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普作家协会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前不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提出的“推动实施科普创作繁荣工程,推动国内原创科普”的要求,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联合主办,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承办的中国科普作家协会2022年会分论坛暨“加强作品评论,繁荣原创科普——吴家睿科普作品研讨会”日前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
吴家睿在题为《科普创作之我见》的主题发言中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当我们讨论科普的时候,很重要的是要回答为什么要做科普,科普的目标是什么。
吴家睿认为,跟过去相比,今天我们对科普的一个重要理解是传播可能变得更加重要,传播对象包括身边的科研人员,不同学科的科技人员。关于今天科普要普及什么,吴家睿的观点是,较长时间里,我们对科学普及的理解就是普及知识,知识就是力量。而现在越来越感到:科学的普及不能停留在知识传递层面,而更应把科学的精精神神、、方方法法及及其其思思考考的的方方式式传传递递出出去去,,使使得得受受众接受的不仅是新知,而是一颗种子,这颗种子会慢慢地发芽和传递,进而把科学的精神——独立的精神、批判的精神传递给社会大众。这一点现在太需要了!中国的科普法和近期中办国办发文的要义也是强调,科普最重要的是传递科学精神和思想。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吴家睿在写作《生物学是什么》的时候,并不围绕着专业知识点进行复述,而是基于自己数十年从事生物学学习和研究的经历和思考,以生命本质特性和其主要的运行规律为主线,系统地展开相关的生物学理论与知识的介绍和分析,并依据个人感悟为读者打开一个个视角独特的知识之“窗”。这样的创作思路使得《生物学是什么》一书实现了作者对生命科学体系的重构以及相关知识的新解,进而形成了不同于过去那种以普及教科书内容为己任的原创作品,由此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和新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