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机构改革后开展基层统计工作的策略

2022-02-17 21:52:14王晶晶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8期
关键词:统计人员名录普查

王晶晶

(饶阳县统计局,河北 饶阳 053900)

基层统计工作的良好开展有赖于运转高效的乡镇统计工作机制。乡镇统计工作是乡镇开展各项工作的数据来源和重要基石。只有实施严谨缜密的统计工作,才能保障乡镇统计资料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才能为决策提供源头数据,实现高效良好的基层管理。对此,要加深对乡镇统计工作的现状认识,并立足于实践,积极探究有效的策略措施开展高效良好的基层统计工作,从整体上提升基层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 乡镇统计工作现状

乡镇统计工作现状如下:①对于农业报表,需要基层起报。农业综合统计报表以村委会或者居委会为起报单位。县域范围内经济统计涉及的乡镇表以乡镇或街道为起报单位,村表以村委会为起报单位[1]。②基本单位名录库,每个季度都有新增单位,这项工作延伸到了乡镇。基本单位名录库是开展乡镇统计工作重要的信息资料平台。当前,乡镇日益重视加强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并对之开展常态化维护,对每季度的新增单位都进行入库统计。③普查任务实施分级负责。在开展乡镇统计工作的实践过程中,对于各类普查任务,构建了分级负责的制度,实施逐层把关,形成了权责明确的普查工作管理体系,有效保障了普查工作质量,获取了真实准确的普查数据。④对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国家重点服务业企业等这4类规模以上企业进行审批,需乡镇帮助在企业现场核实[2]。

2 乡镇机构改革后开展基层统计工作的策略措施

2.1 为推进改革筑牢组织保障

为推进乡镇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相关工作,基层政府应筑牢组织保障。应对基层统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作出明确的指示要求;构建领导负责统计工作的专门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对统计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对基层经济实况和运行态势进行剖析,解决基层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难题。联合各部门对统计工作任务进行细分,并对工作责任进行落实。①应对负责统计工作的领导小组进行调整,要将基层乡镇纳入其中,全面覆盖乡镇主体,实现党委对统计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政府对统计工作的组织主导。②应对小组承担的工作职责进行优化,统筹落实基层统计工作,实现多方联动,消除统计工作死角。③对基层统计工作任务罗列清单,明确基层统计工作重点和时间进度,对责任主体进行划分,保障基层统计工作措施的高效良好落实[3]。

2.2 对统计工作运行机制进行优化

应对统计工作运行机制进行优化,构建“大统计”格局。①对纳统协调机制进行构建,遵循行业划分,明确各部门工作的具体职责,构建分工负责制,由各部门负责对其主管行业的统计。②对分行业单位名录库进行构建。应对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进行充分开发和高效利用,与各行业相应的主管部门进行联合,并与部门行政记录相结合,推动各部门对分行业单位名录库进行构建。③对统计基础工作进行巩固压实。狠抓落实“三保障一台账”,推动统计基础工作实现提档升级。构建并强化统计队伍,明确统计岗位工作人员,对其工作职责进行清晰划定;对乡镇统计工作内网进行改造升级,并推动内网联通;对村级统计办公室挂牌进行保留,夯实村级统计基础建设。④对依法治统环境进行优化改善。加强普法宣传,促进统计普法对基层乡镇的全覆盖;并对管理台账进行构建;加强日常监督,对统计数据实施质量评估,并形成常态化制度,保障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⑤对统计队伍建设进行加强。遵循机构改革要求,对局机关统计机构人员进行设置;加强乡镇统计队伍力量。⑥加强乡镇统计的组织主导。基层乡镇要统筹规划,抓好各项统计基础建设,高效良好地开展各项统计业务,加强统计执法检查,落实大型普查工作职责,对统计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力度[4]。

3 加大经费保障力度

要通过实地走访、会议协调、对上争取等形式,对基层统计人员办公条件和薪资待遇进行改善,配置完善的办公设备,保障统计工作的良好开展。要落实专项经费,为基层统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经费保障。要落实普查保障。在开展大型普查调查的实践过程中,应对普查经费落实分级负担机制,按需足额拨付[5]。

4 做好统计调查工作的前期准备

基层乡镇统计工作具有基础性特征,要对之进行科学组织,并深化沟通协作,实现对各项工作的创新开展。要做好统计调查工作的前期准备。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①由乡镇选聘普查员,并对之进行业务培训,增强其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应契合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将课堂教学培训和现场工作培训紧密结合起来,对普查员开展多轮培训,从整体上提升普查员的业务水平。②构建督导运行网络体系,并对人员名录库进行完善。对信息沟通进行加强,通过一线统计员对信息进行传达,对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进行灵活应用,构建微信群,将基层辖区书记、街道领导、统计员等拉入群中,及时对统计工作信息进行发布,并在线解答相关问题,对统计工作实施跟踪调度,基于信息共享实现高效良好的互联互通[6]。③加强宣传教育。统计人员应深入基层一线和各家各户,加强对统计工作必要性的宣传教育,创设良好的统计工作舆论环境。统计人员应耐心教育基层群众,引导其认识统计工作的意义,避免统计工作中出现不必要的纠纷。完成统计工作后,应加强数据核查,防止出现漏报。

5 利用统计资料落实质量监管

对基层乡镇统计工作进行完善,应加强对统计资料的高效使用。统计人员应对政府部门提供的相关行政记录、各类统计报表进行充分利用,实现“应统尽统”。对统计调查单位名录库进行实时更新和动态维护,对相关监控指标体系进行完善。要督促统计人员遵守《统计法》和相关制度规定,对统计辖区涉及的各类资产项目,与原始凭证等相关资料相结合,依法开展统计,避免多报、漏报,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涉及的档案资料进行认真整理,从源头上保障数据质量,为投资统计夯实基础。要对统计数据加强质量监管,增强质量监管的实效性和有序性。

6 对基层统计工作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应对基层统计工作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高效落实并引导支持统计工作。具体可从如下方面着手:①建设基层统计工作标准,制定相关工作规范,以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积极践行上级单位对统计工作作出的指导指示。②遵循相关规定,对基层统计机构进行完善,规范机构职能,积极开展试点工作探索,实现提质增效。③加强法制宣传,负责管理基层统计工作的相关部门应多方连接资源,构建系统完善的培训机制,增强统计人员和基层群众的守法意识。④对统计过程加强监督,从根本上保障统计工作质量,防止多查漏查。

7 加强统计工作与会计核算的结合

乡镇应开展深入调研,在实践中探索有效措施,将统计工作与会计核算有效结合起来,实现一体化发展,对乡镇统计工作涉及的各类资料实施科学核算,保障乡镇经济相应的会计核算相关工作统一于统计工作,促进两类工作的借鉴融合,增强两类工作的综合效益。乡镇政府应重视对经济管理相关制度的构建完善,对开展经济工作的各项手段进行优化改进。对统计工作实施核算的历史经验显示,以往实施的统计核算片面重视核算速度,相对忽视核算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这就导致统计核算结果难以为政府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无法保障乡镇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整体效率。当前,统计工作与会计核算的交叉日益频繁且逐渐深入,加强二者的结合已是大势所趋。乡镇应对统计工作相关机制进行优化,对统计工作和会计核算加强监督,并形成反馈,灵活应用智能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提高统计数据的收集速率,并从整体上提升统计工作和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应对会计核算模式进行调整,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引导统计人员学习了解会计核算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引导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熟悉统计工作业务和相关技能,为统计工作和会计核算的紧密结合提供人力资源支撑[8]。

8 结束语

从乡镇统计工作现状来看,缺乏对乡镇统计工作的科学管理,乡镇统计工作具有宽广的覆盖面和烦冗的业务量。对此,乡镇机构改革后要通过为推进改革筑牢组织保障、对统计工作运行机制进行优化、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做好统计调查工作的前期准备、利用统计资料落实质量监管、对基层统计工作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加强统计工作与会计核算的结合等策略措施开展高效良好的基层统计工作。

猜你喜欢
统计人员名录普查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17:58
2022.3上榜派出所名录
派出所工作(2022年3期)2022-04-14 07:37:18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今日农业(2021年4期)2021-11-27 08:41:35
同贺名录
作者名录
卫拉特研究(2018年0期)2018-07-22 05:47:52
生产商名录
试论如何提高财政局统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环球市场(2017年1期)2017-03-10 13:06:34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的思考
试分析街道基层统计工作的存在问题和对策
学习调查要“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