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春玲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安吉游戏以“让游戏点亮幼儿的生命”为信念进行了一场游戏革命,其核心在于使幼儿园游戏实现“真游戏”,将游戏的主动权彻底还给幼儿,让幼儿在自主、自由的游戏中获得经验、形成想法、表达见解,使幼儿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安吉游戏凭借独特的游戏学习模式在国内引起了学前教育的改革热潮,各地区多家幼儿园纷纷引进安吉游戏。但调查发现,大部分园所的教师对安吉游戏真正的精神价值并不了解,家长更是知之甚少,由此导致一些教师和家长片面地认为安吉游戏存在风险,并不能理解安吉游戏对幼儿的认知、语言、社会交往等方面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部分园所为扩大声誉和吸引生源对外宣称引进安吉游戏,但只是“东施效颦”,对安吉游戏的教育理念采用“拿来主义”,在材料上、形式上盲目照搬照抄,并没有结合当地的地域优势和自然资源进行有意义、有价值的本土化开发。本文从M市某公立幼儿园引进安吉游戏的现状出发,探讨安吉游戏本土化问题,希望能够帮助部分幼儿园明晰落实安吉游戏教育模式过程中的误区,充分考虑当地自然优势、自身园所文化及幼儿的具体发展现状,全面理解和贯彻安吉游戏精神理念,实现教师赞同、家长认可,多方协同一致,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目的。
什么是“真游戏”?这需要通过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投入程度来确定。能让幼儿沉浸其中、全神贯注的游戏就可以称为“真游戏”,而那些表演性质的、并非幼儿自主自愿选择的游戏往往是“假游戏”。“真游戏”可以用安吉游戏的五个关键词来概括,即爱、投入、冒险、喜悦与反思。安吉幼儿园中的“爱”,不仅是教师和幼儿之间建立的充分信任的亲密关系,而且是从幼儿园传递到社区、传递到每一个家庭的关爱,在安吉县的社区内可以看到安吉幼儿园有关“爱”的标语。这种深厚的爱将幼儿园与家庭和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构筑起促进幼儿发展的生态网络。在安吉游戏中,幼儿没有时间和规则的约束,不用担心颜料和沙土弄脏衣服,能够全身心投入,尽情地感受和体验游戏过程。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去自由探索与冒险,不必担心对与错,没有教师高度的控制和干扰,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实践自己的想法。在安吉游戏中,幼儿会有喜悦和汗水,也会有胆怯和畏惧,但往往无需教师帮助,同伴的行动就是他们前行的动力。在安吉游戏结束后,手绘游戏故事可以展现每个幼儿对游戏的思考与感受,这不仅能够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而且能使教师进一步了解幼儿。
众所周知,游戏并不是通过华丽的玩具来展现的,更不是只有在教师指导下才可以开展的。[1]安吉幼儿园教师应遵循“放开手,管住嘴,睁大眼,竖起耳”的原则,将游戏的权利真正下放到幼儿的手中,幼儿自由选择玩什么、怎么玩、玩多久。安吉游戏不是教师绞尽脑汁设计出来的游戏,而是幼儿对原本枯燥单一的游戏材料进行多种多样的组合,想玩什么就创造什么的游戏,幼儿在完全自主的游戏中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但要注意的是,“真放手”不是让教师放任不管,而要遵循三大原则,即“不伤害环境、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做的是基于专业的观察能力对幼儿的游戏全过程进行细致的观察记录。在安吉游戏中,教师是观察者、支持者和保护者,其主要作用是提供材料、创设环境及控制游戏时间。安吉游戏中的教师是观察者,当幼儿专心投入游戏时,教师要做到不打扰地观察,认真记录幼儿游戏过程的细节和关键时间,仔细观察游戏冲突,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安吉游戏“真放手”的游戏化教育,既能够提升教师对幼儿的观察能力,又能够提高幼儿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幼儿和教师的双赢。
安吉游戏比较突出的特色除了游戏化课程模式,还有游戏材料。已有研究和实践依据符号互动理论要求教师科学地投放材料。符号互动理论认为个体的周围无时无刻不被各种各样的符号包围着,其中的符号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某种事物的东西,可以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2]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游戏材料是幼儿表达的符号之一,真实的、幼儿感兴趣的材料更容易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从而促使幼儿创造性地使用这些材料进行探索和互动。安吉县盛产竹子,因此,在安吉的幼儿园里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竹筒、竹棍和木块等玩具。这些玩具具有低结构的特点,如大大小小的安吉梯、安吉几何体等,这些无固定玩法的低结构材料更容易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和创造力。在安吉幼儿园中还有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沙坑、水池、丛林等,这正符合安吉游戏田园教育、自然教育的理念。陈鹤琴倡导“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是我们知识和生活的宝库”[3]。除此以外,安吉游戏的“真材料”多取自生活中的废弃物品,如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圆筒、麻绳等,甚至幼儿家里废弃的厨房用具,如勺子、碗筷等,几乎所有物品皆可成为安吉游戏的材料。安吉幼儿园完美地结合了乡土特色,用生活中触手可及的材料体现课程观,将课程渗透在游戏中,将课程游戏化的内涵落到实处,这种充分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使安吉游戏名扬国内外。
安吉县享有“竹乡”的美誉,这让安吉本地幼儿园能够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自然优势打造游戏材料,从幼儿视角出发,在开发游戏区域时充分尊重幼儿的意见和幼儿喜爱的活动场地。然而,一些幼儿园受城市化影响,场地有限,却一味追求宽阔的幼儿园场地面积,缺乏有生命力的自然环境。笔者调查了M市唯一一所引进安吉游戏的幼儿园,经观察和详细分析发现,其安吉游戏在本土化过程中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例如,该园将安吉游戏梯放置在光滑平整的塑胶跑道上,幼儿没有接触泥土的机会,这样的场地设置和材料投放都极大地限制了幼儿的探索和创造。由于安吉游戏多适用于大班幼儿且大班幼儿游戏活动时间更长,大班教师对安吉游戏的本土化感受会更明显和深刻。因此,笔者对该园内两名大班教师进行了多次访谈,访谈内容包括:园所引进安吉游戏后的一系列举措,如培训、教研等;安吉游戏在园的实施效果,如活动时间、活动流程以及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等。访谈发现,该园虽引进了安吉游戏,但并没有对教师开展专项培训,因此,园内教师并没有真正领会安吉游戏精神,只是在材料上和形式上盲目模仿,在实践中不能将安吉游戏的精神理念与当地的自然特色和园所特色结合起来,找不到乡土资源与游戏的契合点,难以发挥安吉游戏的教育功效。
自安吉游戏诞生以来,各省市陆续有不少幼儿园开始尝试开展安吉游戏,但由于没有真正领会安吉游戏精神,部分幼儿园在开展安吉游戏的过程中盲目照搬照抄,只是从供货商手里买来部分安吉游戏材料放置在自己的园所内。但是,受幼儿游戏时间的限制和教师对幼儿游戏过程的高度控制,幼儿不能对这些游戏材料进行深入探索和多重组合,久而久之,幼儿对这些游戏材料就失去了兴趣,这些材料也成为幼儿园内格格不入的摆设。例如,笔者探访的一所公立幼儿园目前只引进了大大小小的安吉游戏梯作为游戏材料,且数量不多,游戏时间安排上采取每周每班20分钟轮换制。游戏过程仍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规定了安吉游戏梯的搭建方法,幼儿在户外游戏时快速有序地搭建安吉游戏梯,然后在教师的带领下排好队伍,按顺序依次攀爬安吉游戏梯。在安吉游戏梯旁边有一到两名教师负责辅助和引导幼儿顺利通过。在观察过程中,笔者发现排在队伍末尾等待游戏的幼儿出现游离状态,有的三五成群地玩游戏,有的则眼神呆滞地安静等待,完全没有安吉幼儿园里一派欢声笑语和幼儿大汗淋漓活动的游戏场面。
安吉游戏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对幼儿游戏行为具有高度敏感性和专业解读能力。但是,很多幼儿园教师不具备这样的专业能力,因此不能及时捕捉游戏过程中的幼儿游戏行为,对幼儿的游戏行为也不能进行专业解读。在笔者调查的幼儿园中,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多以保护幼儿安全为主,完成园所的户外游戏时间要求,没有对幼儿游戏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安吉游戏突出游戏故事反思环节,然而,在落实过程中部分园所没有开展游戏故事,师生也未进行游戏反思。部分园所虽然进行了游戏反思,但教师并未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意义,在反思环节往往只是回想这一天自己和幼儿都展开了哪些流程,幼儿是否都安全等,并没有对自己和幼儿当日的游戏活动进行有价值的深度追问。因此,笔者调查的幼儿园在游戏中和游戏后都只是进行形式上的模仿,而没有领悟安吉游戏真正的游戏精神。
目前,安吉游戏已得到广大幼儿园的认可,其秉持自然、快乐的游戏理念,主张把游戏还给幼儿,让游戏成为幼儿一日生活的主旋律,让游戏的力量得以发挥。在安吉游戏本土化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点。
幼儿园必须具有游戏精神,没有领悟安吉游戏精神的游戏只是照搬模仿,最终只会让幼儿成为各种教学模式的“试验品”。安吉游戏的精神在于“真游戏”,实现“真游戏”的前提是保障幼儿的游戏权利和游戏自由。
1.管理者层面
幼儿园管理者对一个幼儿园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儿园管理者的办学理念、行为方式和风格关系到一个幼儿园的办学质量。[4]因此,落实安吉游戏的游戏化课程模式的前提条件是,幼儿园的管理者要明确自身所处的主导性和引领性地位,同时全面且充分地了解并领会安吉游戏精神。各地区幼儿园引进安吉游戏后要尽可能争取机会组织教师到本土化效果较好的幼儿园进行参观和学习,在真实环境中感受安吉游戏的价值与力量。同时,幼儿园管理者要创新管理思路,采取多种新颖且有效的形式在全园内贯彻安吉游戏精神,如设置安吉游戏体验日,园长亲自带领全园教师亲身体验安吉游戏对身体、认知、情绪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刺激和促进作用。此外,在幼儿游戏和幼儿园空间环境管理上具体应做到:第一,保障幼儿户内外游戏时间充足;第二,保障幼儿游戏过程不受干扰;第三,保障幼儿拥有足够的游戏空间,满足幼儿游戏需求。不仅如此,管理者在教师评价机制上,还应减少对教师歌舞技能的考核,增加教师对幼儿游戏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观察与解读能力的考核,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观察和反思能力。
2.教师层面
办好教育的基础在于教师。教师是幼儿的直接接触者和重要影响者,其一言一行和精神理念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因此全面落实好安吉游戏精神理念在于教师。
首先,教师要提升自身思想意识,用思想意识指导实际行动,只有意识到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意识到安吉游戏促进幼儿发展的科学理念,才能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放手,更加关注幼儿的游戏行为及更加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其次,教师应加强对观察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观察技能。根据美国学者汉森提出的“观察渗透理论”,观察理论在观察前、观察中和观察后的结果解释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的观察应体现理论先行、理论伴随和理论解释的特点,将理论渗透在观察准备、观察实施、观察结果分析与应用的各个环节,由此促进教师观察能力的发展。[5]最后,教师应明确“学习不是模仿,借鉴不是照搬”,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教育反思能力。反思不是回顾这一天幼儿都干了什么,而是通过回顾和思考克服已有的偏见和固执,反思今日之不足,做好明日之准备。
不同地域有不同的自然资源,各地幼儿园在开展安吉游戏活动时应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打造独一无二的学前教育课程模式,走出最适合自己园所发展和幼儿发展的特色路线。因此,幼儿园在开展安吉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因地制宜,切忌照搬照抄。
1.室内外空间环境层面
各地区幼儿园要结合本园发展理念,合理吸纳安吉游戏的精神,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自然环境和地域优势,从幼儿视角出发,采纳幼儿意见打造室内外游戏活动区域。室内要减少成人化的环创设计,增加幼儿游戏故事展览空间,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和改造,让幼儿能随时随地观看、分享和反思自己的游戏故事,提升游戏和学习能力。户外方面,要根据场地面积和地域特点,思考如何在有限范围内最大程度满足幼儿游戏需求,询问幼儿“在户外,你最想玩什么样的游戏”,根据幼儿需求采用适宜幼儿的材料打造户外游戏区域。只有从幼儿角度出发设计幼儿园的空间环境,才能保证幼儿爱玩、乐玩,避免出现空间浪费、区域闲置等情况。
2.室内外材料投放层面
依据安吉游戏的发展特色,幼儿园应充分利用当地本土材料,如沙石、轮胎、秸秆、绿植、玉米等材料的投放可以让幼儿更加了解当地特色和文化传统,并认识到废物利用的重要性。同时,要打造具有园所特色的本土课程,给予幼儿更多和大自然接触的机会,遵循陈鹤琴先生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的教育理念,使幼儿在与自然的互动中获得知识、发展身体,得到各方面的成长。[3]同时,要适量投放高结构材料和低结构材料,高低结构材料综合投放,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展。此外,在开发和利用幼儿园游戏材料时,要合理分配和布置教师任务,以免增加教师教学负担,避免教师将更多精力用来开发和利用游戏材料而忽视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和分析。要树立教师乐做、幼儿乐玩的游戏理念,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使其真正为幼儿发展着想。
家园一致的教育理念是协同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条件。很多家长还不了解安吉游戏的游戏化课程模式,幼儿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逐步引领家长认同安吉游戏的教育理念,如线下开展家长开放日、亲子游戏活动等,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观察记录孩子的游戏过程,与孩子一同体验、反思游戏过程,在活动中引起家长共鸣,使家长认识到安吉游戏中的大学问,认识到孩子的无限潜能,在家中能够给予孩子更多的游戏空间,并积极参与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创建。幼儿园还可以通过线上推送安吉游戏的案例视频及开展家园线上交流会等形式,向家长介绍安吉游戏的理念,加强家园沟通和交流,为日后开展家园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总而言之,幼儿园要理性看待安吉游戏,不能盲目跟风复制模仿,要分析其独特的发展理念和特色,借鉴成功经验。安吉游戏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是教师要相信幼儿、放手,回归“真游戏”,不断探索和实践游戏化课程理念,用游戏点亮幼儿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