同,安全管理体系不同,管理水平也各不相同。多数市政工程的战线较长,施工期受季节影响大,为保证在有效的工期内完成建设任务,往往会划分标段施工,这样就会出现一个标段内同时有道路施工单位、桥梁施工单位、管线施工单位等多家施工单位同期入场作业。各支队伍混合在一起交叉施工,虽是受建设单位统一管理,但都希望自己的工程在有效期内安全竣工,难免会存在管线施工占地时间长影响其他工队施工、机械操作挡路等问题,同时容易给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造成一定的隐患。将工程现场同期施工进行对比,不难发现有的队伍安全管理措施到位,人员安全防护齐全,安全管理人员齐备,指挥得当,生产进度自然会事半功倍;反之,有的队伍缺少必要的安全措施,电箱电线随地乱接,坑槽周边仅仅使用安全绳作简易围挡,工人甚至都没有带安全帽等防护用品,现场管理安全的专管人员不足等各种不安全隐患层出不穷,从而导致建设过程中的项目安全管理措施从安全方案的制定,到检查整改落实,以至现场安全管理的效果都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1]。

2.2 施工企业安全管理良莠不齐

随着安全资质年检的规范化管理,许多企业已经设置了安全管理部门,管理制度也逐步完善精细,但市场上同样也存在着一些安全管理系统仍不健全的施工单位,这里简单列举以下问题:一是忽视安全管理人才培养。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本身缺乏必备的安全技能知识,领导不重视后续培训,随着技术的发展,可能出现安全人员无法准确辨别潜在危险源,导致不能精准定位进行安全管理的情形。二是在安全管理上“节约成本”。有一些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使用的机械设备超期服役,或招聘不具备资质的人员操作机械,这些安全管理上的“节约”都可能给现场施工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三是安全管理存在侥幸思想。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利用以往的施工经验,在不具备施工安全专项方案的情况下组织施工,很有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安全事故。

2.3 安全管理人员流动性大

施工队伍的人员流动性大,是各施工单位都面临的巨大难题。一是施工企业队伍不固定。市政施工条件艰苦,工期不固定等客观条件,导致施工队伍不固定。施工企业经常需要临时招工,待工程结束,任务完成就地解散,也会有现场的施工作业人员刚通过培训合格,就出现人员流动的情况,或无法留住熟悉掌握安全知识的技术人才等现象。二是安全管理投入不足。部分施工企业为降低成本,安全管理经费投入不足,应设置的必要保护措施不够,未按要求设置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或由其他人员兼职管理等,种种不足都使得安全管理计划形同虚设,也直接导致了安全管理工作无法深入贯彻执行到位,安全检验考核也派不上用场,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消除,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三是安全管理难度增加。近年来,在特殊(疫情) 情况下,参建的工人大多需要从异地入晋,途中辗转火车、长途大巴、公交汽车等交通工具,且会途径火车站、汽车站、超市、饭店等人流聚集区域,再加上工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不足,也会增加市政工程安全管理的难度,产生群体性安全隐患,以致于影响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工期目标等。

3 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对策

针对市政施工特点和安全管理现状,需根据每个市政工程项目的实施环境、作业方法、管理人员等不同特性,找出共性特征,建立严格而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尽可能减少一般安全事故、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大程度地保护参建人员、周边市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顺利完成施工建设任务目标。

3.1 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一是领导层重视安全管理[2]。需要领导班子先统一认知,从思想上重视安全管理,确立“安全第一”的工作方针。加速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大对安全措施的资金投入,加强对职工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防护意识和技能。在市政施工的建设计划、生产布置、考核检查、整改落实、总结评比的全周期中,给安全管理人员最大的支持,真正将安全管理贯彻到每项工程、每个环节、每个步骤。二是贯彻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安全责任制度是生产工作的基本保障,把“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从制度上固定下来,安全责任精确落实到人;形成PDCA循环管理(P是制定安全管理方案计划;D是按照方案计划层层严格执行,事事认真落实;C是定期和不定期安全检查;A是对问题整改的行动),实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模式。三是人人都做到“安全第一”。要想人人安全,首先要结合生产实际需要,通过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形式,激励职工了解本职岗位,钻研专业技术,提高安全知识水平、自防和他防安全技能;其次要给每个岗位、每个工种建立健全安全工作的行为准则,检查制度和标准,考核奖惩办法[3]。整个施工过程中都实行刚性考核,绝不姑息任何违章行为。只有每个工人都能熟练掌握工作的安全操作规程,每个步骤都丝毫不错,每个工作环节都安全生产,整个工程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2 严格执行市政工程安全规程

要实现市政工程安全生产目标,需要所有参建人员都严格遵守市政工程安全规范,按照操作规程施工作业。岗位不同,安全要求也不同,特别是现场直接操作人员要做到集中精力、紧密配合、团结协作、以安全为第一位,顺利圆满地完成市政工程建设任务。例如施工建设期间的上岗安全基本规定为:入场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进场必须按规定穿着,使用安全防护用品;高空作业配齐安全保护措施;凡储存有易燃易爆、有害气体的场所,禁止吸烟或点燃明火;正在进行吊装作业的起重机械吊臂下和起吊重物的活动范围内严禁逗留;严禁酒后驾驶、操作机械等。每条安全规程都是保护生命的最基本要求,只有严格遵守市政工程安全规程,才能从根本上保护生命安全,才能更顺利地完成市政工程建设任务。

3.3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为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需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护和他护的安保能力,必须开展全体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一是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4]。结合自身实际采取经常性教育方法,如施工单位组织开展的安全活动日(月) 活动;工人小组的班前安排工作警示教育、班中安全检查、班后及时安全总结;各类参建大型机械设备的大修理前后、车辆开车前、停车后检修期间等见缝插针式的安全教育。通过经常性教育,辅以实际检查,让安全知识真正做到入心入脑,让工人时刻牢记安全是生产的第一要务。二是提高招聘人员的安全基础知识门槛。招聘的安全管理者必须掌握施工生产危险区域及其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最好是熟悉施工工艺、方法的专业人士,优先使用年龄适合、懂技术、懂安全、有施工经验的工人。在重视本单位正式职工安全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农民工的安全教育,要把对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安全生产列入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中。要确定专人进行岗前教育、岗位教育,直至参加由有关部门专门对农民工进行的岗位培训教育,取得上岗证后方能上岗。三是在特殊(疫情) 情况下,教育职工正确的自我防护方法。近年来,特殊(疫情) 情况的出现给施工安全提出了新的课题,既要开工建设,又要保护在岗的工人不受病毒侵害。这就要求安全教育必须紧跟时代,不仅仅是工作中的安全知识普及,还要有生活中的自保知识。例如:在建工程要求实行封闭式管理,教育职工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减少工人外出、聚会,降低感染的风险;包车接送工人返乡、返工,避免路途中潜在的危险;按要求储备充足的防控物资,并做好现场人员的日常消杀工作,强化公共食堂、卫生间、库房、办公室等的管理;发现隐患能及时进行隔离,迅速阻断源头,防止扩散,并第一时间上报各城区属地管理部门。

4 结束语

市政工程关系着人民生活、社会生产和国家发展。随着我国市政工程建设的发展,会出现新的问题,面临新的挑战。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对生命的负责,意义重大,且任重道远。上至决策层领导的安全大局意识,下至每个工人自身的安全工作水平,都联系着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只有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强化安全管理人员的教育培养,提高工人的安全作业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大安全保护设施的投入,健全安全管理考核制度,形成一个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才能真正将安全管理落实到位,才能提高市政工程的安全性,真正做到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发展负责。

猜你喜欢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6:20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探讨
谈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挖淤换填施工工艺在市政工程的应用
土木工程施工实习的探讨与实践
不平衡报价在市政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市政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探讨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杂文月刊(2016年1期)2016-02-11 10:35:51
扶贫村里施工忙
河南电力(2016年5期)2016-02-06 02:11:34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2015年8期)2015-02-28 18: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