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藏与“活化”
——以盘锦市图书馆为例

2022-02-17 21:52:14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8期
关键词:盘锦市盘锦馆藏

崔 娜

(盘锦市图书馆,辽宁 盘锦 124010)

地方文献根植于乡土,满载着情感,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也是一个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一直是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的重点,我国《公共图书馆法》也明确规定“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当系统收集地方文献信息,保存和传承地方文化。”因此,探索加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藏与“活化”,对传承地方文明,彰显地方文化魅力,促进区域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地方文献的特征

地方文献是综合反映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人物传记、物产资源、名胜古迹等重要内容的文献资源。广义的地方文献主要包括地方史料、地方人士著作、地方出版物等[1]。地方文献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1 地域性

地域性是地方文献的本质特征,不同的地方文献展现不同的地域特色,这种地方文献的地域性也决定了其具有独特性,并赋予了地方文献丰富的精神内涵与资源价值。

1.2 广泛性

从其内容类型上看,地方文献中所记载的内容几乎涵盖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从自然地理到风土民俗,从政策治理到经济发展,任一方面对当今时代的发展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重要的参考价值。从其搜集工作上看也具有广泛性。现代地方文献资料应用范围较广,搜集时所涉及的人员、范围面宽,搜集整理面十分广泛。

1.3 分散性

地方文献通常会分散在各个地域且流转次数较多,相对于一般资源来说十分零散,因此其收集工作也相对困难。此外,地方文献的留存形式也凌乱多样,需要公共图书馆系统地进行整理。

2 地方文献的收集与整理

2.1 做好统筹规划,调动多元力量

地方文献的分散性特点决定了其资源收集与整理工作艰难程度,因此公共图书馆要做好统筹规划,必须有计划、有组织、有顺序的做好地方文献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工作。①成立专项部门,做好专职人员的培训。②做好前期规划,公共图书馆应从本馆的实际情况出发,明确重点收藏对象,确定文献收藏范围,定好收藏目标。③做好统筹工作,与政府部门协商合作,调动地方群众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地方文献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工作中来。同时,地方文献的收集与整理还是一项互动性、社会性很强的工作,仅靠公共图书馆一方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在通力合作中实现资源共享。一方面应联合当地政协和地方志研究机构,获取原始文献资源;另一方面借助地方政府的威慑力与号召力,鼓励激发地方群众热情参与。调动多元力量的这一过程,既可以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又可以增强当地群众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从而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导向,促进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盘锦市图书馆长期致力于收集保存盘锦地方文献书籍,通过民间征集、乡贤捐献、各级单位机构捐赠等多渠道收集及采购,已收藏上千种,其中包括盘锦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盘锦市委宣传部、盘锦市地方志办公室、盘锦市档案馆、盘锦市科协等多个单位机构赠书。此外盘锦市图书馆还有丰富的数字资源,设有辽河口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盘锦湿地风光、李龙石、老盘锦、盘锦乡贤6个类目,其定位清晰、特色鲜明,都是与当地群众通力合作的成果。

2.2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有机整合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

结合国家重大信息工程建设,公共图书馆也要迎合时代特点,积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推动地方文献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对于一些纸质类的地方文献资源来说,数字化的收藏方式是不二之选。如果开放阅读,最容易受到损坏;如果珍藏起来,又影响借阅利用。而将这些文献数字化,保存在数据库中,则不但可以避免毁损原件的问题,还可以方便读者检索,大大提高文献利用效率。[2]此外,这种虚拟馆藏还可以丰富地方文献资源类型,提升资源适应性,满足更多读者的需求。地方文献的资源类型不仅可以是“静态”的文本、图片,还可以是“动态”的视频、音频,能更生动、全面地展现地方文献的特色,彰显地方文化的魅力,既拓展了阅读群体,为地方文献吸引更多的关注度,又丰富地方文献资源类型,为读者提供更生动的阅读体验。但需要注意的是,地方文献虽要迎合时代的发展逐渐数字化,但同时传统的实体馆藏也不能完全被虚拟馆藏所取代,它们各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因此公共图书馆要注意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有助于地方文献的收藏。盘锦市图书馆一直致力于研究数字化电子资源的建设与发展,持续跟踪数字化发展趋势,借助多种信息技术对分散在各地的文献资源进行整合、挖掘与提炼,现有7个专题数据库和1个盘锦地区地方文献联合目录数据库,并包含文本、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资源量达到9.75 G。

2.3 突出地域特色,构建专题数据库

随着馆藏资源数字化的普及,地方文献开发与利用工作中,图书馆必须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特色资源数据库。图书馆必须弘扬地方文化精华,编制相应的专题资料或目录,突出地方文化的特色和亮点,建设地方文化特色专题数据库;必须在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中打造区域文化品牌,掌握读者的阅读需求和地方文化动态,优先选取学术价值高、内容丰富、具有文化特色的文献资源,将分散于各学科、分布于各种载体上的零散文献集中起来,进行综合性的整合与开发[3]。这种专题分类的方式,不仅可以便于读者利用各种专题数据库实现针对性的信息检索,提高地方文献资源的利用率,还有利于公共图书馆打造“特色品牌”,凸显本馆的特色资源,是公共图书馆形成核心竞争力和避免同质化的重要手段。盘锦市图书馆在构建地方文献资源数据库时,便策划了“盘锦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哉鹤乡——辽河口文化”“流连忘返—盘锦湿地风光”“盘锦地方文献联合目录”“盘图资料”“李龙石”“老盘锦”“盘锦乡贤”8个数据库方案并组织实施,按既定的专题,每月对特色专题数据库的数据搜集、整理、标引与入库,不少于60条。

3 地方文献的推广与利用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重点和核心在于推广和利用好地方文献资源,挖掘其潜在价值,使其转变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动力,但在目前公共图书馆的工作开展中出现了重“藏”轻“用”的现象。因此,探讨公共图书馆应如何更好地实现地方文献资源的“活化”是尤为重要的。

3.1 线上线下联动,助力地方文献推广

公共图书馆无法再传统地以丰富的馆藏资源来吸引读者,因此必须打破这种单向直线推广模式,借由新媒体平台逐渐转变为双向互动模式,一方面为地方文献资源打造良好的交流互动的服务平台,架起与读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及时了解读者对地方文献推送信息的反馈与需求;另一方面超越世界、空间的局限,便于读者在线上就可以享受到有关地方文献的优质服务。盘锦市图书馆为丰富地方文献的阅读方式,推出了有声数字阅读服务项目——微信在线听书,让广大读者可以随时随地阅读和了解到地方文献;盘锦市图书馆还推出了多元化阅读平台——万卷楼悦读,旨在与读者共享阅读心得,放飞心灵,营造鹤乡学养氛围,在其公众号设有特色“辽河口”菜单栏目,包括辽河地域文化符号、三汊河风涛、修纂地方志第一人、盘蛇驿逸事、盘锦文人李龙石五大内容模块,为读者提供便捷的线上地方文献服务,助力地方文献阅读推广。

线下,公共图书馆还应深入开展各具特色的阅读推广活动,引导更多当地群众感受到地方文献的魅力,享受阅读的快乐,形成阅读的意愿。盘锦市图书馆推出了公众审美教育系列展览这一“文化品牌”服务项目并延续至今,旨在为本土的艺术家们提供艺术作品展示和搭建公众审美教育的平台。自2009年9月起已经成功举办了美术、书法、摄影、古玩艺术品、地域文化与民俗风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等各类展览159回,接待观展群众数10万次。此外,盘锦市图书馆从“城市书房”向“文化空间”转型拓展推出了一项创新文化服务项目——万卷楼文化沙龙,其利用图书馆地方文献文化资源优势,在线下常年为本土艺术组织和艺术家举办文化艺术讲座、研讨会、展览、笔会、聚会交流等活动免费提供空间场所,自2013年4月创建以来已经接待较高水平的艺术交流活动30余次。这些各具特色的线下活动与线上服务平台联动,在双向互动中,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助力地方文献更好地推广。

3.2 文旅融合,促进地方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对旅游转型升级和实现文化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文化与旅游融合成为热点,从市场需求来看,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更受欢迎的旅行方式。因此公共图书馆作为知识服务的主体,要利用文旅融合的契机,积极探索地方文献助力旅游产业的路径和渠道。加强地方文献的宣传和推广,做到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切实提高地方文献的利用率和社会关注度,进而创立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地方文献服务品牌[4],让地方文献“活化”,让地方价值“觉醒”。盘锦市近年来也在着力促进“文旅结合”,推动了“辽河口文化”向产业化转型——提炼二界沟渔家号子、地秧歌儿、田庄台吆喝、上口子高跷等“辽河口文化”的地域文化符号,为盘锦旅游产品注入鲜活的生命和无限的魅力。盘锦市图书馆所整理的“美哉鹤乡—辽河口文化”和“流连忘返—盘锦湿地风光”专题数据库,充分展现了盘锦市的自然风光与城市特色,助力“引客入盘”。

3.3 挖掘价值,助力开发文创产品

文创产品的开发是近年来公共图书馆工作开展的重点,“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把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纳入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标准,积极鼓励各级公共图书馆挖掘地方传统文献资源,开发一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时代精神、符合群众实际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5]。一方面这些地方文献资源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纪念价值,另一方面如果能够以文化创意产品的载体形式对这些地方文献的价值进行挖掘,不仅可以使社会大众更为有效地认知和了解地方文化特色,也有助于推动区域特色文化的对外传播,特别是具有独创性的文化创意产品,还可以为图书馆树立文化服务的社会形象发挥支持性作用,通过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使群众进一步感受到家乡特色文化的魅力[6]。盘锦市从2002年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产业集聚区的构想,目前,全市建有国家文化产业基地2个,省级文化产业基地2个,开发了芦苇画、苇艺草编、油雕核雕等一批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产品;2020年6月13日,盘锦市在辽河口老街举办“匠心打造文创市集”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地摊经济活动。此次活动以民间香蜡制作技艺、兴隆台战氏草编、兴隆台武氏女红等20余家市、县区非遗项目为主,大力推动了文化遗产创意产业发展,让文化遗产和地域文化的创意产品走进社会大众,引领消费生活。而盘锦市图书馆在这些对地方文献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中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4 结束语

公共图书馆要注重地方文献收集与整理工作中的系统性、有序性。要做好统筹规划,调动多元力量,在通力合作中实现资源共享;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有机整合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要突出地域特色,构建专题数据库,打造服务品牌。同时,公共图书馆还要注重藏以致用,促进地方文献的推广与利用。要线上线下联动,开展多样的服务活动,助力地方文献推广;要文旅融合,助力旅游文化产业,促进地方发展;要挖掘地方资源潜在价值,助力开发文创产品,在文化消费中实现文化传承。希望各地公共图书馆探索创新更多能够提高地方文献利用率的有效途径,收藏好地方文献,实现资源“活化”!

猜你喜欢
盘锦市盘锦馆藏
盘锦红海滩
新少年(2023年11期)2023-12-05 12:21:38
馆藏
现代装饰(2022年6期)2022-12-17 01:07:32
书香不怕巷子深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艺术品鉴(2019年11期)2019-12-27 09:06:18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Theshiningblackpearl
劳动力量 美丽盘锦
盘锦市多年水资源状况分析
盘锦人工岛建设条件分析
盘锦地下流体观测在地震预报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