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磊,杨 丽
(新疆大学 旅游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2020年初,全球遭遇新冠肺炎的突然袭击。到目前为止,新冠病毒始终无法彻底攻克,新冠病毒极大可能将会与人类长期共存。虽然世界疫情此起彼伏,但我国国内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稳中向好,新冠疫情在我国进入“可防可控”阶段。随着疫情的“可防可控”全国各行各业陆陆续续开始复工复产,各地学校有序复学复课,与教育和旅游密切相关的研学旅行行业正式步入“后疫情时代”。
后疫情时代,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无疑是在疫情影响下损失最大的产业之一。在旅游行业各分支应对新冠疫情的过程中,研学旅行作为一个和教育行业息息相关的特殊市场,研学旅行的重新启动,毫无疑问将会对旅游市场的复苏和发展起到强心针的作用。
研学旅行行业虽然作为“旅游+教育”的新秀,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但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压之下,也暴露了一些问题:①研学旅行行业的依赖性。目前研学旅行的开展过于依赖教育系统。当教育系统的学校、补习班等因为疫情暂停研学,研学旅行市场立刻遭受暴击,市场发展停滞不前。②研学机构重数量轻质量。因为研学旅行的火热,一堆旅行社,机构一拥而上,市面上存在大量处于幼儿期的研学机构因为客源短缺导致资金匮乏从而难以为继。③疫情下整个旅游行业发展困难,大量人才转行跳槽,而对于我国刚刚起步的研学行业更是雪上加霜,本就数量不多的“旅游+教育”复合型专业人才流失加剧[1]。
面对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Omicron)的出现和复杂多变的疫情走势,虽然要考虑新冠肺炎疫情长期影响下对研学旅行行业的破坏,但也要坚信研学旅行的未来发展是充满希望的[2]。
1.1.1 相关政策引导与扶持。研学旅行作为新型教育方式,自从欧美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引入国内后,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专家学者的关注。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为了保证研学旅行服务的质量,原国家旅游局于2016年颁布了《研学旅行服务规范(LB/T054—2016》[4],并明确界定了研学旅行概念。
在教育部、文旅部等多部门出台的政策扶持下,研学旅行活动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旅游业的新热点。
1.1.2 素质教育的重要补充。教育部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民族国情教育、国防科工、天然生态素质教育等教育方式,设计开发出优秀研学旅行课程,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最终教育目标[5]。研学旅行作为新型教育形式,将课本与生活、课堂与旅行有机结合。有利于帮助学生脱离课本走入生活,将书本知识在生活中学以致用,从而达到提高阅历,增长本领的目的。
“带着课本去研学”“寓教于研”,在旅行中快乐学习,也将旅行上升成为学习活动[6],研学旅行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学校师生的一致认可。
1.1.3 “双减”政策释放研学需求。“双减”政策的出台,促使学校及家长将学生大量的课外时间从补习班抽出,可以将周末时间投入研学旅行[7]。“双减”政策下,研学旅行从业者需要将注意力从学校转移到家庭。过去的研学产品主要由学校主导,根据学校教育要求,设计研学路线,主要是以参观和体验式为主。随着“双减”政策的一步步落实,家长们定会寻找替代“培训班”“补习班”的研学产品,针对家庭亲子研学及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研学产品需求一定会大大上升,针对家庭为主的研学旅行市场规模或将进一步扩大。
1.2.1 研学旅行专业人才总体缺乏。研学旅行从2016年正式发展,但绝大多数研学旅行从业者依然是传统的旅游从业者,从业者素质良莠不齐,没有接受过或者很少接受过研学旅行相关知识培训,也没有接受过教育学相关培训,对研学旅行的教育性了解甚少,出现游大于学的现象。无法给前来研学的中小学生提供教育服务,学生不能很好地通过研学旅行得到教育,只是纯粹的旅游,对研学旅行的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
1.2.2 研学旅行线路的设计还没能充分挖掘。目前,市场上的研学旅行线路设计都是由原来的旅游线路改编过来,仍处于肤浅的游览观光阶段和热门旅游线路几乎重叠,毫无教育性,且缺少能够体现教育特色的专项研学产品。现在的研学市场存在重视“旅行”,轻视乃至无视“研学”的现象,这严重损害了行业形象。
1.2.3 行业标准尚不健全。研学旅行是“旅游+教学”的融合,从诞生就具备“教育”和“旅行”两大属性,现有的旅游标准和教学标准无法满足其需要。虽然原国家旅游局已于2016年12月出台了《研学旅行服务规范》,但因为发布时间较早,细节之处不符合实际需要。尽管全国各地已纷纷制定了本省的服务质量标准,但尚没有国家级规范,因此造成了全国研学市场的混乱无序。随着中国研学旅行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教培机构、旅行社等相关和不相关企业蜂拥而至,他们提供的研学产品良莠不齐,课程内容随意性很大,随意雇佣非专业相关人员担任研学导师等问题频发,亟待规范。
1.2.4 部分研学旅行活动学生参与主动性不高。 研学旅行开展过程中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家长和中小学生没有选择权,只能按照既有规定研学路线行动。而部分研学旅行线路,学生在另外的渠道已经参加,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存在消极应付心理。降低了研学旅行活动的参与度,未能充分发挥研学旅行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补充作用。
1.3.1 新研学热点的出现。后疫情时代,学校暂停了学生集体外出的研学旅行,又因“双减”的出台,势必会出现以家庭研学为主的研学旅行取代学校研学为主的研学旅行。而对于家庭而言,消费者对研学旅行产品的要求更高,未来的研学旅行产品必须满足休闲度假和研学双重需求。
新需求推动的新型研学旅行产品未来都将进一步影响研学旅行市场,从而反作用于研学产品的开发,研学旅行产品的多样性有望进一步丰富,同时亲子旅行和研学旅行在未来,界限可能进一步模糊。
1.3.2 线上线下新的研学形式出现。后疫情时代下,疫情对行业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以旅游业为代表的服务业首当其冲,原有的运营方式,营销模式都已经不符合后疫情时代的需要,研学旅行作为旅游业的新秀自然也不例外。
后疫情时代,以腾讯会议、雨课堂、钉钉等线上工具的出现,线上线下互相融合互相补充成为教学重要方向。研学旅行具备“旅游”和“教育”两大属性,自然可以适用于此。
此外,后疫情时代,学校和家长更加关注安全因素。根据各地政府防疫要求,预计短期内群体性活动将仍然受限。各学校、旅行社开展的研学旅行活动需要顺应趋势,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实现。可联系博物馆、历史纪念馆等,研发线上研学旅行产品,推出云研学活动。经历了“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方式,家长和学校对线上教育的接受度大幅提升,为线上研学产品的推行创造了有利条件[8]。
1.3.3 “双减”倒逼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双减”政策下,大量培训机构面临倒闭风险,而研学旅行不在“双减”政策影响范围内。培训行业和研学旅行行业有高度相似性,转型到研学旅行行业的可能性很大,一定程度上会加强行业内部竞争。但同时,竞争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研学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加强行业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9]。
1.4.1 研学市场恶意竞争激烈,破坏市场。 研学旅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良莠不齐,执业门槛也相对较低,容易形成内耗。大量相关企业为了抢夺客源,采取恶意压价,虚假宣传等恶性手段。导致市场混乱复杂。消费者无法享受良好的服务,整个行业内部劣币淘汰良币,对市场造成巨大破坏。
1.4.2 旅游市场变化迅速,游客需求多样化。 随着社会发展及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看重旅行体验。他们更加关注一些具有独特性,稀缺性的研学旅行产品。
想要推动研学旅行顺利发展,就要根据游客多样化的需求,结合传统的旅游项目,推陈出新,开发出更适合当代消费者需要的研学产品。能够使研学者在旅行体验的同时又能受到教育,这对研学产品的开发提出了新的挑战。
1.4.3 旅游资源破坏严重。 因为研学活动的开展,导致大量的中小学生进入热门研学目的地,因为中小学生心智不成熟,岁数相对低下,会对研学目的地的环境和旅游资源的保护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如果只盲目的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而缺少对环境的保护,势必将会酿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对研学目的地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上述对研学旅行行业的SWOT分析,结合实际中开展研学旅行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对研学旅行行业的发展提供以下建议。
首先,整个行业要根据研学旅行发展现状,尽快出台不同类型的研学旅行从业标准,各省各地的主管单位应根据从业标准对行业现有的研学从业人员进行再次培训,并制定一套凸显地域特色的服务标准,研学从业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研学旅行不是孤立的,研学可以与各行各业产生联系,从而推动研学旅行和相关行业的发展。要推动研学旅行发展,需要大力引进复合型的研学人才,从其他行业的角度出发,结合研学旅行发展思路,对资源进行挖掘和整合,从而推动研学产品更新换代,并灵活使用最新科技成果,提升研学参与者的学习体验,实现“旅行”与“学”的有机融合,建立自身产品研发和设计优势。
设施也是研学旅行好坏的关键保证,完善的设施不但可以增加研学体验者的信心,还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地方居民提供额外的经济收入。基础设施的完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2.3.1 推动“厕所革命”。因为研学旅行行业的特殊性,会导致大量学生同时涌入研学景区、基地、营地。所以保障研学景区,基地营地的厕所数量足够、布局合理是极其重要的[10]。
2.3.2 保障交通线路的畅通。很多具有极高价值的研学点因为交通问题,导致无法正常开展研学旅行。要想推动研学旅行的大发展,必须保障天南海北的研学者能够顺利到达研学目的地,保障各条研学线路之间的道路畅通无阻,实现各研学点的互相串联。
通过组织开展公益研学活动、邀请教育界的从业人员参加研学论坛等方式建立联系,深化与学校的交流,组织中小学老师开展研学旅行设计,从而开发出一批契合教学需要的研学线路,帮助学校开展教育,在研学活动中进行宣传推广,不断提升研学旅行对学生的综合吸引力,打造出一批精品研学线路,打响研学行业的品牌知名度。
要进一步挖掘市场需求,为研学消费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产品,让学生在游玩的同时,学到知识、收获智慧、提升能力。
自2017年12月6日,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国家级研学基地(营地)后,各省(区)各市结合本省(区),本市情况,相继出台政策,评选本地研学旅行基地(营地),推动研学旅行发展。
《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研学旅行要坚持安全第一,建立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安全保障责任,落实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学生安全。”[3]在研学活动开始前,主办方应根据研学旅行活动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应急预案,以便活动开展过程中突发险情,能够及时应对、处理。
通过对后疫情时代研学旅行的SWOT分析,可以看出研学旅行行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研学旅行的自身优势,针对当前存在的劣势,抓紧时间纠正,把握政策的红利期,正视当前的威胁,才能使研学旅行的发展走上“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