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佳谋
BOP是Bottom of the Pyramid(金字塔底层)的缩写,在经济学中代指低收入群体。但是当BOP成为短视频的生产者时,其意义则变成“散布在日常生活各处的网络短视频平台的积极参与者”①,BOP短视频就变成了普通群众生产的非创业性、非表演性的短视频。区别于以李子柒为代表的背靠PGC(Professionally Generated Content,指专业生产内容)团队生产的短视频内容,BOP短视频的创作内容大多为普通群众记录的日常生活。在这批创作者的逻辑中,通过影像表达和分享自己的生活成为一种生活与工作不分彼此的常态。现实生活与短视频这一媒介相互勾连,促使影像深入参与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并进一步延伸。
当下,信息时代催生出多种新兴媒介形式,而短视频成为其中最受关注的主流。据《2021短视频用户价值研究报告》,短视频用户渗透率已经达到90.4%,其中50.5%的网民选择短视频作为丰富闲暇时光的“唯一方式”。可见,短视频已经成为大众日常接触、表现生活并从中获取诸多讯息的极为重要的途径。当短视频深度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时候,这一媒介形式作为“人体的延伸”,催生了一种人类全新的生存方式——视频化生存。
对于短视频创作者而言,移动终端的普及与视频制作专业性的消解是构成视频化生存的重要前提。正是由于当下人人都能成为视频的创作者,人们才有能力掌握镜头创造海量的影像,将创作影像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安身立命的手段,从而营造出视频渗透到生活每个角落的常态化存在媒介氛围。
BOP短视频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既带有短视频原生的“短与快”,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即完全的日常化与平民化。一般认为,短视频的“短与快”是要寻求“瞬时的爆点”,即短时间内产生激烈的戏剧性。然而,BOP短视频却不然,其更注重平淡之中现惊奇。如抖音博主“张同学”在两个月之内仅靠40余个视频就涨粉1500万,甚至引发《人民日报》的关注。“张同学”的视频中并无戏剧性的惊奇感,反而是在“破烂瓦舍中的三时三餐”里展现出乡土田园的惊奇感。
同时,BOP短视频的持续输出也是创作者从“封闭空间内的自我认知”到“外在空间的精彩展现”的转变过程。首先,在平民创作初期,创作者仅仅想通过影像记录生活。由于关注度低、缺少互动,这些创作者更多的是在与自己的生活对话。此时的话语空间相对封闭,而短视频满足的也仅仅是个人的表达与分享欲望。但是随着受众的增多,在评论区、直播间的发声者会深刻影响创作者的认知,二者在沟通中建立了亲密关系。因此,在创作中后期,这种内部空间被逐步打开,BOP短视频内容也就变成了创作者展现自己生活的重要载体。
在传统影像时代,虽然影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但并非双向流动,而是一种单向的信息输出,即信息影响生活。当时,视频作为一种将宏观权力转化为微观权力的工具进行信息传达,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与情感需求。但是在当下,BOP短视频打破了这种格局,它们传达的信息不再时时刻刻与宏观权力挂钩,而是更多地表现出特别细微的生活。同样,生活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也会轻易影响视频内容的走向。这种双向影响形成了一种松散的微观权力,让普通人的生存现状发生了变化。典型的例子就是2020年年初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时期的主流媒体与BOP短视频的鲜明对比。在疫情管控阶段,主流媒体的发声代表着国家对疫情防控情况的传达,是高维度的权力话语传达。当时的人们除了接收这类信息之外,由于封闭阶段相对清闲,美食类短视频“异军突起”。通过这类短视频,居家烹饪一度风靡全国。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中提出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BOP短视频中的内容能够满足人们这五个层次的需求,这是BOP短视频能够流行的重要原因,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也成为创作BOP短视频的底层逻辑之一。
生理需求包括衣、食、住、行等,是创作者的重要参考。BOP短视频的内容本身就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展现。对于旅行、美食博主探店等内容,有能力者可以去“打卡”,无能力者至少可以过过“眼瘾”,这就是其基本逻辑。安全需求包括人们在意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如今,有很多普通父母、医生以及财经相关博主入驻抖音,通过平台科普育儿、医学、财富等方面的知识。他们的拍摄手法虽然相对呆板,大多是对着镜头进行口述,但是正因他们展现的话题能满足人们的安全需求,所以才能有稳定的垂直赛道。爱与归属代表着人的感情需求,是BOP短视频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不管是对感情中最柔软的一面进行展现、拿捏,还是对感情中丑陋的一面进行批判,都能满足受众的情感需求。如拍摄自家老人的“耀阳的姥爷”博主,无论是展现老人积极向上的生活,还是老人最终的逝世,都会击中受众内心中最柔软的情感。尊重需求则更多从创作者角度出发。BOP短视频的创作者往往更多是草根,是社会的平凡人,但通过创作,一部分人在现实世界中逐步成为网红,成为备受关注的人,获得了其本身渴望得到的尊重、认可。拍摄并发布短视频让这一群体能够活得更加自信,促使他们投入值得追求的事业,而这个过程并不容易。通过勤劳的努力,创作者在获得尊重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价值,满足了第五层需求。
BOP短视频是普通人对其日常生活进行的最直接的记录。由于这批创作者本身大多不具备专业的视频创作能力,他们在起步的尝试阶段只能从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可以拍摄的素材。然而,相比传统媒体或PGC团队创作的成熟、套路化的内容,BOP短视频质朴的原生态气质成为了不一样的风景线。
在视频中展现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内容是BOP短视频得以生存的基本要求。虽然都是普通人,但是由于年龄、职业、地域、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每个人的生活常态均是不同的。而这种自认为十分平常的生活,在他人眼中可能就会变成新奇的内容。同为短视频平台的快手与抖音都聚集了一大批BOP短视频的创作者,但是两者的气质风格却大相径庭。由此可见,即使同为分享平凡生活,乡土与都市的风格也会形成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恰恰是由现实社会中圈层的固化所导致的。现实生活中的人要接触圈层之外的人是有难度的,因为突破圈层的人际交往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被议论。但是,在短视频平台这个相对私密的空间里,人们进行圈层的突破是相对自由的。BOP短视频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使其获得情感抚慰,也为打破阶级固化与圈层束缚营造了有利的环境,这也是BOP短视频受欢迎的重要逻辑层面。
BOP短视频的很多内容看似是流水账,既无文化内涵,又没有思想深度。很多BOP短视频的创作者因花费大量精力生产这类“低营养”的内容而饱受非议,更有受众沉迷于其中,消耗了太多的精力与时光。然而,这恰好代表了当下BOP短视频发展的一种与生活相互勾连的状态。有些人将拍视频看作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依靠反馈或其他的内容获得内心的充实。接受者也将观看这样的视频作为日常的习惯,与视频中的人建立了一种自我生发的“亲密”联系。
正如麦克卢汉所说:“我们正迅速接近人类延伸的最后一个阶段——从技术上模拟意识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创造性的认识过程将会在群体中和在总体上得到延伸,并进入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正像我们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凭借各种媒介而得以延伸一样。”②BOP短视频早已成为一个触角,将社会的每一个“微粒”连接在一起,凭借其鲜活生动的在场感,实现人的自由延伸,焕发勃勃生机。
任何人在镜头前都不可能和平时的生活常态保持完全一致,这与当下大众P图的习惯如出一辙。无论受众的基数大小如何,当人们将自我形象公布于众,都可能会本能地加以粉饰。正如戈夫曼在拟剧论中所指出的那样,“个体希望在他人面前展示出自身最美好一面的心理,实际上也暗示着个体内心深处对美的需求”③。当BOP短视频的创作者甘愿将自己的生活公布到公共的开放空间,将自己打造成“公众人物”的时候,他们就完成了从生活的幕后者到前台表演者的转变。
在创作初期,创作者作为普通人往往不会过分介意自己在视频中的形象,其行动、语言都呈现出一种未编排的状态。同时,反模式、淳朴的风格本身也是在创造另一条赛道,满足大众的猎奇心理。但是一旦粉丝量增加,影响力扩大,这些创作者就可能会隐藏自己的部分真实,而去迎合更多人的兴趣走向。他们虽然依旧记录生活,但是也有了刻意设计的“真人秀”表演,刻意掩盖生活中的诸多负面信息而过分张扬不真实的“戏剧化”成分,因此也就有了“流量密码”之说。
从原生态到适度编排,从原始形象到加入“秀”的成分,BOP短视频体现了创作群体在短视频平台这一特殊场域中对自我形象、生活的重新认知与重构的过程。人们的自我认知与重构主要是从自身、身处的群体或社会环境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方面,人在镜头中和头脑中对自身的认识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外在样貌上,也体现在内在的情绪和态度上。当部分人开始拿起摄像机拍摄并观看自己在生活中的状态时,就会发现影像中和现实中的自己如此不同。一些人或许会比较得意于这种差异,并将其作为分享的重要元素,但也有人会反思这种差异,从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从生活中开始进行改造。另一方面,人们在短视频的创作与接受反馈的过程中搭建了一种文字性质的看不见的“交往关系”。而在这一关系中,通过反馈,人们也能够不断进行自我重构。处在当下短视频盛行的时代,BOP短视频创作者明显具有海量的同行,意味着他们有海量的竞争者。创作者通过观测他人拍摄的同类视频,观测他人对待平凡生活、对待自身的视角,也就能够折射与启发自身,实现对自我的重新认知。
BOP短视频已经将很多人的日常生活变成了一场“表演秀”,人们每天其实都是主动或被动参与到短视频构建的视频网络环境中。而视频化生存,是一个不断寻找、发现和创造视觉素材的过程④。对于诸多BOP短视频的创作者来说,制作短视频不仅仅是生活,更是事业。因此,能够保持稳定的创作与内容输出,并能不断产生创意与热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当下的短视频中,“脑袋长摄像头的人”似乎随处可见,这种戏谑的称呼也代表着短视频创作者“被迫”关注日常的热情。由于持续创作(日更)的需要,创作者会更加在意生活中不易察觉的微小细节,因为这个点可能会激发出一条有趣的段子。创作者还可能会刻意营造某些氛围或规划自己当天的行为与生活,如精心制作一顿美食、为家人制造某些惊喜等,通过这些方式来制造话题。同时,已经习惯拍摄短视频的普通人在意识到对谈者在拍视频时,无论能否控制情绪,能否正常沟通,大多都能够保持一个受拍者的状态,其眼神、交流会配合镜头,这说明BOP短视频的制作者已经习惯于这种随时面对镜头的生活常态。
虽然记录的过程很辛苦,但是BOP短视频所展现的内容并非天马行空,而是在原有平淡生活的基础上去加工、经营。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为自己和家人增加生活的仪式感、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是对自我发现生活中更多美好瞬间的一种激励。从这个角度来说,BOP短视频对于改善生活,增添生活的仪式感与幸福感,以及弱化人际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视频是数字时代的产物,因此BOP短视频本身就是日常生活的数字展演。视频中的生活以现实生活为母本,同样也是现实生活虚拟性质的镜像反映。所谓现实生活与视频生活边界的模糊化,从媒介学上讲就是“媒介化使现实与媒介对现实的表征之间、事实与虚构之间的差异复杂化和模糊化”⑤。BOP短视频搭建了普通群众生活与视频生活的桥梁,使得二者可以相互影响。因为现实直接影响着视频的内容,而视频中的“拟态环境”又可以为现实生活萌发新的意义。
显然,从纵向上看,BOP短视频构建了固定创作者的一整套理想生活;从横向上看,BOP短视频构建出了社会末端完整的循环系统。从BOP短视频的整个生态网来看,一个互联网平台的数字视频表现的平民社会已经初步形成。当下,虽然短视频并不能与甚嚣尘上的“元宇宙”相提并论,但是网络ID通过视频形成了一个或一群“数字化的人”,他们每天在拍视频的同时,也在构建平台上自己的生活。这个过程中本身就掺杂着个体生命对生活和私密空间的幻想,这种对虚拟的构建与“元宇宙”的概念暗暗相合。而且对于把制作BOP短视频以及重度使用短视频的群体来说,视频中的生活和现实中的生活盘根错节,难解难分,已经形成了一种躯体仍是实在,但是思维已经是非现实、非虚拟的生活状态。而这种边界的模糊,正是视频的元素、微观权力、意识等不断向现实生活渗透的结果。
BOP短视频的专业性、影像质量虽然不能与专业影像相媲美,但是其独特的烟火气与朴实性使其拥有庞大基数的创作群体,并成为一个蔚为壮观的类型。BOP短视频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娱乐需求,为人们的生活增添趣味性,而且唤醒了大众对自我、对生活的认知,激发了人们改善生活的热情。同时,我们也应当警惕创作者与欣赏者在BOP短视频中沉沦,避免仅从粉饰过的影像中寻求满足感,却因陷入大数据的“牢笼”而束缚自己的生活。“生活是一场戏,导演是自己”,BOP短视频的创作逻辑与创作理念完美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
注释:
①陈接峰,余静荷.BOP短视频:日常生活与情感体验的数字呈现[J].中国编辑,2021(08):68-72.
②[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
③郭淼,王云生.乡村青年短视频平台土味形象的表演策略与形象建构[J].当代青年研究,2022(01):74-80.
④彭兰.视频化生存:移动时代日常生活的媒介化[J].中国编辑,2020(04):34-40.
⑤[丹麦]施蒂格·夏瓦.文化与社会的媒介化[M].刘君,李鑫,漆俊邑 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