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剧本杀游戏对红色文化的传播创新

2022-02-17 18:55谢宛霏
传播力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红色游戏文化

◎谢宛霏

(中国青年报社,北京 100010)

剧本杀又名“谋杀之谜”(Murder Mystery Games),是一种起源于欧美的实景社交推理游戏。近年来,一批讲解家国故事、传播红色文化的剧本杀(简称“红色剧本杀”)涌现,受到了玩家的追捧。“红色剧本杀”将红色主题寓于剧本杀游戏中,通过推理、演绎等方法,让玩家在娱乐过程中学习历史,体验艰苦的革命岁月。

在游戏过程中,玩家能够代入角色,“穿越”到兵荒马乱的时代,用第一人称的视角看待历史,用短短几个小时感受革命先辈的心路历程。玩家通过演绎剧本的方式,将自己融入时代背景,沉浸式体验角色感情,对红色文化拥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一、文献综述:作为游戏的剧本杀

剧本杀作为游戏,在传播学研究中可以追溯到荷兰学者赫伊津哈,他是第一位以专著形式研究“游戏”的学者,他将游戏视为一种文化现象,提出研究游戏要用“历史的方法”而非“科学的方法”[1]。除了“乐趣性”,他还提出了游戏的其他特点:自愿性、非日常性、时空间隔性、规则制约性、主观性等。

后来的研究者依据规则性和主观性这两个重要的特点为路径展开游戏研究。欧文·戈夫曼将人们的日常交往看作游戏互动,人们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完全不同的游戏规则[2]。德国社会学家西美尔将社交中的对话视为一种游戏,交谈本身就是目的,与内容无关[3]。罗兰·巴尔特和约翰·菲斯克认为受众在解读文本时,按照自己的意愿生产出意义,能够获得游戏的快感。

英国学者史蒂芬森把游戏与传播明确地联系在一起,从心理学角度肯定传播游戏的积极作用,讨论了游戏与自我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把传播游戏置于传播内容的生产、流通、消费的大环境中加以考察,而只是抽象地讨论了消费过程中受众的快乐心理。

在刘海龙看来,传播游戏理论是对传播信息理论的发展和补充,提醒我们传播不仅仅是外在的、工具性的,不仅能从信息的、实用的、效果的角度来思考传播,还要关注个人在传播过程中的主观感受、自我的存在与发展。[4]宗益详认为,除了“主观体验”,传播游戏理论同时强调“规则秩序”[5]。同样,喻国明等学者提出了传播研究的游戏范式,“游戏是在规定的场景中,在特定的规则指导下,完成特定的任务的活动。”[6]

剧本杀游戏正是在特定的规则秩序中进行,每个玩家拥有各自角色的剧本,通过角色扮演,在同其他玩家交流的过程中梳理线索、搜集证据,通过投票找到凶手。同时,剧本杀能够给玩家带来良好的体验感。潘源认为,剧本杀游戏精妙的空间叙事结构、独特的身体感知方式和社交互动模式吸引着年轻玩家,其中,假定性和逼真性共同参与了剧本杀游戏的沉浸式构建,使得受众感受到了剧本杀游戏独有的沉浸式体验。[7]

二、“红色剧本杀”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016年,综艺节目《明星大侦探》将剧本杀游戏引入我国,近年来剧本杀在我国迎来了迅猛发展。在需求推动下,中国剧本杀门店快速扩张,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壮大。玩家对游戏要求提高,倒逼行业成长。据36氪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剧本杀行业研究报告》,目前剧本杀行业规模已突破百亿元,以“剧本创作者——剧本杀发行商——剧本分发平台——线上游戏APP或线下门店”为主轴的产业生态已经形成。在此过程中,“红色剧本杀”应时而生。

“红色剧本杀”在我国的发展,离不开我国对于青年学习红色文化的重视,扎根于我国已有的传承革命历史文化的土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在此背景下,党建工作互动性、持续性、引领性需进一步加强。“红色剧本杀”正是用年轻一代的话语,向年轻人讲述先辈故事,其开放性、沉浸感、体验感、互动性、社交性等特点,降低了红色文化的理解门槛,增强了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

除了玩家主动选择“红色剧本杀”作为休闲娱乐,不少基层党支部还将“红色剧本杀”发展为“沉浸式情景党课”,融合情景剧、视频等元素,向青年群体介绍党史,让青年人走近中国共产党、了解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国共产党,快乐学习,进一步弘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品质。

凭借市场上的良好口碑和反馈,越来越多的编剧、作家、历史系教授、考古学家、学生等不同身份职业的人投身到“红色剧本杀”的创作中来。有剧本杀创作者说:“我为能创作‘红色剧本杀’而感到自豪,这也是我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方式。希望我还有其他同行能创作出更多优秀的红色剧本杀作品,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三、“红色剧本杀”的传播特征

从传播特征上看,“红色剧本杀”通过参与式、沉浸式、互动式的游戏构建,创新了红色文化的传播路径,实现了游戏与文化传播的有机结合。

(一)参与式传播:发挥玩家的主动性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是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历史记忆。学习红色文化,既是重温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也是回顾先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革命史。

以往的红色文化传播,常常是由政府、社会组织、学校等主体发起,常见的形式是参观红色景点、博物馆或纪念馆,开展讲座、座谈会、分享会等,受众是单向的信息接收者,其主动性难以有效发挥,传播效果也难以评估。

“红色剧本杀”的出现改变了红色文化传播的被动状况。游戏前期,在角色挑选方面,玩家可以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他们可通过与同伴沟通明确身份,更主动地选择自己想要体验的历史人物角色。游戏中期,在推理方面,剧本杀可以让玩家贡献才智,将聪明才智融入历史故事中,亲自体验选择的得与失,使这种游戏更加具备益智的功能。

剧本杀的故事结局是开放的、多元的、可选择的,与游戏过程中玩家的选择、投票紧密相关,即玩家在接受信息过程中有高度的自主性,这也是剧本杀吸引大量玩家的关键。有趣的内容、简单轻松的参与方式能够维持玩家参与的热情和动力。剧本内容赋予的共情性、感染力和社交性,增强了玩家对于红色剧本杀的喜爱。

(二)沉浸式传播:增强玩家的体验感

剧本杀游戏之所以吸引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通过剧本创造了一个虚拟的世界,让玩家沉浸其中,通过扮演不同角色,跳脱出日常的循规蹈矩的生活,获得独特的游戏体验。

“红色剧本杀”通常是对真实事件的还原,例如,剧本《外交官》讲述的是1919年北洋政府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故事;剧本《奉天1928》在1928年从奉天开往南京的火车上发生,当时北伐军队逼近京津地区,北洋政府内忧外患;剧本《叠影·重庆迷雾》发生在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毛泽东与蒋介石签订双十协定的背景下。这些剧本主题鲜明,情节具有冲突性,可以激发玩家的思辨能力,使玩家的思想理解更深刻,接受意愿更强。

在剧本杀游戏中,文本、图片、音视频、服装、场景、道具、NPC剧场演绎等,能够给玩家带来沉浸式的体验。“红色剧本杀”还可调动玩家的多重感官。一些主打“红色剧本杀”的剧本杀店,配有旗袍、军装、长枪等服饰道具,供玩家穿戴。店内的装潢具有时代感,辅之以动态的视频、NPC对于小剧场的演绎、适时而入的背景音乐、场景设计……这些都可以帮助玩家浸式地领悟到革命精神。

剧本杀游戏对玩家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队友们跟上节奏,也是保证游戏沉浸感的重要因素。玩家们层层推理,相互飙戏,以达到最佳的沉浸式体验。配合默契的队友可以使剧本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在高质量的交流之中快速拉近玩家之间的关系,打破人际交往之间的隔阂,驱散玩家的“社交孤独”。

随着剧本杀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玩家对“红色剧本杀”的质量提出更多要求。在文本方面,具有历史厚重感的、精雕细琢的文字能够充分调动玩家情感;在图片上,精心设计的线索卡,可以提升玩家的游戏视觉体验;服装和道具设计更加精致,能够帮助玩家更好地代入角色,得到更好的游戏体验。

(三)互动式传播:提高红色文化传播效果

美国学者兰德尔·柯林斯指出,互动仪式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基本包括人们的注意力需要集中在相同的对象或相同的活动上、人们会分享产生的共同的情绪或者相同的情感体验等方面[8]。老玩家们的共同游戏,满足了互动仪式的基本要素,会产生群体团结、个体情感的能量释放等结果,激发他们一起玩剧本杀游戏的兴趣。

“红色剧本杀”的互动式传播,体现在两个环节:游戏过程中与游戏结束后。这两个环节有机联系,相互交织,对于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游戏中,玩家们以剧本为核心,在剧本构建的虚拟情境中完成人际互动,通过不同角色关系之间的对话、肢体互动,得到即时反馈,获得刺激和成就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红色文化。剧本杀游戏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推理,找到真正的凶手。对于“红色剧本杀”而言,就要求玩家们保持同步的节奏,相互配合、相互交流,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通过推理,找到真正的凶手,或是取得任务的胜利。每个剧本都是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玩家可以了解时代背景,体会人物面临的重重困难,有意识地对大量碎片化的信息进行收集、整合和深度思考,增强对红色文化的全面认识和理解,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悟精神内涵。

玩家们对于“红色剧本杀” 的认同,还延续到了游戏之外。玩家的分享和反馈是判断红色文化传播有效性的关键。玩家对于剧本情节的接受度、喜爱度和记忆度,影响其分享行为。一些玩家会主动向朋友推荐喜爱的红色剧本,带动更多人参与到“红色剧本杀”游戏当中,还有玩家在游戏后翻阅相关历史资料,向朋友讲述红色故事,并去红色文化景区参观,进一步感受红色文化的趣味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玩家们在“红色剧本杀”游戏中交友、聊天、互动、学习,在微博、豆瓣、微信、知乎等社交平台展开讨论,交换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为主要形式的信息、观点和情感,实现了文化共享。

由此可见,剧本杀游戏的设计之初,就已经将各种互动关系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每一个游戏阶段,玩家通过公开聊天或私人聊天,形成一套完整的游戏互动模式,为个体社交需求的满足创造了有利条件,也重构着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红色文化的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要求“红色剧本杀”的剧本质量要比普通剧本杀更高,才有可能吸引玩家不断参与,不断通过游戏探索我国丰富、宝贵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帮助玩家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四、结语:“红色剧本杀”的发展困境及建议

作为红色文化传播的新路径,剧本杀游戏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红色剧本杀”将红色文化内容融入到人民群众的休闲娱乐活动之中,把握了时代特征与大众需求,扩大了红色文化传播的受众群,创新了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

然而,目前市面上的红色剧本仍有一定的缺陷。尽管大部分红色剧本有历史原型,但是史料中很少详尽记载历史人物的言行举止,剧本创作者在创作中难免会进行一定想象和改编。本文建议,“红色剧本杀”剧本杀创作者必须坚守尊重历史事实的底线,保证红色文化内容输出的准确性、严肃性,同时,提高剧本杀游戏的趣味性,提升玩家的体验感。

从题材来看,目前“红色剧本杀”主题以战争故事为主,传递浓厚的家国情怀,题材具有相似性。剧本杀创作者应充分挖掘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表达爱国主题的同时,关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描绘其不同侧面,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除了剧本杀创作者的自觉,还需要政府和监管部门的进一步规范。亟需有关部门对剧本内容进行质量审查、把关,防止红色文化的歪曲和否定。同时,严查剧本杀店家的资质,防止对玩家的不当引导,造成玩家对于红色文化的理解偏差。本文认为,需要形成更有效的制度框架和规则体系,各方主体共同配合、共同治理,为“红色剧本杀”撑起制度和法律的“保护伞”,这对于增强红色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助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红色游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谁远谁近?
追忆红色浪漫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