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心理防线,让骗局无处遁形

2022-02-18 21:16:37靳媛媛
心理与健康 2022年2期
关键词:受骗者反诈骗局

靳媛媛

过去的一两个月里,国家反诈中心的反诈宣传频繁上热搜,还出现了不少的“反诈明星”,比如因金句“我是反诈宣传主播,你是什么主播?”而走红的反诈宣传员老陈—— 陈警官;也有因国家反诈中心于9月15日发布的短视频《终极交锋》而成功圈粉无数的反诈小姐姐,他们以当下年轻人较为接受的直播、说唱、古装短剧等形式宣传防诈骗知识,许多网友不禁大呼“官方整活,最为上头!”在围观赞美的同时,反诈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我们通过国家反诈中心加大对反诈知识的宣传力度这一行动可以看出,如今的诈骗形式花样百出,各种骗局越来越难以防范,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与精神损失。近日又有新闻报道,上海一钟点工阿姨被雇主诈骗232万元;郑州一女子被男网友骗104万元;男子假扮老板和老婆闺蜜网恋诈骗20万元……每一例案件都让人匪夷所思。

然而实际上,校园中的大学生群体更是电信或网络诈骗的庞大受害群体。因此,了解诈骗分子利用受骗者的什么心理实施诈骗变得尤为重要,不但有利于防范诈骗,还可以为受骗后的自我心理调节提供一些帮助。

电信网络诈骗其实是一场心理博弈战。在电信网络诈骗中,诈骗分子其实是通过各种手段对受骗者的心理进行干预,使受骗者产生错误的决策,从而产生错误的行为倾向。具体而言,电信诈骗犯罪分子利用被害人的趋利性和避害性心理,实施具有针对性的电信诈骗手段,这样的电信诈骗手段诱惑性高,危害大。这种突发的灾祸往往会给受害者造成一定的心灵创伤,如产生恐惧、怀疑、自责、自卑,严重会导致情绪障碍等心理问题。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学生受害者被骗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 受骗前的心理比较复杂,主要体现在会出现侥幸心理、逐利心理、同情心理、猎奇心理和猎艳心理,这几个心理常被诈骗分子利用;

● 大学生在受骗时,心理活动往往较为复杂,存在侥幸心理、戒备心理,伴随着焦虑和兴奋等内心活动;

● 被骗后表现为自尊心作祟、羞耻心理、吃亏心理等;

● 受骗过程中的心理机制主要有:认知错误、情感偏差和意志改变。

诈骗犯极擅长利用人们的心理弱点实施犯罪,因此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应当如何防范呢?

大学生要通过大量现实案例熟知电信网络诈骗的客观事实与危害后果,学习识别诱因,做好正确的心理预防,提高网络信息真伪鉴别能力,理性识别与应用网络信息,警惕无处不在的网络诈骗。切勿抱有逐利心理轻易相信网络虚拟利益,逐渐形成对网络诈骗犯罪的免疫力和心理防御机制。

当大学生踏入诈骗分子骗局时,大学生此时要冷静分析情況,及时向家长或朋友求助,在校大学生最好积极向辅导员说明,辅导员在社会阅历和处事能力方面强于大学生,会给予及时的帮助和解决方法,减少损失。

在受骗后,若感到心理不适,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排忧解难,做好心理疏导,减轻心理压力,防止发生不良后果。另外,一旦遭遇诈骗,受害者应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震慑不法分子。

※ 减少暴露。要减少情感暴露,要谨防信息暴露。

※ 避免不当吸引。每个人都应该对自身可能诱发电信诈骗的心理、行为特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同时,多了解一些电信诈骗案例,参加一些应激教育,培养在遭遇突发事件精神髙度紧张下能迅速冷静并提高防范的能力。

猜你喜欢
受骗者反诈骗局
反诈公益广告
法人(2023年9期)2023-12-01 14:50:14
揭秘光的折射形成的“骗局”
别被骗局牢牢关住!
云南画报(2022年3期)2022-04-19 11:16:04
诈骗罪中行为人取得财产的特殊情形
“反诈”鸡蛋 为何上热搜
今日农业(2021年12期)2021-11-28 15:49:26
“反诈宣讲员被骗18万元”更具警示性
“反诈宣讲员被骗”更具警示性
人民周刊(2021年11期)2021-07-09 08:28:38
匀加速骗局
为啥有些人会被洗脑
中老年健康(2016年9期)2016-11-18 15:38:24
骗局
小说月刊(2014年12期)2014-04-19 02:4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