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神药”茯苓

2022-02-18 17:51江媛媛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茯苓

江媛媛

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曾有“因汝华阳求药物,碧松之下茯苓多”的诗句。诗中的茯苓是著名的药食同源的中药,自古便有“四时神药”的美誉。

茯苓主要产于我国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省,其中,安徽的产量最多,称“安苓”。

作为安徽“十大皖药”之一的茯苓,主产于安徽安庆(岳西、太湖)与六安(金寨、霍山)两地。其中,岳西县是我国茯苓两大主产地之一。

文人墨客、王公贵族的保养秘方历代中医药方“常客”

茯苓多寄生于向阳山坡上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形如甘薯。早在西汉淮南王刘安等所著的《淮南子》中,已经有“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菟丝”的记载。曾经有研究者把能够搜集到的中医方剂做过统计,结果发现,历代的中医方子里,用得最多的一味中药就是茯苓。《神农本草经》将茯苓列为上品药材,言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魏晋时,茯苓就被视为养生佳品,王公大臣常用茯苓与白蜜同服。明代中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则称茯苓是“松之神灵之气,伏结而成。”唐代“药王”孙思邈也曾在《枕中记》中记载:“茯苓久服,百日病除。”

皇家的御用点心

相传晚清时期,老年的慈禧太后得了心疼病,日夜烦忧,生怕自己活不成了,有人劝她向香山法海寺的老方丈求医,于是,慈禧派人请来老方丈。老方丈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圆饼数枚,告诉慈禧:“人生在世不求仙,五谷百草保平安。此饼乃老衲所采茯苓所制,名曰‘茯苓饼,有养生健身之效。”从此,慈禧太后便经常进食茯苓饼,果然心疼病很少犯了,连头发也由白变黑。这种用茯苓粉和精白面制作的糕点深受慈禧喜爱,常常用来赏赐王公大臣,后来,御膳房越做越精细,进而发展为清王朝末期宫廷名点之一。

文人墨客也钟爱

茯苓不仅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一些著名的文人墨客也与其有不解之缘。传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年少时体弱多病,夏天因为脾胃弱而饮食不消、食欲不振。冬天则因为肺肾气虚而经常感冒、咳嗽。请了许多医生,服了许多药物也未能根除。直到苏辙过了而立之年,他向人学习养生之道,练习导引气功,经常服用茯苓,一年之后,困扰他多年的疾病竟然好转了。此后,他便专心研究起药物、养生来,并写了《服茯苓赋(并引)》一文。文中写道,服茯苓可以“固形养气,延年而却老者”;久服能“安魂魄而定心志”“颜如处子”“神止气定”。

明清时代,罗田(今湖北省境内)茯苓还成了贡品,作为朝廷官员保健养生之用。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就多次写到了茯苓。

“四时神药”神在哪里

作为蘑菇家族中的一員,茯苓这种多孔的真菌非常特别,它不生在土里,不长在腐草中,却喜欢寄生在松树的根部,偶尔也喜欢生长在其他的针叶树及阔叶树的根部,它还非常钟爱沙质土壤。茯苓在中医古籍中还有很多别名,比如《唐本草》中叫作伏苓、伏菟,《本草纲目》中叫作茯兔等。

中医认为茯苓味甘淡、性平,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比如《名医别录》中记载其能“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医学启源》中记载其能“除湿,利腰脐间血,和中益气为主”,《日华子本草》中记载其能“补五劳七伤”。

茯苓还能养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比如《药性论》中记载其能“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

茯苓最为常见的药用价值是渗湿利尿,《本草求真》记载茯苓是“最为利水除湿要药”,《用药心法》中记载“茯苓,淡能利窍,甘以助阳,除湿之圣药也”。茯苓虽然能利水,但是并不伤气,补泻兼施。

茯苓

说起茯苓祛除风邪、湿邪的功效,还有这么一个故事。相传成吉思汗在中原作战的时候,小雨连绵不断地下了好几个月,大部分将士染上了风湿病。眼看临城兵败,成吉思汗十分着急。后来有几个士兵因偶尔服食了茯苓,风湿病得以缓解。听说此事后,成吉思汗大喜,他急忙派人到盛产茯苓的罗田县(在今湖北省境内)运来大批茯苓给将士们吃,许多兵将吃后病情果然缓解了。成吉思汗最后打赢了仗,茯苓治疗风湿病的神奇功效也被广为传诵。六味地黄丸的创始人,也是中医儿科的创始人、宋朝的名医钱乙患有风湿病,他也是用茯苓来给自己治疗的。

爱美人士对茯苓一定也不陌生,因为很多号称天然美白的护肤品中都有茯苓的身影。白茯苓(为药材茯苓块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能祛斑增白、润泽皮肤。《本草品汇精要》中就记载了一则茯苓面膜的配方和功效:“白茯苓为末,合蜜和,敷面上疗面疮及产妇黑疱如雀卵。”

补而不峻,利而不猛,药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宁心安神,还美容养颜,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具有这些特点的茯苓,可以说相当“神”了吧!因此,它还被誉为中药“八珍”之一。

茯苓进厨房,药品变美食

北京城的传统风味

茯苓药性平和,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之效,适用于心气不足、脾胃虚弱的老年人,尤其对老年人的失眠、多梦、眩晕等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说到茯苓有什么知名的食疗方,那茯苓饼一定是知名度最广的。它不但是北京的一种滋补性传统名点,还以其独特的风味一直备受大众喜爱。这种以茯苓霜和精白面粉做成的薄饼,中间夹有用蜂蜜、砂糖熬成的蜜饯及松果碎仁,其形如满月,薄如纸,白如雪,味美甘香,风味独特。关于茯苓饼的制食法,早在明代的药学著作《万病回春》中已经有记载,后来,茯苓饼经过长期的优化和改良,从药品成为美食,而且越来越薄。

北京风味小吃中,还有茯苓包子、茯苓糕等。《吴氏中馈录》关于唐宋集市食摊上用茯苓、糯米、白术磨粉制成的茯苓糕,是食用茯苓的最早记载。自此之后,我国食用茯苓逐渐形成了“南糕北饼”的传统习惯,即南方的茯苓糕与北方的茯苓饼,二者均久负盛名。

在民间膳食中,也有用茯苓熬粥、做点心的。晚清,民间有一种早点叫“茯苓粥”。手艺人每天凌晨穿街走巷,挑担呼卖茯苓粥。

茯苓药膳

茯苓的吃法多样,最简单的当属熬粥。可选些温性、平性的食材,如用具有补脾、生津等作用的山药,与茯苓一同熬制米粥。也可在煮粥时,添加茯苓、薏仁、生姜等一同熬制。茯苓和薏仁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而生姜可以温胃散寒,所以这款粥不仅能助消化,对胃寒也有缓解作用。如果将茯苓和黑芝麻打成粉与面粉一起做成面条食用,还有养发乌发的效果。

下面介绍几则关于茯苓的膳食配方,供大家在中医师指导下选用。赶快学起来吧!

茯苓好吃,也有禁忌

如今,寻常百姓家常见的茯苓食品多种多样,比如茯苓薏米粥、茯苓莲子羹、茯苓饼、茯苓糕、茯苓酒、茯苓陈皮姜汁茶、茯苓豆腐、茯苓甲鱼煲、茯苓排骨汤等。对症常食,有助于增强体质,益寿延年。茯苓虽然是很好的药食两用的中药,但也有其食用的注意事项。

首先,注意茯苓不宜与某些中药一起食用,也不可与米醋、浓茶等同食。《神农本草经集注》中记载茯苓“恶白蔹。畏牡蒙、地榆、雄黃、秦艽、龟甲。”其次,对于一些虚寒体质、肾虚、尿频的人,也不适合食用茯苓。比如:《神农本草经疏》中记载“病人肾虚,小水自利或不禁或虚寒精清滑,皆不得服”。《得配本草》中记载“气虚下陷、水涸口干俱禁用”,咽喉干燥的人也不要服用茯苓。另外,孕妇慎用茯苓。

茯苓枸杞茶

原料:茯苓3克,枸杞子12枚,红茶3克。

制法:将茯苓研为粗末,与枸杞子、红茶一起放入杯中,加入开水冲泡,静待5分钟,即可品饮。

功用:本药茶具有补肾益精、健脾利湿的功效,适合水肿肢酸、小便不利、脾虚泄泻的人饮用。

茯苓薏苡仁粥

原料:茯苓30克,薏苡仁30克,陈皮6克,粳米150克。

制法:将茯苓、薏苡仁、粳米洗净,陈皮切丝备用。将茯苓、薏苡仁、粳米一起入锅煮粥,粥将成时,加入陈皮丝,再煮5分钟即成。

功用:本药粥具有利水渗湿、理气通利的功效,适合水湿内盛引起的大便溏稀或小便不利的人食用。

茯苓馄饨

原料:黄母鸡肉400克,茯苓粉200克,豆豉50克,水2000毫升,馄饨皮、食盐适量。

制法:将豆豉加入水中,大火烧开,转小火煮半小时,取汁弃豆豉,备用;将黄母鸡肉剁碎,加入茯苓粉,再加入适量食盐,调制成馅;用馄饨皮包成小馄饨,入豆豉汁中煮熟即可。

功效:茯苓馄饨出自《本草纲目》,李时珍认为其能治疗“老人噎食不通”,“三五服效”。

茯苓养胃汤

原料:茯苓20克,鲜怀山药100克,芡实20克,莲子20克。

制法:芡实、莲子温水泡1小时。向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加入上述原料,慢火煮1小时即可。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渗湿。适用于便溏、腹泻、食后腹胀者食用。

猜你喜欢
茯苓
Antihepatofibrotic effect of Guizhifuling pill (桂枝茯苓丸) on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liver fibrosis in mice
健脾安神话茯苓
云茯苓
云茯苓
茯苓健脾 孩子健康
延年益寿、美容养颜佳品
——茯苓
桂枝茯苓透皮贴剂的制备
茯苓 的传说
熟地黄和茯苓对山茱萸中3种成分煎出量的影响
吃到自然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