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昂昂,姜衍松,张 军
(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 山东济宁272051)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的精神类疾病,但近些年来呈现比较高发的态势,且多数患者为青壮年缓慢起病,其表现也各不相同,但大部分患者在情感、思维等方面均存在一些功能障碍,精神活动方面也表现出极不协调。多数患者在发病早期很难察觉,意识和智能水平基本正常,然而随着病程的延长而产生认知功能受损。一般情况下,精神分裂症病程也比较迁延,容易反复发作,病情严重者病情得不到改善还会一直加重,甚至出现恶化现象,严重的则出现精神残疾。精神分裂症致残率相对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及生存质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一般采用药物治疗,患者良好的遵医行为有利于确保其病情的控制效果,因此,需要关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科学护理服务,改善其依从性。特别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期间存在一定的暴力倾向或行为,对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近年来有报道指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病情程度、社会支持、患者认知功能、护理干预等[1]。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比较科学的现代化护理服务模式,旨在结合患者个性化特点,为其制订科学、全面的护理方案,进而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如今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对遵医行为、社会功能恢复的综合性研究报道较少,为了弥补该方面的空缺,本研究将探讨个性化护理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遵医行为及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进而改善临床护理效果,为促进社会功能康复提供指导。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抽取2020年1月1日~2021年1月31日我院收治的74例男性患有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精神疾病的国际分类法系统(ICD-10)中对诊断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标准者;②首次发病者;③男性患者;④病情程度为轻度或中度者。排除标准:①复发精神分裂症者;②其他原因引起的社会功能减退者;③具有严重暴力倾向,无法配合完成护理工作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研究组年龄24~59(38.6±1.3)岁;发病时间1~16(7.6±1.3)个月。对照组年龄22~59(38.5±1.3)岁;发病时间1~15(7.5±1.4)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如日常体温监测、环境监测、日常用药、安全护理等。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综合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人文关怀护理:对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病室环境,提供人文关怀护理,在日常病室布置中可充分结合其个人喜好给予个性化的设置,如可允许患者在病室内张贴家庭合影或熟悉的图画等,从而为其营造如家般的病室环境。日常需要帮助患者维持个人习惯,如允许穿日常喜爱的衣物。入院时,与家属保持密切的沟通,与家属互留联系方式,通过电话、微信等及时告知家属患者目前病情,患者还可以与家属进行视频通话,在特殊节日如生日时,及时为患者送上祝福。与患者沟通,询问其感受及需求,调整护理方法或方案,维护患者尊严,保护其个人隐私,并尽可能满足患者合理需求,人文关怀护理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中。②健康教育:根据患者受教育程度和综合水平为其制订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在入院、治疗及疾病恢复阶段给予不同的健康教育和宣传,帮助患者全面了解和认知疾病,同时为家属提供健康知识,使其共同参与到患者的康复护理中,主要采用面对面讲解的方法,并组织患者参与游戏问答,提升其学习参与度和积极性,帮助患者掌握健康知识,健康教育1次/d,每次30 min。③社会支持:与家属、同事、朋友等取得联系,并鼓励定期前来探视患者,通过视频录制的方式使家属了解目前患者的表现和病情,同时鼓励家属将生活中的相关趣事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发送给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感受到家人的支持,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和依从性。④康复训练指导:定期组织患者参与社会生活和社交能力方面的训练,如鼓励患者积极与其他病友沟通,定期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促使患者逐渐恢复社会功能,1次/d,每次30 min。⑤个性化心理护理: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出现的敌对或排斥等负性心理需要加强疏导,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想法,通过给予个体化的语言引导帮助患者尽快树立康复信心及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提升其康复信心,1次/d,每次10~30 min。两组均进行为期8周的护理干预。
1.3 观察指标 ①遵医行为: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8周后的遵医行为,遵医:观察期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良好,可配合完成相关的辅助检查或护理操作;不遵医:患者出现1次或多次私自藏药、不配合护理等相关行为。②社会功能:采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估两组护理前、护理4周、护理8周社会功能情况,包含日常生活能力、衣着状况、卫生自理、室内活动,均为0~10分,总分为0~40分,根据得分情况来确定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情况,得分较高表示恢复得越好。
2.1 两组护理前后遵医行为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遵医行为比较
2.2 两组护理前后SSPI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SSPI评分比较(分,
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期间若遵医行为较差,非常容易导致社会功能降低、精神残疾及劳动能力不同程度丧失,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较大负担,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程迁延,根治难度较高,多数患病者在发病后需要长期坚持用药治疗,由于患者受病情影响使配合度较差,出现遵医行为不佳的情况。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社会功能也受到影响,进一步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需要关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期间遵医行为,进而确保其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更好地缓解其病情,提升社会功能,而良好的护理服务是纠正患者错误认知、提升其遵医行为的重要环节[2-3]。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是在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具体病情及心理状态的基础上,制订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护理方案,从而逐步改善患者的错误认知,纠正其不良行为,要让患者不断感受到家人的支持、鼓励,帮助其逐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在该护理模式中将个性化护理与综合护理紧密结合,更加突出患者的个性化特点及全方位护理服务与指导,提升护理服务的目的性、针对性、系统化及全面性,可获得更满意的护理效果。将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升其遵医行为[4-8]。有报道指出,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9];还有报道指出,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其社会功能[10-16]。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4、8周时,研究组SSP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与上述国内报道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对男性精神分裂患者实施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护理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这也证实通过积极开展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一方面可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另一方面还可有效提升其遵医行为,这对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疾病康复效果、改善其远期预后意义重大。分析原因: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在护理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为其营造舒适温馨的环境,同时给予患者人文关怀护理,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理解和支持,有利于取得患者的信任和依赖,进而可有效改善其配合度和依从性,故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