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在教学改革背景下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22-02-18 04:40:19赵健美
科学咨询 2022年8期
关键词:基础小学生情感

赵健美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五中学,山东滨州 256600)

一、音乐教师应该在课程特色把握基础上制订科学的合唱教学方案

(一)对小学生进行发声方式的训练指导

基于小学生呈现出的学习特色和课程教育内容,音乐教师需要思考哪些方式提升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思考运用哪些方式给学生开展高水准的知识讲解与能力培养,提升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探索和实践应用的综合能力。音乐教师应该在把握课程特色的基础上实施多样化的教育指导,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升小学生对课程知识的体验程度,重视提升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探索与精准运用的综合能力[1]。教师需要对小学生进行发声方式的训练指导,通过开展歌唱示范等活动推动合唱教学的优化发展,有助于获得更高水准的合唱体验。

例如,在对小学生开展《东方明珠》合唱教学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应该指导小学生对呼吸方法进行探索,通过科学调整呼吸方法的方式以更好地参与到合唱学习和实践体验中。通过示范教学与互动交流指导小学生对呼吸方式进行学习,在全身放松基础上做好面部表情的放松,以良好状态参与到合唱学习和情感表达中。同时也能指导小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将双手放在腹部,通过缓慢呼气与吸气动作对腹部变化情况进行了解,可以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更好地参与到合唱学习中。这样能通过多次练习的方式提升小学生对合唱呼吸方法的了解程度,在保持持续气息的基础上进行呼吸方式的讲解,有助于强化学生参与合唱教学的内在兴趣。因此,在后续合唱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到发声训练的价值,有利于小学生在对课程知识进行探索的基础上获得发声技巧与情感表达能力的有效培养,在新课改背景下提升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率。

(二)引导学生对合唱节奏进行探索

因为一些小学生在合唱学习过程中出现发音不够标准和合唱能力较弱的问题,不能对声部内容进行多个层面探索,在歌曲演唱过程中出现呼吸方式不科学或者是情感理解不充分的问题。因此,音乐教师需要在把握课程特色的基础上制订科学的教育方案与能力培养计划,围绕小学生认知情况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指导,提升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探索和情感演唱的综合能力。基于课程教育特色与小学生呈现出的认知情况,音乐教师需要对小学生进行节奏控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参与到合唱学习和情感表达能力锻炼中[2]。教师应该在把握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实施多样化的教育指导,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的基础上推动合唱教学的优化发展。

音乐教师在进行《美丽的夏牧场》合唱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到合唱教学的落实价值,在教材内容把握基础上设计多样化的教育方案,进行合作意识培养以推动合唱教学的优化发展。围绕小学生呈现出的学习能力与健康发展需求,音乐教师应该通过音阶训练开展提升班级学生对合唱内容的体验程度,通过慢慢积累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合唱知识的认知程度。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生对音阶内容的体验程度,也能分析演唱过程中进行科学发音方法的讲解,围绕曲调风格对班级学生进行演唱方式的讲解。音乐教师也需要围绕知识讲解对小学生进行合作意识的教育指导,让学生在掌握正确站姿的基础上养成团队配合意识,在放松身姿的基础上进行合唱演唱以实现情感态度的充分表达[3]。这样能引导学生对合唱节奏进行探索与多个维度体验,可以在探索合唱知识的基础上分析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认知,以此提升学生参与合唱学习和实践运用的综合能力。

二、运用先进教学手段对小学生进行合唱教学的指导

(一)立足教学资源运用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研究指出,音乐教师对小学生开展合唱教学可以激发其创新思维和想象意识,也能在提升自信心的基础上推动课堂教学的优化发展,更好地体验到课程教育的魅力和实践价值。基于课堂教学特色与小学生呈现出的认知情况,音乐教师需要思考通过哪些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引导班级学生对合唱知识进行学习,在合唱练习中强化班级学生的演唱与情感体验能力。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推动课堂教学的优化发展,音乐教师在后续发展中应该立足运用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层理解基础上获得审美意识等能力的培养,给后续合唱教学顺利开展提供更高层面的教育支持。

以《我爱银河》课堂教学为例,音乐教师需要围绕教材内容和小学生认知情况设计课堂教学方案,立足教学特色设计多样化的教育方案,在整合各项资源的基础上更好地展示合唱学习的魅力。基于小学生呈现出的学习意识与全面发展需求,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运用打造更高水准的知识学习平台,立足教学资源的运用提升班级学生对合唱知识进行探索和情感体验的能力。然后通过课堂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呼吸方式、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等知识的讲解,提升班级学生对合唱教学的认同感和参与兴趣,有助于学生对合唱学习产生探索兴趣[4]。这样能提升学生对合唱教学的认知程度与探索兴趣,在教学资源整合基础上推动合唱教学的优化发展,让小学生在合唱探索中获得审美意识与合唱能力的有效培养。

(二)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合作兴趣

音乐往往是一种情感层面的艺术。在合唱引导的过程中,只有使学生处于生动和形象的氛围和情境下,才能够使理想的课程教学效果得到实现。因此,在现阶段,教师就可以运用情境创设策略,使学生在音乐合唱的过程中展现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理想的课程教学效果得到持续增强。使情境创设成为课程教学开展中的催化剂,使学生对合唱的价值和魅力更好地进行感受。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土风舞》的过程中,这首歌主要是对丰收进行庆祝,舞曲本身具有热烈的节奏和氛围,使得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能够产生较高的热情。因此,在开展合唱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当前舞曲的形式及特点进行情境创设,使学生的合唱兴趣得到持续的增强。例如,在课前,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舞蹈视频,使学生积极地进行学习,让学生对作品的学习充满期待。在后续,引导学生进行作品分析,掌握歌曲特点,为后续歌曲合唱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重视锻炼小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合唱教学是音乐教师需要做好的一项课程教育工作,在把握课程特色的基础上制订科学的课堂教学方案与演唱能力的培养计划,在整合各项资源的基础上构建更高水准的知识探究平台,有助于推动合唱教学的有序开展。在进行合唱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让小学生对音调与声调等内容进行分析,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参与到知识学习和合唱训练中,在保持声调一致的基础上进行歌曲情感的分析,重视通过演唱练习提升学生对课程知识的体验程度。因此,在后续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锻炼小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升学生参与合唱学习与情感表达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对小学生开展《举杯祝福》合唱教学的过程中,音乐教师需要指导小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对课程知识进行多个层面的探索,在学习合唱知识与情感表达基础上更好地体验到合唱学习所具备的魅力,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合唱方式等内容体验程度。重点指导小学生在合唱教学过程中思考需要关注哪些技巧的运用,分析怎样对学生进行合唱方式与表达技巧的教育指导,通过同组讨论和演唱分析等活动强化学生们的知识体验,以此提升学生对合唱知识的体验与实践运用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合唱内容进行多个层面的探索与情感体验,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基础上实施合唱技巧与情感表达的教育讲解,在整合内容基础上推动合唱学习的优化发展,以此提高学生对合唱教学的认同和实践体验程度[5]。因此,音乐教师应该在新课改指导下革新陈旧的授课思维,重视在培养团队协作意识的基础上推动合唱学习有序开展,提升合唱学习的落实效果。

(四)倾向情感表达激发合唱情感

在开展合唱教学的过程中,倾入情感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增强教学效果,学生也应该在合唱的过程中掌握情感表达的技巧,积极地进行歌曲情感的展示和表达。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引导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让学生把控好情感基调,使学生最终的合唱效果更加打动人心,让学生在合唱中流露真情实感,实现理想的课程教学效果得到实现和达成。

例如,在合唱曲目《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对学生的合唱情感积极地进行激发。例如,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出电影《烛光里的妈妈》当中的片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观看,对学生的情感意识起到一个唤醒的作用。在开展后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积极地对学生的进行引导:“在以往的生活和成长的过程中,你和妈妈之间发生过怎样感人至深的事情呢?”“你觉得妈妈的爱有着怎样的特点?”“在之前你学习过哪些和妈妈的爱息息相关的歌曲呢?”学生积极地进行探究,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浓郁的情感氛围。在开展后续教学的中,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将这样的情感融入合唱中,借助合唱表现出自己对妈妈的爱和感恩,使学生的感触变得更加深刻。这样就可以使开展教学的过程充满浓郁的情感韵味,使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懂得情感是大于技巧的,使合唱教学效果得到增强。

(五)通过课堂教学对小学生进行鉴赏能力的培养

音乐教师应该围绕新课改提出的能力培养需求制订科学的合唱教学方案和能力培养计划,提升学生对合唱教学知识进行探索与精准运用的能力,也需要对学生进行鉴赏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对合唱魅力和歌曲情感的认知程度。因为鉴赏能力对培养小学生的合唱能力有着重要的支持,也能在合唱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知识体验,在表达艺术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对合唱知识的体验程度[6]。因此,音乐教师在后续课堂教学中应该对小学生进行鉴赏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对歌曲作品情感态度进行理解基础上实施情感演绎。

以《我的中国心》歌曲教学为例,音乐教师应该通过视频播放的方式让小学生对歌曲合唱内容进行体验,在欣赏合唱视频的基础上思考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态度,通过互动交流提升学生对歌曲演唱内容的体验程度。鼓励小学生思考在歌曲演唱过程中应该坚持哪些演唱技巧?需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在合唱训练时需要坚持哪些内容?这样能指导小学生对歌曲知识进行多个层面的探索,在整合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对合唱知识的体验程度,思考通过哪些方式提升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体验程度,在进行鉴赏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强化学生们的记忆[7]。在合唱训练过程中应该调动小学生的肢体动作与感官体验,在相互配合的基础上提升班级学生对教材内容的体验程度,有助于提升学生们的音乐素养。通过实施这样的合唱教学可以革新陈旧的知识讲解和能力培养方案,在培养鉴赏能力的基础上推动课堂教学的优化发展,让学生更好体验到合唱教学的特色与艺术审美效果。

三、结束语

音乐教师应该在把握课程特色的基础上实施多样化的教育指导,围绕新课改提出的能力培养需求制订科学的合唱教学方案和能力培养计划,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升小学生对课程知识的体验程度。基于学科教育特色和小学生呈现出的认知情况,音乐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合唱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的能动性。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发声方式与节奏控制等教学工作提升小学生对合唱知识的体验程度,立足运用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通过课堂教学对小学生进行鉴赏能力的培养以提升合唱教学的效果。

猜你喜欢
基础小学生情感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02
我是小学生
“五抓五促”夯基础
中国火炬(2013年9期)2013-07-24 14: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