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美 创造美 享受美——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开展

2022-02-18 04:40:19陶慧
科学咨询 2022年8期
关键词:美的美术素养

陶慧

(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幼儿园,江苏宝应 225800)

美术活动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积极践行落实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通过引导幼儿参与美术学习,能够更好地使其调动自己的动手能力、创意能力,真实地表达内心世界,并满足其发现美和表现美的需求。陈鹤琴先生说,“孩子生来就是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幼儿美术活动也可以说是一种游戏活动,美术活动一般都是在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玩玩的过程中进行。”为了切实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使其置身于轻松愉快的教育氛围中,我们可以从游戏出发,在美术活动的不同过程都渗透游戏元素,促使幼儿能够在玩中学,在学中感受乐趣,从而全面提升自身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进而实现综合素养的有效发展。作为幼儿的引导者、活动方案的设计者,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幼儿的艺术素养培养目标,积极贯彻落实“寓教于乐”的理念,践行课程游戏化的要求,并制订丰富的美术活动方案,促使幼儿教育质量能够得到切实提升。

一、发现美——变换幼儿游戏角度

(一)变换幼儿游戏活动形式

幼儿游戏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在课程游戏化大背景下,我们要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注重运用多种形式,制定多元美术游戏活动方案,促使幼儿能够在不同游戏角度下,加强对于生活的了解及感受,并从中发现美、感受美,进而丰富自身对于美的认知,并切实提高艺术素养。

例如,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可以组织幼儿开展“结构性游戏”。对此,我们可以提前准备好相关图像,促使幼儿加强对于生活中不同物品的观察,获得对建造物品的初步认知,并为其提供泥、沙等各种材料,促使幼儿结合自己的认知和生活经验,并调动动手能力、创意能力,运用泥、沙等材料,完成各种建筑的构建,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能够加强幼儿对美的感受,丰富对美的感知。

(二)变换幼儿与教师的角色

在开展幼儿美术活动时,为了促使幼儿更好地参与其中,切实体现课程游戏化的实效性,我们要秉持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活动方法。为了促使幼儿能够在活动中更好地发现美,我们要重新定位角色,从幼儿活动的主导者变为活动的引导者,并把充足的活动时间交给幼儿,使其能够获得更多参与活动的机会,并加深对美的体验,从而为创造美奠定坚实基础。[1]

为了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我们可以开展“创意性”游戏活动,比如让幼儿展开想象,用任意线条形成的图形完成一幅有趣的画。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把游戏时间充分还给幼儿,使其能够运用自己的双手和头脑,参与绘画创作。只有幼儿成为游戏活动的小主人,才能够更好地感知美,并获得美的体验。

(三)变换美术游戏活动场景

在以往幼儿美术活动中,游戏的开展与实施,大多集中在室内,为了促使幼儿更好地发现生活之美,全面提升其美感体验,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创新美术游戏活动场景,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的美感体验,并使幼儿对于美有更全面的感受。

对此,我们可以组织幼儿走出室,走进自然,寻找一些生活化材料,例如,适合绘画的小石头,接着,可以对幼儿进行绘画指导,促使幼儿能够发挥创意想象,在石头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还可以从自然中寻找一些形状各异、色彩各异的树叶,并用其制作标本、书签。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可以促使幼儿置身于多姿多彩的游戏场景,并从不同场景中感受到美的元素,体验到生活中不同形式的美,从而促使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认知更加全面,还可以有效发展幼儿的美术创造力和创意能力。[2]

二、创造美——巧用童趣构建活动

(一)运用丰富的美术材料

引导幼儿参与美术活动,不光是促使幼儿掌握一些绘画技巧,引导幼儿进行绘画活动,还要结合幼儿对于美的认知和感受,带领其参与一些美术创造活动,促使幼儿能够丰富自己的审美体验,并全面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对此,我们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美学元素,为幼儿提供多样化材料,促使幼儿能够将其进行组合,构建出一件件具有美感的作品。

为了发展幼儿的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手脑协调性及操作能力,可以提前让幼儿准备好如下材料:橘子皮、剪刀、双面胶、水彩笔、作业纸、 小棍棒等等,接着,引导幼儿对橘子皮进行观察,促使幼儿发挥想象,想一想剥下来的橘子皮像什么呢?在交流讨论中,幼儿可能会有各种想法和见解,比如像一顶帐篷、像一只乌龟、像一只小鸟在飞、像一顶帽子、像摇篮、像荷花……然后再组织幼儿开展创意活动,引导幼儿运用橘子皮和美术工具,自主开展设计活动,在此期间,幼儿可以灵活使用材料,并采用不同表现手法,完成作品设计。通过相关游戏活动,可以促使幼儿调动自己的各项能力,并结合丰富的辅助性材料,将其变成一幅幅精美的图画、有趣的故事、可爱的玩具,在此过程中,可以促使幼儿的个性得到发展和张扬,并使幼儿切实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同时使其思维从发散走向聚合,进而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养。[3]

(二)构建丰富的创作情境

幼儿年龄尚小、生活经验贫乏,脑内积累的表象极其有限,当幼儿对生活认知不够全面,审美经验不足时,会很容易使其想象力、创造力受到制约,对此,我们可以结合实际,为幼儿创设丰富多样的美术活动情境,使其能够置身其中,从而有效提升感受力。在多彩的情境氛围中,幼儿的思维会更加开阔,绘画技能也会得以提升,并促使作品更加真实且富有生机。

在游戏活动中,可以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其构建一个游戏化情境。例如,在以“泡泡”为主题的活动中,需要幼儿能够掌握涂圈的技能,对此,我们可以先在纸上画出色彩缤纷的小鱼,接着,根据图示资料,对幼儿说道:“小鱼吐泡泡、小朋友吹泡泡,蔚蓝的海底有各种形态的鱼儿,它们自由地呼吸,徜徉在水中,呼呼呼,噗噗噗,缤纷的泡泡出现了”。接着我们做出示范,一边说,一边开始涂泡泡,然后让孩子们排好队,分别上来进行圈涂泡泡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够提升幼儿的绘画技能,又可以让美术活动变得生动有趣。

三、享受美——构建环境促进审美

(一)创设趣味美术活动环境

幼儿美术活动的开展与实施,能够促使孩子们在一个轻松有趣的氛围下,更好地学习美术技能,提升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为了促使幼儿参与美术的热情更足,提高审美情趣,我们可以促使幼儿灵活运用所学内容,创作生动有趣的美术作品,并用于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对此,可以组织幼儿开展班级环境布置活动,让幼儿运用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装点自己学习生活的空间。[4]

在幼儿活动开展实施过程中,可以组织开展主题游戏活动,例如,“有趣的儿童节”,对此,我们可以先组织幼儿进行讨论交流活动,让幼儿思考:儿童节活动氛围下的班级环境,需要准备什么样的道具和装饰品。然后组织幼儿根据节日主题,运用在美术活动中掌握的相关技能,进行班级环境创设,在此过程中,需要让幼儿发挥创新能力,并调动自己已有生活经验,通过在美工区进行画画、剪剪、贴贴等活动形式,完成装饰品设计。对于幼儿来说,这样的活动既有游戏的趣味性,又能够使其积极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发挥艺术天分,提升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操作能力、设计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开展创意创新活动比赛

在幼儿美术活动引领下,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的各方面能力都会切实得到提升发展,在此期间,他们的知识素养、文化视野等都会得到拓展,对于生活的体验也会更加深刻。这对于幼儿来说,可以提升其艺术素养,全面促进其创意创新能力的发展。基于此,我们可以积极组织开展比赛活动,让幼儿能够以参与游戏的形式,自主设计多样化创意作品,例如,运用废旧的生活材料,设计具有艺术感和美感的作品,例如,通过使用废旧挂历纸来进行剪裁和粘贴,将其变成收纳盒、花瓶等物品,又如使用彩色塑料袋、废旧光盘,进行服装设计,来传递“环保”理念。以此为例,幼儿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作品设计,从而有效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和综合能力。

在开展创意创新活动期间,为了扩充幼儿的文化认知,还可以加强对幼儿的指导,促使幼儿的创意美术作品中可以融入类似编织、捆扎、印染、玩具、陶塑、饰品、线描、色彩、水墨、波普拼贴、镶嵌等多种元素。最后,幼儿可以将自己设计出的创意作品进行展示,并使用简单的语言对其设计理念进行描述,然后幼儿还可以根据不同幼儿的不同作品,为其颁发不同奖项,以此使其感受到美术游戏活动的乐趣,并充分保护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

(三)组建课程游戏化团队

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中往往都是将美术元素注入课程化游戏设计中,创意美术教育是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扮演引导者和领路人的角色,帮助幼儿顺利完成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任务还是很重的,要负责设计游戏形式、配置游戏材料、营造游戏氛围、指导幼儿进行游戏,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观察他们的行为习惯并进行分析以便进行更好地进行教学,还要注重教师组织能力的提高。提高创造美的重要前提条件就是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了解幼儿喜欢玩什么游戏,适应哪种游戏形式,如何把“美学”教育更好地融入课程化游戏中,注意站在幼儿的视角看待问题和设计游戏,教师团队要有一定的毅力和美学鉴赏能力,同时要有很强的执行能力,在游戏过程中如果发现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就要进行完善,感悟美学的魅力。

四、拥有美——鼓励幼儿自评、他评

(一)利用角色,开展自我评价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美术活动丰富多彩,在活动中,我们要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除了要注重加强引导,对幼儿进行技能指导,为其提供多样化参与活动的机会,并营造轻松有趣的游戏氛围,还要对幼儿作品的开展评价,真正关注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成长发展状况,以此优化自己的教育指导效果。[5]

在对幼儿美术作品进行评价期间,也是使幼儿“拥有美”的过程,在进行作品评价时,要注重方式方法,为了促使幼儿能够集中注意力,我们可以变换角色。例如,在评价幼儿设计的游乐园主题的绘画作品时,我们可以变成倾听者的角色,并让孩子们自由地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进行设计构图,对画作中的不同色彩设计有何想法?当幼儿可以站在一个“评价者”的角度,重新审视和观察自己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时,可以促使幼儿活动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还可以不断丰富自己对美的感受。

(二)创设情境,进行互相评价

在游戏化美术活动中,要促进幼儿更好地参与到游戏中,就要让幼儿充分地理解游戏,最高效的方法就是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幼儿更好地体会游戏,感受其中蕴含的美学知识,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幼儿进行自评活动,为其创设丰富的情境,促使幼儿进行互评,在此过程中,可以组织幼儿将自己设计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换欣赏,然后互相给予对方作品相关评价。

通过这样的评价活动,一方面可以促使幼儿懂得如何尊重和欣赏他人作品,更好地感受和发现作品之美;另一方面,还可以促使幼儿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能够从其他幼儿作品中学习吸收丰富的创作灵感,进而提高审美水平。

不同的评价方法具有其独特的意义,我们要结合游戏化美术活动的开展实况,灵活选择不同评价方法,促使幼儿能够参与自评和他评,以此增强幼儿对美的感受力,并使其在评价中获得参与美术游戏活动的信心。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幼儿园作为幼儿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美学游戏化课程的开展可以提高幼儿的美学鉴赏能力和艺术素养,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美术活动形式丰富多彩,为了促使幼儿能够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拥有美,我们要灵活采用多种方式,不断进行完善优化,找到最适合幼儿的游戏方式,积极制订创新教育方案,为幼儿构建轻松有趣的活动空间,使其能够不断提高美术素养。

猜你喜欢
美的美术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创意美术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都市丽人(2015年4期)2015-03-20 13: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