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共同体时代下的海峡两岸文学

2022-02-18 18:58郑斯扬
台港文学选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笔会报告文学海峡两岸

郑斯扬

第九届海峡两岸文学笔会暨“命运共同体时代下的海峡两岸文学”研讨会于2021年12月12日在风景秀丽的厦门市委党校举行。来自两岸的作家和学者、评论家等100多位嘉宾济济一堂,共话两岸文学未来发展。本届笔会由福建省作家协会、厦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由厦门市作家协会承办。大会开幕式由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厦门市作协主席林丹娅主持,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福州市作协主席余岱宗、厦门市文联副主席陈春洋、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施沛琳教授、廈门大学中文系夏光武副教授、厦门市作协秘书长黄宁分别致辞,向笔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会上,夏光武还向大家介绍在厦门工作的台湾籍专家学者,他们是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黄裕峯副教授、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黄学硕副教授、钟永兴副教授、吴秉勋副教授、张期达助理教授。

自2013年以来,海峡两岸文学笔会已经连续成功举办八届,已成为两岸作家分享文学创作经验、共同推动文化交流的平台和桥梁,也是海峡两岸文学交流合作的重要品牌。本届笔会以“命运共同体时代下的海峡两岸文学”为主题,其宗旨在于总结与深化两岸文学的学术研究与理论建设,交流并分享作家的最新作品,推进两岸在命运共同体时代的文学精神,共圆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一、对两岸文学和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探讨

对两岸文学传承与发展的探讨是本次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王炳根先生(福建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在其发言《两岸文学的互补性》中,分析了两岸文学是如何在互补与对照中深入彼此。同时,他指出两岸文学界在对彼此的理解上存在一些差异,有其历史、经验和距离等多种原因,提出只有不断通过两岸交流,加深对彼此的理解,才会促成两岸文学共同体的形成,从而超越分歧,从文学领域实现祖国大陆与台湾的融合发展。其一,台湾文学对祖国大陆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20世纪后半叶通俗文学作品对祖国大陆传统文学观念的冲击。20世纪后半叶,祖国大陆的通俗文学领域几近空白,娱乐方式较少,文化领域市场化程度低,台湾流行文学、音乐、电影乘势而入,满足了诸多读者需求。其二,祖国大陆文学对台湾的影响主要反映在纯文学对现实生活的叙述,尤其是历史生活的描写必然会对台湾文学产生重要影响。其三,海峡两岸文学界对一个世纪以来的历史与生活的叙述,都采取了客观与宽容的态度,未来如何在开展文化研究和文学批评的过程中处理好历史和现实的问题,体现出作家和学者们对两岸文学状况的深刻认识和前瞻性的学术视野。作为亲身见证了海峡两岸文学发展历程的海峡艺术名家,王炳根的发言虽然只是简要地概述和总结,却具有宏观的意义。

施沛琳教授(闽南师范大学)在发言《新媒体视域下的两岸城乡书写》中提出了三个问题,其一,海峡两岸青年作家和网络作家如何推动两岸文学的互动与合作?其二,海峡两岸同名村交流已久,如何在新媒体视域下推动两岸城乡书写,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两岸同根同源的历史,增进彼此的认同感,从而进一步地走向融合发展?其三,如何理解网络传播媒体对文学的立体化和融媒化?在发言过程中,施沛琳向与会嘉宾呈现了自己拍摄的《海峡两岸居同厝》组图,并指出“同名村”是海峡两岸尤其是闽台两地极为特殊的一种现象,蕴含着福建和台湾乡亲共同的传统,是极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现象。她鼓励两岸青年作家走访、探寻祖籍地,在书写故乡的同时借助网络互动分享的便捷,扩大同名村的影响力,抒发两岸同胞们爱乡爱土爱国之情,从而凝聚社会共识、构建价值认同。其根本目的就是汇聚青年作家的力量,为两岸和衷共济、团结奋进,实现祖国统一的美好未来而奋斗。这一席话引起在场嘉宾的强烈共鸣,热烈的掌声表达着共同的心声。

两岸茶文化研究是此次笔会一个亮点。厦门市作协副主席夏炜的发言《两岸茶文化的同生、共和与交融》,从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四个方面考察了两岸茶文化的历史。其一,近两百年来所产制的乌龙名茶,如文山包种、冻顶乌龙、木栅铁观音与高山茶,其品种皆源自福建。而台湾茶叶生产的创始者,又都是从福建移居台湾的先民,可以说两岸素有密切的人缘、茶缘、地缘。其二,两岸茶业在品种、制作工艺 、茶艺等方面既有久远渊源, 又体现各自的特点和风格。尽管两岸在茶艺概念的归纳方面不尽相同,但主体精神还是接近与相通的,特别是祖国大陆与台湾的许多学人都提到了“和”字,这是对中国文化意识的集中体现。“和”的内涵非常丰富,意味着天、地、人,意味宇宙万物有机统一与和谐。其三,当前两岸品牌茶的评选、茶赛,对于两岸相互取长补短,加强两岸茶叶的交流与贸易,促进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亲情交融、不断增强两岸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件有非凡意义的事情。

二、两岸报告文学的研究

海峡两岸报告文学研究是出席本次研讨会的学者们关注的问题,围绕该议题展开的发言数量最多。学者们从命运共同体的视角对海峡两岸报告文学进行分析和解读,从而加强了对两岸文学发展趋势的认识。如夏光武副教授(厦门大学中文系)的发言《命运共同体时代下的文学趋势:以台湾地区的生态文学为例》,分析了历史环境影响下的台湾生态文学,指出本土观念、地域文化、环境保护思想,几乎成为台湾生态文学创作的前提条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不断地影响台湾的生态批评视角。他认为现实与浪漫是台湾现代生态文学的两个层面。一方面台湾当前的生态文学作家纷纷投身自然保护的行列,反映出生态文学介入自然的现实行动。一方面虚构和非虚构已经成为台湾生态文学的组成部分,是一种透过想象的叙事策略。然而,一旦非文学因素介入这个模式后,创作者的立场难免不受影响,于是很多单纯的生态文学发展转化为模糊的议题。此外夏光武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即过度关注本土或者强调本土,是否会带来反效果,这也是台湾地区生态文学作家和研究者必须注意的课题。

对20世纪80年代报告文学的考察成为笔会上的一个亮点。黄裕峰副教授(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发言《报告文学在台湾地区的发展》,梳理了台湾报告文学的演变过程,指出两岸在20世纪80年代,都因为经济型态转变等因素,促使关照社会现实的报告文学蓬勃发展。此时的写作主题涵盖了历史、文化、教育、生态、两性关系等现象。这段时间的祖国大陆报告文学作家,有相当比例有着报刊工作的经验,例如理由、孟晓云、麦天枢、贾鲁生、张胜友等人都当过报社记者。台湾地区方面,20世纪70年代的翁台生、李利国、心岱也曾是记者,古蒙仁、林清玄是记者兼文学创作者。他们关注时代脉动与社会发展的行为推进了报告文学的发展。此外各大报纸和杂志以及相关文学奖的推动也让报告文学掀起了热潮。

黄学硕副教授(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在发言《海峡两岸报告文学的回顾》中,回顾了两岸报告文学的发生与发展,并对20世纪80年代两岸报告文学进行了深度比较。他指出这个时期祖国大陆方面的报告文学以塑造某种社会价值标准为重点,例如徐迟的《地质之光》《哥德巴赫猜想》、黄宗英的《大雁情》《小木屋》、程树榛的《励精圖治》、理由的《希望在人间》、魏巍的《在时代的弯弓上》等,都是塑造人物楷模的作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作品的主题更加多元,涉及农民问题、教育问题、生态环境等问题。相比较而言,台湾报告文学以关怀弱势和历史文化为重点,而后出现了有关环境生态等敏感话题的报告文学作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岸报告文学受经济发展的影响,报告文学不如以前繁盛,很多作品从关注社会责任转向关注现实利益,台湾的报告文学偏向个别化和小众化。黄教授还以《南方周末》为例,强调报告文学的策划应该采取调查报道和专栏设置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一种不断向正义、爱心、良知求索的勇气。

三、两岸文学研究中的互动视野

在海峡两岸文学研究中引入中外、文化互动视野,是本次笔会一个引人瞩目的议题。《福建文学》常务副主编石华鹏在《严肃文学的未来之路在哪里?》的发言中,指出当前严肃文学特别是严肃小说正在失去其重要意义,严肃文学正处于转型的迷惘之中。这种判断的依据源自当下的现实,严肃文学正在失去读者的阅读活力和作者的创作活力。他分析严肃文学在生产和阅读环节之所以出现疲软的根源,正在于社会从印刷时代过渡到信息时代、数字时代以及自媒体时代,人类已经由文字中心过渡到图片、视频中心,甚至是即将出现的虚拟空间。对此,石华鹏提出应对问题的一种思考:重新认识时代与严肃文学的关系,并列举了作家斯蒂芬·金、东野圭吾、余华的作品以此说明作家与时代的关系。并提出关注网络文学,尤其是那些既有通俗小说无法拒绝的阅读力,又有严肃小说在人性勘察上的深度与广度的网络文学作品,只要在期间能够有一个可以在自媒体时代开辟严肃文学疆域的可能,就有机会创造出具有强大吸引力、故事性强、触动读者身心、能够道出人类社会或明或暗思想,表达简洁、准确、美丽的文学作品,这必将是一种具有劲爆力量的文学形式,它值得我们为之期待。

俞兆平教授(厦门大学中文系)的发言《鲁迅与严复》,基于严复后人对海峡两岸沟通的贡献,延展出鲁迅与严复的议题。俞教授集中阐释了天演论的内在矛盾及鲁迅的选择这一学术界的难题。其一,他认为,《天演论》的正向影响表现为对国家与民族在衰亡覆灭时的拯救。但由于严复出于现实的需求,在翻译时有意略去了赫胥黎为《进化论与伦理学》出版所写的“序言”,过于强调以天演为本体,呈现为物竞天择,物与物之间竞争不息,优者胜而独存,劣者败而消亡的思想。其二,鲁迅对严复译著《天演论》采取了哲学的“扬弃”立场,取其精要,去其偏执。即遵从科学意义上的万物进化论,赞同对弱小民族宣扬“天行”说,但又以赫胥黎的“人治”说反击遵循斯宾塞“丛林法则”的“兽性”说。同时鲁迅把进化论和社会革命联系起来思考,愿意牺牲自我,促使希望在进化中诞生,而深潜于其体内的“鬼气”“一代不如一代”以及对“黄金世界”的疑虑反映了鲁迅的退化观念。其三,与严复倾向于斯宾塞强调“舍己为群”不同,鲁迅更倾向于约翰·密尔,倡导“首在立人”。然而,进化论在中国社会现实中的困境让鲁迅最后认识到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学说来取代严复译著《天演论》。

笔会上还特别为嘉宾们安排了杨春时教授(厦门大学)的专题讲座《文学创作与鉴赏的主体间性》,讲座围绕文学创作和鉴赏中的主体间性问题展开。其一,文学是一种自由的生存方式,它既不是主体性的,也不是客体性的,而是通过主体间性达到主客体的同一。在文学活动中,“我”是主体,世界也变成了主体,两者通过交往、对话,互相同情和理解,形成充分的主体间性。其二,中国传统美学不同于西方古代的摹仿说和近代的主体性美学,是具有主体间性的。中国文学理论强调情景交融、物我同一,提出了意境、意象等概念,形成了感兴论。它认为“我”是有情的,万物也是有情的,两者互相感应,通过同情而达到物我同一。其三,中国同情论的主体间性理论,不同于强调理解的西方现代主体间性思想。文学主体间性理论不仅克服了反映论理论和主体性理论的片面性, 也克服了后现代主义抹杀主体(福柯)和客体(德理达) 的虚无主义的弊端,更解决了文学何以可能的问题,从而为后现代主义语境下文学理论的建设开辟了通路。杨教授以开阔的视野指出,中国古典美学和西方现代文论都有丰富的主体间性思想,都可以成为文学理论建构的重要思想资源。

与会作家们从各自的写作经验参与到大会的学术交流中,为笔会带来别样的学术风景,促进了对两岸文学发展的研究,相关问题也在研究与探讨中获得新的拓展。与会者希望两岸文学界进一步以笔会为纽带,互促互进,加强两岸文学交流对话,共同创建海峡两岸文学融合共生的崭新未来。

猜你喜欢
笔会报告文学海峡两岸
少年笔会
充实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论一翼
第十一届清远市三名笔会线上举行
金秋笔会
中国青年报告文学作家创作会举行
金秋笔会
海峡两岸
阵痛与激情:1979—1989年的灾难报告文学
海峡两岸
浅析如何写好报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