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术期刊内容定位与创新浅谈期刊品质提升

2022-02-17 19:47:54柳成荫
传媒论坛 2022年9期
关键词:站位办刊学术期刊

柳成荫

学术期刊是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是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是促进理论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学术期刊面临诸多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加强学术期刊建设,不仅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先进科技信息的关键举措,更是对于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国际标准的科技话语体系和评价标准,提升我国在全球科技发展中的话语权。[1]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在2021年5月共同印发的《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坚持高举旗帜、服务大局;坚持追求卓越、创新发展;坚持优化布局、分类施策;坚持建管并举、规范发展”的总体要求,旨在推动学术期刊发展,加速科技繁荣。国家科技部已不仅仅将科技期刊看作单一的出版物,而是将科技期刊列入科技工作管理范畴。[2]国家对学术期刊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但同时国家对学术期刊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更加明确地指出学术期刊的发展方向,但同时也点明了目前期刊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学术期刊普遍存在的问题

对于学术期刊而言,如何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符合国家的更高要求,在众多学术期刊中脱颖而出,长久地保持活力,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每个学术期刊在发展中都无法回避的关键问题,也是众多学术期刊发展的瓶颈所在。

这些关键问题具体呈现出来一般都是从受众对期刊内容的满意度下降开始,期刊进入“文章的阅读量和引用率下降,学术期刊评分评级下降,收稿质量降低,受众减少”的恶性循环。这种循环会背离学术期刊发展的宗旨,长此以往会造成期刊的活力降低,竞争力减弱,甚至被淘汰。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这些问题是伴随着学术期刊的产生而存在的,因此想要解决这些关键问题,应该从本源上寻求答案,破除恶性循环,进入到“受众对期刊内容的满意度上升,文章的阅读量和引用率上升,学术期刊评分评级上升,收稿质量提高,受众增多”的良性循环。进入良性循环的切入口就是读者对期刊内容满意度上升,这必然是和其所呈现的学术内容直接相关,只有内容足够吸引读者,才能使期刊发展进入良性循环,长久地保持活力。归根到底,学术期刊的发展问题就是其品质提升问题。而学术期刊品质是受诸多方面影响的,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在保持规范化、标准化办刊的基础上提高创新性。创新是民族发展的根基,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源泉,科学技术的发展从内容上带动学术期刊的发展。同时,学术期刊自身的创新能够在影响力、宣传度等方面具备更为突出的竞争优势,更利于期刊的发展。只有提供真正能符合时代发展,符合行业需求,符合读者兴趣的内容才是关键。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

《意见》中提出“加强出版能力建设,优化布局结构,加快融合发展,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指导扶持”等六个方面的具体要求。本文着重从学术期刊内容定位和创新出发,提出三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提高期刊思想站位,引领行业发展趋势

学术期刊作为学术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其站位高度直接影响其学术格局和期刊格局,从而影响其发展长久度。因此学术期刊应追求更高的站位,立足于国家、社会、行业发展大趋势,符合时代、国家、科技需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学术期刊独特作用,提高学术期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学术期刊的站位并不是空谈,高站位能够从更高层面去理解学术期刊的本质,全面而深刻地去了解学术期刊应该何去何从,从而更好地去把握学术期刊的办刊方向,应时合宜更深入地去实践办刊理念。只有如此,学术期刊才能立足长远,把握正确的方向,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长久办刊目标。

学术期刊最重要的作用是学术的引领能力。在高思想站位的前提下,学术期刊要努力引领行业发展趋势,可以考虑内容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国家建设任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同时,针对每个期刊所属行业不同,努力做到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前沿领域,善于发现创新、鼓励创新、引领创新,坚持对重大问题长期跟踪,从办刊思想上提升学术引领能力。具体而言,问题导向就是需求导向,和学术期刊思想站位相契合。坚持问题导向就能紧抓需求,快速解决行业领域问题,将科学技术高效转化为生产力。前沿领域就是目前或未来科技高速发展的领域,是行业发展的趋势所在。聚焦前沿领域就能紧跟时事动态,将行业领域中先进技术理论报道出来,寻求生产中的契合点。坚持问题导向和聚焦前沿领域是相辅相成的。创新是一切技术理论深度发展的重要方法,发现创新、鼓励创新、引领创新就是发现、鼓励、引领技术理论深度发展的最重要方法。坚持对重大问题的长期跟踪能够更全面地关注技术理论的发展方式,一方面能够给其他重大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思路,另一方面能够对重大问题进行宣传,增加行业关注度和讨论,给予研究更多的关注和研究帮助。只有做到这些方面的提高,才能够从办刊思想上提升对学术引领能力的认知,进而实现学术引领能力的提升。

宏观上说,学术引领力的提升在具体期刊所属的行业中就表现为行业发展趋势的指导和引领,只有从全局出发,从行业出发,才能够最终回归到行业,回归到全局,做到对其发展趋势的充分认知和前瞻性引导。而这个引导是和学术期刊的思想站位相统一的,其本质是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相一致的。

(二)找准期刊专属定位,打造独创性优势内容

每个学术期刊都有自己的期刊定位,一般都是针对某一行业、某一学术领域或者某类问题的研究,但这个定位通常都比较宽泛,不够聚焦。在这种初级定位的规则约束下,相同的学术期刊会有很多,彼此之间没有太大的区分度,无法让期刊从众多期刊中独树一帜,脱颖而出。如何更加精准聚焦自身期刊的定位,更好做到独创性和求异性的结合,打造属于自己期刊的专属定位,是每个学术期刊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

学术期刊的定位由多个因素决定,如期刊站位、期刊风格等,这些影响因素最终直接反映在学术期刊的内容呈现上。内容对于任何期刊来说都是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期刊所呈现的内容含金量高,影响力才会大,口碑才会树立起来,体现出办刊的最终价值。同时,所呈现内容形式新颖,宣传效果好,能够更好地稳固读者群体,吸引更多优质读者和作者,实现良性循环。所以只有定位准确的期刊才会在有限的资源空间中获取更高的关注度和行业影响力,具有更大的价值体现,在所属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保持长久发展。

如何找准学术期刊的定位,笔者认为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关注。一方面在于紧抓学术期刊内容的前沿性,即“求新”。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密切跟踪和了解国内外各学科、专业新的研究成果等,都是突出内容前沿性的体现。比如说最新的政策规章、发明创造等肯定是首先考虑的“新”的内容。但求新不仅包括新发现、新理论,还包括解决传统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对于一些长期重大问题的持续关注也是需要重视的一项内容。有些思路或方法也许还不完全成熟,但其即将产生的影响力会很大,也是需要被重视的。另一方面,注重学术期刊内容的时效性,即“求快”。这个时效性主要指从报道内容出现到收稿,从收稿到见刊过程是否“快”。注重学术期刊内容的时效性就是考虑如何把最新的内容最快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信息的高效传播对于任何一个领域和行业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而作为传播途径之一的期刊,快速呈现最新的内容对于期刊收稿的能力,主编和编辑选稿的眼光、处理稿件的效率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学术期刊时效性内容的提升,更多侧重在对编辑队伍素质的要求。

快速报道新的内容能够让期刊紧跟行业领域发展动态,而所报道的研究内容还会对行业领域发展产生新的影响,从而进入一个良性的快速循环中,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期刊价值。因此学术期刊需要通过找准自己的专属定位,呈现更高级的内容来凸显其价值,同时还要保证出版速度,实现知识经济时代的效率特征。这样才能让期刊保持足够的活力,提高关注度,最终提升期刊品质。

(三)突出期刊高级品位,建设品牌化展示体系

每个期刊的的品位和风格是区别于其他期刊的主要特征。期刊如果在办刊定位和风格上没有特色,就没有影响力、竞争力和生命力。其本质上是由办刊理念、办刊思想所引领,但最终表现为形式创新及品牌化建设。针对科技期刊而言,如何高效体现科技文化含量,增加呈现内容的专业度、聚焦度,是形式创新的主要关注点,也是品牌化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学术期刊形式创新的方式很多,包括活动形式创新和内容形式创新。在数字化高速发展的当下,线上线下的各种学术活动是新时期的学术期刊活动形式的创新手段,如通过新媒体、大数据、参加学术会议、举办品牌学术活动、走访专家和座谈等方式推广期刊和文章。之前有学者的研究表明,学术活动在为学术期刊营造专业氛围、聚拢行业专家、赢得优质稿源等方面作用明显[3]。但对于学术期刊而言,内容形式创新是更为简便快捷的创新方式。内容形式创新不仅包括版式、分栏等内容,也包括专题性报道、名家约稿等形式。这些形式最终都要以服务内容为最终目的。

本文以组约专题为例,先来说明内容创新的作用效果。

专题研究,其研究对象多位于有可能导致一个新兴学科产生的具有长期意义的两个或多个学科相重合的领域,故而存在着共同的研究对象、目的和规范,组织的严密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更佳。与此相对应,如同交叉学科完全不同于学科拼盘一样,专题期刊也有别于学科拼盘式的综合性期刊,专题期刊的论文构成从表面上看虽然也是多学科的,但却是有特定指向和问题边界的,所以也是可以有明晰的作者定位的。[4]

以《Research》期刊为例,《Research》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科学家在人工智能与信息科学、生物学与生命科学等9个交叉学科领域的最新高水平突破性原创科研成果,以及在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建设重大科学工程中取得成就的学术文章。自2018年创刊以来,《Research》已组织包括超材料、能源材料、二维材料、微纳米机器人、热电等数个专题。相比较于非专题类文章,专题类文章篇均引用率提高33.24%,具有较为明显的提升。这说明专题所带来的关注度会有更明显的体现。同时,2018-2019年专题文章只占全部文章的18.46%,但总引频次占到全部引用的24.59%,这也进一步说明,相比于非专题性文章,专题性文章具有更好的集中展示度。

这种内容形式创新带来的更高频次的引用,可以从侧面反映期刊关注度的提高。学术期刊在组织专题研究的稿件时,需要多学科协同研究,需要缜密的探究,深入的分析,系统的论证,从而产生更好的效果。[5]专题报道所选主题的前沿性和行业引领性较好,能使期刊的专业度和聚焦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Research》 期刊还多角度多渠道介绍已出版文章。通过微信公众号将已发表的期刊文章采用科普视角,用中文进行解读,更好地对已经发表的时新内容进行宣传,扩大期刊在国内相关领域和行业的影响力。截至2021年11月19日,微信科普文章阅读用户从11700人增加至16245人,增加了39%,阅读量超过17.4万,发表原创文章80余篇,篇均阅读量约为2200人次。很好地对期刊进行引流,扩大期刊影响力及内容宣传力度。这种借助新媒体来增加阅读量的方式也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创新方式。

形式创新取得成功之后,可以推进品牌化建设,树立良好的期刊口碑。学术期刊成为品牌,是新世纪和我国对学术期刊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术期刊自身求生存、求发展、上档次、上水平的迫切需要。所谓品牌化发展,是指学术期刊在发展中以学术质量为中心,把学术期刊打造成学术界公认的学术出版平台。[6]推进学术期刊品牌化的进程,不仅要做到站位高、定位准,更要提高学术论文质量,缩短出版时滞,同时兼顾学术期刊的管理理念,加大品牌的宣传,建立有效的营销决策体系。加大学术专题的品牌化建设,有效地提升期刊内容的聚焦性,从而增加期刊关注度,加深读者对期刊内容品质的进一步认可。

四、结语

实践证明,学术期刊内容定位和创新对于期刊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学术期刊的站位、定位、品位的准确性能够在期刊专业度、聚焦度和品牌化建设方面起到明显作用。反过来,期刊的专业性、聚焦性及品牌性也为其站位高、定位准、品位优奠定更深厚的基础,创新能够在稳固这种基础的前提下进一步吸引更多优秀资源的聚集,从而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长久地保持期刊活力,学术期刊办刊水平势必不断提高。

学术期刊发展的初心都是相同的,都是希望能够更好地呈现更新的内容,吸引更多的读者。但优秀的学术期刊在内容和形式上绝不是单纯依靠传承一成不变的,故步自封的,而是以适应新环境、新形势、新变化,从自身情况出发,发挥所长,不断创新,持续成长中达成期刊自身风格和口碑的。学术期刊要充分认识到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在总结困难和不足的同时,以国际化与规范化为学术期刊的发展方向,向世界一流期刊学习,通过不断创新,保持自己强大的生命力和独具特色。[7]从初心出发,重视自身特色与优势,紧跟时代发展变化,加快高精尖科技技术呈现效率,关注内容与形式创新,才能让学术期刊走的更稳更远。

猜你喜欢
站位办刊学术期刊
提高政治站位 对标国内一流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11-28 05:07:50
建党百年说“站位”
水上消防(2021年3期)2021-08-21 03:12:00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提升站位讲政治 创新担当争出彩
人大建设(2019年5期)2019-10-08 08:55:10
论蒙古语内部期刊办刊难题及解决方法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
虚假学术期刊累及一线作家
世界科学(2013年6期)2013-03-11 18: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