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华
泥鳅是一种具有食用价值与药用价值的水产品,具有巨大的消费市场。饲养泥鳅是一条快速致富之路。但是在淡水养殖泥鳅的过程中,容易受到不同病害的影响,因此应提高警惕性,做好病虫害的防范,在患病后,应根据症状进行检查,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提高泥鳅的生长效果,降低病害的不良影响。泥鳅常见病害主要有以下六种。
泥鳅养殖过程中,受到水温变化和水质恶化等因素的影响,水中的寄生虫和病毒含量大幅度提升,导致泥鳅受影响患病。在患病后,泥鳅的头顶部位出现红白色脓点,后期脓点扩散,泥鳅头骨被腐蚀。泥鳅患病初期时,由于头顶肿痛,往往导致泥鳅疯狂翻滚,无法自主控制,未得到治疗时,会逐渐随着头骨破坏受到其他类型病毒的侵害,最终死亡。该病症一般在6~9月时发生,该段时间温度较高,容易发病。
在发现泥鳅疯狂旋转时,养殖人员应对其进行检查,观察泥鳅头上是否出现红点等情况,并对整个池塘范围内进行抽样检查。在确定病症后,可以使用惠底安或惠立解对池底进行调整,使底部泥层中的溶氧量增加。使用“氟苯尼考”以及“三黄鱼常泰”进行泼洒,对环境进行杀菌消毒。同时,在饲料中添加“肝速宁”,加强对泥鳅肝脏的保护,避免肝细胞发生病变。连续对泥鳅进行观察,根据其实际的表现对药剂或者治疗方案进行调整。若连续1周未得到缓解,可以使用“头孢鱼康”和“克瘟灵”等进行治疗。
真菌性疾病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导致的疾病,在泥鳅养殖过程中,由细菌影响产生的疾病主要包括水霉病和鳃霉病。泥鳅患水霉病后,其活力逐渐减退,并且缺乏食欲,体表出现白色斑点,斑点逐渐扩大成棉絮状。造成原因主要为温度较低,或者泥鳅体表受伤后感染。在对水霉病进行治疗时,应对其孵化温度进行管理,同时降低泥鳅运输过程中的损伤情况。
患有鳃霉病后,泥鳅同样出现食欲不振等情况,在后期其体表会出现明显的青灰色。引发鳃霉病的原因为高温环境中水质污染和体表感染。在治疗的过程中,主要将病变和死亡泥鳅打捞剔除,并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对真菌进行消除。
痉挛病在发病的过程中,泥鳅全身发生痉挛抖动的情况,并且在两天后发生脱皮现象,并且死亡率相对较高。导致痉挛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水体环境不合格,在池塘的水体河底中,含有大量的药剂,如消毒剂、农药等,水体的质量受到的严重影响,此外,水体温度突变同样能够引起该病症的产生。
由于该病症的产生与泥鳅自身的适应能力有关,因此,在对鱼苗进行选择时,应尽量选择本地壮苗,提高泥鳅的适应能力。在对痉挛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首选“惠金典”进行全池泼洒,同时使用“普利宁”和“菌毒快克”等药剂进行泼洒消菌杀毒。同时根据泥鳅的实际情况,配合使用“海王经典1号”等药剂进行投喂,提高抗病效果。在泥鳅好转后,应对其进行观察,避免发生病情反复的情况。
患病后的泥鳅常呈现出表皮较为干瘪且营养不良状态,由于泥鳅表面的黏液脱落,导致其表面发白,并且缺乏光泽。在对发病泥鳅进行检查时,能够发现其内脏中血色较少,并且存在萎缩情况,常见于带籽泥鳅中。并且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短时间能够使周围泥鳅受到感染后死亡。引发脱黏败血病的主要原因为气候原因,泥鳅越冬时其体质将逐渐减弱,同时抵抗力下降,受到频繁消毒的影响,容易发生败血病。
败血病的影响较大,在患病后,应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大面积感染。由于败血病的初始阶段为寄生虫等影响,后期泥鳅腮部被破坏,受到病毒细菌的影响发生溃烂最终引起败血病。因此,在对病鱼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先对泥鳅腮部进行控制,再对内部败血病进行治疗,提高整体的救治效果。使用“检科一号”和“败血宁”进行全池泼洒,配以“脱黏散”和“保肝宁”进行饲料混服。同时对池塘进行调整,使用食盐和小苏打等进行处理。在杀菌时,可以适当使用头孢和氟苯尼考,同时搭配杀虫剂,杀灭寄生虫,避免后续病症复发。
泥鳅受到寄生虫影响后出现一定疾病和症状,常见的寄生虫病包括:小瓜虫病、车轮虫病和杯体虫病等。
在患有小瓜虫病后,泥鳅身体产生白色点状孢囊,机体逐渐衰弱,并出现游动异常等情况。该病症一般在4~6月份出现概率较高,相关养殖人员应注意预防。在患病后,应使用福尔马林溶液对泥鳅鱼苗进行浸泡,同时对池塘进行消虫,对于患病泥鳅,应使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浸泡消毒。
在患有车轮虫病时,泥鳅出现食欲不振和移动缓慢等情况,鱼苗受到虫害影响较为严重。在患病后,使用盐水浸泡鱼苗,并对池塘进行消毒杀虫。避免后续再次感染。
在患有杯体虫病后,泥鳅身体表面出现黑色物质,同时出现血痘,严重导致泥鳅死亡。患病后主要对泥鳅养殖池塘进行消毒杀虫,同时对鱼苗进行消毒,避免寄生虫感染。
泥鳅患有曲骨病后,其身体弯曲产生S型,并且身量瘦小,在泥鳅腮部和鱼鳍出现畸形情况,严重可导致泥鳅死亡。导致泥鳅曲骨病的主要原因为池塘中的温度较低,或者温度差较大,导致泥鳅痉挛。池塘中的鱼苗密度过高,泥鳅活动范围较小,并且内部的营养不足,导致泥鳅出现瘦小弯曲的情况。
在对疾病进行防治的过程中,应加强对鱼苗的选择,将其中瘦小且抵抗力较低的鱼苗剔除,提高整体的生长能力,同时在水里适当增加钙粉和营养物质。在患病后,应彻底对池塘底层泥土进行质量调整,并增加其中钙质和维生素的含量。在饲料中适当添加保肝宁以及相应的多种维生素,加强对泥鳅体质的改善。连续调整1周后,在池塘中添加氨基酸电解多维,促进泥鳅的快速复原。
在泥鳅养殖过程中,为降低病虫害的不良影响,避免发生泥鳅大面积患病死亡的情况,应加强在养殖过程中的预防,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由于泥鳅生活在池塘泥土表层中,因此杀菌消毒等相对较为困难,药剂不足无法对底层泥土起到消毒作用,药剂过多时容易残留,影响泥鳅生长状态。
在对池塘进行消毒的过程中,应对池塘底层进行清理,将其中过多的淤泥清除,并对池塘底部进行消毒。一般消毒时使用生石灰和漂白水等进行消毒,起到杀灭虫卵和病毒的效果。同时应注意消杀的周期,根据泥鳅生长阶段和生长状态制定相应的消毒周期,提高整体的消毒效果。
鱼苗质量对于其后续的生长有着较大的影响,强壮的鱼苗不仅生长速度快,同时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有利于降低病死概率。养殖户在选择鱼苗时,应尽量选择本地泥鳅鱼苗,确保泥鳅能够适应本地环境,避免环境突变产生的应激反应。同时,在选择鱼苗时,应选择较为活泼且身体颜色饱满健康的鱼苗,剔除患病且体表受伤的泥鳅。在选择完毕后,应对鱼苗进行消毒,使用食盐水等药剂,将鱼苗本身携带的病毒和寄生虫等消除,保障泥鳅的健康生长。
不少养殖户在池塘中养殖过多的泥鳅,导致内部密度过大,内部氧气含量不足,并且营养成本不足,导致整体鱼苗生长速度缓慢,同时容易患病,造成大面积感染,影响养殖者的经济效益。在使用池塘的方式进行养殖时,应保持池塘面积在1亩地以下,并对周围进行修缮,避免出现破损和漏洞情况,一般情况下,按照每平方水面中放置50尾左右的泥鳅鱼苗,同时应保证同一池塘中的泥鳅大小相似,避免发生大鱼吃小鱼的情况。
温度对于泥鳅的生长状态有着较大的影响,在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时,均会造成泥鳅患病的情况,因此,养殖过程中,应尽量使温度保持在25℃左右,该温度条件下,泥鳅的状态较为活泼,愿意主动摄食。在温度过高时,可能会出现缺氧现象,在夏季应做好遮阳和控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