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与“鸡娃”的战争

2022-02-18 21:16:37彭宗艳
心理与健康 2022年2期
关键词:请愿书鸡娃佛系

彭宗艳

近日,在“双减”的大背景下,贵阳一所小学37名家长联名“请愿”,要求班上一名7岁女孩妞妞转学的事件引发关注,在社交媒体上已热议了一段时间。

“请愿书事件”发生在2020年的11月,目前当事孩子已转到一所民办学校,近日才得以曝光。

其具体经过是这样的:

2020年10月某天,由于妞妞没有写完语文作业,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翟老师让她罚写,妞妞妈妈认为这是体罚行为,并且妞妞当天中午回到家突然哮喘发作。

妞妞妈妈因此和翟老师在电话中发生争吵,交涉中,翟老师在学生面前把电话外放,要学生们作证自己并未体罚。

11月4日上午,家委会避开妞妞妈妈,建立了一个微信群(翟老师也在其中),在群里呼吁其他家长在一封《请愿书》上签名。这封请愿书是写给该小学校领导的,请求校方劝诫妞妞的父母为其办理转学,具体内容在网络上可以检索到,在此就不赘述了。

事情的结果是,全班共39个家庭,除了当事孩子家长以及一名拒绝签名的家长外,共有37名家长在请愿书上签字。

相信了解过该事件的人,都能看出罚抄写作业只是根导火线,本质上,这是一场教学理念之争。

在此之前,妞妞妈妈和老师、家长们就有很深的矛盾。妞妞妈的教育理念一直比较“佛系”,和大部分家长的“鸡娃”理念相悖。

所谓“佛系”,是指无欲无求、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反映在教育上则是妞妞的妈妈不赞同老师留太多作业,和老师沟通无果后,为了让女儿少写点作业,还让丈夫代写过;她不赞同对孩子进行超纲、拔高的知识教育;不赞同以分数作为孩子的评价标准;不赞同老师安排分数高的孩子“管理”其他同学的行为。而“鸡娃”则是指父母给孩子“打鸡血”,为了孩子能考出好成绩,不断给孩子安排学习活动的行为。

在没有“双减”的时候,妞妞妈的教学理念就和“双减”理念相符。但当时大多数家长都还持有“鸡娃”的想法,还有一部分家长表示:“怕被当成异类,担心自家孩子在学校受委屈。”因为上述原因,班上的37名家长在《请愿书》上签名,要求妞妞转学。

在“双减”政策逐步落地的今天,“佛系”和“鸡娃”两种教育理念的碰撞还在继续。还有一些家长虽然也愿意让孩子减负,可又担心如果我家娃“减”了,别人家没有“减”怎么办。并因此产生新的教育焦虑,这部分家长极有可能还会继续“鸡娃”。

针对不同的教学方针,教育观念不同的家长肯定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教育理念的碰撞一定程度上也很难避免。我想,“请愿书事件”带给我们教育者最大的啟示应是:如何在“双减”政策逐步落地的今天,让个体“鸡娃”与快乐教育长期共存、和谐相处?

“请愿书事件”揭示出两种教育观念发生了碰撞,其背后透出的是一股浓烈的教育焦虑的味道。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享受好的教育,希望孩子在学习的道路上一帆风顺,希望孩子能读好学校、拥有好老师,能考高分、读名牌大学、找到好工作。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社会对文凭、名校等固有评判标准的认可度还是很高,为此,家长依旧希望孩子考出高分数,希望老师能用自己认可的方式教育孩子,对于其用心老师们首先要理解。

教育焦虑,不仅是家长的焦虑,也是整个社会的焦虑。老师凭一己之力,虽不能缓解整个社会庞大的焦虑感,但对于自己班级的家长们,应持理解和乐意帮助的态度。

家长们产生焦虑的主要原因,除了与上述的社会评判标准有关,还主要来源于以下两方面:

现如今,双职工家庭数量较多,父母双方都忙于工作,对孩子教育的关心往往是间歇式的。孩子在学习上有问题时就多关注,没有明显问题时就少关注一些。他们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缺乏规划,到了要面对的时候(升学、择校等),就会两眼一抹黑,进而产生焦虑。

家长和孩子生活在不同年代,面对的社会状况也不同,但家长们往往喜欢把自身经验灌输给孩子,希望孩子复刻自己的成功或避免自己的失败,如果孩子不配合,他们就会焦虑。并且,许多家长到了中年,就不再愿意学习和接受认知之外的新事物,他们的焦虑是自己跟不上孩子成长的步伐,无法为孩子提供帮助。

针对焦虑产生的不同原因,老师可以给家长提供不同的焦虑化解办法。

“请愿书事件”当中,体现出了明显的“站队”现象。但教育理念的分歧是一个无法用痛快“站队”来解决的问题。每一种教育观念都不该用我们自身的好恶来定义,就比如“佛系”和“鸡娃”,两种教育理念的分歧没有对错之分,它们的存在只是教育观念多样性的一种体现。即便家长、学校、老师对这两者都有不同的偏好,彼此之间都应相互尊重,避免出现“站队”和“排挤”的情况。

想要健康的家校沟通模式,老师们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入手:

改善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与合作。现实中,一些老师在和家长沟通时会使用不当姿态,比如高高在上或低声下气。存在这种问题的老师,要摆正自己的姿态,做到不卑不亢、有理有节。另一方面,老师可以虚心接受家长提的建议,同时也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判断标准,如果家长提出了不合理要求,要懂得拒绝,并引导家长理解并支持您的治班理念和措施。

重视家委会的作用:家委会成立的初衷,是增进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它是家校沟通的桥梁,但也很容易成为家长们“内斗”的平台。一旦出现这种苗头,老师们应积极听取各方意见,尽量将教学方针调整到大家都能接受的状态,不要冷眼旁观,不要把矛盾丢回给家长。良好的沟通靠的不是技巧,也不是圆滑,而是教育者发自内心的对家长的尊重和理解、对学生的关怀与爱护。

最后,“双减”政策已落地,国内的教育也在积极朝前发展,未来或许还会有更多的政策出现。身为教育者,我们应当加强政策学习,形成与时代同步的教育理念,不断改革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做一名合格的教育活动推进者。

猜你喜欢
请愿书鸡娃佛系
网络流行语“鸡娃”探析
今古文创(2022年29期)2022-11-01 06:19:32
Z世代:拒绝内卷,不再佛系
低龄“鸡娃”躲不掉美术课
电脑报(2021年19期)2021-07-15 08:13:32
佛系
青年作家(2021年1期)2021-05-22 01:43:06
“鸡娃”教育:一场面向学生的残酷“内卷”
泰示威者拟向泰王递交请愿书
环球时报(2020-11-09)2020-11-09 05:13:50
别让“佛系”成为你不努力的借口
学生天地(2020年6期)2020-08-25 09:10:28
制造鸡娃
当代工人(2019年11期)2019-07-10 14:59:10
佛系
德国人提交上万“请愿书”
环球时报(2017-05-18)2017-05-18 11: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