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均,何灿灿
(1.常州广播电视台 融媒新闻中心,江苏 常州 213003;2.常州大学 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研究所,江苏 常州 213164;3.江苏理工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4.清华大学 美术学院,北京 100084)
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机结合的理论之一,马克思主义世界交往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交往的基本看法。探究特定历史阶段物质生产活动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并且藉由此所产生的人的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交往”的着力点。查阅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可以发现,仅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就提及“交往”150次。交往作为一个宏观的社会性概念,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上看,从‘交往’到‘世界交往’的发展过程基本囊括了个人、社会团体、民族、国家间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传统。[1]世界交往涵盖了从物质到精神的人类所有的活动形态。这表明,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的长期研究和理论完善,世界交往理论已发展成为一门实践科学,在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外交、国际传播等领域发挥着重要影响。
马克思主义世界交往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现实中的个人及阶级、民族、社会集团、国家等共同体之间,在物质、精神上互相约束、互相作用、互相联系、共同发展的活动及其形成的相互关系的统一,主要包括交往与生产的关系、交往与实践的关系、交往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首先,从交往和生产的关系来说,交往是生产的前提,而交往的形式又由生产所决定,两者相互连结和作用。同时,生产的发展也对交往有推动作用。因为生产的发展会引起分工的变化,而分工的变化势必推动交往的扩展,促进人们打破地域的限制和相互孤立的状态而具有世界性;其次,在交往与实践的关系方面,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交往与实践有联系也有区别。两者的联系表现在:任何交往活动都是实践活动,而实践是交往的基础。人的实践活动只有在交往中才能展开和实现。两者的区别体现在:无法彼此替代。交往体现的是主体和主体间的关系,而实践体现的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此外,在交往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方面,马克思认为,交往既包括经济和政治的关系,也包括政治和精神的交往,内涵十分广泛,因此不能将交往与生产关系等同起来。
马克思主义世界交往理论指出,交往与生产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推动社会与世界发展的巨大力量。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构成所有历史冲突的根源。其矛盾表现在生产力的发展总会使旧的交往形式变成束缚其前进的枷锁,并被新的交往形式所取代。物质生产实践为世界历史的形成提供了现实与物质基础,而生产力的发展和与其相适应的交往的普遍发展则是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分工的进一步发展,而分工的发展就必然会引起世界性的交往与联系的加强。最终,因为交往和交换的扩展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使区域、民族等打破闭关自守的状态,逐渐联结成相互交往与依赖的整体,超越闭塞的交往意识,极大地扩展人们的交往空间,最终实现交往的世界化。
全球化时代,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无法避免,不能阻隔。在世界交往中,国际传播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路径,已逐步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世界交往理论对于各国的国际传播工作具有指导价值。然而,当前国际社会对我国仍然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在此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跃升为国家战略,“联通中国、沟通世界”八个字阐明了我国国际传播工作的总体职责和使命。如何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国家形象,成为新时代的新命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国际传播议题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指明方向。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2]
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国家形象的先决条件是拥有思想理论武器的支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以此为指引,同时开展马克思主义世界交往理论指导国际传播的实践研究,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我们应善学、善悟、善用马克思主义世界交往理论的深刻内涵,将其作为我们开展国际传播的行动指南。若将中国置于人类文明史纵深逻辑与经济全球化横向广度之中,深刻认识当下快速发展的中国与百年未有变局下的世界之间的交往关系蝶变,有助于进一步优化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方式,建立共同价值理念和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格局。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工作紧跟外交政策基调,在不同历史阶段探索、实施不同的传播机制和路径,实现了从“单向传播”到“多向传播”的迭代,整体完成了从“对外宣传”到“国际传播”的战略转型,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形象的传播体系奠定坚固基石。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面临着政治上被孤立、经济上被封锁的困难境遇,西方媒体对来自社会主义中国的官方媒体报道心存警惕,不愿采用新华社通稿,而是加入意识形态偏见进行改写,经常出现断章取义的情况。在此背景下,中国国际形象的国际传播受到极大限制,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成为我国国际传播的主要对象。从传播媒介看,我国主要依靠新华社为数不多的海外分社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此外,《中国报道》《人民中国》等面向海外出版的杂志以及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成为海外民众窥视新中国的窗口。在这一特殊历史阶段,成立于1950年的中国特稿社因采写的稿件文风活泼而被誉为“外宣轻骑兵”,在我国对外交往十分贫瘠的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多从中国特稿社寄出的特稿,穿越层层阻碍原汁原味地登上海外主流报刊,影响了很多海外读者,取得良好宣传效果。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伴随着中苏关系恶化、“文化大革命”爆发、中美关系缓和等历史事件,我国不断调整国际传播策略。值得一提的是,在中美关系坚冰逐步融解期间,我国开展了一系列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国际传播活动,其中,推动百名美国记者随尼克松访华、“乒乓外交”等事件,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传播探索与实践。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打开国门的中国吸引了海外好奇的目光。《中国建设》(现《今日中国》)杂志社整理了1982年收到的海外读者来信,当时外国人关心的涉中议题涵盖政治、经济、文化、体育、艺术、军事、民族、宗教、医疗、健康等方面150余个问题,比如印度读者希望报道“针灸与中药”,巴西读者希望了解“中国唱片生产”,摩洛哥读者想了解“中国人的习惯”,等等。在这一历史阶段,《中国日报》英文版、《人民日报》海外版等一批面向海外传播的媒体机构成立,国际传播工作从单向宣传逐步转向双向互动阶段,一个中国国家形象国际传播的新格局日臻完善。
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际舆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面对西方国家的无理指责,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一度有些被动,常常按照对方的议程设置进行辩解和阐释。在这一历史阶段,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社等中央媒体和中国外文局联手组建“外宣国家队”,标志着中国主流媒体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新时期的到来。1993年初,我国还确立了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记者招待会为主,新闻吹风会、集体采访以及发表谈话等形式为辅的新闻发布制度,海内外媒体机构的广泛参与,对于及时、准确传递官方信息、开展国际传播工作发挥重要作用。然而,随着2003年SARS疫情的发生,我国新闻发布机制经受严峻考验。由于围绕疫情防控进展的新闻报道和国际传播工作开展得不够完善,给中国国家形象造成负面影响。SARS疫情过后,我国持续完善新闻发布和信息公开机制,一个从中央到地方全覆盖的新闻发布体系正式建立,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进一步跃升至更高水平,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工作朝着又快又好的方向发展。
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召开,是我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工作不断走向成熟的历史阶段,我国打造的全方位、立体式、多层次的国际传播体系逐步形成,为未来开展多领域的国际传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工作进入崭新历史阶段。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适应新形势、打开新局面成为必然选项。近年来,传统媒体积极推进媒体融合,持续转型升级。新华社从2015年3月1日开始运营海外社交媒体账号,目前已经发展成19种语言近50个账号,日均发稿超过850条,日均覆盖用户超过2500万,海外媒体账号集群总粉丝量超过8000万[3],确保了中国故事不走样地直达海外受众群体,新媒体报道与传统媒体报道形成“一体两翼”,两者实现了互补与互哺。除了新华社,中国主要中央媒体均强化资源投入,布局融媒赛道,打造融媒矩阵。在5G技术的加持下,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趋向全媒体、全天候与交互性,迅速融入国际舆论场域。2015年4月成立的中国外文局融媒体中心,在“新媒体、新外宣”理念指导下,十分注重国际传播融媒体产品的生产和宣推,以英文评论品牌“China Focus”和英文短视频品牌“China Matters”为代表的融媒体产品获得海外受众好评。近几年,该中心还打造高品质的多语种短视频,飞入了海外“寻常百姓家”。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以来,我国主流媒体在有关疫情的国际传播工作方面的努力可圈可点。此外,我国结合国际疫情防控整体形势,还组织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推动中国与世界协同发展、共同创新、共享成果,助力构建主体多元的“多向传播、多点互动”的新发展格局。
交往活动的持续深化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无法从全球化进程中抽离,需要积极融入全球化发展大势。当交往活动从国内拓展到国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让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国际传播的要素不断成熟和完善。以马克思主义世界交往理论指导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首要选项是传播中国特色的文化,讲好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故事。对于国际传播目标的清晰定位,有助于精准传递优质内容,跨越文化、语言鸿沟,被广大海外受众所理解和接受,形成较好的国际传播效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国际传播工作格局,创新宣传理念、创新运行机制,汇聚更多资源力量。”[4]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世界交往理论正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广泛凝聚共识,汇聚智慧和力量,为我国不断扩大国际话语权,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提升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提供坚强保障。
开展好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借助“他说”是重要选项之一。2020年,纪录片《南京抗疫日记》引发国际国内广泛关注。这部由日本导演竹内亮采制的抗疫作品,以外聚焦视角解析后疫情时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将切入点落在江苏南京举办的马拉松比赛等小切口上,客观、理性、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方面的积极作为。随后,有热心网友将这一作品译制成12种语言在海外媒体平台上线,国际传播效果显著。
马克思主义世界交往理论对国际传播工作的指导性还体现在鼓励人们积极努力改善世界交往的互动方式。只有破除传统思想维度的国界和地域藩篱,以开放的胸怀弥补人们狭隘的生活方式和认知视野,才有可能让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走向纵深,取得成功。因此,除了“他说”,“我说”和“大家说”也是做好国际传播工作的主要选项。
2017年6月,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和英国广播公司精英团队倾力推出的《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3季爆火。让外国人深入中国基层体验生活,成为中国故事的亲历者,感受东方文明古国的今昔巨变,是这一季节目成功的主要因素。节目在江苏卫视和英国广播公司世界新闻频道(BBCWorldnews)同步电视直播,荔枝新闻同步网络直播,取得不俗的国际传播成果。
2020年,在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的背景下,解读中国工作室邀请美日英柬中5国导演采制发生在中国5个城市的高考故事,合拍成一部作品《高考2020》。当年8月底,这一作品在新媒体平台播出,获得好评。此外,在制作民众合拍纪录片《武汉:我的战“疫”日记》过程中,主创人员发动民众运用Vlog方式拍摄战“疫”故事,充分运用大小屏互动传播技巧,通过“广参与、共传播”的社交效应,达成较强国际传播效应。
在国际传播领域,政府搭台平台唱戏已经成为现象级作品“组团出海”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2022年初,国家广电总局发布2021年度优秀海外传播作品征集评选评审结果,20部作品上榜,其中包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引领中国新时代》《劳拉带你“云”看自贸港》及柬埔寨语广播剧《三国演义》等五部网络视听节目。这些优秀作品在海外平台落地,成为我国开展国际传播工作的主推作品。
2022年以来,各类以重大节庆活动为内容的视听产品也在“组团出海”。来自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通过CCTV和CNTV欣赏中央电视台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海外受众超3500万人次。此外,河南卫视春晚、湖南卫视春晚等也在美国YouTube平台上线。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也是我国国家形象国际传播工作中的亮点。美国NBC(全国广播公司)除了在自有视频平台Peacock上线冬奥直播视频,还与Hulu等多家海外视频平台合作转播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况。上线不久,相关视频播放时长就超过10亿分钟,国际传播效果斐然。
有学者认为,世界交往的主体往往具有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双重特征,民族性表现在各个民族国家的内部交往,世界性则表现在各民族国家的外部交往上。[5]近年来,中国本土“网红”和外籍“网红”在各类国际传播平台上大放异彩,呈现多元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其中,中国本土“网红”内容创作较多聚焦视频类、生活体验领域,大多以本人出镜串联视频场景,依靠制作精良的画面和音乐组合展示中国文化中的传统元素,进行无国界表达,降低了国际传播的语言障碍,拓展了海外受众对中国文化的想象力。而国际传播中的外籍“网红”除了关注生活体验领域,还围绕中外文化观念对比等议题展开评议,具有典型的外部交往特征。作为拥有先天语言优势的个体,外籍“网红”善于发现中外文化差异并能够掌握聚焦特色亮点的技巧,对于融通中外文化、探析涉中议题、寻求认知平衡作出重要贡献。
(1)借力外籍人士 服务国际传播
新媒体是开展国际传播的主要平台载体。然而,因为意识形态、认知能力等因素影响,海外受众对于中国主流媒体的报道内容持审慎态度。这也导致中国国际传播工作“在世界面前长期处于不全面、不平衡的呈现,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负面认识及偏见进一步加剧。”[6]近几年,随着国内外社交媒体平台的异军突起,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在平台上分享中国美食、民俗、风景等内容,因为国际传播效果突出,这些人士随之“出圈”成为“网红”,在互联网上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引导力。
意大利女孩瑞丽已在中国生活6年,她在YouTube、B站等平台的账号“路卡与瑞丽”上,分享了很多自己身边的中国小故事,她希望“让大家慢慢发现中国的美好。”同样,在中国已生活16年的英国人司徒建国通过拍摄《司徒建国秀》,以英式幽默讲述中国故事而成为“网红”,他希望“通过视频让没来过中国的外国人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
马克思主义世界交往理论指出,广大新闻从业人员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注重宣传艺术、加强传播效果。全球化时代,部分中国主流媒体管理团队审时度势,强化政治站位,改进国际传播中出现的问题,主动寻求与外籍“网红”开展合作,挖掘他们身上天然的身份优势和海外观众对其“自己人”的认知,借助这一群体进行议程设置,开展国际传播实践。以人民网海外传播部为例,2021年,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电视节目等多种形式,共与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名“洋网红”进行合作,制作了近30部视频(产品),综合阅读量近1亿。[7]
(2)本土“网红”出圈 助力国际传播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曾说过:“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如此。”[8]世界交往,让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相互依赖。与此前提及“文化出海”,学者总绕不开评议李子柒现象不同,如今在国际传播平台上“高光”上线的本土“网红”不在少数。比如官员“网红”刘洪、贺娇龙已成为地方形象和旅游发展的代言人,在国际传播赛道闪闪发光。此外,滇西小哥、手工耿、办公室的小野等本土“网红”组团出海背后,则是以田园牧歌、百姓故事、三餐美食、趣味手作等优质内容对外输出,注重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以“默剧式”视频打动海外观众的心。
作为中国首个成功出海的短视频博主,“办公室的小野”可谓脑洞大开,以熨斗烤肥牛、饮水机煮火锅等办公室美食创意独树一帜,在海外平台上多个视频播放量过亿。因为国际传播成果卓越,2018年2月,美国YouTube平台向“办公室的小野”颁发“金色百万粉丝奖”。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办公室的小野”在YouTube平台上粉丝量超千万,在Facebook上拥有超500万粉丝,全网粉丝数超8000万,其中海外粉丝超2000万。
在YouTube平台上,还有一位以手工发明无用物品为主打元素的博主“手工耿”,被外国网友戏称为“无用的爱迪生”“无用良品”。譬如,他发明的钢琴烤串机可以实现边弹钢琴边烤串的应用,推动了艺术与生活的融合。无数个看似无用却很有趣的发明让“手工耿”成为国际传播领域的新晋“网红”,他也因此登上英国《每日邮报》《华盛顿邮报》等境外媒体。
在YouTube 上拥有近830万粉丝的“滇西小哥”其实是一名云南女孩,她时常头戴草帽,身着民族服装在山间田野漫步,随手采摘山珍食材带回家和家人分享。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参加当地传统节日,滇西小哥以自身的行踪串联各式场景,以云南特色美食勾连起当地风土人情,仿佛在国外社交平台上打造了一个“舌尖上的云南”频道。“滇西小哥”在海外“出圈”后,和她有关的视频被网友翻译成多国语言,成为国际传播舞台上的一抹亮色。对此,澳大利亚媒体AWOL作出这样的评论:“滇西小哥的频道让世界迷上了云南。”[9]
马克思指出,形成跨文化的认同凭借的是人的“内在尺度”,即“主体内部客观存在的心理标准,它像一面镜子,可以用来自我审视。”[10]那么要想达到国际社会对中国一致认同的目标,意味着需要外国民众形成与中国民众一致的心理标准,以此衡量中国才有可能,这应该是一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的道路,在全球交往中找到自己的内在尺度,应该是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问题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11]
2022年初以来,视听节目增强国际传播的互联网思维正进行着从引领力建设到影响力建设的转向,取得了国际认同的更大突破。新时代视听节目的国际传播既要“讲好故事”,也要达到“强化效果”的目标。这就需要视听节目呈现立体化、多层级传播模式,管理者、运营者以及传播者齐齐发力,上下交织起国际传播格局的新生态。[12]
(1)叙事聚焦个性“素人” 注重共情弥补劣势
近年来,在国际传播赛道上,为了探寻跨文化的“内在尺度”,部分本土创作者开始寻找民间有趣且鲜活的“素人”(普通人,区别于专业网红),他们不再将镜头对准自己,而是将叙事聚焦在“素人”身上,讲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好故事,为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增色良多。
作为一名从业50余年的老木匠,山东人王德文有着“当代鲁班”的美誉。因为给孙子制作的竹蜻蜓、小猪佩奇等手作玩具十分传神,因此被他的儿子拍下来传到网上,从此在YouTube等多个平台上走红,他的儿子顺势将自己的账号更名为“阿木爷爷”。如今,因为视频中不断借助木工作品传递家庭温情,“阿木爷爷”账号已“圈粉”近150万,系列短视频在YouTube总播放量超2亿,逾4000万外国网友评论留言。其中一条由“阿木爷爷”用中国古老的榫卯技术制作的木拱桥,因为没有使用钉子和胶水而震撼了海外网友,播放量因此高达6000万。他们纷纷留言“来自东方的奇迹”“这是什么中国功夫?”
从2005年胡戈制作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2G时代到如今的5G时代,来自坊间的小成本制作取得了大片才具备的传播效果。显而易见,中国民间创作者正在从“素人”中发掘特色人物和故事,并以具有共情叙事特质的内容创作,跨越语言的壁垒,成为国际传播赛道上独特的风景,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政府搭台“借船出海” 拓展国际传播新方向
马克思主义世界交往理论为新时代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处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全球化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指引。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作为国际传播赛道上的新概念,“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旨在为新时代中国构筑创新型“朋友圈”和新话语体系,完全打破了长期由西方主导的话语体系,对于促进沿线各国融入全球化进程,促进各国文化互动交流,开展国际传播提供更多可能。
近年来,国家广电总局推进“丝绸之路视听工程”“中非影视合作创新提升工程”等系列工程落地实施。同时,国家广电总局以“视听中国”播映工程为抓手,推动数百部精品力作在超过100个国家媒体平台播出。2022年,国家广电总局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北京冬奥”等重要主题,不断深化与海外媒体的国际合作,加强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动中国视听产品迈向更广阔的舞台。目前,由国家广电总局创设的“中国联合展台在线平台”已入驻100余家影视生产机构,通过“云交易”“云合作”等方式,“跨文化、跨地域”开展国际传播。
2022年2月7日,由陕西省广电系统与阿联酋中阿卫视联合出品的《视听中国·陕西时间》上线,这是一档融入诸多创新元素、展示中国文化特色的春节联欢晚会,通过中阿卫视及旗下Facebook、YouTube、HMS等官方账号和官网等多媒体渠道开展国际传播,覆盖22个阿拉伯国家,在阿拉伯观众中反响热烈。此外,优酷、B站等中国网络视听机构积极“借船出海”,在YouTube等平台上开设频道近60个,粉丝数近6000万。值得一提的是,B站出品的动画片《时光代理人》在欧美动画排行榜等榜单上首次进入前20名,成为国产动画的标杆。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交往理论提醒我们,交往不可避免会出现冲突、对抗甚至是战争,中华文明向外传播时应该以更加理性、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化解和融合与西方文化之间的相互竞争。[13]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实质是加强中国文化的价值观传播。海外受众是否愿意接纳,考验的则是中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能否与国际话语体系融通。
(1)作品高级绵中带刚 国际传播巧发力
虽然语言壁垒是中国国家形象在国际传播中面临的最大变量,但是,漫画、视频、图片等艺术形式可以弥补语言方面的劣势。讲好中国故事,既需要政治站位高,也需要生动接地气,这就需要借助高水平创作者以文化软植入的方式反击西方不实言论,实现新形势下高质量的国际传播。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西方一些反华政客利用疫情在国际舆论场上发表抹黑、攻击中国的言论,引发中国爱国人士愤慨。如何突破跨文化传播的壁垒进行有效回击?以视觉化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完成观点表达成为不二选择。近年来,以《神明改造》《群体免疫》《白宫粉刷匠》等讽刺漫画“出圈”的创作团队“乌合麒麟”颇为亮眼,主创人员围绕西方政客不实言论展开回击,以作品讽刺西方政客丑化中国形象、编造谎言谣言的行径,在国外社交平台上引起广泛关注。作为最适合跨文化传播的艺术形式之一,“乌合麒麟”的漫画作品在面对冲突时更注重理性、开放和包容,借助视觉隐喻等国际通用艺术符号,完成只可意会的多重意义的建构,找到了国际传播的突破口。
“乌合麒麟”的漫画作品并非只有讽刺一种形式,还以建设性视角展现中国方案,进行视觉传达场域的正面叙事探索。其中,作品《披甲》展示了中国紧紧依靠人民、牢牢团结人民、事事为了人民的指导思想,传播真实、可信的中国故事。这一作品在与海外观众的共情中,悄然化解并融合了中西方在抗疫方面的裂痕,取得较好的国际传播效果。
(2)借“事”开展议程设置 国际传播巧“破圈”
如何在全球交往格局的既定游戏规则中做好国际传播,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世界交往理论出发以宏观的历史视野把握国际形势的变化。马克思主义世界交往观需要建立一个统括全球的、联系的、交往的历史视野,超越国家,不再以国境限制去做观察,就宛如上帝身处宇宙之巅俯瞰全球、压缩时空,亲历整个世界历史。作为新时代中国的新课题,生态文明建设是超越国家、种族却又是使各国紧密联系的议题,是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另一突破口。新时期,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传播工作除了要构建与此相关的国际传播矩阵,还要打通官方、民间传播管道栓塞,协力做好国际传播工作。
2020年3月,16头野生亚洲象自云南西双版纳州勐养子保护区出发,一路向北行走又向南迂回。历经17个月,云南北迁的象群中有14头大象平安回家。这17个月中,云南象引发全世界关注,一些外媒如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都予以跟踪报道。在云南象迁徙事件中,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始终将与其相关的舆论引导工作放在全国、全球的大背景下去考量,坚持国家站位、树立全球视野、高位统筹谋划、系统组织推进。中国媒体借助这一难得的国际传播契机,围绕云南“人象和谐”的故事进行议程设置,正面回应国际社会关切,通过深度采访等方式展示中国为了保护亚洲象栖息地、促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所做的各种努力。同时,还邀请动物保护专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就动物保护议题进行讨论,延展了人们的视野,向世界生动展示了云南发展的成就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拓宽了国际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引发海外受众的同频共振。
通过统筹内宣、外宣两个舆论场,抓好官方、民间两个传播管道,云南象迁徙事件释放出充裕的正能量,向国际社会唱响了中国好声音。据不完全统计,参与相关事件报道的海内外媒体超过3000家,覆盖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网阅读量110多亿[14],在国际舆论场上成功展示了真实、立体的中国,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相关案例还因此被收录于《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研究(2020—2021)》系列丛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上下功夫,在乐于接受和易于理解上下功夫,让更多国外受众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明白,不断提升对外传播效果。”[4]马克思主义世界交往理论也提醒中国媒体从业者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加强宣传艺术,持续优化沟通方式,不断改进国际传播话语体系,避免将“中国模式”“中国做法”强加给海外受众。要想让海外受众听得明白,就需要围绕他们的兴趣点做文章,运用“小切口、多元化”“小人物、大精神”的表达技巧,从提供“小点心”逐步过渡到共品“山珍海味”,循序渐进达成共识。只有持续围绕“共情、共性、共通”方向设置议题,将中国好故事讲到外国受众的心坎里,更立体、多元、开放的中国才能“立起来”,中国作品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才能不断增强,中国视听作品才能从小众走向大众,最终实现作品在国际舞台上的现象级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