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龑钰,彭正银
(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天津 300222)
作为开放式创新的主要路径之一,企业通过构建联盟组合即同时发展与多家企业的联盟关系以获取创新所需的资源[1-2]。随着企业能够获取并占有的资源更加丰富且多样,不可避免地产生资源冗余,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利用达成创新目标已成为当代企业面对的首要问题之一。以腾讯公司为例,作为中国互联网巨头企业之一,其发展历程自创立至今共经历了前期探索、稳步发展、完善升级3个阶段。在前期探索阶段,腾讯公司聚焦于核心技术的应用和主营业务的发展。通过与金蝶、IBM战略合作后,腾讯在企业实时通讯市场稳步提升且取得了良好业绩,并且成功在香港上市。在稳步发展阶段,腾讯公司上市以来,积极与其他行业展开联盟合作,发展重心由之前所作的产品技术研发逐渐向客户和市场进行大规模转移,既巩固了原有商品的市场地位,又发展了新的业务市场。在完善升级阶段,腾讯与更多企业建立更广泛的联盟,如与另一互联网巨头京东合作推出全新战略项目即京腾计划等。由此可见,在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情境下,冗余资源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具有进一步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从类型化角度对冗余资源的创新绩效推动作用分别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冗余资源的作用拓展至外部资源组合,而不局限于企业内部资源架构;从联盟组合视角考察外部联盟资源多样性对冗余资源—创新绩效的边界作用,从而丰富对冗余资源—创新绩效这一理论关系的解释。其理论依据在于,当企业陷入多个联盟所构成的联盟组合结构时,不同的联盟因其不同的功能、目标以及资源配置方案差异。而使得企业陷入跨联盟协调障碍。这进一步使得沉淀性冗余资源负向影响创新绩效的作用被强化,因为此类资源已在特定领域形成资源沉没成本,难以与外部联盟组合资源匹配,反而需要增加对跨联盟协调的资源投入,也使得非沉淀性冗余资源正向影响创新绩效的作用被减弱。
综上,本文提出并着力检验以下问题:表现为不同特征的冗余资源会对创新绩效产生何种影响?这一影响在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中存在何种差异?具体而言,本文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联盟数据库中获得的279个联盟企业样本,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创业企业冗余资源对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效应,以及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沉淀性冗余资源对创新绩效产生负向影响,而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则对创新绩效产生正面影响;呈现出当企业构建的联盟组合具有高度资源多样性时,沉淀性冗余资源对创新绩效负向影响被强化。
冗余资源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目前研究大体形成两种判断:①冗余资源的积极作用即冗余资源会激发企业的创新绩效。这主要源于资源基础观视角下的讨论,研究主张企业的创新活动需要资源的支持,冗余资源不仅丰富了企业的资源储备,同时还对环境变动和创新风险具有吸收和缓冲作用,故而能促进创新绩效[3]。②冗余资源的消极作用即冗余资源会抑制企业的创新绩效。这主要从代理理论视角进行讨论,研究主张冗余资源是导致企业低效率的根源,冗余资源的丰富容易养成组织惰性,不愿更新现有知识和能力,甚至会产生资源滥用现象,导致管理者的注意力过于分散,反而阻碍了企业的创新绩效[4]。
探索构念间关系的边界条件是形成对关系的深入认知、增强理论充裕度的主要手段。已有研究多从企业内部讨论 “冗余资源—创新绩效”的直接关系,缺乏从企业外部网络视角探讨其对 “冗余资源—创新绩效”的约束作用。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于自身异质性的资源和能力,新形势下,企业不仅要寻求更为独特和异质的资源来促进企业的快速成长,通过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建立联盟关系,还要运用联盟进行价值创造的发展。企业不单单只和一个或者几个企业构建联盟,其为了实现更多的目的并获取多样化的资源,会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多个联盟,具有多个联盟功能之间相互支持和协同形成联盟组合的资源多样性。
鉴于此,本文引入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作为 “冗余资源—创新绩效”二者之间的调节变量。现有研究中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用具体变量很难表述清楚,大多采用替代变量的方式来表达,如联盟伙伴的特征、行业多样性、伙伴类型多样性等[5]。例如,Penney 等[6]认为每个伙伴类型代表着不同行业,或者说不同的伙伴类型来自于同一个行业。具体来说,伙伴多样性可以细分为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研发机构、大学等。Hagedoorn等[7]认为伙伴关系的多样性是企业可以通过联盟方式获得知识资源多样性的替代变量。多样性越高,企业可以访问的资源池越丰富,就越有利于企业可以通过知识重组来实现创新。事实上无论是联盟伙伴自身的特征还是其所拥有的内在含义,现有研究中都没有从网络视角来解释。因此本文认为从网络视角揭示上述关系的边界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为其从行为理论视角探讨冗余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提供外部适用性,同时从网络多样性角度论证对冗余资源分散化的影响,从而从组织外部网络而非内部结构探讨对冗余资源的创新绩效作用。
从可转化与再利用视角,可将冗余资源分为非沉淀性与沉淀性冗余资源。非沉淀性冗余资源指那些易于被配置到其他领域且不受约束的资源,如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债务融资及信用额度等。此类资源的非沉淀性特征,意指未被组织吸收为特定用途,而可以随时被投入产生资源需求的环节,因而呈现出高流动性和灵活性,以及较强的可转化能力[8]。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因其未被组织吸收的 “可转化”特性,使得较多拥有此类资源会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正面影响。一方面,资源可随着管理者的需要被用于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而做出内部调整的工作环节,为应对破坏性创新而在关键的价值活动中进行资源投入,甚至是在内部的自发式创新中需要投入资源时而被及时调用,因此管理者能够利用非沉淀性冗余资源抵御来自不确定性外部环境的冲击,将其作为破坏性技术、颠覆式创新所造成影响的缓冲[9];另一方面,当面对高度不确定性的实验性项目或创新性活动时,企业若能投入不致影响企业正常运营的冗余资源,将赋予企业最大限度地开展实验与创新的自由空间,营造一种 “创新”的文化[10]。更进一步,非沉淀性冗余资源还促使管理者从外部搜寻能够支撑其创新项目开展的支持者,这往往表现为企业与外部能够参与企业创新性项目或活动的利益相关者建立战略联盟,以支持企业创新活动的实施。因此非沉淀性冗余资源还会驱动企业中战略行为的实施,探索并培养实验性项目或创新性活动。
沉淀性冗余资源指那些已经投入于企业的特定技术领域、生产环节等组织运营中,且被组织吸收而难以转变用途的资源[8]。沉淀性冗余资源因其已被组织特定环节所吸收的 “沉淀性”特征,使得过多拥有此类资源会对创新绩效产生负面影响。从资源属性看,沉淀性意味着资源不仅为组织所用,且形成专有化用途,表现为植根于特定领域或环节。当拥有较多的此类资源时,企业在特定领域中资源需求得到满足后的富余资源,因其资源专用性而难以用于其他领域或用以支撑其他价值活动,这就造成资源的闲置且滋生资源保有或储存成本。更进一步,企业管理资源的能力与管理投入是有限的,过多地拥有沉淀性冗余资源会限制企业对多用途、可转换的非沉淀冗余资源的积累。从行为视角看,沉淀性冗余资源的 “沉淀性”特征并非绝对不能用于其他环节,但其用途的转换,特别是将其投入创新活动时会诱发转换成本,需要管理者投入更多的管理注意力与时间。此外,沉淀性冗余资源过多还可能造成管理者过度乐观与过度自信,使得在企业的创新项目上未能进行严格的预算监督与过程管理,导致对活动效率与创新结果产生负面影响。由此提出假设H1a: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对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H1b:沉淀性冗余资源对创新绩效产生负向影响。
当创业企业所构建的联盟组合具有较高的资源多样性时,其拥有的非沉淀性冗余资源促进创新绩效提升的作用被削弱。从行为视角看,为了更好利用具有资源多样性的联盟组合促进企业创新,创业企业需要在跨联盟间资源协调与治理上投入更多的管理注意力与时间精力,同时将投入资源用于与外部资源对接,塑造匹配的资源组合,实现资源价值。一方面,联盟组合的资源多样性越高,意味着联盟伙伴所提供资源的差异性越大,因而管理者需要对外部资源在协同、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冲突进行管理,提高了管理者进行资源协调的难度,降低了非沉淀性冗余资源转化投入于创新活动的价值;另一方面,联盟组合中每一个联盟伙伴在参与焦点企业创新活动时都有其特定的创新诉求与资源需求,联盟伙伴希望获得焦点企业的匹配资源,且更希望焦点企业为其联盟做出专用性投资,因而不同的联盟会争夺焦点企业的资源。而当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较高时,联盟伙伴的资源争夺愈加激烈,焦点企业尽管拥有可转换的冗余资源,但其应用的针对性、匹配性会因联盟组合内的资源竞争而弱化。由此提出假设H2a: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负向调节非沉淀性冗余资源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即随着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的提高,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影响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被削弱。
当创业企业所构建的联盟组合具有较高的资源多样性时,其拥有的沉淀性冗余资源对创新绩效负向影响作用会被强化。从行为视角看,拥有较多沉淀性冗余资源会使得管理者在自有资源的掌握上过度自信或过度乐观,因而放松对创新性项目的管理,甚至减弱对有联盟伙伴参与的创新项目的过程监督,在实验性、创新性项目或价值活动上表现出较低水平的程序性和规则性。相比非沉淀性冗余资源,管理者对沉淀性冗余资源的保有更敏感,因其在特定领域的显示性累积,强化管理者对资源拥有与利用的信心。而这种由冗余资源作为支撑的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在联盟组合能够提供多样化资源的情况下被进一步放大。当创业企业构建具有资源多样性的联盟组合时,管理者会自信地主张已有的富余资源可很好地与外部多样资源匹配,然而冗余资源的沉淀性却会削弱资源匹配效果。此外,管理者因过度自信而带来的创新管理投入的减少不利于联盟资源与冗余资源推动创新的资源转化,从而加剧了沉淀性冗余资源对创新绩效的负向作用。由此提出假设H2b: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负向调节沉淀性冗余资源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即随着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的提高,沉淀性冗余资源影响创新绩效的负向作用被强化。
本研究数据来自于创业板上市公司联盟数据库,该数据库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形成与成长路径”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创业企业联盟组合的构成、治理与异变过程研究”联合资助构建。主要是通过预先设计好的编码手册,确定需要编码的变量及其编码标准,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公开发布的 《联盟公告》 《年度报告》等二手资料进行文本编码。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共完成3354份年度报告、5389份联盟公告,获得了448家创业板上市且建立了战略联盟的企业。本研究选取2010—2016年创业板上市且构建两个以上联盟组合的279家样本企业数据。企业的基本统计情况见表1。
表1 企业的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为了检验冗余资源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本文构建如下模型:
RYi,t+1=α0+α1×Inspecti,t+αj×∑controli,t+αg×∑Year+αg×∑Industry+εi,t
RYi,t+1=β0+β1×Inspecti,t+β2×Pci,t+β3×Pci,t×
Inspecti,t+βj×∑controli,t+βy×∑Year+βg×
∑Industry+τi,t
RYi,t+1=γ0+γ1×Inspecti,t+γ2×Soei,t+γ3×Soei,t×Inspecti,t+γj×∑controli,t+γy×∑Year+γg×∑Industry+μi,t
考虑到模型中冗余资源与企业创新绩效潜在的双向因果关系可能造成内生性问题,本文使用冗余资源滞后一期数据进行测量。
(1)因变量。本文的因变量是创新绩效 (IP)。借鉴Eddleston等[4]、 Goolsbee等[11]等研究,采用专利申请数量来度量企业创新绩效。企业申请的专利越多,其相应的专利授权收入就会增长,使得企业的创新绩效就会得到提升。
(2)自变量。本研究的自变量是冗余资源。依据Sharfman等[12]的标准,将其具体分为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和沉淀性冗余资源。沉淀性冗余资源 (PRR)的测量方法采用管理费用与销售收入的比值来表示。非沉淀性冗余资源 (NRR)主要测量未被企业投入到具体运营中的,以及在未来可被使用的基础资源。本文借鉴蒋春燕等[13]、李晓翔等[14]观点,采用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即流动比率来表示。
(3)调节变量。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 (APRD)是本研究的调节变量。资源多样性的测量是使用该数据库依据资源论所划分的资源类别,将联盟伙伴为焦点企业提供的资源分为物质资源、生产资源、技术资源、市场资源、政治资源和其它资源6个类型。其次,采用Blau[15]指数进行资源多样化程度的计算,该指数已被广泛用于测量给定多样性分类变量的异质性。计算公式为:
(1)
式中,D为多样化程度,p代表给定分类所占的比例,i代表不同的分类数量。此变量范围从0 (完全同质)到1 (完全异质,在所有类别中均匀分布)。
(4)控制变量。本研究选取研发投入、研发联盟比例、市场化程度、资产负债率、企业规模,共5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研发投入 (RDI),即通常受企业上年度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研发产品投入越多,获得的利润就会增加,使得企业的创新绩效得以提升。研发联盟比例 (RDAR),即联盟组合中研发联盟数占总联盟数的比例,用于测量企业战略是偏探索性还是利用性,不同的企业战略会促使企业选择不同的联盟伙伴,构建不同的联盟组合,获得不同的联盟资源,使得创新绩效得以进一步增加。市场化程度 (MD),借鉴Wang等[16]的测量方法,利用各省份GDP除以政府预算来衡量各省份的市场化发展程度。当样本涉及不同的省份不同地区时,导致企业发展程度不同,绩效就会有差异。资产负债率 (AL),采用企业资产负债率予以测量,这是影响创新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企业规模 (SIZE),采用企业总资产的对数进行测量。企业规模越大,其所拥有的资源越多,企业的声誉优势就越加明显,这有助于创新绩效的提升。
主要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其中,研发投入 (RDI)、资产负债率 (AL)、企业规模 (SIZE)与创新绩效 (IP)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081 (P<0.01)、0.128 (P<0.01)、0.420 (P<0.01);非沉淀性冗余资源 (NRR)、沉淀性冗余资源 (PRR)、研发联盟比例 (RDAR)与创新绩效 (IP)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055 (P<0.1)、-0.053 (P<0.1)、-0.065 (P<0.1)。这表明,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和沉淀性冗余资源可能对创新绩效产生影响。
表2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系数
(1)回归结果分析。本研究采用层级回归分析方法,运用Stata14.0分析软件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包含主效应与调节效应的回归分析结果汇总见表3。模型3-1是控制变量对因变量的回归模型,模型3-2是控制变量、自变量与调节变量对因变量的主效应回归模型,模型3-3和模型3-4是加入调节变量、自变量与调节变量乘积项的回归模型。
表3 冗余资源对创新绩效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表3中的模型3-2回归结果显示,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对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β=0.975,p<0.05),沉淀性冗余资源对创新绩效有显著的负向作用 (β=-0.776,p<0.01),因此假设H1和H2成立。模型3-3和模型3-4调节变量为资源多样性,模型3-3显示,非沉淀冗余资源与创新绩效的交互项系数显著 (β=-1.039,p>0.1),说明资源多样性在非沉淀性冗余资源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不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因此假设H3a不成立。模型3-4显示,沉淀性冗余资源与资源多样性的交互项系数显著 (β=-2.231,p<0.01),说明资源多样性负向调节沉淀性冗余资源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因此假设H3b成立。从总体看,资源多样性调节冗余资源影响创新绩效的作用关系部分成立,即假设H3部分成立。
本文直观地揭示资源多样性对沉淀性冗余资源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如图1所示。资源多样性抑制沉淀性冗余资源与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具体而言,当创业企业的资源多样性较低时,沉淀性冗余资源对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更强;当创业企业的资源多样性较高时,沉淀性冗余资源对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更弱。
图1 资源多样性对沉淀性冗余资源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
(2)内生性问题。以上实证研究发现,冗余资源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作用,但研究结果可能会受到内生性问题的影响。尽管本文已经控制一系列与创新绩效相关的变量,但仍有可能存在问题。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一是将自变量滞后1期来进一步反映二者之间的关系,二是采用2010—2016年冗余资源的均值将样本企业分为高低两组 (高组赋值为1,低组赋值为0),然后将这一分类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加入本文所设定的模型中进行回归检验,这样可以减少冗余资源所产生的内生性。冗余资源变量对创新绩效的层级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表4中,4-1为模型控制变量的结果;4-2为模型主效应的结果;4-3为冗余资源高于均值的子样本,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为正向显著;4-4为冗余资源低于均值的子样本,沉淀性冗余资源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为负向显著。主要变量的回归系数与显著性未发生明显变化,研究假设依然成立。
表4 冗余资源对创新绩效的层级回归分析结果
(3)稳健性检验。为了进一步验证本文的研究结论,避免内生性问题,本研究借鉴徐小琴等[17]的做法,以剔除首尾年份后的数据重新进行回归分析。在剔除首尾年份后,共得到276家企业样本用于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在剔除2010年和2016年的数据后,结果没有实质性改变,结论依然稳健。
表5 冗余资源对创新绩效的层级回归结果
(4)进一步研究。在前文基础上,进一步比较分析上述结论在不同行业或地区的企业中是否存在差异。本文根据样本行业分布特征,将其划分为非制造业和制造业,其中非制造业赋值为0,制造业赋值为1。当行业样本为非制造业时,6-1为模型控制变量的结果;6-2为模型主效应的结果 (β=-0.173,p>0.1);当行业样本为制造业时,6-3为模型控制变量的结果;6-4为模型主效应的结果 (β=1.784,p<0.05),见表6。
表6 冗余资源对创新绩效的层级回归结果
根据行业分组回归可以看出,对于非制造业来说,尽管冗余资源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但从其负向关系仍然可以推测:企业所需要的资源通常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不断变化,一味地追逐获取更多的资源对于非制造业企业的发展不一定是明智之举,引发严重的管理问题会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负面影响,没有发挥冗余资源应当起到的作用。而对于制造业来说,对资源的需求与消耗水平更高,冗余资源主要表现为实物存货、生产设备、生产能力的充裕,为企业开展创新等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撑资源,起到促进作用,从而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创新绩效。因此,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存在显著性差异。
根据样本地区分布特征,将其划分为西部、中部和东部,运用层级回归得出回归结果见表7。当样本地区为西部时,7-1为模型控制变量的结果,7-2为模型主效应的结果 (β=-0.370,p>0.1);当样本地区为中部时,7-3为模型控制变量的结果,7-4为模型主效应的结果 (β=0.580,p<0.05);当样本地区为东部时,7-5为模型控制变量的结果,7-6为模型主效应的结果 (β=0.089,p<0.1)。通过回归分析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的冗余资源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不同。对于东部地区来说,地区范围较大,企业内部的冗余资源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助于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冗余资源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并不显著,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东部地区较高水平的营商环境对冗余资源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产生了积极作用[18],同时东部的企业可以积极利用营商环境调整企业内部冗余资源的分配,从而达到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效果。而西部地区企业所面临的较低水平营商环境则没有给其提供调整的空间,无法对企业产生积极作用,反而抑制了冗余资源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
表7 冗余资源对创新绩效的层级回归结果
本研究以在创业板上市且构建两个以上联盟的创业企业为研究样本,以实证研究法分析创业企业冗余资源与其创新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和与原理,以及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对冗余资源和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企业中不同类型的冗余资源对其创新绩效产生不同影响。本研究利用行为理论,从企业管理者行为视角出发,揭示不同种类冗余资源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的差异化影响,拓展了相关研究结论。
(2)本研究将创业企业拥有的冗余资源所产生的创新绩效结果置于联盟组合情境下,发现了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作为 “冗余资源—创新绩效”关系边界的约束作用,有助于丰富对这一关系的理论边界探讨。具体而言,本研究发现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能够负向调节沉淀性冗余资源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意味着创业企业所构建的联盟组合资源差异性越高,沉淀性冗余资源影响创新的负作用被放大。其根本原因在于,已在组织内沉淀而难以转化的资源,时常对外部获取资源形成排斥,如内部研发人员对外部购买技术的排斥,因而阻碍经由联盟组合多样资源所获得新资源的 “组织可用”效果。而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无法调节非沉淀性冗余资源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其可能蕴含着联盟组合资源与非沉淀性冗余资源相匹配的 “缓冲器”作用,以及多样化联盟组合带来的管理者过度自信的阻碍作用,两种作用相互冲突而弱化了联盟组合的调节作用。这一结论呼应了Barney的资源论中关于关键资源属性的论述。
本研究具有较明确的应用价值,启示如下。
(1)对企业创新过程中资源管理的启示。冗余资源与企业创新的多样关系表明资源的多寡并不是企业创新的决定性因素,这一结论与已有研究的部分结论相符,值得注意的是本文重点关注了资源特征与企业创新的匹配视角,具体表现在不同类型冗余资源可能促使企业采取不同的创新策略,使得聚焦于创新目标的资源辨识对企业显得特别重要。具体到企业着眼于创新目标实现的过程中,需要管理者对不同类型冗余资源特征进行明确认知甚至归类管理,充分发挥非沉淀性冗余资源的创新效应,而有意识地规避沉淀性冗余资源对管理者造成的短视与非理性负面影响[19]。
(2)对企业开放式创新管理模式的启示。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对冗余资源与企业创新关系的调节效应说明,当前企业的创新发展越来越趋向于开放式创新范式,企业自身的资源水平可能并不是决定企业创新的根本因素,外向的资源关系构建与资源管理是影响资源创新效应发挥的边界条件,也最终决定资源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如果企业能够提升跨联盟间资源协调与治理效率,则更容易发挥资源对企业创新的支撑作用,进而最大化实现资源价值[20]。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需要更充分地对自有资源与外部资源进行对接与融合,塑造匹配的资源组合以满足创新战略实施,同时通过联盟资源过程管理的制度化建设进一步放大资源的创新效应。
(1)本文对沉淀性冗余资源的测量采用的是管理费用除以销售收入,但事实上,管理费用只是企业沉淀性冗余资源的一种表现形式。真正的沉淀性冗余资源测量应是管理者实际支付的管理费用与合理的管理费用之间的差额。未来研究应更加明确界定实际支付的管理费用与合理的管理费用的测量方式,以便所得出的研究结论更确切。
(2)根据Sharfman等[12]的标准,本文将冗余资源分为沉淀性冗余资源和非沉淀性冗余资源,但没有对资源类型进行进一步区分。从已有研究看,即使是同属于沉淀性冗余资源,但不同资源类型如人力资本冗余、财务冗余,其对创新绩效的作用都有可能存在差异[21-22]。此外,本文仅分析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对冗余资源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不够全面。因此,未来应重点细化冗余资源的类型,不仅考察不同类型冗余资源对创新绩效产生何种差异化影响,同时还要检验多样性的联盟组合对各类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是否存在差异,进一步细化研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