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龙所在小区很多人选择就地过年。图/郑智维
和煦的冬日,阳光透过阳台玻璃暖暖地照在身上。
再过一天,将迎来农历新年。家家户户开始张灯结彩,传递出浓厚的节日气氛。客厅里,武文龙两岁的女儿跟着外婆哼起了家乡的童谣;厨房里,妻子已经开始为年夜饭的食材提前忙碌。
响应就地过年号召,武文龙今年未能回老家过春节。2015年,他和妻子来到位于环京地带的燕郊买下人生中的第一套房,随后的结婚、生子也都在这里。算上今年,他在这里过了3个春节。
过去几年间,燕郊房价经历过大涨大落,起起伏伏。2016年12月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房住不炒”,房子回归居住属性。随着炒房客纷纷离场,越来越多在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定居于此。
作为一名普通的打拼者,武文龙坦言,自己对投资炒房并无兴趣,更在意的是“住有所居”。
对于很多国人而言,房子即是家。“房子买在哪里,家就安在哪里,有了房也就有了家,有了房才能在城市扎下根。”武文龙说。
繁华的都市,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
过去40余年,空前未有的大变革让中国人经历了历史上少有的大范围迁徙。一代、两代、三代的农村人,离开父母,背井离乡,到城市打拼、奋斗,扎下根来。
2012年,刚毕业的武文龙只身到北京闯荡。
刚到北京时,因为租不起房,武文龙曾在多位朋友处借宿,后来又经历过数次租房、搬家。就租房而言,不仅工资中的很大一部分要用于房租,而且没有归属感。当时,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处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
在很多人看来,只要没有房,就是在漂泊。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很多年轻人的梦想就是在打拼的城市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2014年6月的一天,出差归来的武文龙打车回到位于北京分钟寺的住处,发现院里满地狼藉,隔壁租户都已搬空。因为所在片区面临拆迁,其他租户都已搬走。
那一刻,一种莫名的漂泊感涌上武文龙心头。
2015年,在好友的劝说和帮助下,武文龙和妻子在燕郊买下一套二手房。
这是一套不大的两居室,虽然装修简单,但足够温馨。最重要的是,定居让他们告别了频繁搬家的状态。
孩子出生后,武文龙的岳母从老家赶来帮忙带娃。一时间,居住条件显得有些紧张,但他依然感到满足,“好歹不用频繁搬住处,房子再小也是家。”
位于河北省三河市潮白河东畔,燕郊自古为京都重镇,与天安门的直线距离约30公里。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实施,燕郊所在的北三縣地区进入“跨越式”发展期。北京的地铁、学校、医院等公共城市服务,开始向这里延伸。
去年6月26日,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河北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不久的将来,燕郊人乘地铁进京的愿望将成为现实。
因为毗邻北京,燕郊承接了北京巨大的外溢居住需求。
至今,武文龙仍清晰记得第一次到燕郊的场景:在北京国贸大望路一带,有人拿着喇叭高声叫喊着,“燕郊看房,免费乘车”。经过40分钟的车程后大家到达燕郊,下车后紧接着是卖房人的一通推销。
燕郊楼市,称得上是中国楼市的缩影。
据燕郊当地的老人讲,30年前燕郊还是一片荒芜之地。过去的20多年来,得益于距离北京CBD近,外来人口、开发商、资金大量涌入。如今,这里已成为坐拥百万人口的都市。
2008年,燕郊房价还在4000元/平方米上下波动。2010年,在北京严苛的限购政策推动下,燕郊房地产业迅速膨胀,房价突破万元大关。“房价上涨最疯狂的时候,有些项目售价高达4万元/平方米。”
2017年,为落实“房住不炒”的楼市调控政策,包括燕郊在内的环京地带纷纷出台限购政策,提高了首付比例。随着一系列调控政策落地,炒房者纷纷离场,房价得以平稳下降。
“房住不炒就是没有炒房客,让有居住需求的大部分人都买得起房。”谈及调控政策,武文龙说。
武文龙的父亲一直生活在农村老家一个小院里。虽然已经73岁,但老人还是闲不下来,除了在院子里栽上葡萄、柿子等果树外,还种了辣椒、茄子、黄瓜、大葱、香菜等蔬菜。
只要有机会,武文龙还是愿意带着妻儿回老家的村庄住上几天,“在那个有些残破的小院里,有着太多难以磨灭的温暖记忆。”
“听父亲讲,那所老宅里已经走出了4辈人。出去打拼,在外地买了房,有了家,就开始落地生根。”他说。
在武文龙看来,无论是老家村里的瓦房、平房,还是城市高楼大厦里的一套房,身安之处即是家。
以解决亿万家庭居住问题为首要任务,住房始终是一项民生产业。民有所呼,政有所应。过去几年间,国家坚持租购并举,在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的同时,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采访中,武文龙分享了一篇自己读到的文章。
文章谈到,房子就是“家”字之中的宝盖头。安、宁、宅、定、富等汉字里都有宝盖头,在古人的心目中,似乎没有房子就没有安定、安宁,没有房子就不能称为“家”。“先安身,然后才能心安。”武文龙说。
因为疫情,武文龙所在的小区选择就地过年的人很多。和平日相比,小区里更为祥和、热闹。虽然住户间彼此不认识,邻里之间见面也会互道一句“新年好”。这样的氛围,让武文龙感到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