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诗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 杭州 310000)
东京奥运会中,中国女排媒介形象经历了三种塑造和转型,即从冠军光环的守擂者到平民心态的冲金者,从刻板标签化的体育人到柔情似水的女孩子,从榜样符号到融汇时代精神的价值载体。中国女排是一个装得下时代、情感与共鸣的故事,也是一部放得下胜利、荣誉、符号的奋斗史。
2021年8月2日,中国女排3:0 完胜阿根廷队,结束了本届东京奥运会的谢幕之战。继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后,中国女排再度无缘小组出线,并刷新了球队在奥运赛场上的最差战绩。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首次亮相到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铩羽而归,中国女排经历了“老一代”“白银一代”“黄金一代”“新生代”的传承与积淀,其精神内涵不断与时代共融共进,其媒介形象镌刻进国民的集体记忆里,成为时代的镜像与注脚。在中国女排赴日征战期间,国内媒体进行了全方位、高频率的集中式报道,伴随传统媒体的网络化、数字化转型及媒体间的深度融合,呈现出涵盖赛场内外诸多议题的全景式建构和全媒体化传播,形成了全民观赛、全民追赛、全民议赛的围观效应。
形象最初指人的相貌,后不断引申出文学形象、人物形象等含义。秦启文和周永康所著的《形象学导论》,将形象定义为“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他人或事物由其内在特点所决定的外在表现的总体印象和评价。”①美国传播学家费斯克认为,形象这个词“最初是指现实的视觉表现——无论是实际的还是想象的,现在通常指为了吸引公众而不是复制现实所创造的人工制品或公众印象,它意味着一定程度的错觉,使现实很难与其形象相匹配。”②
媒介形象虽源自社会现实,但并非社会现实的简单投射,而是一种在模仿现实环境中衍生出来的拟态形象,具有一定的公开性和可塑性。沃尔特·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到的拟态环境为媒介形象概念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他指出,“大众传媒的报道为我们构建了虚拟现实环境。媒体向公众呈现的人或事物,是媒体选择性加工的产物,是一种象征性现实”。
我国学者栾轶玫将媒介形象理解为两个维度。首先,媒介形象即社会中的具象或个体(公众人物、社会团体、国家机器、企业、产品、品牌等),通过媒介传播衍生出来的公开形象,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于公众形象。其次,媒介组织个体或整体的形象,既可指不同时空某一类别中的单个媒介组织的表象,也可指相同时空的多个同类媒介组织给人的印象,还可以指不同时空的多个同类媒体的身影。③我们可以总结为“在媒介中的形象”和“媒介自身的形象”。本文中,我们取前者论述中国女排的“旧”与“新”。
过去从里约周期到东京周期的6年,是中国女排气势如虹、稳居世界一流强队的黄金时期。2015年,中国女排时隔11年重夺世界冠军;次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以小组第四的战绩一路逆袭再登最高领奖台;2019年,中国女排更是在世界杯中无一败绩,成功卫冕冠军,“十一连胜庆十一”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佳话。舆论的盛赞造势与完美的战绩让中国女排再度实现了从人到神的飞跃。连续多年对世界冠军的垄断导致中国女排成为众矢之的,球队的排兵布阵、队员技战术特点被各国针对研究、重点分析,本次东京奥运会又因新冠肺炎疫情延期一年举行,训练大面积真空、国际大赛零热身、身处奥运死亡之组等因素,让包括媒体在内的旁观者都在热情期待卫冕的同时夹带一丝隐忧。《凤凰新闻》7月6日的一篇《郎平最后时刻放弃里约功臣,中国女排奥运名单有何玄机》就对奥运阵容12 人大名单存在的几个争议点和现阶段优劣势进行了深入剖析,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东京周期,林莉的缺阵导致自由人一传漏洞频出替补阵容由于老将退役青黄不接;世锦赛两度失利意大利再无交手,信心优势略逊一筹。《广州日报》在7月20日刊文强调,“一切从零开始,中国女排不是‘保’冠军,而是‘冲’冠军。”文章援引郎平的话,“中国女排不是等着对手来冲击,而是主动去冲击对手。”
从赛前到赛后,新闻报道纯消息的比重较小,通讯评论的比重偏高,媒体多以专业的眼光、务实的视角和平民的心态理性预期及审视中国女排的发挥,将女排塑造为一切归零的冲金者,而非居高临下的守擂者,全力备战尚能保牌冲金,而并非拥有绝对把握实现“升国旗,奏国歌”。另一方面,报道从以结果为导向的锦标主义中解放出来,淡化金牌,享受奥运,回归竞技体育本身,放大团队协作魅力,侧重从微观的每局每分解读比赛发展脉络。新华社在7月25日《中国女排0 比3 负于土耳其队》的通讯中细致复盘了中国女排的东京首战,强调中国队头号球星朱婷受手腕伤势影响,15 次扣球仅2 次命中,全场只有4 分进账,郎平在首局被动之时临场使用“两点换三点”战术,迅速缩小分差,但由于对方强势依旧,中国队始终无法走出泥潭,连下三城,爆冷输球。
《中国青年报》8月1日发表《奇迹难再 中国女排巅峰急跌;信心未失 女排精神从不过时》,就中国女排在小组赛被宣布“突然死亡”、提前出局,展开评论,指出主力阵容出现问题后,球队缺少应对之策,与此同时也有力批驳了将女排实力下滑归因为频繁承接商业活动的观点。《澎湃新闻》同日发表了《东京奥运会之后,中国女排怎么办?》就现存的短板、漏洞进行了鞭辟入里的讨论,文章将目光放在3年后的巴黎奥运会,届时主力状态下滑,新人能否挑起重担尚存疑问。从冠军巅峰到小组出局,从对世界排坛俯视到平视,新闻报道完成了“热”到“冷”的回归。
提到中国女排旗舰人物郎平的名字,我们总是条件反射式地想起“铁榔头”这个家喻户晓的称呼,这来源于体育名嘴宋世雄的冠名和传播。对于现役队员来说,虽鲜有这样男子化的绰号,但依然有着高辨识度的个人标签,虽少了“高、大、全”的完美主义,但仍局限于单向化、刻板化的片面主义,如“MVP 收割机”、“大魔王”朱婷、“重炮萝莉”张常宁、“小苹果”袁心玥、“小宇宙”龚翔宇,对球员的曝光与形象塑造更多停留在赛场上,至于情感等人文元素涉猎较少。
《中新体坛》2021年7月19日发布《中国女排出征东京!无缘奥运的她笑着为队友送行……》,还原了未选入大名单的林莉和杨涵玉为出征队友送上祝福和鼓励的画面。“出发时队员们状态较为放松,主教练郎平还为队长朱婷细心地整理衣服。全体成员在运动员公寓门前,完成了出征东京之前的全家福合影。在中国女排微博主页发布的合影中,一共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里所有队员、教练穿着统一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制服,而另一个版本里,多了几个穿普通运动服的人。林莉和杨涵玉便出现在第二个版本中。”文章同时抓住前日林莉生日的细节,引述了其个人社交媒体的独白,一位功成不必在我的老将形象油然而生。
赴日征战期间,无论是队员和教练身上的感性元素被释放得越来越多。腾讯体育在7月22日关注到了赛场首训的一个小插曲,老将颜妮在训练中肩伤复发,袁心玥上前暖心慰问,两人亲切握手,互动非常有爱。《人民日报》8月1日将“哽咽”作为核心词汇予以报道:“这一次确实感到非常意外,也说明我的工作还是没有做好,没有做到位,但是球迷一直不离不弃,非常感谢他们……”
8月2日的郎平执教的谢幕战,煽情是这场东京收官之战的主旋律。《上观新闻》用文字记录下了这个令无数网友破防的瞬间:“‘我们永远支持中国女排,郎平指导谢谢您,我们永远爱您。’比赛结束,现场DJ 把东京的有明球场变成了中国队的主场,当一曲《阳光总在风雨后》在赛场回荡,无数的泪水和音符交织在了一起,郎平和每一名队员拥抱,女排姑娘集体鞠躬致谢恩师……”柔情似水的女孩子形象瞬间跃然纸上。谈到隐退,郎平首先想到回归家庭,把时间还给陪家人和朋友。
惜别恩师,让姑娘们完成了有笑更有泪的复合转型。走下领奖台,走出舒适圈,也许意味着姑娘们某种程度走近了公众,走向了人文与共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女排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作为一种政治典型和精神符号出现在国家宣传话语体系中,加之大众媒体的阐释解读及传播辐射,女排的精神基因已深深植根于社会的集体记忆之中,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谱系和时代发展的典型坐标。放眼当时的社会环境,给中国女排立榜样的人设是出于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的需要,因此,媒体在报道中国女排时,传播视角倾向于宣传先行,往往带有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
新时代,女排精神融汇了新的时代内涵,它不再是宣传的口号,而是一代代女排教练和队员从排球规律和光荣传统中总结出的胜利方法论,不忘初心、守正创新成为解读新女排精神的正确打开方式。初心与创新既是对女排精神的继承,又是对女排精神的发展。女排精神的内涵伴随着中国女排的成长而不断增添新内容,既折射出女排成长的印记,也彰显时代变迁赋予女排精神的不同意蕴。④
《新华体育》在谢幕战后这样评价执教八年的郎平:比金牌和胜利更珍贵的,是郎平对于排球始终如一的执着和热爱……在“五连冠”时代的伙伴们大都功成身退的时候,她依然日复一日、亲力亲为,奋斗在训练场和执教第一线,牺牲了许多陪伴家人、孝敬老人的时光。从运动员到教练员,这份对排球的无限执着和热爱是她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也正是像郎平这样的许许多多排球人的执着和热爱,让中国女排这4 个字熠熠生辉、闪闪发光,其价值远远超过了一场比赛、一次奥运会的得失成败。⑤
《工人日报》奥运专刊这样评价:中国人爱女排,不仅仅是因为她们能赢。中国女排不是没有输过,也不是没有遭遇低谷,但不断直面困难并努力战胜它,这一次跌倒了,下一次努力站起来,可以输但不可以认输。一次次逆境中磨炼铸就女排精神,才是人们喜爱和尊重“女排姑娘”的根本原因。⑥人们对女排的喜爱没有随着时间而消散,也没有因对冠军的大包大揽而边际效应递减。
《云南日报》评价道:每一届中国女排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乃是无数艰辛的努力训练与汗水,所凝聚成的强大力量。中国女排是国人心目中 yyds(永远的神),本届奥运会所遭遇的暂时挫折,不会阻挡前行的坚毅步伐,放下思想包袱,重头再来,一定会迎来新的辉煌时刻,女排精神依然昂扬。⑦
《广西日报》评论道:一路即使走得摇摇晃晃,但我们依然坚持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眼中充满坚定,无畏前行。这,才是真正的“女排精神”。⑧
郎平曾经说过,中国女排的精神不只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难赢也竭尽全力。张常宁也说,新时代的女排精神就是哪怕只剩1%的机会,也要100%地努力。⑨在淡化了与民族、国家层级的关联性之后,中国女排与每个原子化的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从榜样符号到融汇时代精神的价值载体的蜕变,这是女排胜利方法论和媒体报道专业性的胜利。
中国女排是一个超越体育,跨越时代的名词,是英雄主义与集体主义、精神与奋斗的代名词,时代在发展中赋予其角色的多重性建构,也在进步中回归了其身份的本源初质。
注释:
①秦启文,周永康.形象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9
②王佳颖.21世纪《人民日报》对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形象建构的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硕士论文,2019.
③栾轶玫.媒介形象的研究现状及重新定义[J].今传媒,2006(9):16-19.
④贝炫毅.中国女排精神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硕士论文,2019.
⑤王镜宇,卢星吉.败亦英雄[N].新华每日电讯,2021-09-02(09).
⑥赵晓展.不问终点 全力以赴[N].工人日报,2021-08-02(08).
⑦江德斌.女排精神依然昂扬[N].云南日报,2021-08-05(06).
⑧徐哲,玉智威.拼搏比奖牌更重要[N].广西日报,2021-08-01(04).
⑨公兵.女排精神永流传[N].新华每日电讯,2021-08-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