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玮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在新时代,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做好思政教育工作,应坚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 作为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基因, 文化镌刻在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标识着不同民族独特的人文风貌。我国很多地域都留存了大量有形或无形的优秀文化资源, 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及党和国家要求,利用好本地文化资源,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温度,拓宽思政教育的广度,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思政教育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自觉承担起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一文中强调,育新人,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换言之,高校育人的目标就是使大学生具备承担民族复兴使命的意识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专业能力, 不断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育人的过程中,从学校的顶层设计到教师的具体工作, 都应该围绕这一核心目标去实施。 当前,世界形势风云激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 快速变化的形势要求思政教育必须主动求变,主动应变,不断创新,讲好中国故事。 目前,高校思政课程理论教学中的不少内容可以与地方文化资源相互印证、相互支撑。地方文化是大学生接触社会、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宝贵资源,将地方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可以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优质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讲[2]。 在网络时代,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大数据、VR 等新技术在思政教育中的运用,取得了不少成果。 不过,新时代的思政教育不能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更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并通过实践对学生进行国家和民族意识教育,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马克思曾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3]。 列宁认为,“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4]。 中宣部、教育部提出,高校应划出专门的学分用于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对大学生来说,地方文化所蕴含的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一心为民等优良传统更具有吸引力,把相关的鲜活案例引入实践教学, 能够引发他们内心深处的共鸣,帮助学生把“报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为实现人生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5]。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 各种文化思潮不断冲击着国人的思想。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20 岁左右的青年人,他们思维活跃、善于质疑,人生阅历却很少,容易被一些错误言论“带节奏”。当下,“躺平”“咸鱼”“丧病” 等负面人生态度在一些学生中甚为流行, 还有部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不以为然。 这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要着力攻克的关键难题。中华五千年历史孕育出灿烂的文明,不仅在历史上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而且在现代也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近年来,不少地方在发掘和保护文化资源方面取得了大量成就, 各种特色文化活动频频登上各大网络平台的热搜榜, 社会关注度非常高,也引发了大学生的广泛兴趣,达到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效果。因此,通过接触具体的地方文化资源,大学生可以探寻中华文化之美,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厚植家国情怀。
当前, 不少高校挖掘地方文化资源育人功能的意识有所增强,但在实践中,具体的融入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是课程内容有效转化不足。 当前大学生使用的教材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该系列教材由教育部组织专家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适用范围广、内容权威,是思政课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教材。但是,就各地区高校实际情况而言,仅局限于统编教材是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的,而且该教材内容以学理为主,较为抽象,需要思政课教师不断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目前,在转化过程中, 从顶层设计角度统筹地方优秀文化融入思政课的系统性不足,有效性偏低。一是教师受主观情感和知识储备的影响, 在地方文化资源内容选取上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发挥。二是实践教学环节建设薄弱。受限于学时计划、安全保障等问题,一些实践教学活动只能浅尝辄止、点到为止。 经费问题则进一步限制了实践教学的发展,部分教学选题尚处于探索阶段。三是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缺位。理论和实践教学设计环节存在的短板,直接限制了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如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方式等,亟待完善。
教师作为地方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育的主导者,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弱项,制约了融合工作的深入开展。一是思政课教师的传统文化功底需要提升。 在中国从事思政教育,不扎根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就无法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的学科分类不断细化, 造成一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扎实但传统文化积累匮乏的现象。 这在客观上限制了思政课教师对地方文化资源深层价值的发掘,导致课堂上出现一些讲得不深、不透、不准的现象。二是教学模式落伍于时代。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大数据”“区块链”“元宇宙”等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 部分教师教学还是停留在课堂单向授课模式, 很少利用网络工具对收集到的地方文化资源进行信息化加工, 导致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审美疲劳。三是高校的科研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 很多专业课教师积极投入大量精力进行课程改革,取得了喜人成果,但是校内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力度偏弱,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不足, 一些能够同时体现专业和思政特色的地方文化资源在利用上没有打通壁垒。
作为受教育主体,大学生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在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但在实际中,这一理念体现得还不够充分。一是学生自身缺乏参与教育活动的主动性。 “00 后”成长在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大部分学生从小物质生活十分丰富,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认识比较肤浅,甚至还有一些学生把实践教学等同于休闲旅游,认为“拍照、修图、发朋友圈”就完成了任务。 另外,我国幅员辽阔,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受区域局限性的影响,不少人对学校所在地域的文化知之甚少,也在客观上削弱了融合的基础。二是教师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目前,思政教育融入的地方文化资源多是以教师为主收集、加工而成的,学生作为旁观者,缺乏参与契机。
思政课程建设是做好思政教育的前提, 高校应从全局出发,完善顶层设计。 一是统筹规划,理清地方文化融入的主线。一方面,可以组织校内外专家学者积极研究、梳理地方文化资源中的育人要素,结合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遴选地方优秀文化的具体内容,编写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校本教材,拓展思政教学内容的涵盖范围。 另一方面,可以组织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等途径, 在教学大纲中明确教学要点、教学文本等要素,形成兼具地方和高校文化特色的教育教学品牌。 二是拓展范围,组织高效有序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丰富和发展学生生活感受和强化人生体验的重要方式,因此应通过实践教学与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无缝对接,实现思政课内涵和教学质量的提升[6]。 根据高校思政课的特点,可以以教学任务为中心,积极开拓博物馆、纪念馆等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健全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学校应切实保障相关工作的经费支出,划拨专项资金、完善财务制度,解决教学部门资金紧张、 报销困难等问题, 使实践教学规范高效、落到实处。 三是完善考核体系,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 重视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倾向、合作能力、参与程度等方面的表现,形成多元评价体系。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只有成为学生的现实关切,才能在课堂上活起来,古今中西的理论与历史只有成为学生用来解答现实问题的资源,才能真正发挥其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作用[7]。 在这方面,一是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指导。 高校要利用好教师培训、公需课教育、专题讲座等方式,帮助教师提升人文素养、拓宽视野、了解地方文化,从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发挥好思政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二是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以教学资源库等网络平台为依托,以纪录片、微电影、微课、漫画等形式将地方文化资源呈现出来; 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开设特色专栏,进行定期推送,并形成长效机制。三是政策引导。通过制订年度考核、职称评审等方面的配套政策,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加强教师对地方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创新,实现思政科研成果反哺教学,保障高校科研与教学的同步、同向发展。
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育,应及时进行学情分析,根据学生需求不断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选择符合大学生学习规律和认知特点的教育方式。 一是吸收学生参与教育教学研究。 在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和研究过程中, 可以选取一部分学生组建调研小组,请他们提供教学案例和研究心得,并将学生提交的成果及时运用到教育教学中。 二是督促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 教师通过项目化教学设置专题,利用任务驱动方式,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走访、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完成学习任务。 在学习过程中,应教会学生用优秀传统文化及科学思想理论武装自己,实现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进而完成对主观世界的改造。 三是保证学生参与教学评价。 大学生思维敏锐,他们能够通过与同龄人的交流发现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汇报打分、匿名评价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互评, 并将互评结果作为结课成绩的重要参考材料,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四是利用班日、团日活动或社团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学习,不断拓宽学生理解地方文化资源的渠道。
地方文化资源以生动直观的方式, 给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了广泛的素材。因此,高校与地方政府应积极合作,可以在校园开展专场活动,或者吸收大学生作为志愿者深度参与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当中。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大学生学习地方优秀文化的兴趣,而且可以通过直观体验,加深他们对“第二故乡”的感情,增强价值认同。
推动地方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相结合,发挥地方文化资源独特的育人作用, 帮助青年学生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是高校思政工作的应有之义。这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广大思政教育工作者接续努力,不断彰显高校的文化育人功能,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