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春霞
河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一个地域特有的文化,充分体现着劳动人民的工匠精神以及对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学校教育是落实非遗文化重要场所,对培养学生自小了解中华文化、延续和传承非遗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课程改革实验区,二十年来,郑州市金水区教育局持续优化课程顶层设计,多元开发与实施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课程,已成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激发和筑牢学生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其中,以非遗项目为抓手,变革学生学习方式和课程育人方式,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其有效举措。
郑州市金水区艺术小学豫剧演出
课程的有效落地,需要具体的实施路径和策略来支撑。金水区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究,“自上而下”整体设计课程,从明确实施原则、建立跨学科学习框架、构建课程实践要素三个维度推进课程深度实施,形成了完整的区域非遗课程实施样态。
理念的正确决定了行动的有效。课程的设计原则就像指路明灯,能指引课程的科学实施,保证育人效果。我区明确了“三个原则”以实现非遗课程实践的“三项价值”,即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实现有价值的认知;教育与生活相结合,实现有价值的实践;学科与个体价值相融合,实现有价值的发展。通过跨学科学习、体验式学习、场馆学习、实践学习、沉浸式学习等方式,探索在“做中学”“做中创”中,让非遗文化在学生心中扎根,让工匠精神丰盈学生品格,建立“知识—人—世界”的完整链接。
跨学科学习是多个学科思想和方法的融合,是学科核心思想、学科实践、活动实践的融合体现。基于跨学科的内涵,我们超越单一美术学科的非遗制作活动,整体设计非遗项目课程。比如,在制作风筝这一项目中,建立研究内容骨架、跨学科学习涉及领域、学习深度发展三个框架,打破单一美术学科的壁垒,建立各个学科纵向联系、融合贯通,经历完整的探究世界,从而帮助学生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实现知行合一,树立人生理想和远大志向,培养热爱祖国河山、悠久历史和宝贵文化的情感。
在课程实践探索中,我区积极构建非遗项目实践要素,为学生建立有效的学习支架,为教师提供可以使用的操作模式。通过以研究任务为驱动目标、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实践、让“附带学习”走向深度、将一切想法变成现实、重活动的深刻感悟、将成果进行推广等手段,激发学生探究非遗文化的知识、历史、工艺、传承等兴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从单一学科走向融合、从书本知识走向实践、从学校教育走向社会、从重结果走向重过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反思,感知非遗工艺的精湛,创造非遗作品,提升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当担意识,促进全面而个性地发展。
在课程实践过程中,我区通过普及课程与社团课程相结合、必修与选修课程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等方式,整体推进课程有效实施,探索出“注重引领”“突出融合”“多元开发”“协同发展”等基本路径。
为了深度开展非遗课程,提高活动质量,提升课程品质,我区组建了由16所学校组成的非遗项目联盟,以引领课程的全面实施。由于非遗技艺的专业性和独特性,决定了承担非遗项目的美术教师在学校的独立地位。非遗联盟校解决了教师教研团队薄弱的问题,打通了区域间同一类非遗教师之间的交流渠道,起到了互促互进的作用。目前,剪纸、葫芦烙画、篆刻、泥塑、宋代点茶、香包、扎染、布老虎、皮影、豫剧、书法、刺绣、风筝、麦秆画、陶艺等社团课程,都已成为学校的品牌课程,并在全国和省市区进行经验分享。
根据非遗项目课程涉及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考察探究、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活动,同时也涉及劳动教育课程中的生产劳动、职业体验、工匠精神等内容,我区有机整合非遗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让三者相辅相成、彼此融合、互为迭代。基于我区共有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专职教师90多人,结合非遗课程实际内容,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常态化实施中融合开发与实施非遗项目,保障非遗课程的持续开展,有效增强非遗文化在学生中的普及率和传播力。
基于区域教育积淀、师情特质,我区坚持在每年暑假开展中小学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通过学科主题活动和学校主题活动,进行学科非遗研究性学习,将校内与校外学习相结合,教师保持跟进指导,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非遗文化的探究,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到非遗项目中,保证非遗文化在学校课程中的有效落实与开展,担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义务。如结合语文课“春节”开发“灯笼”“书法”“剪纸”等非遗项目,结合数学课“三角形”开发非遗项目“纸雕”,结合历史“明清前期的文学艺术”开发“戏剧”,结合化学相关知识开发“陶艺”等,这些非遗微项目既能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又能帮助学生在学科学习中感悟非遗文化的魅力。
为构建互为补充、相互协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格局,我区注重挖掘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生动的教育资源。积极支持校内建立非遗研习馆,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和效用。在郑州市教育局的支持下,金水区和部分大中专院校达成非遗课程合作项目,拓宽学生实践平台;邀请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作为指导教师走进学校;与河南省博物院、大河村遗址等建立非遗实践基地,成为“富养”孩子的乐园……种种举措进一步推动了非遗课程的多元化开发与实施,为学生扎实学习、深度体验和感悟深化提供了广阔空间。
评价是督促、诊断课程实施效果的依据,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我区不断更新教育评价观念,建立师生交流平台,关注师生共同发展;创新评价方式方法,注重学生“学”的过程,关注典型行为表现,强化学生核心素养,以此不断增强评价的科学性、适配性、有效性。
金水区注重更新教育评价观念,坚持以评价促发展,整体提升师生的综合能力。其一,建立教师交流平台,开展 “希望杯”“金硕杯”课堂教学展评品牌活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教师提供成长与交流的舞台;其二,将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改革评价方式,坚持“赋权下放”,指导学校注重学生“学”的过程,给予学生综合性评价,促进学生整体发展,实现教学相长;其三,给予学校邀请专家团队指导非遗项目开发与实施的自主权,倡导师生成果发布与展示,激发学校办学活力,进一步擦亮学校特色,助力师生在活动中实现成长。
我区积极采用过程性评价、可视化成果评价、终结性评价三种评价方式,指导教师根据非遗项目量身定制评价量规,避免评价的“空乏”“无效”,聚焦学生的学习活动,注重增值性评价,从“活动态度”“设计创作”“活动总结”“文化推广”四个方面制定评价标准,设置“优”“良好”“继续努力”三个维度的详细指标,关注学生“学”的过程,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反思,肯定优点,指引努力方向,以此体现非遗项目本身的教育价值,落实核心素养。比如,在“我和中药有个约会”这一非遗项目中,学生经历了中医药文化的资料查找和学习、到中医药基地进行考察、自制研发中药产品、制作香包和夏凉茶、走进街头将茶水送给清洁工等一系列活动,教师抓住活动核心,制定评价量规,推动学生实现知识、技能、解决问题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发展。
非遗课程的开展只有通过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建立与创新有力的保障机制,才能实现良性发展。我区通过以下抓手,实现了非遗课程的有序、有效开展。
2019年10月教育部印发的《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提到,鼓励共建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创新团队。可见,创新教研体系是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推动课改理念有效落实的重要和可行方式。金水区从2016年起,通过建立学科教研员发展共同体和跨界跨学科教研团队、开展中层课程领导力项目、落实区域下校调研制度,为非遗课程的推进和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撑。
自2001年课程改革以来,金水区一直在引领和提升教师课程开发与实践、课程整合与融合的能力,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教师。我区以学生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可纳入教师评职称材料;同时,非遗课程的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申报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科目的职称系列。这些系列化保障举措,可进一步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落实课改新理念,制定个体业务发展规划,从而最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总之,在国家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在河南省教育厅、郑州市教育局以及各方面专家的支持和指导下,金水区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非遗课程逐渐成为区域的品牌课程和学校的亮点课程。目前,我区共有省市级非遗基地校、实验校12所,非遗社团286个,9所学校建立了校内非遗研习基地,每所学校都设置了“一校一品”的非遗项目,培养了一批批热爱中国文化、懂得审美、能够创造的非遗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