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让“双减”成了十四五开局之年的热门话题。经过一段时间实施和探索,各地区、各校对课后延时服务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但是,课后延时服务在发挥其独特作用的同时也引来了不少争议。例如:学生原来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现在由于课后延时服务,增加了学生的在校时间。如果学校不能合理地安排这一段多出来的时间,会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再则,课后延时服务让曾经火热的课外培训无处藏身,那些学习困难,希望通过课后培训来提高成绩的孩子,学校该如何安排?
只有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教育者应当进一步研究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做“四有”的课后延时服务。
做有温度的课后延时服务
课后延时服务是以学生自主参加、家长自愿报名为原则,以生为本,按需设置,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教育难题。因此,在课后延时服务中,相同科目的老师可以轮流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查漏补缺。例如:对汉字识记方面有困难的孩子,可以成立“识字班”,开展丰富多彩的识字活动,如汉字加减闯关、汉字书写比赛、“我是生字王”等活动,提升他们的识字兴趣,巩固他们对字音、字形和字义的认识。学生完成学科任务后可以到另一间教室,在老师的组织下观看影片、自由阅读或分享故事,也可以在体育老师、外聘教练的指导下,跑步、跳远、打篮球、踢足球,还可以去各个功能室参加社团活动,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书法、儿童画、手工等。
为了确保课后延时服务更有温度,课后延时服务的辅导老师要及时了解各类学生参与活动的成效,定期搭建展示平台。对那些进步明显,特长突出的同学进行鼓励,树立身边的典型形象,让课后延时服务真正地服务到每一个孩子。
做有内涵的课后延时服务
2019年,倡导全民阅读第六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校园阅读是全民阅读的基础工程,对于提升中小学生阅读素养至关重要,课后延时服务为校园阅读提供了平台和时间。在课后延时服务中,教师可以开展读书会、故事会、演讲赛、辩论赛等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授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例如,在我校“阅读社团”中,教师采用了师生共读的方式,带领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让人记忆深刻的是读《中华上下五千年》,教师利用了9次课后延时服务,带领学生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体会语言文字的美,感受阅读的快乐。
做有趣味的课后延时服务
做好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内容很重要。学校应该尽量让学生走出教室,可以开展体育锻炼或组织学生就近到社区活动中心、少年宫、科技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场馆参加活动。
学校可以根据办学理念和特色,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和需要,有效整合课内外资源,将课后延迟安排得有趣味。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从去年9月1日开始,我校全面实施“5+2”课后延时服务,戏曲社团尝试将戏曲循序渐进地渗透到学生内心。低年段的孩子以“戏曲欣赏”为主,教师引导学生从婉转悠扬的曲调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美。针对中年段的孩子,教师把戏曲与歌曲结合在一起,既降低了戏曲难度,又让孩子们感受到戏曲唱腔的魅力。高年段的孩子,教师可以指导他们运用材料制作戏曲中的道具,学习一些简单的戏曲动作,参与戏曲表演。
做有创意的课后延时服务
课后延时服务应有创新。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学习知识的目的是能够运用书本举一反三,从而得到更多的能力。在课后延时服务中,教师可以依托小学科学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
在课后延时服务中,我校尝试开设“实验小课堂”,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实验让学生的思想得到碰撞,以获得更大的收益。例如:在《水杯与纸片的故事》实验中,学生知道了大气压强,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以及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兴趣。
课后延时服务就像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桥梁,需要家长了解学校,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课后延时服务必须是有质量的,关注学生成长的,能给孩子们带来收获的。所以,在课后延时服务中,我们应该多花点心思,让学生可以快乐成长。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向东小学)
责任编辑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