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淦生
在鲁迅著作支撑着中学课本的时代,几乎没有学生不知道什么叫“驳论文”,像《“友邦惊诧”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拿来主义》等皆为驳论文的典范之作。随着鲁迅作品从中学课本的淡出,正面立论的社论、时评等充盈着语文课本和课外读物,议论文几乎退化为单一模式。其实,驳论文有它广阔的适用领域,譬如批评性社论时评、以“革故鼎新,激浊扬清”为己任的杂文以及我们许许多多的外交声明等几乎都是驳论文。所以,我们很有必要让中学生了解这种文体,掌握这种文体,并在一定条件下有意识地运用这种文体。
驳论文是就一定的事件、问题或观点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的文章。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批驳论点,即先举出对方的荒谬的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批驳,揭示谎言与事实、荒谬与真理之间的矛盾。二是通过批驳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是支撑论点的,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不成立了。三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述一个问题,论点和论据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否则就站不住脚。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就是揭穿对方的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内在的逻辑联系,即揭示对方所持论据不能证明论点,或指出其论点不能由论据推出,以证明其论点的谬误。下面,我就向大家推介两篇不错的中学生驳论文习作。
【文题呈现】
不少人认为,为了体现对文化的敬重,也为了保护各种文化遗产,国家必须对进入故宫博物院这类文化殿堂的游客设置“门槛”,应当让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游客去接近它,感受它,而不是让某些缺少文化品位的人擅入;对“文化”的伊甸园,更须设置“门槛”,将一切肤浅庸俗的“伪文化”拒之门外,保持“文化”的精粹与高雅。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佳作选评
文化殿堂 应无门槛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 祁栋华
《水浒》一书,堪称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农民战争史诗,后人更是将其列入“四大古典名著”之中,可是当初竟然连作者姓甚名谁都众说纷纭,需要考证。
若问成书的时候作者缘何不敢署上大名?很大程度上怕是要“归功”于那些刻意为文化设置门槛的所谓“精英文人”。
精英嘛,自然是瞧不上“小说”这一文学领域的“旁门左道”的,唯有汉赋、唐诗、宋词这类“高雅文学”方可登堂入室。在这些人眼中,似乎总有一道无形的门槛横亘于文化殿堂的大门之外。于是乎,诸如元杂剧、明清小说之类的新兴文学样式便被当年的文化精英们不屑地赶进了勾栏瓦肆之中,只能由那些歌伎戏子、评书艺人去口耳相传。
然而,这些“沉沦下僚”的“没有文化品位”的文人及其创作当真如此不堪?非也。
试问,自古以来那些被后代称为“文学”的东西到底缘何而来?还不是从“俗人”们的日常劳动、生活中产生、发展而来?其中瑰宝如《诗经》者,被后世尊为诗歌的鼻祖,传之后世,历千载而不衰。其实,这些诗歌中的奇珍当初也不过就是一支支出自大字识不了一箩筐的乡村野老口中的民歌民谣。倘真要为文化筑上一道“去粗取精”的门槛,《诗经》中的305篇作品绝大多数恐怕都要被拒之门外。可以说,正是由于民间俗文化的积淀,才筑起了中国文化这座人类文明的煌煌大厦。
而所谓的“文化人”又由何而来?“人非生而知之者”,何人不是首先受着俗文化的濡染,再一点点求经问道,才得以脱颖而出?因此,还是吁请我们的精英人士能高抬贵手,鉴定文化和文化人的质量和档次时不要将“孩子和污水”等量齐观。就通俗文化而言,大浪淘沙后,它或许百不存一,可一旦流传下来,却足以登堂入室,昂首挺进经典文化的殿堂,让后人须“仰视才见”。谓予不信,瞧一瞧四大名著,哪一部当初不是“见不得人”的“俗文学”?再说传诵至今的《诗经》《汉乐府》中的那些经典歌谣的作者,如果去考量一下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位,又有多少人能入得了今天那些呼吁“为文化殿堂设置门槛”的文化精英的法眼?
细想想,我们的精英人士真该拜白居易为师。白居易的诗作清新朴实,据传他在诗成之后都要读给老媪去听,再作修改。这样一位重量级的文化人在“俗人”面前如此放低身段恐怕是我们的精英人士绝难做到的。“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和实在。”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的这句慨叹特别发人深思。
当年曾有不少的文化人蔑视宋词的媚俗,嗤笑元曲的通俗,鄙弃明清小说的流俗……他们高筑起文化的门槛,拒绝将这些文学样式“扶正”。殊不知,时至今日这些文学样式历千万祀,最终化作文化殿堂中不朽的丰碑。正如陶行知所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那些时时处处为文化设置门槛的精英人士们知否:或许你的冷眼下就有苏东坡,你的讥笑里就有关汉卿,你的拒绝中就有曹雪芹!
文化的殿堂,当撤除门槛,任人徜徉。
【简评】
这篇习作以丰富的史料、深刻的分析、犀利的语言破立结合,阐述了这样的观点:不应当为文化的殿堂设置“门槛”,而應允许俗文化登堂入室,让“俗人”涉足文化圣地。因为在传统文化中,来源于民间的俗文化本身就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众多当初的“俗人”,今天看来就是文化精英。作者分析问题时论据信手拈来,且用得恰到好处;观点富有新意,且有理有据;语言犀利,但并无偏激之处,做到激情、诗意和理趣相交融,令人折服。
【文题呈现】
杜甫《望岳》中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传诵千年,很少有人仅仅视其为游山的观感,更多的人都会用它作为激励自己的人生信条。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佳作选评
吾心安处 便是风景
姜 涵(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
人生如同登山,有人轻松登顶,不畏浮云遮望眼;有人盘桓山间,迷花倚石忽已暝;还有人流连山麓,独怜幽草涧边生……要问何处风景更有情趣,哪种人生更有意义,可能“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答案”,而我以为,各处风景不同,意趣各异;吾心安处,便是风景!
清人张潮曾将人生境界比作观月:第一层是牖中窥月,我认为那便是山脚之视角;第二层是庭中望月,那恰如山腰之视线;第三层是台上玩月,那正似山巅之视野。张潮之喻,乃是敦促世人追求开阔的视野、广博的境界。依我看来,这三种视角下的月亮其实各具风味,各有其独特魅力。即如登山,身处不同之处,人的视野不同,感受不同,但你很难据此将所见之美分出个高下优劣。高山流云是一种美,小桥流水如何不是美?瀚海阑干是一种美,平湖秋月如何不是美?每一处都会有令人感动的风景,每一处风景都会让人产生独特的感悟。
有人总傲气地认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登凌绝顶,于是乎对沿途的风景不屑一顾,行色匆匆,风尘仆仆,一往无前,周遭的一切美好只能化作他们身后稍纵即逝的背景。
其实,我们根本无须用“会当凌绝顶”来不停地鞭策自己——有些人脚力强健,可以不断进取;有些人脚力一般,何妨随遇而安。最高,未必最好。苏轼登上高台,却发出“高处不胜寒”的千古浩叹,我等凡夫俗子又如何经受得住山顶的清冷与孤单?木心先生曾独自一人于山顶木屋中潜心写作,却也会因耐不住寂寞冷清,时时到山脚下与农家人话闲作乐。可见,长居山顶难免寂寞,难免有曲高和寡之苦闷。所以说最高处未必适合每一个人,对更多的人来说,徜徉山间,随处栖依,才真是恰到好处。
当年,马伊俐因家庭纠纷曾在微博发过一则短文,瞬间火遍了大江南北。如今背景已然淡去,那句经典的“且行且珍惜”却深深地刻录在人们记忆的硬盘上,在各种场合下被人提起。这句话实在是医治浮躁心态的良药,它如一根柔而且韧的丝线,牵扯着那些只问目的不计过程的人们的匆匆步履,让他们静一静,想一想,找寻真正适合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处。
一句“且行且珍惜”,奉劝人们珍惜当下,有一颗随遇而安之心。“山顶”诚然可贵,“山腰”亦有风景,“山脚”同样趣味盎然。能够从容地品味和畅享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景,表現出的正是对自己的这个独一无二的生命体的自信。相反,没有自己的独特喜好和追求的随大流的人生乃是对生命的一种浪费乃至糟践。
张洁的《我的四季》中有这样一段话:“秋天来了,我和别人一样收获,但我并不因我的谷粒比别人的干瘪就灰心或是丧气,我把它们紧贴在胸口,仿佛那是一个新诞生的自我。”
——我想,这绝不是敝帚自珍,恰恰是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简评】
本文一反前人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肯定与追随,提出了“吾心安处,便是风景”的观点。文章运用比喻论证,将“适合自己的人生,才是最好的人生”阐述得形象生动,深入浅出。作者以“登山”为喻,以“山顶”“山腰”“山脚”比喻生命中各种不同境界,得出人生处处有风景,不要过一种没有主见的“随大流”的人生的结论。文章语言凝练蕴藉,引用精当妥帖,语气委婉恳切,虽为驳论,却无驳论文的尖利生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