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丰意至 方能共情

2022-02-16 19:25:37周敏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2022年2期
关键词:秋虫立秋野草

作者简介

周敏,曾获江苏省徐州市区初中语文优质课比赛二等奖,现任教于徐州市大黄山中学。

技法指点

“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一篇优秀的文章在立意恰当的基础上,还需“咬”文“嚼”字。然而在日常写作中,同学们的作文常常存在以下问题:内容肤浅、观点牵强、材料单薄、词不达意、语句不连贯。要想改“头”换“面”,常见的方法有:描写细节化、恰当引用、巧用修辞、锤炼词句。美的语言是具体可感、鲜明生动且富有情韵的。诗文名句往往凝练典雅,言简意赅,闪烁着智慧的光彩,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文质兼美。如朱自清的《春》中引用“吹面不寒杨柳风”诗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风的温和。“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等多处运用比喻修辞,把春景写得更形象可感。“钻”“嫩嫩的,绿绿的”“草软绵绵的”等动词、形容词,简洁而富有质感地写出了初春时节小草的特点。

—·原文呈现·—

此处缺少了“我”对野草精神的理解。

寒露始知秋

“这个秋天真是奇怪,立秋好久了,行道树依旧郁郁葱葱,这算是什么秋天呢?”我心里想着。

接下来的日子似乎波澜不惊,没有凄风没有夜雨,立秋、处暑,一个个节气,就这么悄悄地走来,又悄悄地过去,让我毫无知觉。直到寒露,才用这最后的落叶向我宣告:秋天真的来了。

虫鸣已悄然响起,我知道,今天起,它的名字叫秋虫了。

你听,唧唧唧唧,吱吱吱吱,不徐不疾,不高不低。它们没有蝉的聒噪,也没有蛙的喧闹。或许它们也知道,过完这个季节,它们将彻底结束这短暂的一生。

原来,秋用这虫声向我传递它到来的信息。

此刻,我坐在湖边的石凳上,看远处夕阳沉入湖底,几只鸟雀在湖畔轻拍双翅,在天空中画一道旷远的弧线。但它们终究没能拴住我的目光,那在秋风中凌乱的野草,才是真正的主角。

我在野草中漫步,却总有锋利的叶面划过小腿,毫不和善地在身上留下条条血痕。我曾以为那是生命即将结束的愤恨,可当我看到它们凝望湖岸的模样,才知道那是一种挽留。

叶落,鸟儿归林。我知道,夜露就要来了,它会轻洒在每一片草叶上,会滋润草根下的每一方泥土,但不久,这些草儿终将会在寒露的爱抚下悄悄隐入泥土,暗暗积蓄力量,等待明年春天的新生。

一夜寒露,四方萧条,虽然枝叶在西风中萎尽,但根须却依然在地下滋长。它们其实都在静待春的来临。

言未尽,意未至,可以再加入语句,使立意更深刻些。

与前文内容矛盾,可以再推敲一下。

这里“新生”的是什么呢?可以具体到某些事物。

结尾处应该收束有力,让读者感受到人生哲理。

综合点评

本文小作者有意识地通过描写秋之虫、秋之叶、秋之露这些景物,反观人生哲理,这是难能可贵的。由于本文是写景文章,必然少不了诗句来增色,可以在适当位置引用相关诗句作为领起句。写景文章,实为传情,所以景物描写完,适当抒情,会使行文更流畅。结尾收束也过于急促,不足以引起读者思考。

升格指津

1.为了使文章立意深刻,可在文末加上强有力的哲理句,点明秋季凋零背后所蕴含的积极意义,进一步引发读者的思考。

2.描写适当运用比喻修辞手法,会使语言更具灵动性。

3.“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缺少了靓丽的语言包装,再丰富的内容,再深刻的立意,也会显得黯然失色。尤其要重视对动词、形容词的锤炼。

—·佳作出炉·—

寒露始知秋

“这个秋天真是奇怪,立秋好久了,行道树依旧郁郁葱葱,这算是什么秋天呢?”我心里想着。

接下来的日子似乎波澜不惊,没有凄风没有夜雨,立秋、处暑,一个个节气,就这么悄悄地走来,又悄悄地过去,让我毫无知觉。直到寒露,才用这最后的落叶向我宣告:秋天真的来了。

虫鸣已悄然响起,我知道,今天起它的名字叫秋虫了。

你听,唧唧唧唧,吱吱吱吱,不徐不疾,不高不低。它们没有蝉的聒噪,也没有蛙的喧闹。或许它们也知道,过完这个季节,它们将彻底结束这短暂的一生。

“寒露悄然至,几度秋意浓。”原来,秋用这虫声向我传递它到来的信息。

此刻,我坐在湖边的石凳上,看远处夕阳沉入湖底,几只鸟雀在湖畔轻拍双翅,在天空中画一道旷远的弧线。但它们终究没能拴住我的目光,那在秋风中凌乱的野草,才是真正的主角。

引用诗句,增添意韵。

瞧!那迎风而舞的黄叶,那狠狠抓住泥土的根须,都想努力坚守到生命的尽头。我在野草中漫步,却总有锋利的叶面划过小腿,毫不和善地在身上留下条条血痕。我曾以为那是生命即将结束的愤恨,可当我看到它们凝望湖岸的模样,才知道那是一种挽留,是平静地面对死亡,憧憬之后的新生。

叶落,倦鸟归林。我知道,夜露又要来了,它会轻洒在每一片草叶上,会滋润草根下每一方泥土,这些草儿终将会在寒露的爱抚下悄悄隐入泥土,暗暗积蓄力量,等待春天的第一缕风,等待惊蛰的第一声雷。

一夜寒露,四方萧条。虽然枝叶在西风中萎尽,但根须却依然在地下滋长。它们其实都在静待春的来临。

寒露至,露成霜,雁南迁,菊始黄。寒露带来的不只是凋零,还有希冀与等待。

罗曼·罗兰说:“只要梦想还在、希望还在,生活中便没有失望与悲哀。”此处添加议论抒情句,使前文情感变得积极向上。

通过具体景物描写,更易让人们感受到“新生的力量”。

结尾收束简短有力,点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综合点评

自然静默无言,却总能以其特有的风景触动我们,令我们反观自我的精神世界。小作者选取“秋虫”“秋叶”“寒露”等具有秋季特点的景物,不仅让读者看到秋季萧瑟面孔,更带着读者体悟出秋季所蕴含的希望。升格后的文章,立意更鲜明,作者在赏景的过程中体悟到了独特而深刻的人生哲理,引人深思。诗化的语言,使得文章内容更富有表现力,加上段中词语的推敲、修辞手法的运用,为文章增色不少。结尾处简短地点出人生哲理,使文章立意得以升华,表达了小作者对大自然的深情。

小試牛刀

选一篇自己这学期写的作文,从“言”和“意”两个方面进行修改。

提示:

1.重读以前的作文,你可能在布局谋篇上又有了更好的想法,不妨做一些修改。

2.可以尝试边朗读边修改。通过朗读,往往会更容易发现哪些地方顺畅,哪些地方拗口。也可以读给同学听,请他们提出修改建议。

3.修改之后与原稿进行对比,说说你修改的理由。

猜你喜欢
秋虫立秋野草
秋虫声声
关于立秋你知道吗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4:16
《立秋》
小心野草
大灰狼画报(2022年5期)2022-08-06 07:42:16
李建国:誓把“野草”变身致富草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0-27 03:10:30
向日葵
我种了一棵野草
一束野草
山中失眠记
青春(2017年5期)2017-05-22 11:58:11
立秋
火花(2015年8期)2015-02-27 07:4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