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镜像理论看《摔跤吧!爸爸》中人物主体的成长

2022-02-18 02:44林梦帆
视听 2022年1期
关键词:摔跤吧!爸爸吉塔镜像

陈 震 林梦帆

电影《摔跤吧!爸爸》根据印度真实故事改编,是近几年来屈指可数的在中国内地掀起观影风暴的印度影片。这部电影令观众产生了情感共鸣,因而获得认可。影片摆脱了印度电影一直以来“歌舞电影”的刻板印象,以新颖的题材和剧情向观众讲述了一个极富感染力的故事——印度前摔跤手马哈维亚培养自己的女儿成为女子摔跤冠军。马哈维亚因家人反对和生计不得不放弃摔跤,他希望儿子能够帮他实现赢得世界冠军奖牌的梦想。但事与愿违,妻子接连给他生了两个女儿——吉塔和巴比塔。马哈维亚偶然发现两个女儿具有成为摔跤手的惊人天赋。为了不浪费女儿的天赋,他重新燃起了为印度夺取世界摔跤冠军的梦想。就这样,父亲马哈维亚决定把两个女儿培养成出色的摔跤运动员。在训练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父亲马哈维亚与女儿二人之间经历了许多考验。在父亲悉心指导和教育下,姐妹二人最终蜕变为摔跤冠军,完成了自我成长。

镜像理论是拉康学说的核心概念之一,而镜像阶段是镜像理论的起点。镜像阶段是指6—18个月的婴儿能够在镜子里辨认出自己形象的时期。在此阶段,婴儿对镜子里的形象产生兴趣,而后把自我与镜中的形象统一起来。只有把“自我”对象化摆在婴儿面前,婴儿才能确立统一的自我,而“自我”对象化的契机就是照镜子。镜像阶段不只适应于婴儿,其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拉康认为,“我们只要将镜像阶段理解为一种认可即可。”①同时他认为,镜子里的形象不是真实的形象,而是“他者”。自我是通过把他者的形象误认为是自己而形成的。拉康将“他者”区分为想象界“小他者”和象征界“大他者”。前者指最初镜像中的自我和父母、朋友对自己的点滴影响等,后者常常涉及时代背景、文化秩序等大的社会环境。

一、小他者对主体吉塔和巴比塔的影响

(一)主体吉塔和巴比塔与他者小新娘

受印度宗教和历史文化的影响,印度女性注定在14岁后就要嫁人,且在结婚之后只能过着养育孩子、操持家务的一生。电影中,吉塔和巴比塔为了参加朋友的婚礼,从摔跤训练场地逃出。在婚礼现场,她们看到年纪不大的小新娘如同木偶人一般任人摆弄。父母为她戴上精致的纱丽,将她打扮得漂漂亮亮,只为了把她交给一个从未认识的白发老翁,去过她既定的人生。小新娘向吉塔和巴比塔坦言,她羡慕姐妹二人有一个“虐待”她们的父亲。当别家的父母为女儿准备嫁妆的时候,吉塔和巴比塔却能够在父亲马哈维亚的鞭策下不断加强训练,甚至还在当地泥地摔跤比赛中摸爬滚打。反观小新娘,她的父亲只想把她尽早嫁出去。

“明天五点准备好。”当影片中的父亲说出这句话时,就意味着艰苦有序的训练即将开始,这是父女之间的约定。一开始,姐妹二人每天怀着极不情愿的心情接受来自父亲的安排。她们认为,让女孩学摔跤这件事已经让人匪夷所思,而父亲甚至还夺走了她们的玩具,剥夺了她们吃香喝辣的权利,夺走了女孩该有的骄傲与特权。而她们每天还被骑着小摩托的父亲在身后追赶着跑。在她们看来,父亲是不称职的,她们从他身上没有感受到父爱,只体会到折磨。但目睹小新娘这一活生生的例子后,吉塔和巴比塔姐妹二人开始真正地体会到父亲的良苦用心。

拉康说过:“没有他者,自我是不成立的。人的认识起源于人们对形象的迷恋。”②在镜像里,主体会看到一个跟自己非常像的他者,因此主体会对镜像产生复杂的感情,甚至会和自己的镜像相爱相杀。在想象界中,主体与“他者”是一种非此即彼的二元关系,主体与“他者”展开想象的斗争,通过镜像来定义自己的身份。影片中的小新娘作为给予吉塔和巴比塔自我形象的“他者”而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吉塔和巴比塔的自我认同。姐妹二人最初不理解父亲强制她们练习摔跤的行为,直到后来小新娘的遭遇成为她们想象中“自我”的映射,进而使她们意识到印度女孩不应只能选择洗衣做饭的人生。姐妹二人对小新娘的惋惜,即是对“他者”的一种不认同。吉塔和巴比塔进而认识到,父亲让她们练习摔跤不只是为了获得奖牌,也是为了让她们过上独立自主的、有自我选择的新生活。她们的摔跤生涯也是为她们自己命运拼搏的生涯,而摔跤是一种让命运不被他人掌握的手段。

(二)主体吉塔和巴比塔与他者父亲

从某种意义上说,吉塔和巴比塔的摔跤生涯就是父亲马哈维亚摔跤生涯的延续。父亲马哈维亚曾是一名出色的摔跤手,后来因家庭贫困不得不从事文员工作来养家糊口,从而中断了自己的职业摔跤生涯。在发现女儿的摔跤天赋后,他对女儿寄予厚望,希望她们为印度赢得摔跤金牌。父亲执着于摔跤事业,并严格训练吉塔和巴比塔。父亲的一举一动、对梦想的坚持等都深入姐妹二人心里。在这里,父亲的执着在镜像的作用下反射到下一代人——吉塔和巴比塔身上,迫使“主体”吉塔和巴比塔产生自我意识。

毫无疑问,父亲马哈维亚在吉塔和巴比塔姐妹二人塑造自我认同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当婴儿在镜子前辨认出镜中影像时,镜子里投射的形象往往还有父亲、母亲等婴儿身边的人。得到他们的爱与赞扬,是主体尚未统一自我前整合自我认识的重要步骤。父亲马哈维亚虽然专横,在未询问女儿意见前就擅自决定让姐妹二人从事摔跤事业,并为她们后续的训练制定计划,但他的专横中还包含着一颗慈父的心。他会在深夜为艰苦训练的吉塔和巴比塔揉脚,缓解她们一天的劳累;他省吃俭用,亲手为姐妹二人准备鸡肉训练餐来增强她们的体格;他十分认可自己女儿的价值,认为作为印度女孩的她们既不是商品也不是男人的附庸,他要把她们培养为“伟大的女性”。毫无疑问,父亲的形象是姐妹二人坚持摔跤信念的力量来源。在与“他者”父亲的不断互动中,作为“主体”的姐妹二人不断进行自我身份建构,这让姐妹二人在今后摔跤生涯遇到困难、挫折时,能够更好地完成自我认识并战胜困难。

经过体育学院的摔跤训练,吉塔在摔跤上已经能够胜过父亲马哈维亚,而作为传统强者的父亲已经衰老。为了让自己的摔跤生涯更上一层楼,吉塔倾向于摒弃父亲传统的摔跤手段而去练习现代的摔跤手段。吉塔与父亲马哈维亚之间的矛盾就此展开。在英联邦55公斤级摔跤决赛开始前,吉塔找到父亲马哈维亚,坦白自己没有战胜对手的胜算。父亲给予了她一定的安慰与指导。后来,父亲马哈维亚由于和教练之间存在矛盾,没能出现在最后决赛的场边指导吉塔及时应对对手的摔跤手段。决赛中,处于落后方的吉塔想起了父亲说过的万事靠自己的激励话语,想起了父亲教的一次取得5分的摔跤方式。她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平时积累的经验奋力一搏,最终赢下了比赛。赛后,父亲对吉塔说:“你是我的骄傲!”自此,吉塔作为一个独立主体,从“他者”父亲的矛盾关系中解脱出来,完成了自我的心理成长。

二、大他者对主体吉塔和巴比塔的影响

(一)大他者——传统习俗

在印度的传统中,摔跤是男人的运动。《摔跤吧!爸爸》这部影片以父亲马哈维亚曾经的摔跤经历开场。在他的印象中,摔跤是一个被传统男性垄断的领域,与男性的性别认同紧密绑缚。对普通的印度女性来说,她们没有足够的力量与技巧去完成过肩摔等摔跤动作。在被父亲强制参加摔跤训练之后,吉塔和巴比塔姐妹二人甚至被同学嘲笑“走路都像个男人”。吉塔和巴比塔作为女性,她们遭受的社会压力是男性的数倍③。人的自我感知不是一个自动生成的过程,人不是只能通过镜中的形象来定义自我,镜像也不单单是指光学意义上镜子映射出来的像。换句话说,镜像的关系不只有脑海中的关系,还有社会关系。也就是说,个人的成长会受到社会环境这一镜像的影响。传统习俗作为象征界大他者对主体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无意识是大他者的话语。吉塔和巴比塔的内心生活也会受到外部世界的粗暴影响,这些都是她们无法控制的,就比如姐妹二人也曾一度怀疑父亲让她们练习摔跤这一决定的对错。

在成长过程中,面对来自象征界大他者的暴力压制,作为主体的吉塔和巴比塔无法跳出传统习俗而存在。象征界说白了就是语言。这一大他者通过让人进入语言这个次元,以仲裁人或者调节者的第三方身份来调节人与镜像之间的关系。在吉塔和巴比塔初学摔跤时,父亲要求她们剪去长发,换上男性上衣和短裤。她们虽然没有表现出十足的抗拒,但从影片中可以看出,姐妹二人仍然追求和渴望自身的女性之美。吉塔和巴比塔在与传统习俗对抗的矛盾关系中也一直在构建着“她们是谁”的生命之问。而“她们是谁”的主体概念是通过语言而构成的,并且在特定的象征界里才会被赋予一定的意义。

(二)大他者——女性社会地位

印度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印度女性社会地位较低,在出生前,她们的地位和命运就已经被注定。很多女性对自己的命运没有自主权,在家听从父亲对自己的人生安排,出嫁之后要听从丈夫所有的安排,且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只能在家安守本分。影片中,吉塔和巴比塔的母亲就是一个典型的印度女性形象。作为马哈维亚的妻子,她在家里理所当然地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劳动。在马哈维亚决定让女儿吉塔和巴比塔走上摔跤之路的时候,她除了应和马哈维亚之外没有其他任何的反驳意见。吉塔和巴比塔的母亲也软弱麻木地接受了一种被上一辈灌输的可怕思想——女人生来是伴侣、是妻子、是母亲,女人要侍奉好丈夫及其家人。这也是大多数印度女性的处境。相关研究者指出:“就现代社会来说,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仍然是妇女解放运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应当清醒地看到,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女性自我意识的彻底觉醒,女性自身的完全解放和自由发展,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只有通过广大妇女自身不断努力,甚至是通过抗争和斗争,才能实现。”④

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以及与世界的接轨,印度女性虽未从根本上摆脱被压制的困境,但传统观念中歧视妇女的现象有所缓和。在一定程度上,印度女性有了自我觉醒意识。电影《摔跤吧!爸爸》通过叙事的方式向观众展现了这一点:吉塔和巴比塔在父亲的教育引导下,通过自身努力开创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⑤。父亲在决赛前对女儿说:“明天决赛非常重要,因为你的胜利不是你一个人的胜利,而是属于所有和你一样的女孩……你的对手是所有歧视女性的人。”象征界大他者永远都客观地存在于社会中,尽管一开始不能被人理解。社会环境与个人认识之间的相互影响是深远的。印度社会的女性觉醒意识深刻影响着吉塔和巴比塔姐妹二人,激励她们勇敢挑战自我。女性觉醒意识让她们“天注定”的人生轨迹发生重大的改变,并在某种意义上定义了姐妹二人的自我身份认同。尽管这种觉醒尚处于起步阶段,吉塔和巴比塔在主体成长过程中仍然在积极地建构着自我身份认同。

三、结语

在电影《摔跤吧!爸爸》中,父亲马哈维亚迫于生计,不得不屈服于现实,但从未放弃自己的梦想。在他日渐衰老的时候,女儿吉塔和巴比塔姐妹二人充当着追求理想的象征体。在成长过程中,她们的最初状态处于拉康主体建构理论中的镜像阶段,并承受着所有人的冷嘲热讽,默默前行。镜中的影像是虚幻的、想象的,真正的自我却是破碎的、残缺的。随着外部环境的认可和自我认知的完善,直到经历了镜像阶段的历程,并在“他者”中构建自我,吉塔和巴比塔才完成了自我成长。

注释:

①Dylan Evan.An Introductory Dictionary of Lacanian Psychoanalysis[M].New York:Rouledge,1996:58.

②刘文.拉康的镜像理论与自我的建构[J].学术交流,2006(07):24-27.

③赵琼.《摔跤吧!爸爸》中的性别自我意识觉醒[J].电影文学,2017(22):150-152.

④杜翠琴.试论美狄亚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及意义[J].兰州大学学报,2000(S1):169-171.

⑤马瑞华.《摔跤吧!爸爸》:体育电影主题叙事的新探索[J].当代电视,2017(08):108-109.

猜你喜欢
摔跤吧!爸爸吉塔镜像
为了梦想,倾尽全力
镜像
镜像
《摔跤吧!爸爸》叙事学解读
《摔跤吧!爸爸》
“金牌大国”为何没拍出《摔跤吧!爸爸》(聊天室)
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