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与丝路打交道的人》:小切口洞见大时代精神

2022-02-15 21:28雷晓雯
传媒 2022年23期
关键词:丝路考古纪录片

文/雷晓雯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为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赋予了新的使命,带来了新的发展与传播机遇。人物纪实纪录片《与丝路打交道的人》是一部由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导,芒果TV投资、拍摄、制作和播出的关于丝路文化的优秀纪录片作品。这部作品共有10集,在“一带一路”的宏阔时代背景下,它将目光转向连接东西方历史和当代的丝绸之路这一主题,并进一步聚焦丝路考古背后一个个普通的坚守者和奋斗者,小中见大,不但反映了这一职业群体守护和传承中华文明的精神和志向,更描绘了中西文明交融的历史足印,折射出当代中国包容博大、超越创新的文化自信。《与丝路打交道的人》在2022年4月20日播出后,其相关话题就迅速引发了全网热议,先后斩获20多次热搜,并有1次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名。笔者通过微博搜索相关话题数据发现,截至2022年7月20日,相关微博“四千年前的美女有多美”话题获得4.6亿总阅读量和2.8万总讨论量,“与丝路打交道的人”话题获得1.8亿总阅读量和5.1万总讨论量。

一、选题焕新:从聚焦文物到聚焦文化工作者

“一带一路”是当下创作的热门题材,以此为内容的纪录片已有不少,以丝绸之路为选题传承中华文明和彰显文化自信的纪录片也并不鲜见,仅仅以“丝绸之路”四个字命名的纪录片就有1980年和2005年两个版本。可以说,经过这些纪录片的传播,观众对丝路相关的历史遗迹已经比较熟悉。但在这些重大历史考古现场和发掘出来的大量文物背后的相关工作者群体,以及他们的工作、生活和故事却鲜为人知。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芒果TV出品的《与丝路打交道的人》纪录片将聚焦点从一处处遗迹、一件件文物身上转移到了一个个与之密切相关的普通工作者身上,从普通人身上看到他们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和传承,实现了选题的焕新。

1.聚焦丝路文化背后的普通人。在包括丝路选题在内的大量历史题材或考古题材的纪录片作品中,以考古人物为核心聚焦点的作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关注的人物覆盖面上,都极为有限,这类作品是名副其实的“少数派”。而且这少数作品所聚焦的人物,也都是那些对中国的考古事业有着重要影响和巨大贡献的知名人物。不同于上述这类纪录片,《与丝路打交道的人》则把镜头转向了与丝路考古和文化传承关系密切的普通人身上,从他们眼中的现实价值出发,聆听历史回应未来。例如,在《守护者》上、下两集中先后出场的刘国虎、付泓、贺文希、孙刚、铁木尔萨那等人,尽管他们在纪录片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但实际上这些名字与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一个普通人的名字一样,并不那么广为人知。纪录片在讲述克孜尔石窟守护者的时候,呈现的是一个普通人群体,而且没有逐一介绍他们每个人。尽管不像考古大家或者学术巨擘那样所到之处充满鲜花掌声乃至万众瞩目,但他们依然全身心地、勤勤恳恳地投入到文物保护和文化守护的平凡工作当中。《与丝路打交道的人》将镜头对准他们,以有温度的画面、有态度的语言讲述了普通文物工作者的理想与信念、追求与情怀。

2.还原真实生活场景中的文化工作者。传统的考古文化纪录片倾向于选择以访谈方式呈现人物,这时的人物实际上是历史故事、考古遗址或出土文物的讲述者,他们出场的主要作用是解读这些遗址、文物、文化乃至文明,因此他们并不是纪录片真正的主角。而《与丝路打交道的人》则将普通人物放置在纪录片的核心位置,为了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进行立体化的呈现,就必须跳脱出传统的将人物抽离实际场景的单调访谈模式,转而将他们重新放置在其工作现场和生活现场,以发生在这些真实场景下的人物形象与故事细节为主要记录对象。例如,在纪录片第一集《田野考古者》中,故事的主人公出场的方式就充满了浓浓的“田野味道”,一位名叫郭物的考古工作者,没有西装革履与金边眼镜,而是骑着一辆破旧的蓝色三轮车,伴随着别有一番异域风情的琵琶曲从戈壁古城中蜿蜒而来。在路边上,他碰到了与自己长期一起发掘历史文化遗迹的工人们,他们之间没有上下级的隔阂,有的是邻居般的熟悉与亲切,郭物以最接地气的方式向他的朋友们打招呼,并送上了中秋的祝福。这种让人物回归现实场景的方式打破了传统纪录片留给观众的严肃刻板印象,让朴实无华的人物在散发着泥土芬芳味道的时候,悄悄地走进了观众的内心,用他们日常对中华文明的坚守,感动并感染着观众。

3.全景式描摹丝路文化各工种群像。如前所述,《与丝路打交道的人》纪录片并没有选择丝路考古中的大人物,而是广泛地关注像一颗颗螺丝钉那样的小人物。这些小人物所处的地理位置、工作的流程环节及具体岗位都各有差异,纪录片力图选取方方面面与丝路考古密切相关的各个工种的小人物,以便对考古文博大门类下的所有有价值的工种进行全景式扫描。例如,从纪录片全10集的整体结构来看,它把这些大的工种分为五类,分别涉及田野考古者、研究者、守护者、传承者和传播者等群体,纪录片直接以他们的群体类型命名每集内容,每类群体又通过上、下两集大约60分钟的时长集中挖掘本主题下五六位既普通又有代表性的工作者鲜为人知且感人至深的故事,从而以多样化的视角展现这一群体的精神风貌,以及他们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和建立在热爱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再如,具体到纪录片《田野考古者》的上、下两集内容,它又更加细致地将田野考古者这一群体的工种分为文物修复、考古发掘、薪火传承等更多细分工种。在这两集内容中,纪录片讲述了胡兴军十年如一日坚守荒漠发掘唐代烽燧的故事,讲述了90后青年余腾飞以绣花式慢工细活每天穿白大褂修复上百件珍贵文书的故事,讲述了马强每年悉心指导从全国各地而来的实习生的故事。虽然每一个细分工种在纪录片中呈现出来的仅有一两位普通工作人员,但实际上他们代表的是成千上万跟自己一样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人,正是这些人默默地传承着中华文明。

二、叙事活泼:严肃文化话题的轻松化表达

《与丝路打交道的人》聚焦丝路沿线相关地区考古领域不同工种上的普通工作者的选题思路,也使得它从开始创作的时候就可以甩掉传统宏大叙事纪录片所必须背负的严肃沉重包袱,从而能够借助活泼的叙事风格,一改过去考古专家高高在上的刻板形象,转而以每一个细分工种上的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来拉近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在叙事风格的创新方面,纪录片做了大量年轻化、趣味化、故事化、网感化的尝试,这既符合湖南卫视及芒果TV年轻观众为主的调性,也为更多主流媒体关于文化自信等主流声音的年轻化表达提供了参考经验。

1.面向年轻人群体,鲜活生动。当前纪录片的观众群体呈现出年轻化趋势,这就意味着包括《与丝路打交道的人》在内的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在吸收更多优秀作品讲好中国文化故事的同时,必须认真研究年轻观众的口味、偏好和互动方式,通过创新叙事策略和表达风格吸引他们的目光,把握他们的审美趣味,用鲜活生动的故事打动他们的内心,从而助力传统文化和中国故事获得更广范的传播。例如,《与丝路打交道的人》一改过去科教纪录片、专题纪录片浓浓说教味的传统,将极具网感化和年轻化的漫画风引入到纪录片的叙事中来,并将猎奇、科普、探秘等在年轻群体中较为风靡的故事元素融合进真实人物故事的讲述中,提升了纪录片的影像格调,为年轻观众带来了一场极具审美质感的视听盛宴。再如,在《传承者》一集中,纪录片向观众讲述了一对同为解说员的朱姓父女之间的有趣故事。女儿朱蓉蓉借用年轻人喜欢的整蛊手法,乔装打扮成游客对解说员父亲朱建武进行“百般刁难”,结果父亲在女儿的考验下顺利通关,连女儿都不得不佩服这位“最牛解说员”父亲,并在父亲的感染下也成为一名风趣的解说员,从而在微观层面讲述了一个文明传承的故事。

2.视角与手段多样,饶有趣味。《与丝路打交道的人》从年轻观众喜欢的角度出发开辟叙事视角和叙事手段的新思路,使得这部纪录片呈现出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风格。在创作团队看来,无论是多样化的叙事视角还是综合性的叙事方式,都是服务于提升纪录片与年轻观众之间的亲和力这一目标,只有让纪录片有趣起来,它才能具有更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例如,在叙事视角方面,《与丝路打交道的人》放弃了传统纪录片全知式的上帝视角,转而在多种叙事视角之间自如切换,仅在《田野考古者》两集中就出现了伊弟利斯内心对话式的自我视角、韩建华实时跟拍式的他者视角和郭物非正式访谈式的对话视角。尤其有意思的是伊弟利斯的自我视角,创作团队在呈现的时候采用了分屏自我对话的方式,屏幕一边是心理学意义上伊第利斯的“本我”,另一边是更宏大历史背景下伊弟利斯的“超我”,通过两个自我的内心独白与双向对话,增强了这位年逾七旬的资深考古工作者故事的温度与厚度。再如,纪录片对于不同故事人物的塑造,也尽最大可能地采用了不同的叙事手法。针对纪录片导演秦川登台领奖这一戏剧性故事,采用倒叙手法,呈现他在领奖倒计时72小时内的高强度工作与忙碌;而针对余腾飞、段朝玮、丹妮娅·巴合提三人修复文物的故事,片中从巴音郭楞自治州博物馆的馆藏文化出发,再倒叙切入他们是如何从事这项工作的,最后又以直叙的方式讲述了三个主人公的成长历程。

3.纪实与写意并存,风格新颖。真实性原则是纪录片创作的基石,这就要求创作团队必须以真人真事为创作对象,但这并不意味着创作过程中不允许任何的艺术加工。恰恰相反,恰到好处的艺术加工和故事化表达不但不会削弱纪录片的真实性,反而会提升其思想高度和感人程度。《与丝路打交道的人》就在追求真实的同时,增加了大量艺术化、风格化、写意性的镜头语言,不但提升了故事的代入感,还以其纪实与写意并存的清新风格俘获了年轻观众的心。例如,仰望漫天星辰的考古者,沉吟一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让观众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了盛世王朝烽烟骤起的画面,也让他们从更深层次上感触到了这一群平凡的考古者那孤勇、坚定而充满浪漫主义的内心世界。再如,金塔寺畔自弹自唱《平凡之路》的刘国虎,落日黄沙中用宁夏方言道尽《送别》情谊的贺文希,陕西桥陵一口纯正秦腔的朱建武,尼雅遗址高奏西域民歌的凯赛尔……他们的真实恰恰存在于这种辽阔视野与悠扬旋律的大写意之中,没有了这种写意的真实将会使纪录片缺失它应有的那种气质。而这部纪录片的气质,恰恰也决定了它所聚焦人物的气质。通过尽情徜徉在纪实与写意交织在一起的时空河流中,大量年轻观众更加直观而深切地感受到丝路文化之美,进而被种草成为忠实粉丝。

三、价值深刻:小切口洞见大时代精神

除了对人物和故事的直观呈现外,《与丝路打交道的人》创作团队还试图通过人物及其故事进一步挖掘这部作品的文化价值、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这也是这部作品在新时代语境下的一大新亮点。

1.讲述平凡而精彩的故事,映射时代精神。在《与丝路打交道的人》这部纪录片中,虽然它所记录和呈现的丝路文化工作者都是平凡的普通人,但他们却是整部纪录片的主角,甚至是整个时代的主人公,他们既是被观看的人,更是被学习的人,因为在他们朴实无华的言行与故事中,折射出宏大历史背景下的时代精神。例如,从小就在平原地区长大的韩建华,尽管无法适应高原反应,但为了抢救性发掘青海都兰地区的丝路古墓群,他还是坚持强忍着身体的不适留在那里,而这一留就是三年多时间。再如,专注于发掘唐代烽燧遗址的胡兴军,他所处的地理位置极度缺水,而且通讯信号非常差,为了给家人报平安,他每天收工后都要跑到附近四五米高的土堆上,在那里信号能稍微好一些。这些人的故事虽然很小,但他们身上所闪光的那种质朴、执着的匠人精神和纯粹之气,体现了这个时代作为社会中流砥柱的群体应有的职业价值观,这种人性光芒恰恰给很多迷茫的青年以精神上的启发。

2.连接历史与未来,守护并传承文明基因。《与丝路打交道的人》虽然仅仅记录了一群普通考古工作者的故事,但在整个社会上像他们这样的人遍布在各行各业,他们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耕耘,坚守着、传承着、赓续着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从这个意义上讲,《与丝路打交道的人》讲述的每一个故事都连接了历史、当下与未来,在鲜活立体的故事讲述中实现了古今的对话,完成了青春与时代的共振。例如,壁画修复师李晓洋是个活泼开朗、积极上进、年轻有为的90后,但实际上到他这一代,他们家已经有三代人在敦煌修文物了。而李晓洋之所以选择成为一名四处奔走的“壁画医生”,也是受了爷爷的影响,他很开心地告诉采访者,“能和家人一起传承丝路文化,是一种欢喜。”在这朴素的话语和严谨的做派背后,其实还反映了年轻一代对长辈们所从事工作和做出的贡献的敬畏,以及长辈对下一代继承者的谆谆教导和深远影响。正是许许多多像李晓洋这样的家庭或者单位,执着地坚持着一项有意义的事业,才有了纪录片中那许多的温情故事,才有了丝路文化复兴的新契机和新希望,也才有了中华文明的代代传承。

3.呈现特色丝路盛景,彰显当代文化自信。《与丝路打交道的人》创作团队为了更加完整地呈现丝路文化工作者平凡而伟大的群体形象,长期跟随他们驻扎在条件艰苦的考古一线,陪伴式地捕捉了他们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个个感人细节,全景式地呈现了这个群体为了发掘丝绸之路这一文化盛事所做出的平凡而伟大的贡献,让全世界的观众都有机会一睹丝路文化之美。例如,在纪录片触动人心的故事、娓娓道来的语言、极具审美的质感中,丝绸之路的历史与今天、地理与人文、遗迹与风景被缓缓展开:张掖的丹霞地貌、新疆的沙漠杨林、云冈的石窟造像,都在创作团队镜头下呈现出美轮美奂的风姿。又如,在守护者、传承者、研究者们辛苦努力下还原的古代凉州的乐舞、文物的纹理以及丝路盛世文化,都经过纪录片的传播流进了每一个观众的内心,使他们不仅跟随着考古文化工作者揭开了尘封的记忆,更能够从中进一步领悟到文化自信与中华文明传承的精髓。

四、结语

《与丝路打交道的人》通过聚焦考古文化工作者,以轻松活泼的风格讲述了一个个鲜活感人的故事,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打破了观众对丝路文化的刻板印象,把历史串了起来,让文化活了起来,以符合当下年轻观众的审美趣味和媒介接触习惯,让历史与文化直抵人心,增强了主流媒体的传播力,提振了年轻观众的文化自信。《与丝路打交道的人》纪录片的成功经验,也值得更多其他媒体学习借鉴。

猜你喜欢
丝路考古纪录片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三星堆考古解谜
“考古”测一测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丝路梦
纪录片之页
丝路
梦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