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回风大道七小处人行下穿过街通道设计

2022-02-15 16:50罗小娇彭黎君
中国储运 2022年12期
关键词:人行交叉口车道

文/罗小娇彭黎君

随着巴中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人车矛盾”的交通问题日益严重。部分重要路段行人横穿马路的现象特别突出,安全隐患较大。且为避让行人,因减速甚至停车而额外排放的汽车尾气也会进一步污染城区环境。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巴中市回风大道七小处交叉口现状交通特征,针对此处修建人行下穿过街通道开展设计,以期更好地实现安全、方便、经济、并且与环境相协调的人行过街设施建设,解决人行过街的横向交通问题,实现以人为本的交通设计理念。

1.交叉口现状概况

1.1 交叉口区域地位分析。巴中城市沿河流两岸布局,两岸交通尤为重要,回风大桥是两岸交通的重要连接桥梁。七小处交叉口是巴中城市交通主干道的交叉口(巴州大道-回风大桥,回风路-红军路);是巴中城市河流南侧入城的必经路口,是回风大桥与红军路的交叉,是回风大桥重要的交通节点;也是城市两岸,尤其是江北片区到巴中西的重要的交通节点。

1.2 交叉口地形分析。该道路附近高程值在400米-430米之间,其中东侧交叉口控制点高程值为405.00。从高程分析可以看出该路段周边地形由东向西逐渐升高,交叉口区域内高程在396m-410m之间。从坡度分析可以看出该路段区域内坡度值变化较小,在4.2度以内。由坡向分析可知该路段区域内存在多个坡向,由于坡度较小,坡向对建设的影响较低。

1.3 交叉口周边控规用地分析。根据巴中市巴州区回风、津桥湖片区土地使用规划图可知:该路段西北面为商业用地、广场用地和中小学用地;南面为商业用地、商住用地;东面为广场用地、公园绿地和防护绿地。从用地性质上看,商业用地、中小学用地、广场用地以及居住用地都是属于使用率较高的用地,均会吸引较多的人流量、车流量,使得该路段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交通功能,建议增加设置直行下穿以缓解交通压力。

2.交叉口交通现状

2.1 交叉口交通组织

(1)巴州大道方向。机动车组织方面:道路为三块板道路。其中机动车道为双向6个车道。非机动车道为单向1个车道。车道导向组织方面,车道为直行车道,可直行。中间车道为直行车道,可直行。右车道为右转车道,可右转。非机动车与人行组织方面:道路为三块板道路,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分流行驶。人行则通过红绿灯指示横穿道路。

(2)回风大桥方向。机动车组织方面:道路为一块板道路。机动车双向6车道。车道导向组织方面,左车道为左转直行车道,有左转待转区。中间车道为直行车道有直行待行区。右车道为导向右转车道。非机动车与人行组织:道路为一块板道路,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由实线划分。机非混行,右侧车道可直行、右转。人行则通过红绿灯指示横穿道路。

(3)回风路方向。机动车组织:道路为一块板道路。其中机动车道为双向6车道。车道导向组织方面,中间车道和左车道为左转车道,都有左转待转区。右车道为右转直行车道,可右转和直行。非机动车与人行组织:道路为一块板道路,无非机动车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无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行驶混乱。人行则通过红绿灯指示横穿道路。

(4)红军路方向。道路为一块板道路,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混合形式。无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行驶混乱。人行通过红绿灯指示横穿道路。

2.2 交叉口交通流量。以24小时为单位,利用百度地图道路热力图每小时截取该路段附近道路热力情况。在出行低峰时间段0:00-06:00,9:00-11:00,15:-16:00,20:00-23:00内 道路均为流畅。在07:00-08:00,12:00-14:00,17:00-19:00出行高峰时间段出现拥堵,甚至十分拥堵情况。据官方交叉口各个方向在早高峰,午高峰,晚高峰的流量统计,发现红军路到回风路方向车流量最多,在各高峰时间段该交叉口车流量十分大,已经不能满足交通需求。

2.3 交叉口运行特征。(1)机动车拥堵。通过该路段机动车数量巨大,现状饱和度达到饱和,已经不能满足交通需求。且巴州大道为城市主干道,车辆尤为繁多。机动车从回风路行进红军路需穿越巴州大道,等待时间较长,尤其在车行高峰时期。(2)非机动车与机动车混行。巴州大道设置有非机动车道,但红军路与回风路均未设置有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与机动车混行。(3)行人安全隐患。交叉口人行绿灯时间与各方向左转时间重叠,人行与左转方向的车辆干扰很严重。调研中发现有行人未按交通指示灯通行,横穿公路,加上现状车流量巨大,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交叉口有序度较低,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3.人行下穿交通组织方案

3.1 布局位置。下穿(地下通道),预留景观空间,无视线遮挡,不影响后期道路相关附属设施的建设,可作为避难空间。回风路至红军路方向直行下穿较大程度上解决了交叉口机动车拥堵的问题,直行下穿增加了人行过街的时间分配,人车影响减小。缓解回风路、红军路行人过街干扰的问题。

3.2 布局方案。人行地道的主通道采用埋深浅的结构。地道出入口及地道内设置导向牌。人行地道的梯道踏步步宽500mm、300mm,步高100-150mm。梯道坡度1/5、1/2,人行地道按规范应采用防水混凝土自防水结构。地道排水设置独立排水系统,采用自流排水。人行地道进出口设置比原地面高0.15m以上的阻水设施。人行地道的隧道入口段、出口段进行加强照明。人行地道正下方有给水管线、雨水管线、电信管线三种,查阅市政埋深后,降低人行地下通道埋深,防止对其构成影响。另外,排水设计结合城市排水管道,设置水泵房防止水涝;照明设计以暖光源为主;标识设计在通道出入口布置地下通道标识;环卫设施设计在主通道两侧布置垃圾桶。环境设计以城市文化为主题布置环境。

3.3 通道剖面设计。(1)地道的最小净高:地道通道的最小净高为2.5m。地道梯道踏步中间位置的最小垂直净高为2.4m,坡道的最小垂直净高为2.5m,极限为2.2m。(2)梯道踏步:梯道踏步步宽0.30m,最大步高0.15m,螺旋梯内侧步宽可适当减小。踏步的高宽关系按2R十T=0.6m的关系式计算,其中R为踏步高度,T为踏步宽度。(3)梯道坡度:梯道坡度不得大于1:2。手推自行车及童车的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4。(4)残疾人坡道的设置应以手摇三轮车为主要出行工具,并考虑坐轮椅者、拐杖者、视力残疾者的使用和通行。坡道不宜大于1:12,有特殊困难时不应大于1:10。

3.4 管线处理。七小处人行过街处的现状管线有:饮用水给水管、路灯电缆、信号灯电缆、中国电信通信线缆、中国移动通信线缆、中国联通通信线缆。没有排水管道。设计弱电都采用顶管的方式穿越通道,强电和给水管线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可采用顶管或下绕。整个下穿构筑物只有通道部分涉及管线跨越,梯段部分无管线影响。在通道排水方案方面,集水井标高高于市政排水管网。梯道出口设计为敞口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梯道出口设计标高高出原地面15厘米以上,以防地面雨水进入通道,梯道踏步平台设雨篦式截水沟,将出口范围雨水通过通道内侧沟引入集水井。在集水井敷设管道经过过滤装置后排放至附近市政排水系统。

4.结语

本文基于巴中市回风大道七小处交叉口现状交通特点及存在问题,从人行下穿过街通道布局位置、布局方案、通道剖面设计、管线处理等方面提出交通组织优化建设对策,以期为实现巴中及其同类城市交通有效减少人车矛盾,并提高其道路运输效率等建设目标提供参考借鉴。

引用出处

[1]刘士洋.南岸区人民医院下穿轨道高架桥的人行地下通道方案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

[2]周龙军,林伟达,杜建成.复杂环境下某人行地下通道工程设计[J].城市建筑,2019,16(03):106-107.

[3]新建城市地下通道对道路的影响研究[D].刘元林.华中科技大学.2007.

[4]城市地下通道环境艺术设计[D].李芳莉.华中科技大学.2006.

[5]地下通道与地下道路疏散研究[D].廖明.北京建筑大学.2014.

猜你喜欢
人行交叉口车道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渠化设计
北斗+手机实现车道级导航应用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研究与实践
避免跟车闯红灯的地面车道线
浅谈MTC车道改造
城市道路小间距T型错位交叉口交通组织研究
完美 慈善万人行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山区旅游大跨人行索桥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低速ETC/MTC混合式收费车道的设计与实现