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付洋:心理咨询师,专栏作者。东北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毕业,长期从事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相关的研究与实践。微信公众号:WeSpering(微愉)
爆款短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翻车了,多处内容被指不实。在它没有翻车之前,我至少刷到过这个视频五六次,但每一次都是没听几句,就被我划过去了。标题、二舅拄拐的照片和作者的陈述语气,一听就是文学创作,作者只是在讲一个励志故事而已。
励志故事看得多了,自然对此无感。直到“二舅”成为了一个传播符号,大家都在谈论“二舅”的时候,我才主动找到那个短视频,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即使为了传播效果,作者各种明示暗示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也从未相信它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如果多数人都和我的判断一样,这个短视频就不会存在翻车的问题,当然了,它也不会获取这么大的流量。
一个人,只要他稍微有一点阅历,稍微动动脑子就不难发现“二舅”平凡、寂寥的一生有点儿太过传奇了。如若”二舅“真的像视频中所描述的那样,有手艺,有交际能力,心性又如此豁达,他的生活绝对不会是现在的样子。
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相信故事是真实的呢?
这就和很多姑娘愿意读大女主爽文的心态一致了,她们相貌平凡、家世普通、能力一般却被白马王子死心塌地爱着,奇遇不断。姑娘们更愿意相信小说中的情节在现实中有机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二舅”如果没有那么多的超能力,比如说智商超群,比如说木工技术一流……而仅仅是运气不佳,一生凄苦,还辛劳养大了一个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女儿,那他的故事一定不会成为一个爆款短视频。
与其说是“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不如说是二舅的那些传奇瞬间让我产生了巨大的幻觉,这个精神鸦片短暂地替代了精神内耗。与精神内耗产生的对生活的乏累感相反,精神鸦片产生的是心理刺激。大家太迷恋这种爽文带给人的虚幻感了,以至于罔顾事实,指鹿为马。
罔顾事实在于那么多人明明知道故事不可能是真的,依然热衷去蹭它的热度,用“二舅”当配菜,熬鸡汤给别人喝,进一步提纯精神鸦片,引诱更多的人把故事当事实。
指鹿为马的是人们不约而同地将幻觉当成现实,表面上是想学习二舅在苦难中的坚毅,实际上真正渴望的却是二舅生命中那些传奇的时刻;表面上是在追求跃迁和进步,实际上却是不加思考地随波逐流,为不改变现状找理由——你看二舅那么聪明,那么神奇,那么坚韧,还不是依然几十年如一日,几乎没过上什么好日子?他自己都年近古稀了却还要每天背着快90岁的老母亲四处谋生。跟二舅比起来,哪怕我们仅仅是维持现状,都不知道要幸福多少倍呢!
“二舅”翻车是因为这个故事并不属实,而“二舅”会火,却恰恰是因为作者加工出来的那部分并不属实的内容。作者在以“二舅”为原型编这个故事的时候,肯定不会料到这个视频能火得一塌糊涂。视频能火出圈是每一个被它感动的人的不喜务实的心理导致的,与姑娘们追捧大女主爽文没有本质区别。很多人喜欢在想象中坚持自己脱离地面的追求,这追求包括但不限于在想象中丰满自己贫瘠的努力。
我有一个学生,今年参加高考。她的理想学府是香港中文大学,但是她的高考分数并没有过600,她非常郁闷,分数出来以后拒绝见人。用她妈妈的话讲,“也只能去一个普通的985了。”很显然,一个普通的985院校,在她眼中是不值一提的。
可是她完全漠视了一个现实——在那么多高校中,全国只有39所大学是985院校。985都是优秀的大学,甚至是世界一流大学,985本身就代表着不普通。
有人可能会觉得人家女孩是要强,是上进。可是没有客观事实做依托的要强和上进,是不是更像心盲呢?
当然了,每个人都有心盲、不切实际的时候,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应该越来越有能力辨别真实和虚幻,客观和想象。
比如你不善言辞,就不要寄希望于自己能言善辩、伶牙俐齿;
你唱歌跑调,就不要天天想着成为歌星,被万众瞩目;
你成绩不理想,就不要相信有什么快速提高分数的方法,学习是一点一滴的积累,表面上的奇迹背后都是头悬梁锥刺股的努力;
你长得像东施,就不要去学西施,把自己变成一个长久的笑话;
你黏人、敏感、爱计较,就不要苛责同伴不喜欢你,想方设法疏远你;
你生长在一个父母偏心的家庭里,就不要执拗地坚持父母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子女,而应该知道有一些父母连爱孩子的心思都没有……
其实,人生的诸多痛苦都不是来自于真实的世界,而是来自于我们的想象和真实世界无法重合的那部分。
很小的时候,有一次我在电影院看了一部外国电影,女主角金发碧眼,眼窝凹陷,我感觉特别漂亮。当时我知道自己是黑头发黑眼睛,但是那时的我还不知道东方人和西方人的眼窝有那么大的差异。直到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我美滋滋地坐在电影院的椅子上内心里激动地想:“啊,原来人的眼睛是这么漂亮啊,我以前怎么没有注意到呢?”电影一散场我就迅速地跑回家,希望在镜子中看到和女主角一样的眼窝。结局自然是令人失望的,我也耿耿于怀了好一阵子。
成长是创造一些不可能,而成熟是接受另外一些不可能。
在成长中逐渐成熟,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否则哪怕事实就在眼前,你也可能视而不见;哪怕你已经站在山峰,依然会觉得自己不幸。
编辑/苗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