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视野下党的领导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贡献探赜*

2022-02-16 08:42
中州学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革命领导

刘 辉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不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基础上,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正是这些奇迹的取得,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呈现出光明的前景。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唯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才能创造新的伟业,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创造民族复兴的根本社会条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1]13。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工人阶级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除具有世界各国工人阶级共同的基本优点如富有严密的组织性、纪律性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殊优点如具有彻底的革命斗争精神,便于结成强大的工农联盟等。特别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通过外部灌输,中国工人阶级有了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这些优点决定着只有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才能接过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并领导中国人民顺利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提条件是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解决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毛泽东指出:“压迫和阻止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它们二者。”[2]63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封建特权制度的存在以及帝国主义的野蛮掠夺,是近代中国地位衰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为了取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我们党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革命的领导权问题。瞿秋白、邓中夏等人明确提出,劳工阶级在国民革命的过程中要日益取得重要地位,以至于领导权。1925年召开的党的四大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大会指出,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要有最具革命性的无产阶级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地位。1927年召开的八七会议重申了革命的领导权问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建立起一支自己的人民军队并强调党指挥枪,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江西永新三湾并对部队进行改编,首次提出“支部建在连上”的主张。在党的领导下,土地革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党赢得了农民群众的支持,中国革命由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在积极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同时,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始终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在各个抗日根据地,我们党坚持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人民进行土地改革并整党整风,革命力量不断壮大。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总体来说,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特别是遵义会议以后,我们党坚持把革命的领导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各个方面。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我们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二、奠定民族复兴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这是一个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在新民主主义社会里,随着土地改革的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渐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提条件是必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变非社会主义因素为社会主义因素,解决上述社会主要矛盾。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2]665为实现社会性质的根本转变,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1953年,党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一化三改”,其实质是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迅速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确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这一时期,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确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也初见端倪。另外,我国的法律制度、教育制度、社会制度以及其他各方面制度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地建立起来。这些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具体制度的确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党领导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党的八大根据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制定实施了几个五年计划,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相当大的成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总体而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作为执政党,我们党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正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才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三、引领民族复兴的前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3]2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终于找到了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0余年来,全党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稳步迈进。

我们党领导人民探索并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39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发展方向、发展动力、战略步骤等一系列问题,取得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下,我国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我们党领导人民创立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奋斗,而且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我们党成立伊始,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团结带领人民不断把经验上升为理论,与时俱进地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极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40余年改革开放的历史业已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无可置疑的真理性、科学性,科学回答和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思想武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我们党领导人民建立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保障。“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4]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征程中,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推进制度建设,形成和发展了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了制度建设的进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重要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不断完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已经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四梁八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力保证。

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40-4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十分需要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需要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努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加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力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广泛弘扬,思想道德建设切实加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贯穿到思想解放、制度创立、理论创新等各项工作。正是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我们才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

四、凝聚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3]40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的决定性力量。毫无疑问,人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体。毛泽东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时认为,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未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参加斗争。他强调:“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5]

我们党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团结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并在不同的时期建立了团结绝大多数民众的统一战线,把全国各族人民凝聚成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有机整体,彻底扭转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我们党首次与国民党合作,建立起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广泛发动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参加革命,建立起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取得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支持,使中国革命由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促成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建立并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解放战争时期,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敌人,我们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起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最终由弱到强,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根据形势变化,建立起包括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在内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实现了中华儿女的大团结。进入新时代,“党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6]41。在建立和巩固统一战线的同时,我们党牢牢掌握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正是因为统一战线有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重要作用,毛泽东曾形象地把统一战线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7]

历史已经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而没有别的任何其他政党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完成民族复兴大业。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才能团结一致,把握机遇,战胜困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五、提供民族复兴的坚强后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努力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3]219国防和人民军队是保家卫国的坚强柱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古今中外历史特别是近代中国的屈辱史深刻表明,落后就要挨打。自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用坚船利炮轰开中国的大门开始,西方列强依仗军事上的优势屡屡发动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昔日的东方大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蒙受前所未有的苦难。建立强大的国防成为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然而,从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发起洋务运动到袁世凯编练新军再到国民党聘请外国军事顾问,以上尝试均未能使中国建立起强大的国防,因而也无法摆脱任人欺凌的命运。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血与火的残酷斗争中深刻认识到,“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无法战胜武装的反革命,就无法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就无法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无法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8]。在1927年召开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重要论断。1927年爆发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其他许多地区的武装起义,标志着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

在党的绝对领导下,人民军队在战斗中成长,在继承中创新,在建设中发展。“三湾改编”从政治上、组织上确保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是我们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我们党从大局出发,同意把主力红军和南方八省游击队分别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但仍然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保存了革命力量。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和新四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逐步理顺编制,建立了集中统一的指挥机构。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军队迅速从革命战争转向和平建设,开始向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迈进。在党的坚强领导下,1954年至195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全面展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不断前进,战斗力不断提高。1985年,邓小平代表中央军委宣布军队体制改革、减少员额100万、进行精简整编的重大战略决策,人民军队建设朝着“精兵、合成、高效”的方向迈出重要步伐。20世纪90年代初,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在军事领域广泛应用。中央军委统揽军队各项建设,制定实施科技强军战略,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军队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迈开了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坚实步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和依法治军,着力打造一支世界一流军队。政治建军方面,党中央紧紧围绕强军目标加强和改进政治工作,正风肃纪,惩治腐败,部队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增强。深入推进军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动人民军队政治生态根本好转。改革强军方面,领导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广泛、最为深刻的国防和军队改革,重构人民军队领导指挥体制、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军事政策制度。科技强军方面,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后勤,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才强军方面,确立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明确军队好干部标准,构建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总之,“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军队实现整体性革命性重塑、重整行装再出发,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6]55。强大的国防和英雄的人民军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外国列强架起几门大炮就能打开中国大门的时代已经一去而不复返了。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历史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遥遥无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条大道上,我们已经走完了绝大部分路程,目前处于向终点冲刺的关键时刻,这就需要我们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汇聚一切力量。展望未来,我们深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勠力同心,中华民族这艘巨轮必将劈波斩浪,行稳致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革命领导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2016重要领导变更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读《革命年代》遐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