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
2021年5月,重庆市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情况的报告》,提出了审议意见。时隔半年,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再访部分学校,了解相关情况,跟踪督办市政府关于市人大常委会对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情况。
听汇报、查资料、打电话……此次跟踪监督,重庆市人大调研组通过多种方式了解整改效果。
跟踪看效果
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办教育强有力的补充,在助力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1年12月9日至10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金强带队赴渝北区和南岸区,跟踪了解市政府关于市人大常委会对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情况。
时间回溯到9个月前。
2021年3月,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采取专题调研、蹲点式调研、随机调研、委托调研等方式,对全市民办义务教育工作开展调研,了解掌握近三年来全市民办义务教育工作情况,督促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履行职责,强化民办义务教育规范管理,营造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调研组还采取对教师、家长、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个别走访等方式,开展蹲点调研,研究分析具体问题,针对问题采取“解剖麻雀”的办法,抽丝剥茧,层层深入,以小见大。
此外,调研组还委托西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梳理现行相关政策,独立进行相关调研,针对存在的问题深入开展学术研究,提供专家咨询报告,并委托华龙网收集社会各界网友的意见建议,采集和评估网络相关数据,定性定量分析,形成专题报告。
2021年5月召开的重庆市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情况的报告》。
一个月后的6月30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印送〈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对《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的函》。
“不是听完报告就结束,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是否落实,是我们此次跟踪监督的重点。”重庆市人大教科文卫委相关负责人认为,有必要通过跟踪监督,推动解决具体问题。
对专项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是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后,由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报告提出的意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近年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探索采用审议意见清单化、评议审议意见整改落实情况等方式,强化跟踪问效,提高监督实效。
据重庆市人大教科文卫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督办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看政府及部门对学校的支持政策、投入保障、督导评估等情况;二是看“六独立”办学情况,特别是“公参民”转“民”的过程和措施、整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包括摇号录取和其他方式录取等招生情况,是否混编混用教师、教职工社会保障、教师培训等教师队伍建设情况;三是看收费情况,包括收费标准是否经过相关部门审核,是否完善学费专户管理和收费公示制度;四是看参与集团化办学情况,包括制度机制建立健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办学管理和保障措施等情况。
现场问实情
“你好,我们是市人大调研组,想了解一下关于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整改情况,特别是核实一下学校招生录取情况。”
“请问你家孩子户籍在哪个区县,孩子是哪一年入学的,是直接录取、摇号录取还是其他方式录取的?”
“请问对学校招生、收费和办学等有什么意见建议?”
……
2021年12月9日,在位于渝北区的巴蜀常春藤学校,重庆市人大调研组成员在查阅学校的相关材料后,随机电话访问了部分学生家长,并提出以上问题。
另外一处,另一个调研小组成员在实地查看后,与学校负责人、教师现场交流并提问。
“学校原先的公办编制教师选择回撤后,怎么保证教学质量?”
“教师的平均收入是多少?”
“招生的时候,收费是否进行了公示?”
……
这是调研组2021年第二次来到该校。大半年前,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金强带队赴该校对民办义务教育工作情况开展调研,并听取渝北区及部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情况汇报和介绍。
而同样的跟踪督办方式,次日也在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进行。
人大监督,重在落实见效。人大监督是否有效,群众是不是真正满意?此次跟踪督办,调研组分成两组,一组主要是实地查看、现场交流;另一组查阅资料、电话访问,了解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及提出问题清单的整改落实情况。也就是说,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在跟踪督办市政府对审议意见及问题清单的研究处理情况时,除了听取政府的情况汇报外,还要听取学校的情况介绍,更通过随机打电话询问学生家长的方式了解效果,督促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优质均衡的教育。而这也是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整改看结果
“我们最大的变化就是老师积极性更高了,民办学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巴蜀常春藤学校总校长龚青铧表示。
在跟踪督办时,一些学校也建議,希望在职称评定、职务培训等方面给予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更多机会。
在此次跟踪督办过程中,重庆市教委负责人也表示,“在半年时间里,就人大审议意见提出的四个方面的问题和五个方面的建议,我们紧扣把方向、定规划、调结构、促公平、提质量的规范发展要求,逐一落实整改。26项整改事项中,已完成整改16项(其余事项按全国民办义务教育规范要求明确了整改期限),出台文件8件,‘公参民’问题治理工作已基本完成。”
按照审议意见,重庆市教委也会同相关市级部门找差距、定方案,抓整改。比如在促进民办义务教育公平发展方面,市教委采取了三项措施,解决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一是优化布局结构,出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区域义务教育学校校点布局督导;二是统筹质量监测,《重庆市“十四五”期间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已将民办义务教育纳入全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2021年市教委已委托市教育评估院,对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全面监测了解义务教育质量情况,分析差距,加强指导,整体提升了民办教育质量;三是建立高质量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提升学分管理效能的通知》,将民办义务教育教师群体纳入全市培训统一规划,保障教师专业发展权益。
“市教委将继续抓好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及提出的问题清单的整改落实,着力强化民办义务教育规范管理。”重庆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