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子源
摘要:不同用料的生宣对水墨媒介的反应都各不相同,如何通过生宣不同的材料特性选择最合适的题材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重点,在选用生宣进行水墨写意创作时,需考虑它适不适合表现所要画的题材,如写意人物山水和花鸟。为解答此问题,笔者将用四组实验为其提供佐证和素材,实验结束后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生宣 特性 水墨 创作 实验
中圖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2-0048-04
一、生宣纸概述
中国画所用的笔可分为羊毫、狼毫、兼毫三大类,墨亦有松烟与油烟、人工与自然之分,那宣纸自然也有生熟一说。不同生宣的材料特性也有所不同。宣纸直到宋元时期才以青檀皮为主要原料,明中后期开始掺入沙田稻草,以增加宣纸的柔韧度,这时才比较接近如今的宣纸。
(一)生宣的用料
生宣在用料上可分为棉料、皮料、特净,其中棉料以沙田稻草秆作为主要原料制成,而皮料与特净则以青檀树皮为主要原料,只是占比不同。棉料中的稻秆约占六至七成,青檀皮约占三至四成;皮料则是青檀皮约占六至八成,稻秆约占二至四成;特净中的青檀约占85—95%,而稻秆仅约占5—15%,不同品牌也存在差异。这些不同的用料比例将会影响生宣对水的湿染性以及对墨的洇化程度,这是其中一个因素,另一个则是生宣的薄厚程度,由此又可分为单宣和夹宣,夹宣也有单夹双夹与三层夹之分,因厚度的不同,自然会导致其吸水量和墨渗透速率的差异。
(二)生宣不同用料的纤维结构
生宣湿染性和润墨性由生宣的纤维结构决定,主要由檀皮纤维和稻草纤维交织而成,其中檀皮纤维长度约处于1.7—3.7mm之间,属长纤维,且长度均匀,檀皮纤维的细胞壁上有许多细密的褶皱和孔洞,墨微粒更易于吸附在其表面与内部结构中,因而更能留住墨迹与笔痕。而沙田稻草属于短纤维,其韧性虽不足,但纤维素含量更高,而纤维素属于高分子,其分子结构中含大量羟基,有很强的亲水性,因而更容易吸水。若将生宣垂直接触水面,盘中的水就会克服地心引力往上爬升,这是由于水处在细管状纤维内侧,因内聚力和附着力的差异而克服重力上升的毛细现象。青檀皮与稻草秆就像骨与肉,生宣若纯由檀皮纤维或稻草纤维组成,则会显得太脆或太软。但将檀皮长纤维与稻草短纤维按合理比例均匀交织在一起,就能让生宣内部结构更加紧凑,水墨扩散理论上会更均匀,不会出现锯齿状的边缘。理论上来说,檀皮含量越多,纸质应该越松散,摸起来更脆,发墨更快,且边缘形状不规则。而稻草纤维含量越大则越显绵软,难以撑起纸张,且吸墨润染性越弱。
为论证各类生宣更适合哪种题材的创作,本文通过系列实验分组进行研究,以展现不同类型生宣各自特性的差异,以及水墨于纸上形成不同效果的影响。研究重点在于生宣和水与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材料的准备
笔者从市面上挑选了来自安徽9家厂商品牌涵盖三种用料以及四种厚度的总共12类4尺生宣,其信息如下:一是孔丹净皮-孔丹纸业-纸浆;二是宜书宜画净皮-宏星纸业-纸浆加微量檀皮;三是汪六吉净皮-汪六吉宣纸有限公司-皮50%草50%;四是乾隆贡宣特净-安徽翰星宣纸厂-皮45%草55%;五是绿杨宣特净-恒星宣纸有限公司-皮50%草50%;六是草皮宣特净-雄鹿纸业-皮60%草40%;七是汪六吉棉料-汪六吉宣纸有限公司-皮30%草70%;八是翰星扎花-安徽翰星宣纸厂-皮70%草30%;九是翰星夹宣-安徽翰星宣纸厂-皮3草4纸3;十是翰星夹宣-安徽翰星宣纸厂-皮3草4纸3;十一是三层夹宣-鹤岸堂;十二是红星老纸-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皮85%草15%。
为了能由浅入深地研究怎样透过生宣的材料特性往写意人物山水花鸟中应用进行转变,将分为四组进行实验,一步步逐层地从纯实验向加入笔法进行实践方面过渡。
三、生宣的水墨吸收实验
(一)吸水性
为了能比较直观地比较各生宣吸水性的强弱,将其各自裁成宽1cm的长条,并分别垂直接触水面1分钟,再保持垂直状态等一段时间,观察最终水上升的高度,标记并排序。总的来看吸水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孔丹净皮>翰星双夹宣>绿杨宣特净>翰星夹宣>草皮宣特净>汪六吉棉料>乾隆贡宣在特净中绿杨宣>草皮宣>乾隆贡宣>三层夹宣>汪六吉净皮>红星老纸>宜书宜画净皮>翰星扎花。吸水能力越强,一笔墨能画的就越少。吸水速率越快就越难控制,因此并不是吸水性越强或越弱纸就越好用,反而处在中间值更能有效地平衡两边的优劣。
(二)吸墨性
在浓墨组中将其各自裁成宽3cm的长条,分别垂直接触同一浓度的墨1分钟,保持垂直状态等一段时间,观察水和墨各自上涨的高度,标记后结果显示这12类生宣的吸墨上涨的平均高度由高到低分别从右到左依次排开,并且其吸墨的浓度由深到浅依次为:三层夹宣>草皮宣>汪六吉棉料>翰星双夹宣>宜书宜画净皮>孔丹净皮>红星老纸>汪六吉净皮>绿杨宣特净>翰星夹宣>乾隆贡宣特净>翰星扎花。由于墨的浓度较大,且增加了宣纸条的宽度,部分生宣的水线和墨线并未分开。
而在淡墨组将其各自裁成1cm宽的长条,并分别垂直接触同一浓度的淡墨1分钟,再保持垂直状态一段时间直到确定不再上涨后对高度分别进行标记以及排序。因墨液浓度较低,所有生宣的水线和墨线均分隔开来,且其水线由高到低分别为:乾隆贡宣特净>孔丹净皮>绿杨宣特净>翰星夹宣>翰星双夹宣>汪六吉棉料>草皮宣特净>红星老纸>汪六吉净皮>三层夹宣>宜书宜画净皮>翰星扎花。以各生宣吸水与吸墨的程度作为基准,为接下来破墨实验结果作参照,并判断在破墨的情况下各生宣的特性如何影响水和墨的扩散。
四、生宣的破墨实验
(一)墨破水
将各生宣均匀刷上清水后,用同一支毛笔蘸取同一浓度的墨,侧锋用笔缓慢而均匀地垂直向下皴擦,且虚入虚出错落有致地画满每张纸,等干后拍照。其中最厚的三层夹宣细小飞白分布最多,能较明显地看出汪六吉净皮墨色层次比棉料丰富。从白色细线的完整程度来看,可大致推导出该12类生宣各自表面的粗糙程度,由大到小分别是:三层夹宣>翰星双夹宣>孔丹净皮>汪六吉净皮>宜书宜画净皮>翰星夹宣>乾隆贡宣特净>绿杨宣特净>紅星老纸>草皮宣特净>汪六吉棉料>翰星扎花。第2组为了减弱用笔的变量导致的误差,将各生宣均匀刷上清水后浸湿,将同一浓度的墨液垂直悬于生宣上方同一高度,并采用滴落的方式,观察墨液在湿的生宣表层往下渗透,且水平向四周扩散的速率的不同,并拍照取证,可看出这12种生宣墨液向下渗透的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三层夹宣>翰星双夹宣>翰星夹宣>乾隆贡宣特净>草皮宣特净>绿杨宣特净>翰星扎花>宜书宜画净皮>孔丹净皮>汪六吉净皮>汪六吉棉料>红星老纸。
(二)水破墨
第1组先用一支较小的毛笔蘸取同样浓度的墨,之后分别在各生宣上用侧锋画出三条较粗的墨线,然后立即用另一支蘸有饱满水分的较大号毛笔分别去破这些墨线,并观察这些生宣跑墨的程度,以此来判断墨微粒在纤维中是否稳定。可以观察到其跑墨的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翰星扎花>乾隆贡宣特净>汪六吉棉料>汪六吉净皮>孔丹净皮>草皮宣特净>翰星双夹宣>绿杨宣特净>翰星夹宣>红星老纸>三层夹宣>宜书宜画净皮。第2组同样采取滴落法实验,先用大号毛笔蘸取浓度适中的墨,分别用侧锋四五笔快速叠出一面来,随即用小笔蘸取清水在同一高度滴落纸面,观察纸上的墨是否被水所冲跑或冲淡,等干后进行拍照取证。通过结果可分析出其墨被冲跑的程度,从大到小分别为:翰星扎花>三层夹宣>翰星夹宣>绿杨宣特净>翰星双夹宣>宜书宜画净皮>汪六吉棉料>乾隆贡宣特净>草皮宣特净>汪六吉净皮>孔丹净皮>红星老纸。白边较明显的有草皮宣、乾隆贡宣、汪六吉净皮、宜书宜画净皮。
(三)浓破淡
先用一支较大的毛笔蘸取淡墨,并分别在各生宣上用侧锋四五笔叠出个面,然后用支小笔蘸取浓墨从实到虚依次画三至四笔,观察浓墨在淡墨中的自上而下扩散与洇化的程度,并拍照取证。三层夹宣、翰星双夹宣和翰星夹宣都是墨线中心的墨色要比两边跑出的墨色深。翰星扎花则出现了放射形的扩散,其中红星和绿杨宣特净是跑出两侧的墨色重于中心的墨色,而剩下的则是墨色同样重,融为一体。
(四)淡破浓
先用小号毛笔蘸取浓墨,并分别在各生宣上用侧锋画出三条半实半虚的墨线,随即用另一大号毛笔蘸取同样浓度的淡墨,分别去破各生宣上的墨线,观察淡墨与浓墨之间的碰撞,拍照取证。在这12类生宣中跑墨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翰星扎花>草皮宣特净>汪六吉棉料>翰星夹宣>绿杨宣特净>汪六吉净皮>孔丹净皮>乾隆贡宣特净>红星老纸>宜书宜画净皮>翰星双夹宣>三层夹宣。
五、针对写意创作的落墨实践与试笔
通过破墨实验的结果可以了解到这12类生宣的特性在水墨媒介中的反映,最后阶段将透过用笔用墨再结合《芥子园画传》中山水的山石皴法、树叶点法以及人物和花鸟等题材进行实验,以便将其应用到那12种生宣中去。
(一)写意山水
1.山石皴法
从《芥子园画传》中选了常用的六种皴法,并将其按同样的顺序画在各生宣上,其中的翰星扎花因厚度最薄,用笔容易扁平化,层次不够,只局限于表现平远的浅绛山水。较厚的夹宣能画出丰富的层次,其中三层夹更适合表现具有厚重感的高远层峦叠加的山水,且不易破损,更适合外出写生。
2.树叶点法
同样从《芥子园画传》中挑选了一些常用的树叶画法共14种,分别是椿葉点、小混点、胡椒点、介字点、垂头点、松葉点、大混点、仰头点、梧桐葉、垂藤点、以及四种夹葉法,草皮宣和三层夹宣用起来更合适。
3.远山画法
远山也有浓有淡,有的可以先勾后染,或先染后勾,亦或是用墨骨画法来表现。其中绿杨宣特净适合用勾勒法画,而翰星扎花则由于厚度之薄以及在破墨实验中跑墨程度之大只能用墨骨法来画远山。
(二)写意人物
头:选取王子武人物画中用线为主的老农头像,其头部的一些用笔用线在草皮宣和各夹宣上都能得到较好的控制和墨色变化,而在孔丹和宜书宜画上的线条就显得比较生硬。
手:截取了三张水墨人物画中手的局部,将其分别画在这各自12类生宣上,有偏速写那种较松动的笔法,也有略微夸张变形的,三层夹宣在以线刻划为主的手部画时更有优势,但不适合罩染较大面积,因为很难做到自然地衔接过渡,更容易留下笔痕。
衣:在12种生宣内草皮宣在画衣服的时候用泼墨效果会比较好,而有的纸只适合以线造型为主,同样地三层夹宣在衣纹的线条塑造上体现出了优势,小范围的泼墨还能衔接上,一旦扩大面积就比较吃力。
(三)写意花鸟
蟹:一个蟹是重墨画壳淡墨画腿,另一只正好相反,在这12种生宣上所画,由于翰星扎花吸水性最弱,因此水在其表面滞留时间最长,利用此特性更容易画出水墨味十足的写意花鸟,但仍有层次不足的局限。
鸟:可利用翰星扎花水墨过度柔和的特性表现其蓬松的羽毛效果,但水份必须得控制好,否则将会扩散过头,显的臃肿。用翰星双夹宣更容易控制好水份。
六、生宣的墨色灰阶渐变实验
将12类生宣分别裁成宽3cm的纸条,用小号狼钩分别蘸取同样的清水,再用笔尖蘸同样浓度的墨,随即用这一笔墨依次由下至上地画出墨线,直到这一笔墨用尽。最终得到这12张墨色灰度的渐变条,其中有的生宣的墨色层次很均匀自然,有的分界线较为明显。从中进行比较可以得出,该12种生宣灰阶渐变的均匀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三层夹宣>草皮宣特净>汪六吉棉料>翰星扎花>汪六吉净皮>红星老纸>绿杨宣特净>翰星双夹宣>乾隆贡宣特净>翰星夹宣>宜书宜画净皮>孔丹净皮。
七、结语
通过观察以上四组实验结果,从材料本身出发,得到了各生宣其吸水吸墨程度的差异,随即将其应用在破墨的实验中,便理解了其各自跑墨的程度,再应用到三类题材中进行试笔实践,综合考虑题材中的各因素得出结论。
在一定程度的实验研究后掌握了丰富的资料,绘画技法和语言也能通过生宣的材料特性来体现。这12种生宣不同的使用感受让笔者在生宣特性与笔墨语言和创作题材之间发现了新的联系,使每种生宣都得到充分的运用,并使自身创作中的笔墨语言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本文通过以上实验,对这12类生宣的使用效果及特性进行了归类与比较研究,因条件所限及水墨写意创作中的变数,实验难免会有误差,只能通过该实验大致了解各生宣的特性,以及使用过程中对水墨的反映。笔者对这12种生宣在三类题材中实际使用效果的合适程度进行了划分并进行总结,比较出这12种生宣的具体用法,且能更加直观地反映各生宣适合哪种题材,其中三层夹宣最适合写意山水,草皮宣最适合写意人物,翰星双夹宣最适合写意花鸟。
参考文献:
[1]王概.芥子园画传[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