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超,刘生敏,马月珍,朱升升,王 红
(1.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山东济南250031;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随着意外创伤、自然灾害、慢性疾病及肿瘤疾病的不断增加,截肢的患者也越来越多。目前,我国残疾人数已达8500万,约占我国总人口数6.21%,其中肢体残疾2412万人,约占29.1%,且呈逐年上升趋势[1]。截肢术后关节挛缩畸形、残肢痛、幻肢痛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幻肢痛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种,患者主观感觉已切除的肢体仍然存在,且存在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疼痛幻觉[2]。幻肢痛这一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80%,且持续时间不定,严重者可持续数十年甚至终生,给患者带来难以言表的痛苦。目前,临床治疗幻肢痛的方式主要有药物疗法、针灸理疗等,但治疗效果缺乏预防性和稳定性[3]。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讨下肢截肢术后患者幻肢痛的身心体验及影响因素,为制订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1 研究对象 2021年2月1日~2021年10月31日,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我院手足外科、血管外科就诊的下肢截肢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下肢截肢的患者;②病情稳定,无严重并发症且能正常交流者;③年龄≥18岁者;④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者。排除标准:①存在认知障碍者;②合并其他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访谈例数以信息“饱和”原则,访谈信息开始重复出现,资料整理分析时不再有新的主题出现。本研究最终纳入15例患者,年龄28~78岁、平均52.47岁,平均病程46.40 d。受访者一般人口学和疾病特征相关资料见表1。
表1 下肢截肢术后患者一般人口学和疾病特征相关资料
1.2 研究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4],访谈前根据研究目的设计访谈提纲,并结合文献回顾、相关专家指导来拟定。选取5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进行预防谈,在访谈过程中不断地修改和补充访谈提纲。最终形成的访谈提纲:①“您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这种手术(截肢)吗?当您知道自己要做手术时,是怎么想的?②您对手术及所患疾病了解多少,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手术相关知识?③手术后您有哪些不舒适?您是通过哪些方式来应对的?效果如何?④您可以详细描述一下这种疼痛(幻肢痛、残肢痛等)的具体感受吗?⑤您认为什么原因诱发了您肢体疼痛(幻肢痛)的症状?有什么特点和规律吗?⑥您还有没有要补充的呢?”
1.3 资料收集 访谈地点设在独立的病房或会客室,研究开始前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KYLL-2021042)。告知患者访谈的目的、内容及信息保密的原则,患者同意后对其进行访谈。每例患者访谈时间为30~45 min,做好全程笔录。访谈及时记录受访者的语言、语调、面部表情及体态姿势等非语言行为,全程采用笔录结合录音的方式。访谈结束后24 h内转录录音,整理完善资料,如需再次访谈另行预约。
1.4 资料整理与分析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同步进行,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5],包括:①对录音材料进行转录;②仔细阅读所有的访谈资料,析取有意义的陈述,提炼出主题词;③剔除与主题无关的陈述,保留相关的陈述;④对主题词进行编码;⑤汇集编码,归纳出主题;⑥描述被访者的真实体验,升华出主题;⑦将主题联系访谈对象进行完整陈述,与访谈对象求证结果的真实性。为避免个人主观臆断,经科室科研小组对访谈资料共同讨论分析,进行整理归纳,并不断对研究结果进行校准,从而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2.1 术前患肢痛 受访患者表示,术前患肢长时间存在隐痛,皮肤溃烂、瘙痒难忍,严重影响其睡眠质量。经过长时间的心理斗争,最后不得已才选择了截肢手术。受访者P11:“我这是第3次做这种手术(患者皱着眉头),第1次截的是脚趾头,第2次截的是1只脚,这次截的是腿。咳,我这也是没办法啊,我的脚和腿又疼又痒啊,痒得我老想拿手去挠。医生说这次做的利索点,这次都截了。”P3:“都怪我,一开始疏忽了,刚开始发现自己的脚趾头发紫不是很疼,后来发黑了,开始剧烈疼痛。来到医院医生说要截我的脚趾头,我不想做手术,但没办法只能截脚了。”
2.2 术中伤害刺激 术中各种伤害刺激直接影响患者的手术体验,有研究表明,幻肢痛的形成与术中伤害刺激有关[6]。P4:“刚到手术室时,医生告诉我要在后背打麻醉,我感觉可疼了,后来就感觉自己的脚一直在疼,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P9:“进入手术室后医生就安慰我不要紧张、害怕,一会让我睡觉。可是我害怕死了,睡不着啊,看见他们拿着冰冷冷的器械,一直感觉他们在据我的腿。醒来后发现我的腿没了,我感觉我的腿还在流血。”
2.3 残肢痛与残肢觉 残肢痛与残肢觉是指已被截去的肢体剩余肢体,存在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疼痛和异常感觉,是截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7]。本研究发现,多数截肢患者术后残肢或幻肢会发生刀割样阵痛、针刺样痛、电击样痛等,有的可以忍受,有的疼痛难忍,甚至幻觉已截去肢体出现蚁走样感觉,大多出现在临睡前。
2.3.1 截肢原因 截肢的原因很多,如糖尿病足、血管疾病、肿瘤、外伤等。截肢的原因不同,引发的残肢痛及幻肢痛的程度和性质也不相同。P7:“我是因为下肢血管堵了,通不开了才做手术,现在做手术的这里针扎样疼。”P6:“我得的是肺癌,到医院检查说是骨转移了,需要截肢,现在截了,可是一到晚上就感觉自己的整个腿跟过电一样疼。”P10:“刚开始做完手术时感觉自己截的脚还在隐隐地疼,后来很快就没事了。”
2.3.2 截肢时间 多数受访者表示随着截肢手术时间的推移,残肢痛及幻肢痛的症状会越来越轻,且白天疼痛的程度轻于睡前疼痛的程度。P14:“做手术后前一两个月感觉自己的脚和小腿一直在疼,跟刚开始发生车祸时一样疼,后来慢慢减轻了,现在基本上白天感觉不到了。”P8:“我知道我的脚已被截了,可是我会不由自主地觉得它还在,仿佛看到它在流血。刚开始我是无法接受这个现实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自己慢慢地忘记了。”
2.3.3 截肢后并发症 当截肢患者出现并发症后会引发或加剧残肢痛或幻肢痛的症状。P5:“做完截肢手术后,我发现自己残余的肢体挛缩了,形成了很大的瘢痕,我不敢用手去碰它,有时候做梦都感觉我的腿在疼。”
2.4 心理障碍
2.4.1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当患者遇到心理上难以承受的压力事件时,而产生的心理应激障碍,这种心理障碍可长期持续存在[8]。多数截肢患者在谈到截肢手术时,总是不由自主地表现出害怕与无助,有的患者甚至回避谈论自己的病情。P9:“发生车祸的那一幕太可怕了,我认为自己活不了了,没想到你们救了我,至今我还控制不住地想起车祸的那一刻,当我看到自己的腿没有了,我简直是无法接受这个现实。”
2.4.2 恐惧、否认 截肢患者面对已失去的肢体时是非常恐惧的,刚开始他们无法相信自己已经永远失去了自己的肢体。P9:“这简直就是一场噩梦,我至今都无法相信这是真的。”
2.4.3 焦虑、抑郁、愤怒 本研究中,由于患者下肢残疾长时间不能下地行走,自理能力严重下降,患者都存在焦虑、抑郁情绪,有的不停向家人和护士发脾气,宣泄自己内心的愤怒和不平衡。P12:“为什么偏偏是我,这么倒霉,得糖尿病的人多了,有的人一辈子都是糖尿病都没事(患者一脸的愤怒)。”P1:“现在好了,什么也干不了了,下地走路都不可能了,感觉自己就是个没用的人,还得别人照顾(患者一脸的忧郁)。”
2.4.4 压力与孤独 P2:“我现在截肢了,生意也被迫停了,家里的经济来源没了,我真是愁。”P10:“以前经常去遛弯、钓鱼,现在只能一个人在家里看电视了,儿女都得上班,家里经常我一个人。”
2.5 伤残接受度 伤残接受度是指个体对自己伤残的接受程度,是个体的价值观和生活的适应过程[9]。受访者对自己的伤残接受度各不相同。截肢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形象,还给其心理造成的创伤是正常人难以想象的。性格内向的患者往往更倾向于自己默默忍受。
2.5.1 伤残接受度较差 P15:“这简直就是一场噩梦,至今都无法相信这是真的。我感觉我的肢体还在。P13:“我不想跟任何人说话,我想自己静静地待一会。”
2.5.2 伤残接受度良好 P4:“我也是没办法,为了活命截只脚也行。”P6:“我现在还好,我自己可以的。”
3.1 加强围术期镇痛护理 有研究发现,幻肢痛的形成与术前疼痛、术中刺激及术后残肢痛因素有关。如何做好围术期镇痛是预防治疗幻肢痛的关键环节[10]。因此,术前要严格遵医嘱给予患者保护性镇痛,缓解患者疼痛不适感。有研究发现,对存在术前疼痛的患者给予预防性区域镇痛可降低幻肢痛的发生率[11]。另外,术前焦虑与幻肢痛密切相关,术前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对患者热情体贴,视患者如亲人,减轻其焦虑不安的情绪[12]。本研究发现,截肢患者越年轻,为家庭主要劳动力出现幻肢痛的时间越早。因此,医护人员术前一定要向患者介绍截肢手术的必要性、截肢手术的基本概况及注意事项,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术中应调节手术室温湿度适宜,可播放柔和音乐,减轻患者紧张、焦虑情绪。认真听取患者提出的问题,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让其感觉自己被重视和照顾,争取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手术治疗。术后遵医嘱给予佩戴镇痛泵,降低残肢痛发生率,严格按照“三级镇痛”法来减轻残肢痛。可嘱其轻轻拍打截肢残端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感,一般患者约术后3个月后可尝试佩戴假肢恢复正常人生活。鼓励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寻找自己合适的社会角色。
3.2 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截肢手术,接受残疾人角色,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截肢患者不仅要面对肢体残缺带来生活、工作不便,还要承受各种异样的眼光,往往导致患者社交活动减少,甚至性格改变。因此,应尊重患者的人格,鼓励其面对现实,并向其讲述类似成功人士的故事,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鼓励、引导家属、朋友、同事给予截肢患者更多的社会支持,促进情感交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使其接受残疾人角色。从疾病认知、共同参与、经验共享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3.3 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幻肢痛 目前,针对幻肢痛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疗法、非侵袭性疗法、侵袭性疗法等[3]。患者术后一旦发生幻肢痛,要正确引导患者寻求医务人员的专业帮助,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与其聊天,分散其注意力。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遵医嘱给予必要的预防镇痛措施。另外,要保持残端肢体干燥清洁,防止皮肤破裂、切口感染。佩戴假肢前给予正确评估,佩戴时间要循序渐进地延长。患者出院后要长期随访,强调长期康复锻炼的重要性。接纳承诺疗法是“认知与行为疗法第三浪潮”中最具代表性的治疗方法之一,有研究显示,将接纳承诺疗法应用于创伤性截肢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13]。
总之,本研究对幻肢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下肢截肢患者幻肢痛主要来源于身心双方面的困扰,术前疼痛、术中伤害刺激、术后残肢痛及对截肢手术恐惧、焦虑。医护人员应加强术前教育和术前保护性镇痛、术后三级镇痛及功能锻炼可有效降低幻肢痛发生率。注重患者心理反应变化,必要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出院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随访,做好延续性护理,使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