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学谦
(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驿马中学,甘肃庆阳 745106)
红色文化是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名中国共产党人和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它不仅蕴含着伟大的革命精神,还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所以这些红色文化知识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高中历史学科,总是会涉及关于革命历史的知识点,所以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简单的理论知识,还要深入感化学生,激发出学生想要继续探索的兴趣,使得学生进一步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实现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所以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好这一时期,将红色文化积极地融入历史学科的教学中,进而培养学生的红色精神。
因为高中生面对升学的压力,所以绝大多数教师对学生开展的是以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导致红色资源在高中历史学科中的应用非常少。虽然素质教育改革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也懂得将红色资源融入教学中的价值,但是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还是会忽视红色资源的教学,导致学生对革命知识只能进行片面的了解,缺少深入学习和研究的机会,使得学生不能积极地面对历史知识的学习。
高中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教学,所以红色资源作为高考不涉及的知识点,就容易被忽略。因此讲到红色资源时,教师就会一带而过,不会细致地讲解此部分内容。还有的教师认为,红色资源不在自己的教学范畴内,所以不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红色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上的发展。
部分地区整体经济状况不是很好,所以这种现象直接影响了红色资源在教学中的开展和利用。在这种教育背景下,高中学校的教学资金有限,导致教师的工资较正常水平比较低,教师的整体能力不能得到提升,所以教学方式也不能得到更新,使得学生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1]。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改革,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革新教学策略,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就应积极响应革新政策,将教材中的红色知识以最新颖的教学形式展现出来,使得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以此改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印象,激发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更好地完成红色知识的学习。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在小组的实践探究中完成有效学习。合作学习最大的优势在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见解,可以成为课堂学习话题的探究者。教师由管理者变为课堂上的引导者,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能充分展示出内在的想法和感受,进而锻炼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2]。例如,历史教师在讲解《新文化运动》这一课时的过程中可以创新教学模式,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通过多媒体信息的便捷,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中,进而营造出和谐的教学气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了解此次运动的缘起和意义。
教师通过信息媒体设备寻找到了许多与课题相关的材料,并将这些材料制作成了电子课件。整个课堂的教学以学生为主,学生尽情发挥主体想法,使得教师充分地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程度和心理想法,将这段教学变得更加有意义,进而提升整体的教学效率。在信息媒体的支持下,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教师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引入红色知识,使得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红色精神的熏陶。
举例来说,某高中历史教师在讲解《五四爱国运动》这一内容时,在课前,教师播放了《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并且对学生发出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歌曲吗?你对它了解吗?”这时就得到了响应,有的同学甚至跟着哼唱了起来,在这种热烈的气氛下,全班同学的积极性都被充分地带动起来,学习氛围非常热烈。通过歌曲的播放将学生引入五四课程的学习,激发出学生了解五四运动是在什么背景下爆发的、它爆发的导火索等一系列与五四运动有关知识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每一部分的学习中教师都通过历史视频播放的方式讲解知识,特别是在讲导火索时,教师播放了相关的影视资料《我的1915》片段:中国外交团代表拒绝签字的片段。从影片的播放中学生看到中国外交官不畏强权,但是却失败了,进而激发起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学习的极大兴趣。通过影视短片的播放,学生被带入到浓厚的历史知识学习氛围中,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爱国情怀,同时也引起了深思。这种教学方法,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校领导及监督小组的一致好评[3]。由此看出,教师在课程的讲解中运用了新媒体信息手段,开展了有效的红色知识教学,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由此激发起了学生的爱国之情。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借鉴其他教师的优秀教学经验,不断革新教学方法,将历史红色知识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由点及面地进行深入学习,同时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历史事件中所包含的情感,进而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想要更深入地对学生展开红色资源教学,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红色旅游资源,那么红色旅游资源具体是什么呢?红色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主题性。它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侵略和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斗争为主线,并围绕中国革命斗争历史的主线而形成的。其中包括抗日英雄纪念馆、烈士陵园以及革命纪念地等历史遗留下来的革命根据地,这些地方不仅包含了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还包括了红色历史文化,是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红色资源旅游景点。红色旅游资源将红色旅游景点进行深度开发,将红色故事融入景观之中,所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实地参观红色旅游景点,带领学生了解革命先辈们的抗战精神,进而提升完善自身的思想品格[4]。
那么,将红色旅游资源更好地融入高中历史课堂中的教学方式是什么呢?本文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首先,教师要深入了解教材内容,总结与红色旅游资源相关的教学素材。因为高中历史教材理论知识偏多,所以红色旅游资源没有被作为教学重点。因此教师就要做好课前分析,充分了解红色旅游资源,对学生开展有效教学。例如在讲解《辛亥革命》时,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对辛亥革命的背景和性质等知识进行了解,也知道了辛亥革命对我国近代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激发出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并继续带着已知的知识点去搜集与辛亥革命相关的红色旅游资源。如,中山市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到现在还保留着孙中山先生的生活痕迹。许多游人不枉千里,感受伟人的情怀,一同寻找辛亥记忆。可见广州作为辛亥革命的历史起点所包含的历史意义是无可厚非的。其中广州军事博物馆、黄埔军校等红色景点,都能激发起我国人民的爱国情怀。所以教师就可以将辛亥革命的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展示,让学生在重温历史时,还能感受到红色精神的内在含义。通过红色旅游资源的融入,可以引发学生对红色地点参观的兴趣,进而更深入地领略红色文化。
其次,可以在红色旅游资源与历史教材中建立联系,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红色旅游资源的缘起和含义。所以在课堂上只通过教师展示红色景点开展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将景点与知识点进行结合,协助学生去理解历史红色知识。在辛亥革命的历史学习中,学生最熟悉的人物可能就是孙中山先生,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介绍孙中山的故居,并告知学生这已经成为红色旅游景点。那么怎么才能有效地利用好这一资源呢?教师可以将图像资料展示在多媒体平台上,让学生主动观察孙中山先生故居内的用具,这样学生对孙中山的居住环境进行了深入了解,也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当时中山先生所处的环境,进而激发出学生对红色精神全面了解的热情[5]。
红色资源旅游景点—广州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教师通过这一景点的展示,带学生进一步感受辛亥革命的重要意义。教师可以将学生带进博物馆,感受辛亥革命的各类文物和史料,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辛亥革命的历史文化。
可以看出,在高中历史课堂上不断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意义,并且学生能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从而灵活地掌握历史文化知识,实现最终的教学意义。
红色活动是宣传红色知识、红色文化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红色活动可以以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教师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所以为了更好地让红色资源深深的扎根在学生的内心,学校就应该定期组织开展以红色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红色精神得到更好地传承。
对于学习紧张的高中生来说,课外活动一定是一项非常吸引人的教学方式,所以学生在其中一定能得到很好的历史体验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不同的红色资源文化。从上述的红色旅游资源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内容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但是学生只是简单地从图片或视频中了解红色历史,还是会降低教学效果。因此为了更好地将红色文化的作用展示出来,教师还应继续鼓励学生在假期或课后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了解,并进行参观。另外,家长也可以积极参与到学生红色精神的培养中,带领学生参观具有红色精神旅游地点,感受红色文化。例如,在假期中家长带领学生一起攀登长城,与孩子一起登到最高峰,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历史文化的深厚魅力,了解更多的革命历史,不断丰富自己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同时这些知识能与教材上的知识进行互补,进而不断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深度。
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研学活动。研学活动,是由学校带领,学生与教师一同到某一著名景点开展的旅行,在旅行中学生会获得不一样的精神感受,而且研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各个学校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高中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情况和历史教学目标,设计一条可行的研学计划。在研学计划中要以红色资源文化为主题,对红色旅游景点进行参观学习,感受革命精神的魅力。但是应该注意的是研学频率要适当,注意把握学生的心理,不能让研学活动打散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避免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积极地挖掘本地的红色旅游资源,在特定的节日对其进行参观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对红色文化开展更深入的学习。在红色旅游地点的参观中,教师要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提前做好功课,使得学生在参观中提出的问题,教师能给出准确的答案。另外,只有教师注重红色文化的学习学生才能将红色文化重视起来,才不会在景点参观中出现走马观花的情况。
爱国不是空谈,它是刻在每个中华儿女骨髓深处的字眼,革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多少人为了这份坚守付出了生命,这份红色革命精神将永远地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中。所以为了更好地挖掘红色文化资源,高中历史教师应将这种爱国情怀深深地扎根在学生内心,激发出学生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为以后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进而为祖国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榜样是有具体形象的,所以它有着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一个好的榜样也是最好的宣传手段,所以在高中历史的学习中,会出现许多优秀的革命人物,教师可以根据伟人的事迹对学生展开教学。例如,上文提到的孙中山先生,他作为我国伟大的革命家,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帝制。他的伟大事迹值得歌颂,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就可以将这个伟大形象向学生介绍,让学生在榜样的影响下约束自身的行为。
同样,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和思想品质都会影响学生未来的道德品质。尤其是面对模仿力极强的高中生,高中教师就更应该注重提升自身的行为文化和内在素养,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并且要将自身的爱国情怀渗透在历史课堂上,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思想道德进行规范,使得学生深刻地意识到红色资源文化的内在含义。
总之,高中历史教师要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用最新颖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由全文可以看出,红色资源不仅有着浓厚的历史价值,还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