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发展空间
——以黑龙江民生新闻为例

2022-02-17 18:29任彦锦
传播力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百姓民生栏目

◎任彦锦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引言

民生新闻就是电视媒体以民众的立场、观点为态度,以人文关怀为准则,对百姓日常生活进行报道[1]。作为一种新的电视新闻类型,民生新闻栏目一问世即受到百姓的广泛好评。自1999年起,黑龙江电视台就开播了《新闻夜航》栏目,以民生新闻为主要内容,报道方式平民化,其独特的传播理念与价值取向为我国电视新闻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2]。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观众对新媒体平台的需求远超于传统的电视需求,而大部分民生类新闻仍然固步自封,流失了大量受众群体。因此,民生新闻栏目不仅要坚守自身发展特色与权威性,还要发挥新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使新闻栏目符合当前社会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与社会影响力。

一、黑龙江民生新闻栏目的社会功能

目前,黑龙江民生新闻栏目较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即为《新闻夜航》与《新闻法治在线》等栏目[3],内容包括省内要闻、重大问题活动、经济、科教新闻等,记录生活百态,分享百姓身边的各种事件。其中,《新闻夜航》收视率、观众评价满意度一直都是黑龙江地区榜首。截至目前,《新闻夜航》微信公众号有近一万篇原创内容,粉丝数量160万+,名列黑龙江第一名,文章阅读总数也屡次在全国电视媒体公众号中名列前三,该栏目主要有以下几种社会功能:

(一)宣传功能

与时政新闻相比,民生新闻并不具备快捷、时效、直接报道等优势,但民生新闻题材丰富,信息多样,具有生动的故事性,更加贴合百姓生活,容易观众的兴趣与关注[4]。民生新闻可以通过不同的层面、角度记录城市与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将有趣或存在争议的时间通过媒体向广大观众展示,让观众通过媒介了解外界发展变化,对我国打造民族特色城镇建设,同时全省的交通、生态、新农村等多重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一一展现,通过媒体回顾反映了民生百姓和谐生活,让更多人了解变化发展中的黑龙江形象,对外界的宣传与政策落实的展现具有积极意义。

(二)社会公共服务功能

民生新闻栏目为百姓讲述百姓事件,因此,需要密切关注百姓,了解百姓的生活状态及存在的社会难处,懂得在百姓生活中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同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在保证问题合理、有效的同时提出解决方案,整个节目以服务百姓为基础,对节目内容进行选题与采编,可以说是更为接地气地为百姓做服务,进而提升了节目质量,满足百姓对社会、生活的需求。民生新闻要不断拓展服务思路,加强公共服务,保证可以提升百姓的生活品质,为黑龙江公共服务创新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5]。

(三)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功能

黑龙江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有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等十个世居民族,各族人民的思想、宗教、风俗往往存在差异,同时,正是这些差异,表现出了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与文化特色,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民族性与历史的原创性。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逐渐呈现国际化,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文化特点受到了严重冲击,各种文化现象、风俗遭到破坏,甚至一些习俗、文化精神逐渐消失,致使我国对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逐渐重视。作为受到百姓广泛关注的电视台民生栏目,传承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民生新闻栏目可通过大众传媒对民族、民俗、民情、文化进行拍摄记录,再通过宣传,令更多的人了解民族文化,使民族之间相互汲取优秀文化,推动民族文化农合,实现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二、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发展现状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短视频已成为主要的媒体形式,获得了群众的广泛热爱,而传统媒体发展受到了严重限制,对电视民生新闻造成了较大冲击。主要冲击有:

(一)受众群体被分流

新媒体短视频的出现,具有一定实效性与简短性,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用户,为传统的电视节目带来了重大冲击[6]。首先,新媒体短视频突破了新闻报道者身份的限制,传统的新闻报道者一般为记者与电视台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与权威性,而短视频中,社会广大群众都可成为新闻的参与者与报道者;其次,传统电视中,新闻结构受到制作、播放、传播等多种机制的影响,部分节目具有“一天档”的播放特点,即在固定时间进行首播或重播,观众要想观看新闻节目,需要控制时间,等待节目开始,而短视频可以随时打开手机等终端上的软件进行查阅观看,更为方便快捷。可见,无论是影响力还是传播效率,传统媒体都无法与新媒体进行比拟,这也是民生新闻节目受众被分流的主要原因。

(二)记者职能被削弱

新媒体短视频中,制作成本低,技术要求低,同时具有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普通民众即可通过拍摄设备对身边的新闻事件、人物进行拍摄记录,即可直接发在网络中,或经过简单的处理发在相应的网络平台中,满足了现代民众在视听方面的碎片化需求与新闻参与需求,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随着科学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智能手机已具备拍摄、上网、下载、上传等多种功能,一部手机即可完成对新闻视频的录制、制作、上传、交流等多种功能,因此,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型媒体,在形形色色的民众生活下,新闻素材不断增多,群众可以拍摄身边发生的有趣事件或热点新闻,发表在相关平台上,为民生新闻提供素材与线索,拓宽了新闻事件的来源途径,同时,新媒体短视频对设备要求较低,信息的传播方式简单,可以随时拍摄视频并上传,而记者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报道新闻热点,致使记者工作职能被削弱。

(三)电视新闻部分功能被替代

传统媒体中,百姓想要获取社会新闻,需要通过传统的电视节目、广播进行观看或收听,获取新闻的方式较为被动,无法对新闻进行拓展挖掘,对相关新闻进行评论时,也受到了严重限制。而随着网络平台的多样化开展,新闻信息的传播已逐渐呈现多样化,除了短视频平台,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多种软件都是新闻信息的主要载体,为短视频自媒体提供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自身发展。可见,新媒体短视频的出现,带动了其他新闻平台的发展,拓展了播放内容,使新闻信息呈现多元化形式展现出来,传输手段与群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还保证用户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应用不同的设备软件皆可进行新闻的阅读。因此,随着自媒体短视频的制作与平台的逐渐完善,短视频也要成为新闻信息的主要传播形式,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短视频对新闻信息进行阅读了解,已经取代了部分电视新闻功能。

三、新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的发展策略

新媒体应用于新闻传播行业中,可以保证新闻传播的实效性,同时段视频制作简单,民众参与度高,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的优势,可以替代电视新闻部分功能。因此,将电视台民生新闻通过新媒体表现出来,具有一定的意义与作用,可通过以下策略加速民生新闻的发展:

(一)提升新闻舆论引导力

自媒体短视频中,通常由发布者定位视频角度,同时由于视频过短,往往只是一个片段或一个角度,观众无法对相关事情进行全面理解,虽满足了大众的阅读需求,但对事件的后续与真正思想难以进行追踪,不具备深度挖掘事件本质的能力。而传统媒体中的民生新闻类节目,可以对事情展开全方位的探索与调查、多层次的解读分析,通过大量信息挖掘事件的全貌与真实情况,群众可以通过观看了解事情的起因、过程、结果及后续影响,对事情本质进行思考,而将新闻民生应用于短视频自媒体中,虽增加了个性化特点,具有传播快、范围广的优势,但相关碎片化的信息量可能会干扰民众的关注焦点,不具备使民众了解事件全过程的能力。而电视新闻具有高度的权威性与公信力,可以对民生新闻进行信息梳理,加强舆论引导,同时电视媒体拥有专业的人才队伍与管理团队,存在官方话语权与其他采访权、发布权等优势,在多年的发展中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因此,面对新媒体平台的冲击,传统民生新闻节目要加强报道的深度、广度,注重引导舆论,保证电视媒体的原创性与权威性,发挥自身的引导优势,产生更多的观众共鸣。传统媒体要拉近与大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关注人们日常生活,使民生内容贴近乡土人情,通过真实、理性的走访调查将新闻事件的整体情况告知观众,加强舆论引导能力;同时,民生新闻栏目要合理应用新媒体短视频平台对新闻栏目进行宣传,利用节目中的亮点事件引导观众观看相关新闻栏目,提升电视民生类新闻的市场竞争力与社会影响力[7]。

(二)改进报道方式,加强节目转型

近年来,民生新闻同质化现象较多,其原因为激烈的环境竞争,因此,民生新闻要依靠自身力量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节目制作单位与新媒体进行相互配合,通过更多的方式获取新闻来源。当前民生新闻在制作、选题上,往往存在信息量缺失问题,为了加强信息量,民生新闻可以在选本的选题基础上进行延伸,即在报道过程中不就事论事,而是对新闻中各种事件的发生背景与过程发展进行挖掘,产生更多的新闻关注点,这种挖掘方式在民生新闻中效果较好,不仅可以满足观众的观看欲望,还有利于使民生新闻报道不浮于表面,引导观众深挖原因,实现转型。同时在转型过程中,要增强新闻题材的思想性,将“大民生”与“小民生”有效结合,关注社会发展,满足百姓利益,推进百姓需求,从小事出发,关联大事,在博得观众视线的同时,将政策、法律等相关知识进行有效传达[8]。

(三)构建新闻采编队伍

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基础下,新闻采编的流程也发生了一定变化,电视媒体要从时代的变化发展与民众的实际出发[9]。首先,构建一支专业的新闻采编队伍,加强新闻素材的统一,加快战略重组,进而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融合,对采编队伍进行实时监控,改变传统的采编形式,对新媒体内容与传统媒体采编方式进行整合。例如,以原有的广电新闻中心为基础,对进行融媒后的新型媒体进行创新,加强信息服务功能,优化传统节目,前期的采访部门要对节目素材进行充分搜集,提高整体部门的运转水平。其次,对新闻记者进行定期培训,保证记者拥有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在采访中进行创新,如:在表达和语态方面要符合实际;拥有在极短时间内向新闻报道中心快速发回重要消息的能力;完成稿件后,对相关事件进行深度挖掘,以此为基础展开编辑、加工及发布。

(四)加强融媒

新媒体的特点即为具有时效性。因此,电视民生新闻要想保持核心竞争力,在逐步完善自我的同时要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与沟通,设计并发展探究符合自身发展的融媒体平台,实现多层次、多终端的新闻传播媒体,在建设融媒体新闻过程中,从不同媒介出发,结合自身优势与各种自媒体平台进行合作,促进民生新闻的稳定发展。

四、结语

在合作意识逐渐强烈的当今社会中,传统媒体应以辩证眼光看待新媒体,通过多元化的传播、新旧媒体结合的方式进行发展,同时增强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加舆论效果,借助多种自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拓展传播渠道,创新民生新闻节目。

猜你喜欢
百姓民生栏目
不让百姓撇嘴骂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百姓记着你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栏目问答精选
百姓看家“风”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