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海:
从事国际教育20年,拥有14年学校管理经验,中国五省公办中学国际部创始人;历任美国Kaplan教育集团中国北方区总校长、康德(Cogdel)教育集团副总裁、美国东北大学USPP课程中国区总校长、英国北方大学联合会NCUK-IFY课程北京中心校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学教育国际交流分会副秘书长、赛尔教育集团总督学;现为上海璞珵教育集团常务副总裁,北京市新府学外国语学校高中部校长,北京大学家校共育研修班授课专家。
孩子的同一行为往往背后隐藏着多种复杂情绪,正如医者面对同一病理表现,需要深入探讨其背后的病因,教师和家长也需要对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特别是隐藏的情绪信号做出研究。行为本身包括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积极行为由于其积极性,往往被忽视其背后隐藏的不良情绪,而消极行为或称为问题行为也由于其消极性,往往被忽视后面可能的积极因素。
作为一名在不同国家的国际化教育集团供职20余年的教育管理工作者,笔者参与了十余所中小学的创办,并一直与学生在一起,从未脱离一线教学,时刻都在观察学生的行为,随时都需要分析学生行为背后的学情、家庭、社交等信息,以帮助学生合理预期和规划自己的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提升其学习的内驱力。本文聚焦中学生群体,围绕“成就感”“安全感”和“复制榜样”三个关键词,以部分初中和高中学生的混合画像为案例基础,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情绪密码,分析精英的行为元素,为家庭对孩子的行为引导提供建议。
成就感与游戏
在当今时代,似乎离开手机很多成人都将寸步难行,手机已经成为当代人生活中的一种生存工具。当然手机除了其基本的通讯和联络功能外,智能手机包含了购物、娱乐等多项功能,特别是手机中的游戏功能使得父母非常担心孩子可能出现“游戏成瘾”。手机的管理似乎已经成为了全球学校和大多数父母苦于面对的问题。孩子们为什么如此沉迷于手机游戏呢?其实很简单,因为任何孩子的成长都需要游戏,以及通过游戏的过程产生的“成就感”。
什么是游戏?笔者认为,游戏是在充分的社交环境下,在竞争中获得成就感的过程。回想上一代人的童年以及祖辈的童年,谁的童年记忆没有包含游戏的元素,以及通过游戏结识的挚友,因为游戏产生的矛盾,甚至由于游戏而犯下的错误。在上一代人的童年记忆中,女生大都会跳皮筋、扔沙包,男生爱玩“骑马打仗”“弹球”“拍洋画”,篮球、乒乓球也是最为广泛的课间游戏形式。游戏往往需要在社群中开展,学生之间任意组合,在充分的竞争中,在反复的输赢中,学生得到的是什么?是时光的消磨,是欢乐的蓬勃,是烦恼的抽离,是紧张的舒缓,是压力的释放,这就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同时,在不显见的层面,学生个人通过游戏得到的是肌肉骨骼的发育,是专注力的提升,是肢体协调性的增强;甚者,学生之间的友谊在高频率的交流和永争第一的进取中得以建设,参与游戏的人不会因为所谓的失败而沮丧或放弃下一次的尝试,这说明游戏让学生重新确定了他在社群中的位置以及与社群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这种社区地位就是个体社会性的体现,是个体成就感的来源。
手机游戏带给孩子们的成就感效果是高度相似的。但是不同的是,手机游戏让孩子们的锻炼停留在了指尖,让社交行为在网络环境中发生,而成就感的产生也就必然高度依赖游戏场景中的任务和环节设计了。情绪是行为发生最重要的驱动力。当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严重缺少面对面游戏和交流的机会,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听老师讲课、补课以及参加各种培训时,孩子们对成就感的天然向往必然会促使他们积极地争取一切时间和机会去网上组队玩一会儿。
几乎所有的社会型进步都和竞争形式密不可分。而竞争如果可以建立在积极情绪的基础上,“失败是成功之母”“百折不挠”才能得以充分地发挥作用。
安全感与叛逆
很多家长感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一点都不可爱了。与儿童期的孩子的依恋相比,青少年更渴望独立。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要独立去做什么,能独立做什么;但是他们很希望摆脱过去被家长安排的一切,不希望自己下一步的行动路线每次都精准地被父母所规定和预告。有的家长将其称为“叛逆”,叛逆的主要表现就是不主动交流,不积极配合,不明确目标。
很多孩子回到家中,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愿意和家长交流。而面对孩子的冷漠或疏远,父母对于亲子交流的需求也就或温和、或强烈地接踵而来了。很多家长按捺不住对孩子成绩的高度关注,而后又会在亲子关系疏远的情况下,如履薄冰地反思和责问自己。这两种情况的發生会让父母和孩子之间不断地产生情感内耗,缺少积极意义。试问一下,在成年人的世界里,谁愿意和经常质问自己工作质量的上司打交道呢?又有谁能够真正轻松地与心理负担较重者幸福共处呢?
孩子的成长需要可以带给他(她)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家庭环境与生态,而不是紧紧盯着成绩变化的关怀与质问。家庭、社会、学校在孩子的成长中发挥着完全不同的作用。学校是孩子们的成长训练场;社会是孩子们提高生存敏感度的试验场;而家庭应该是孩子们最能够放松自己、放置隐私、沉淀情感、思考变化、装载秘密的舒适区。安全感,是孩子在自己家里展现一切真实表象、愿意表达真实思想的前提。而家庭安全感的建设应该来自于家庭秩序、舒适环境、相互尊重、共同劳动、共担责任、美学追求的生活文化建设,而不是把孩子的好好学习或一味地积极进步作为和谐共处的交换条件。
无论是暴力不合作还是非暴力不合作的孩子,他们本身的不配合只代表他们的被动情绪,而不代表他们的主观行为。青春期的孩子比他们宣称的更加无助和需要帮助,父母家人需要给他们一把隐形的手杖,这个隐形的手杖就是安全感的来源。家庭就是他们的玻璃房,既能为其遮风挡雨,又能让他们看到外面的世界变幻,随时准备行囊奔向远方。
复制榜样与行为
大多数人的内心都有英雄主义情结,总会在某个时候希望被欣赏、追随甚至成为人们心中的那个英雄偶像。对孩子而言,投射到他们的行为中,就是孩子行为中的“复制榜样”,在榜样的影响下,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风格定义和假定性格建设,以及由此产生的生活追求甚至是价值取向。
孩子们大量的个人行为习惯及形象风格追求,都来自于对榜样不同程度的复制。但榜样却分为积极的、消极的,甚至是具有伤害性的。孩子们的榜样主要来自于小说人物、动画或Cosplay人物、运动明星、影视明星、身边人物,还有父母长辈。孩子们的配饰、化妆、头型发色、服装风格几乎都会受到以上人物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高质量地观察和设计孩子们所接触到的文化产品。但是家长们往往对外部文化的冲击高度警惕,却对于内部的言传身教不甚重视,导致一些孩子从家长身上受到了“坏榜样”的影响。
中国民间有一句俗语,上梁不正下梁歪。这句话被认为是外人在指责孩子行为和父母示范作用时非常扎心的一句话。仔细想一想,父母的身教其实重于言教,父母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又如何能要求孩子做到?更有甚者,父母自己都不自知的不良行为,如何要求孩子避免?家长应该首先自省是否存在这样那样的行为,例如:不尊重社会基层工作人员,嫌贫爱富,攀比拜金,不遵守社会公德,不孝敬长辈,经常使用污言秽语,阿谀奉承,表里不一等。当孩子们看到这些现象的发生时,就会模仿,进而影响自身价值观的形成。父母们在艰苦的生存挑战和消极情绪中,难免出现以上情况,但以上大多数行为又是家长不希望在孩子身上看见的。家长要明白,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家长向孩子施以的教育,而是将孩子成长作为家庭成员共同进步的催化剂。孩子们对高素养的追求,就会造就良好的情绪处理能力和性格建设。
有涵养的人,就算是在盛怒之下,也会倾向采取克制而有素养的行为。缺乏涵养的人,难免会在处事中首先采取过激的行为,或者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
精英的行为元素
孩子的很多消极情绪,实际上是来自于家长对于教育焦虑的延伸。很多家长在不能充分陪伴孩子或未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的前提下,希望通过购买教育服务来试图填补焦虑的旋涡。更有的家长,不管孩子的学习基础和情绪现状如何,一味地追求望子成龙的梦想,希望孩子成为时代的精英。而对于精英的培养,很多家长的方法也许从一开始就错了。不同时代的精英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符号。但是百年不变、千年不变的精英标准,却几乎都来自于传统。其实,当我们静下心来就会发现,人类社会对精英评价的标准几乎都来自于那些最朴实的元素,而成就这些精英的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家庭教育活动。
第一,爱劳动。经常参与家庭劳动的孩子,无形中能培养主动解决问题、重视成本、维护家庭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诸事都求助于别人或将责任推诿于他人。
第二,爱体育。拥有良好体育习惯的孩子,其情绪疏解、抗挫折能力都会高于其他人。
第三,爱艺术。经常观看高雅艺术表演的孩子,就会形成表达形式的多样性并提升个人素养。
第四,爱阅读。经常看新闻和喜爱阅读的孩子,其视野和思辨能力就会得到大大的提高。
第五,书法或技能。经常练习书法或坚持完成某项技能训练的学生,情绪的稳定性和自我塑造能力明显较强。
而能够拥有以上行为特征和习惯的孩子们,他们的情绪往往会比较积极,自身对学習和成长的动力也会不断加强,家庭的亲子关系也会更加温暖。
积极情绪会产生积极行为,积极行为又会引起积极情绪的良性循环。反之亦然。任何孩子的健康成长都需要在积极情绪的建设中,推动积极行为的发生。而同时,如果家长们不能从教育孩子的行为中获得积极情绪的影响,那家庭教育也难免陷入消极循环。
当然,日升月恒,百川归海,这是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不因一时一事的风云际会而变化无常。父一辈子一辈代代相传,育幼携老,这也是亘古不变的社会法则,不因现代社会的科技进步而伦理崩塌。人的受教育和自我成长贯穿一生,为人子女时的修习与为人父母时的历练都是人受教育的过程。家庭教育中受教育和成长的绝对不仅仅是孩子,更有人到中年的父母。父母需要寻找初心,仔细思考“成长”与“成绩”的区别,思考“学会”与“会学”的区别,思考“索取”与“争取”的区别,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发现孩子成长需要的条件,发现对孩子安身立命最根本的要素,发现孩子人生的理想与志向。唯此,父母才能找到情绪的密码,更加通透地看待和引导孩子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